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着社会转型与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与发展,同时也致使各种社会矛盾不断累积且呈现出日益尖锐化的趋势。近几年备受关注的群体性事件正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矛盾交织互动的结果。作为一种当前显性的社会冲突现象,群体性事件可以折射出当下社会的国民面相和政治生态,是衡量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社会秩序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指标,因此令学者们在借鉴西方概念和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了诸多本土化的理论尝试和经验解读,成为影响各级党政机关亟需研究和解决当前困境危机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认为,群体性事件是一个利益诉求和情感宣泄不断相互交织的过程,情感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尽管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急剧的社会变迁和复杂的制度结构,但是它背后真正的原因却是长久以来社会公众被积压的负面情感的累积爆发。因此,本文以情感社会学为研究视角,采取一种“事件—过程”的分析范式,以发生在2012年7月的四川什邡钼铜项目事件为例,通过访谈法辅之文献法对事件整体过程进行研究,从结构、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分析事件主体的认知过程、情感状态、互动逻辑及不同情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形式,即剥夺与不公的社会结构产生焦虑与愤怒的社会情感,从而导致同质与卷入的群体行为。
     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的群体性事件有其必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成因,明显的经济差异对于人们的生活是极富破坏性的,利益受损群体遭受着长期的不公和分化,对现存状况感到日益失落和厌倦,产生了挫折感和愤懑,同时我国缺乏正常有效的利益诉求通道去消弭这种积郁已久的断裂,剥夺感随之产生并形成怨恨,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内隐情感。什邡在08年的地震中受灾严重,当地民众的伤痛性情感加之重建过程中导致的生态破坏及资源分化造成了一种萦绕什邡的库存性情感,形成了一种群体的剥夺与不公感;在这样的客观物质背景下,论文紧接着以什邡群众对钼铜项目的情感认知为线索,对这一阶段的群体情感进行分析描述,产生经济、政治、体制和伦理四方面的社会感知。而当地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的表现不仅为什邡当地的民众树立了某种指引形像,也点燃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焦虑与怨恨,增加了社会公众对于这次事件的关注度;在不同群体的分类和情感差序格局下,从关系最为密切的中心群体到受其影响颇深的边界群体再到具有相同情感体验的外围群体,群体的同质与卷入客观地呈现为一个从“己”到“群”、从“自我”与“他者”的逻辑扩散开来的空间情感体系,即存在一种群体情感的分类叙事。中心群体由于利益受损从而激起本能的自我保护情绪并最先出现反抗行为;边界群体由于利益相关会成为诉求发起者的强烈拥护者或追随者,引发更广范围的连锁性、传染性反应,使政府难以应对,导致参与者扩大诉求,从“就事论事”呈现出扩展、延伸趋势,最后导致外围群体出于公平道义而参与到事件中,形成社会舆论一边倒的态势,而事件中的情感也由本能的生存情感上升为一种道义和价值情感。什邡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开放“对话”渠道,重视与民沟通,及时全面准确地汇集人民群众的心理情绪、心声来作为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重要前提,避免群体性事件一碰到“合适”机会就卷土重来的尴尬境地。
     在对什邡事件的整体过程进行详尽分析后,本文用群体极化的概念进行提升和总结,归纳群体性事件的情感发生逻辑。偶发的公共事件作为一个导火索,将人们的怨恨唤醒,这种情感由于场景性和聚集性不断汇合和叠加,汇聚了一道强大的洪流迅速扩散蔓延,经过网络社会中信息传播的反复强化,怨恨性情感不断累积强化最终爆发成为愤怒的发泄。如果群体情感的极化过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极有可能造成群体规模、情感冲击性、行为破坏性不断扩大,甚至转换为一种不计后果的群体性攻击行为。论文的最后希望通过群体性事件的情感轨迹得出社会情感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指出目前我国的群体情感具有一种普遍化的公众反向情感以及主体化、自主化与流氓化的情感态势,并试图为中国转型社会的情感管理和建设寻找归宿,在社会治理中重情、合理、依法,以人为本构建社会情感文明。
     近几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日益频繁,有难以遏制之虞。本研究运用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及分析框架为现阶段中国群体性事件做一个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指出群体性事件是底层民众借由某一公共事件对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的极端宣泄,并进一步讨论了群体性事件中所呈现出的情感逻辑关系。情感以浮世绘的形态勾勒出了一幅社会生活长卷,映现出了转型社会的人生百态,因此本文试图用一种具有理论体系的情感逻辑去解释瞬息万变的群体行为,探寻情感在其中的发生过程和机制,警示我们关注群体的情感变化以及可能引起情感波动和变化的因素。在此研究基础上,对群体性事件进行了新理解,进而为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公共安全机构制定有关群体性事件情感管理的政策、法规和设定情感的“预警”和“宣泄”系统提供依据,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提出了新看法,为构建和谐社会另辟蹊径。
With the practice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onstruction, China has not only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and development in various areas but also sharpened and accumulated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Collective behavior, as a currently dominant social conflict phenomenon drawing major attention within Chinese scholars, is the result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onflicts, which is the key measure of the political stability, social order and social problems. Based on the Western concepts and paradigms, the scholar have tried many localization theory attempts and experience interpretation because collective behavior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topic for the Chinese Party and government organs at all levels to study and solve in the current crisis and predicament.
     The study thinks emo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llective behavior, which is the continuos interweaving process of interest expression and emotional catharsis. Despite the basis of the rapid social change and complicated system structure, the direct cause of the collectiov behavior is the overall outbreak of negative emotion has long been suppressed. So, take the event happened in Sichuan Shifang at July2012as an example, the dissertation selects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motion sociology to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of emotion in different stage form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whole process within the "event-process" paradigm. The study tries to anaylas cognitive processes, emotional states, interactive logic and manifestations of and emotion in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aspect of structure, emotion and behavior. So, social anxiety and anger which come from the deprivation and injustice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will lead to group homogeneous and involvement.
     Group behavior have essential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backgrounds, that obvious economic differences make deprived social group serverly suffering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long-term unfairness and differentiation, which can bring destructive impact on people's lives and lead to increasingly frustration and depression generated. Meanwhile, due to the deficient of our interst expression channel, structure fracture converted to implicit emotional fracture for a really long time that led to deprivation, resentment further. Shifang, where the one of worst-hit i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in2008, has been in the surferring. The pain plus ecological damage and resource differentiation occurred synchronously in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created haunted inventory affection which means the group deprivation and injustice.The next part uses Shifang public emotion cognition toward the Mutong Project as link for the in-depth description of the group emotin at the stage in such objective material basis, so that to summarize the perception of the hometown fall from the economic, political, institutional and ethical. And local youth students' active participation not only set some guidelines image for the Shifang local public, but also waked the emotion has long been suppressed and increased public attention to their interest in this event.
     With the difference of group classification and emotional difference sequence, group homogeneous and involvement appear an escalation of center, boundary and peripheral, which is an emotional logic space system from "self " to "other","individual" to "group". Self-preservation will be ignited if center group find their interst been hurt and resistance behavior will appear. Moreover, boundary group because of their interest-related or been in the similar situation will convert to participants which arouse broader rage and reaction make the government difficule to handle. That will expand the participants'appeals from "a matter-of-fact" to an extension trendency as a result of peripheral group involvement and one-sided social opinion for fair and justice in the correspondence with emotional escalation from instinct to moral and value. Shifang experience taugh us the importance of the openness dialogue between governor and the people. The premise of the stability maintainece is to get a comprehensive acquaintance of people's psychological mood to avoid the recurrent of the collective behavior.
     After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Shifang protest whole process, Chapter VI summarizes the collective behavior emotional logic with the conceptual tool of group polarization. The accidental incident, as a detonator, wake up people's resentment which will be constantly convergent and deepening on the live scene or the people gathering spot. All above will converge into a powerful stream rapidly spreading to make resentment affections accumulation through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strengthening under the emergency standard and finally end up to a angry vent burst. Emotional polarization will lead to expansion of the population size, behavior destructive or even a reckless group aggressive behavior if the process hasn't been effectively controlled. The study finally wants to manifest the risk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social emotion with drawing the emotional trajectory of the mass incidents, that is group emotion currently has an tendency of subjective, independent and hoodlum, and tries to seek a path for the emotion management and construction at the timing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collective behavior in our country h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The study apply the theory and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e emotional sociology to give a different explaination of the currently group behavior in China that is the extremely emotion catharsis of the social discontent by the excuses made by the bottom people and a futher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 logic relation. The study tries to use a theoretical emotion logic system to explain rapidly-changing collective behavior, explore its process and mechanism and warn us to focus on the group emotion changes. Due to the similarity of the collective behavior, the study wants to provide a special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se studies, the article brings forward a new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collective behavior; puts forward a new opinion about dealing with the collective behavior; explores the role of emotion to proceed to the next step for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the social public security agencies to develop the management policies, regulations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setting emotional "early warning" and "catharsis" system; takes a differnts tac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引文
①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97页。
    ③赵鹏等:《“典型群体性事件”的警号》,《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第36期。
    ④杜君立:《群体性事件的中国起源》,http://www.21ccom.net/articles/lsid/lsjj/article_2011101747111.html
    ⑤舍勒:《舍勒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751页。
    ①富永健一:《社会学原理》,严立贤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页。
    ②寻求事实的本源、再现真实的生活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正如于建嵘所言,“在我看来,真理只不过是事物的真相,对于社会研究者而言,就是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本来面目”。参见于建嵘:《中国挑战与学者机会》, 《人民论坛》,2008年第4期。’
    ①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页。
    ②郑卫菊和王战军分辨在《浅析群体性事件的命名》和《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中对不同时期的群体性事件做了如下梳理界定:20世纪50-70年代为“群众闹事”,强调是反映人民内部矛盾和政治色彩;20世纪80年代在实施的《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中被定义为“治安事件”,强调对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危害和扰乱;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为“突发性事件”,摆脱了政治和社会视角,从自然视角去看待,强调了事件的突发性;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为“紧急治安事件”,从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战术L考虑,强调了事发后的处置紧急性;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期为“群体性治安事件”;2005年之后,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积极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了“群体性事件”这一名称,并一直延用至今。
    ①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
    ②张建立:《群体性事件古今中外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第1页。
    ③林维业、刘汉民:《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实务和策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④沈惠章:《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思考》,《政法学刊》,2006年第4期。
    ⑤王国勤:《社会网络视野下的集体行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5月),第5页。
    ⑥陈奇:《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及预防处置策略》,《中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9期。
    ⑦吴帆:《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模式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①和情感相关的概念有很多,例如,乔治(George,1990)的“群体情感基调”(groupaffeetivetone)慨念.麦金托什等(Mclntoshetal,1994)的“社会诱发性感情”(sociallyinducedaffect)概念,凯利(Kelly,2001)区分的“群体情感”(groupaffec-tivel、“群体情绪”(groupemotion)和“群体特定情感”(groupdispositionalaffect)。本文在这里则仅仅对情感作出一个初步的解释定义。
    ②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6251.htm
    ③斯托曼,《情绪心理学》,张燕云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96页。
    ④社会学家谢弗、科林斯、霍赫希尔德、肖特和肯帕接受了詹姆士的思想,认为情感那是由个人运用各种情感符号而限定的一些生理唤醒状态。这种观点承认外界刺激的作用,只不过认为情感是对外界的间接反映,因为中间经过了躯体变化,而且躯体的变化是先于情感反应的。参见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上海三联出 版社,2008年,第44页。
    ①詹姆士:《心理学原理》,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449页。
    ②孔德认为情感是构成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行为的直接推动力;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只有情感才能影响人的道德,情感是道德的真正来源;亚当斯密认为人类的道德情操来源于人性中的同情特质。
    ③汤一介先生对此这番解释,人道(社会的道理、做人的道理)是由于人们相互之间存在着情感才开始有的;人的喜怒哀乐之情是由人性中发生出来的。参见汤一介:《“道始于情”的哲学诠释》,《学术月刊》,2001年第7期。
    ④霍曼斯把情感与行为简单的联系在一起,认为情感足对当下事物的反映和选择。在他看来,“情感和言辞一样并不是个人的内部状态。它们也不是根据明显的行为推断出来的:他们是公开的行为,所以也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因此它们只是一些活动,我们无需特别的命题去描述它们的效果”。参见霍曼斯:《社会行动:它的基本形式》转引自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二战以来的理论发展》,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129页。
    ⑤在这里,不同的思想家对此持有不同的见解。如帕累托认为情感作为非逻辑行动是普遍存在和普遍起作用的。库利则把情感那过程作为符号互动行动来研究。在涂尔干看来,集体情感是充满价值规范的社会行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团结的基础和纽带。舍勒则认为,爱和恨等情感是充满伦理价值色彩的社会行动,是考察现代社会的基本切入点。参见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46页。
    ⑥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7-8页。
    ⑤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①[美]凯斯·桑坦斯.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47页。
    ②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415页。
    ③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页。
    ④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梁敬东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7页。
    ①运用多种网络沟通方式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人群,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部分受访者担心网络监控,期间只能更具他们的要求频繁史换沟通方式。
    ②谢立中: 《结构-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4期。
    ①根据查询结果,与群体性事件相关的博士论文有: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吉林大学,2011年。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院,2011年。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罗成琳:《突发群体事件演化及其应对预案构建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高恩新:《过程、行动者与危机管理》,复旦大学,2008年。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①范明:《中外“群体性事件”问题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②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第28页。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6页。
    ④应星:《革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⑤向德平、陈琦:《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4期。
    ⑥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学海》,2009年第4期。
    ⑦杨瑞清、余达宏:《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原因及治理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⑧参见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3-15页。朱振甫:《对群体性事件的几点思考》,《公安研究》2007年第6期。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有及政府对策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5期。
    ⑨参见于峥嵘:《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①法制网发布《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来源于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 article/content/2013-01/05/content 4109610.htm
    ②王战军:《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其多维分析》,《政法学刊》,2006年第5期。
    ③张明军:《2011年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沉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1期。
    ④童星、张海波:《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治理——社会风险与公共危机综合分析框架下的再考量》,《学术界》,2008年第2期。
    ①刘能认为就前两个分类框架而言,虽然它们符合科学分类标准的互斥性原则,但是,对于“有组织犯罪”是否属于群体性事件他持保留意见。此外,通过大量案例的观察,他认为,以上的种种分类框架可能还不够全面,可能遗漏了某些重要的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形式,从而与科学分类的另一原则即包容性相违背。
    ②刘能认为,这样的一个分类框架使科学分类的包容性和互斥性得以体现,在这样的一个框架中,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任何一起群体性事件,在第一时间内都可以将其归为上述类型的一种。但是,就某种特殊案例而言,也可能横跨两个类别。比如吉林通钢事件,它既可以看成是第一类“直接利益相关的原生型集体维权”,也可以看成是第五类“行业集体行动和工业集体行动”。因为通钢作为老的国营企业,其维权员工即形成了一个面对潜在权益受损局面的地域共同体:同时,按照集体行动的内容构成而言,该事件又是一个典型的工业集体行动,只不过此时集体行动的目标不是工资和劳动待遇,而是企业所有权和股权的调整所涉及的潜在利益。参见刘能:《当代中国群体性集体行动的几点理论思考——建立在经验案例之上的观察》,《开放时代》,2008年第3期。
    ③刘能:《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的集体行动:对过去三十年间三次集体行动浪潮的一个回顾》,《学海》,2009年第4期。
    ④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⑤参见刘晓梅:《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群体性事件的法社会学思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岳华东:《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5期。
    ⑥林默彪: 《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
    ⑦李强:《“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①陈利华: 《群体性事件考验中国》,《环球》2005年第15期。
    ②何显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其应急处置》,学林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③吴帆:《集体理性下的个体社会行为模式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90页。
    ④结构性紧张是指由于社会结构的不协调,而使得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处于一种对立的、矛盾的或冲突的状态下,也指个体感知社会系统在某些方面除了问题或充满压力,因社会系统出现结构性变化而感知到挫折感、被剥夺感等社会危机(参见李强:《“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焦璐:《价值累加理论——集体行动的一种叙事框架》,《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也就是说在经济波动危机、社会不安全、社会失范、贫富分化、政治危机等社会背景下,社会会产生比较大的结构性压力,导致人们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不安、隔阂、疏离和失落感。
    ⑤刘国庆:《公安机关正确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9期。
    ⑥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3月。
    ⑦相对剥夺感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格尔(Gurr)在其《人们为什么要造反》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价值期望,而社会则有一种价值能力。当社会变迁导致的社会价值能力小于个人的价值期望的时候,人们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越大,人们造反的可能性就越大,破坏性也越大。他将这个过程称之为“挫折——反抗机制”。
    ①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3期。
    ②陈晋胜、安明贤:《王俊海群体性事件的文化成因分析》,《理论探索》,2005年第6期。
    ③吴麟:《大众传媒在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作为——基于“审议民主,,的视角》,《探索经纬》,http://xwjz.eastday.com/eastday/xwjz/node333956/node333957/u1a4352144.html
    ④笑蜀: 《陇南事件中的访民受伤了多少》,《珠江晚报》2008年11月24日。
    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②可参阅Marco G Guigni(1998,pp.371-393);Marco G Guigni, 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Ily,(1998);David A.Snow A. soul and Hanspeter Kriesi(2003,part Ⅴ); Sidney Tarrow(1998,chp10); Marco G. Guigni, Doug McAdam and Charles Tilly(1999)等。
    ③编写组:《预防与处置群体性事件党政干部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70-77页。
    ①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性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0页
    ②[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们出版社1958年版。
    ③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20页。
    ④参见程新英:《西方社会冲突理论评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⑤[美]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前言。
    ⑥科塞用“合法性撤销”来解释这种不一致,表现为人们对现存建构的质疑,无法接受现有的社会事实,导致合法性认同感的下降。当认同感与剥夺感发生碰撞,可能会产生不利的负面社会心态,冲突的程度就会上升。
    ①左雪松、夏道玉: 《从阶级冲突到社会冲突——对马克思和科塞冲突思想的比较分析》,《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参见[美]L.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③现实性冲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非现实性冲突不是由竞争性目的而引起的,而是基于其中一方释放紧张情绪的需要而引发的冲突,它追求情感的释放,具有偶然性和多变性的特定。我国目前的群体泄愤事件中,有大量利益无关者加入其中,也算是非现实性冲突的一种表现。
    ④参见王荣启:《科塞的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学习时报》2007年1月1日。
    ⑤冲突是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厉害关系,但不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利益要求自愿达成交易契约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当事人一方或几方的预期收益会增加,但其他一方或几方的预期是负值。某一方可以凭借暴力强制建立“契约”但这个契约实质上是一个掠夺性契约。自愿交易不能达成,即冲突的存在,是社会交易成本过大的结果。参见党国英:《发展与冲突:一个理论假说与经验实证分析》,《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⑥冲突如果是工具性的,并被视为实现冲突群体清晰明确目标的手段,冲突的暴力性水平将会下降。参见[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卷,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所描述的冲突基本上是改变社会性质的。“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地、有时公开有时隐蔽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的改造或者斗争的各个阶级的同归于尽”。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0-251页。
    ⑧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性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0页。
    ① Danil A. Foss & Ralph Larkin:Beyond Revolution:Social Movements in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ergin Gorvery Pulishers, Inc,1986, p.20.
    ② McCarthy & Zald, Retource Mobiliz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A Partial Theory, American Jouranl of Sociology 82, 1977, pp.1217-1218.
    ③ J. Wilson, Introduction to Sicial Movements. N.Y.:New York Basic Books,1973, P.8.转引自[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 《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36页。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一些西方学者,比较著名的有发过的勒庞(Le Bon),美国的布鲁默(Blumer)等。这些研究一般将社会运动视为一种反文化或社会示范状态,而且把发动和参与社会运动看做是非理性行为,研究其背后的“集体意识”或“集体表象”是如何形成的,具有强烈的社会心理学色彩。
    ⑤关于社会运动的各种理论,如“新社会运动理论”、“政治过程理论”、“资源动员理论”、“社会建构理论”、“价值累加理论”等会再下一节理论基础中做详尽介绍。
    ⑥二战后,随着大规模社会运动的爆发,西方社会运动研究也逐渐发达起来。在这一阶段,学者们关于集体行动和社会运动的研究视角从社会心理学转向社会学,但却依然保留了社会心理学的部分内容。
    ⑦参见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⑧参见[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1-613页。
    ⑨ John C.Berg. Teamster and Turtles? U.S. Progressive Political movements in the 21st Centry? Lanham: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02.
    ① Luhmann, Niklas,1993, Risk:A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p.218.
    ②王俊秀:《民众风险源评价分析》,载于《2011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89页。
    ③[德]乌尔里希·贝克、约翰内斯·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④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性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5页
    ⑤ Vail, John.1999. "Insecure Times:Conceptualising insecurity and security." In J. Vail, J. Wheelock and M.Hill (eds). Insecure Time:Living with Insecurit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w York:Routledge.
    ①“风险共生”是指西方国家经历过的历时性的风险类型共时态地存在以及中国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并存的风险。参见郑杭生、洪大用:《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②胡锦涛:《在省部级干部领导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③戈登认为情感由身体感受、表达姿态、社会情境或关系、社会的情感文化四部分所组成。文化力量限制了人们应该如何对他人和情境作出反应,因此可以说情感是文化力量的效果(Goldon,1990)。
    ①当时的情感社会学研究呈现出两个特征:一是研究重点多集中于微观层次的分析,而少有学者研究情感与社会阶层、种族群体、性别等结构性因素的关系。微观层面的分析通常是研究情感如何潜入于社会情境中的,详细描述他人对事件及对某个个体情感表达的反应,以此说明他人的评价如何塑造了个体对情感的解释。二是情感更多的被视作社会过程的结果,而不是激发因素或干预因素。
    ② Smith-Lovin.L.Sentiment.Affect, and Emotion.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52.1989:V
    ③Arlie R.Hochschild. Emotion Work, Feeling Rules,and Social Structure[J].New York: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9:84.
    ④由于外在的文化规定了我们在何种情境应该表达怎样的情感,因此空姐在工作中,即使面对乘客的粗鲁和和责骂,依然需要保持微笑和友好。这是一种在工作中的感受规则和表达规则,反映了情感文化的广泛性及对特定情境具体行为的指导。
    ⑤ Stearns, P.N. Reviews the book'The Managed Heart: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 by 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 Vol.18,Issue 2,1984:310.
    ⑥谈卫军: 《情感,商业势力入侵的新对象——评霍赫希尔德《情感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一书》,《社会》,2005年第2期。
    ①诺尔曼·丹森:《情感论》,魏中军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3页。
    ②互动仪式链的组成包括:人们共同在场;互动者彼此相互觉察;注意力的共同集中;共同的情感状态;谈话和非言语动作具有节奏性的协调和同步化特点;人们的注意和心境被符号表征为客体、词汇和思想;对这些符号所产生的道德正义感使群体成员参与到仪式中来。参见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1页。
    ③兰德尔·科林斯著,林聚任、王鹏、宋丽娟译:《互动仪式链》,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作者中译版序言第14页。
    ④ Randall Collins. Conflict Sociology:Stratufication, Emotional Energy and the Transient Emotion[J].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P27-57.
    ①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8页。
    ②Theodore D Kemper. A social Interactionism:A Social Struction Version[M]. New York:Wiley,1979:P330-342.
    ③王宁,略论情感的社会方式——情感社会学研究笔记, 《社会学研究》,2000(4):125
    ④郭景萍:《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社会学研究》,2003,第4期,第49页。
    ①参见冯建华、周林刚:《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①结构性紧张包括从结构层面产生的怨恨、剥夺、不公的感受体验。其实在很多情况下,这种压迫性体验在事件或逻辑上都可能晚于斯梅尔塞所假设的顺序,如人们可能受到某种压迫但并不自知,往往是后来受到相同境遇处境的知识识分子灌输理念所致。
    ②概化信念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普通情绪与共同信念,即对其种处境形成某种共同的感受,有一定的共同认识,有共同的心理和情绪,形成了某种通则化的普遍想法和观念,共同定义社会紧张的原因和根源,赋予社会环境以共同的意义和感受,以利于激起潜在的行动者的心理共鸣,使人们产生充满期待、歇斯底里、恐慌、敌对感、势不两立、以及渴望改变、渴望变革现存的某种局部甚至全部的社会结构、价值标准,而建立新的结构、新的规范、新的价值体系的心态和信念,使人们跃跃欲试希望通过参与集群行为来达到其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也就是说这是在人们心理隔阂丛生的社会环境中一个共同的情境定义过程。例如,一个国家的人们可能普遍感受到贫富差距太大、社会不公平现象严重,从而可能形成普遍的不满情绪,可能普遍产生希望国家尽快调节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公现象措施的心理期待;或者因不满情绪的积累而产生仇视感、敌对感、或歇斯底里的心态。
    ③这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诱西。导火索一般是偶然性的社会公共事件,并带有一定的戏剧性色彩,直接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提供一个真切而敏感的具体刺激。
    ④参与动员指把已经感染了情绪和共同信念的人们变成实际的行动者,鼓动更多的人员(尤其是徘徊者、旁观者)参加到行动中来。经过参与动员,不但可能使参与事件的人会成倍增加,而且会加剧人们的共间心理、不满情绪,增强人们共同行动的意志和能力。
    ①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在《集群行为的逻辑》中将经济学方法引入社会政治现象的研究中,系统地提出了集群行为的逻辑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他认为集体行动的首要问题并非是人们如何成功的打开集群行为的大门,而是集群行为的困境,即个人理性(利益)和集体理性(利益)之间冲突——“搭便车”现象。因此提出了“选择性激励”来克服所出现的逻辑困境。
    ②传统研究认为社会运动是社会的病态行为,20世纪70年代后开始主张集体行动或社会运动,是人们对严酷的现实或压制性的政治体制的一种挑战。社会运动是一种理性选择的行为,过去理论则视社会运动是非理性与破坏性的行为。
    ①认知解放使现行社会制度的合法性减弱甚至消失,在心理上树立行动能够取得胜利的信心。正是通知认知解放,人们开始主张他们的权力,将所处的现实困境和其他处境归因于环境因素的结果,相信事情能够被改变。
    ②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81页。
    ③黄冬娅:《国家如何塑造抗争政治》,《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2期。
    ①通过意义建构,不满情绪得到了解释并转化为一种现实要求,这是一个人们对于情境事件的解释,构建了一个不公正的框架并期望通过群体的力量来解决,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提升了群体意识。
    ②参见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性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2-43页。
    ①这种控制权转让的论述还可以从理性的角度解释从众现象:人类行为是在信息约束下理性最后的结果,那么对他们进行模仿就是成本最低的最有决策方案,把控制权交予附近同样面临复杂情况的其他人。
    ①周甜:《集群行为研究综述》,《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②下面的论点主要参考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第199页—228页,部分文字作了一定的改动。
    ①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②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16页。
    ③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3页。
    ④Cooley, C.H. 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New York:Scribners,1922:184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第629页。
    ②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211页。
    ③王宁: 《略论情感的社会方式——情感社会学研究笔记》,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④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①艾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年,第87页。
    ② Cecilia L.RidgewayStatus in Group: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J]. New York: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2:47:P76-88.
    ③ Joseph Berger. Direction in Expectation State Research[M]. Stanford, 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P450-474.
    ④ Sussan Shott. Emotion and Social Life: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Analysis[J].New York:American Jouranl of Sociology,1979:84.
    ①Izard,C.E. Human Emotions, New York:Plenum Press,1977:43
    ②Barry Markovsky and Edward J. Lawler.:A New Theory of Group Solidarily [M]. Advances in Group Press, 1994.11:113-118.
    ③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严谨》,张旅平译,三联书店,2002年,第35页。
    ①在这种法则的作用下,人的无意识思维变得突出,成员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群体成员往往因为这种暗示而对自身或者外界的环境状况产生错误的判断。
    ②参见[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①归结为自身的原因,指个人的努力、能力、动机、欲望等因素。人们对自我的归因并不一定是客观科学的,可能会发生归因偏差,当取得成功或有利地位时,更多的倾向于内部归因。
    ②归结为自身之外的原因,包括他人、政府、组织或社会环境等外在因素。当自己失败或处于不利地位时,把责任推向他人。
    ①相对剥夺理论最先的提出者是1949年出版的《美国士兵》的作者斯托弗。他在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士兵的晋升关系时,发现士兵不是依据绝对的、客观的标准来评价他们在生活中所处的位置,而是根据他们相对于周围的人所处的位置来评价,他们用来与自己比较的那些人便是他们的参照群体,如果比较的结果是自己处于较低地位,他们获得的就是一种剥夺感。
    ②格尔在其著作《人们为什么要造反?》一书中虽然讨论了大量的社会结构因素,如社会变迁、经济转型等,但其核心还是属于心理学范畴的。
    ③也就是说,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与否,不在于社会资源本身的分布情况,而在于人们对资源分布的主观感知和主观期望。所谓主观感知就是知道自己不拥有而别人已经拥有某种资源;而所谓主观期望就是指人们想得到某种资源并且认为这是其应该得到的。
    ④胡联合:《群体性事件:何以发生和演化——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及其启示》,来源:http://chinaps.cass.cn/readcontent.asp?id=10537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49-350页。
    ①布鲁默提出循环反应理论,其核心是一个集群形成的社会心理过程。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集体磨合(milling)、集体兴奋(collective excitement)和社会感染(social contagion)。第一阶段是传递谣言的过程。逐渐地,随着不确定感增强,人与人之间相互感染并分享某种共同的感觉,进入集体兴奋,最后随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染力和共同感觉继续增强,循环反应就进入了第三阶段:爆发集体行为。参见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78页。
    ②周甜:《集群行为研究综述》,《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①转引自《华盛顿邮报对于安徽池州事件的报道》,http://tarry7159.spaces.live.com.2005年8月1日。
    ①参见李德满:《十年来中国抗争运动研究评述》,《社会》,2009年第6期。
    ②在社会学理论历史中存在着多重“二元对立”,如主体与客体、个人与社会、社会唯名论与社会唯实论、行动与结构等等。在行动与结构的理论对立中,要么强调社会结构整体上对社会行动者及其行动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要么强调个人是社会的唯一构成要素。
    ③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89页。
    ①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82页
    ②柯亨:《关于行动与实践的各种理论》,来源于布莱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③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43页。
    ⑥“经济人”假定作为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对经济行为、经济关系等进行的解释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这一假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为它忽视了物质利益以外的一些根本因素,如制度、文化、传统等等,而这些因素同样是影响社会个体和群体行为的重要方面。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决定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事实上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物质需求,而是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即使是在人类的经济行动中,也不可能只有单纯的物质利益的冲动。因此,社会成员行为的动机并不总是符合“经济人”假定的利已和理性化原则,其可能受追求最大化效用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驱使,也可能是不图任何报酬的非功利主义行动。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成员行为的方式可能是理性的、有限理性的,也可能是非理性的,因为“经济人”必然要受到现实社会中法律政策等正式制度、道德文化和传统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制约,因此在社会行动中并非总是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
    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489-490页。
    ①参见王宁: 《略论情感的社会方式——情感社会学研究笔记》,《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②乔纳森·特纳、简·斯戴兹,《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林默彪:《社会转型与转型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6期,第134-135页。
    ②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0页。
    ①《高考天问!!!》,《钟山说事》,2012年6月11日,http://video.sina.com.cn/v/b/79737929-2103222777.html
    ②丁礼庭《国家富强的主要标准是什么》,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97374.shtml
    ③“治理”(governance)概念原是指在公共事务的管理上并非政府之专责,公民社会也参与其中,并与政府密切合作。参见斯托克(2000)。在本文中,治理意指政府的两层功能:一是促进经济建设:二是承担对社会工作的监督和更广泛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责。
    ①在1978年以前国家治理模式的最主要特征是国家替代社会、计划排斥市场,这造成了国家能力的过度膨胀。
    ②1978年,中国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1979年,农村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户被给予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1984年,中国做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各类与市场制度相关的改革方案相继出台,之后计划经济体制才不断弱化,等价交换、供求关系等市场体制规则才开始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
    ③1992年10月,中国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④1994年国家取消福利房政策,开始启动住房制度改革;1996年开始启动医疗体制改革;2000年教育领域开始产业化。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意味着国家在住房、养老、医疗和教育等社会福利领域的全面撤退,其负担主要通过市场交给了个人。
    ⑤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提出过一个“权威接受论”,他认为,权威是正式组织中信息交流或命令的一种性质,政府的权威取决于接受命令的人,而不是权威者或者发号施令的人。也就是说,权威来自于群众的认可。
    ⑥在霍布斯的理论中,他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处于一种永恒的战争状态,所有人都害怕所有人,所有人都不相信所有人。
    ⑦朱力宇: 《依法治国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4页。
    ①谢岳:《社会抗争:国家性变迁的民间反应》,《当代中国研究》,2008年第2期。
    ②于峥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③汤森·沃马克:《中国政治》,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8页。
    ④《从“食品安全要花钱买”看权力商品化》,《网易新闻》http://news.163.com/10/0623/10/69RUGQ8N00014AED.htm
    ① G.E.G. Ccatlin, The Story of the Political Philosophers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39), p.633.
    ②情感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综合,其中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它们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层次的影响。
    ③社会学家奥格伯恩在《社会变迁》一书中提出“文化滞后”,指出社会结构变迁愈是剧烈、迅速,文化滞后就愈是严重、持久。因结构巨变所导致的文化严重滞后,会使结构“内嵌化”过程发生“浅层化”变异,即它并不能顺利转化为持久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稳定的国民人格结构,怀旧和观望,矛盾和徘徊一直伴随着社会变迁过程。这就是为什么革命过程中总会出现反复和复辟,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得以建立起来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
    ④Wm. Arctander O'Brien,:Novalis:Signs of Revolution, Durham & London:Duke University,1995.,P175
    ①焦璐:《价值累加理论——集体行动的一种叙事框架》,《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②李强:《“丁字形”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③赵鼎新认为:稳定并不是指社会中不存在暴力冲突或社会运动,而是在于国家将暴力和社会冲突体制化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消除发生大规模的、有强烈破坏性的动乱或运动的可能性。
    ④美国警察局在一个示威游行前往往会把社会运动组织者请来开一个小型座谈会,跟他们讲游行应该遵守哪些规则, 一旦他们控制不住局面,而游行群众违反规则与警察打起来了怎么办等等,甚至对他们讲,警察在什么时候最有可能使用武力,并且讲当警察使用武力后怎么办,或者说怎样才不被毒打。这样一来,警察和社会抗争群体之间产生了相互磨合,其结果就是美国警察与抗争群体之间的互动方式向着非血腥镇压方向的制度化。
    ①郭景萍:《中国情感文明变迁60年——社会转型的视角》,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1页。
    ②蒋述卓、李自红:《新人文精神与二十一世纪文学艺术的价值取向》,《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第20页。
    ③中国的转型可以理解为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从广阔的历史背景来考察,中国社会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历史的整个过程就是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1840年-1949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以被动开放、短命的政治变革和持续的社会动荡为特点;1949年-1978年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以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为特点,但由于未能找到自己国情的社会发展道路和模式,出现了盲目照搬苏联模式及“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失误;1978年至今为第三阶段,以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为伊始,进入稳定、持续和高速的转型时期。参见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1994-199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④秦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经济观察报》,2009年8月14日。
    ⑤参见巫昂:《中国人真的总是不高兴》,《读者》,2009年第18期,第28页。
    ①贺某和肖某是一对夫妻,一个三十七岁,一个四十一岁。经过法院审理查明,2008年以前,贺某肖某夫妇先后生育一女一子。2008年六七月份间,贺某肖某夫妇通过第三被告徐某介绍,将自己出生仅几天的第三胎男孩以22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抚养。2011年4月14日,被告人贺某、肖某在淮阴区丁集医院生产第四胎男孩。在生产前,贺某就在医院透露自己想将孩子送人。孩子出生以后,通过别人介绍,贺某、肖某将出生仅三天的男孩以三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他人抚养。
    ②[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杨、张企泰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3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④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语惊四座,他尖锐指出: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们的教育体制,正在培养大批这样的”有毒的罂粟花”。
    ⑤科学理性其实在社会学诞生之日起就占据了其主导地位,孔德指出:过去,科学曾经使人类精神摆脱了神学和玄学的控制。这种控制在人类懵懂时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接着便力图使懵懂时期无限地延长下去。今天,科学应当或以自己的方式,或以自己在各方面的成果,决定社会理论的重新组织。将来,一旦系统化后,科学就将与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共存,永远成为社会秩序的精神基础。参见孔德: 《实证政治体系》,第四卷,附录第161页,《对科学和科学家的哲学研究》(1825年)
    ⑥卢梭著,何兆武译:《论科学与艺术》,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8页。
    ①[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
    ②伊斯特林是美国“幸福经济学,,的鼻祖和奠基人,他在1974年曾提出一个重要命题,即一国的经济增长未必会换来生活满意度的改善,这一主张后来被广泛称为“伊斯特林悖论”(Easterlin Paradox)。他认为经济的增长不能表示人类的信服和生活满意度也在增长。比如汽车的尾气、喧嚣的环境、拥挤的交通、天价的住房等都经常让人觉得窒息和沉闷。
    ③星竹:《你有多愉快》,读者2003年第14期,第14、15页。
    ④马尔库塞,赵林编译:《爱欲与文明》,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⑤唐颂:《百年经典中外哲理名篇》,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第15、19页。
    ⑥弗林斯,《舍勒的心灵》,张志平、张任之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159页。
    ①《人类的奇怪之处》,来源于互联网。
    ②车文博:《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人本心理学》,《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2):87
    ③涂尔干:《自杀论》,王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210页。
    ①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维稳:异化与代价》,《人民论坛》,2010年第27期。
    ②“不稳定”极易触发各级政府的敏感“政治神经”,伴随“零指标”和“一票否决”等制度的实施,地方政府以“维稳办”、“综治办”等组织机构,对“敏感时点”或者说“敏感事件”,进行系统内外的组织化动员和分工,形成多部门、多人员参与的“稳维”运动。请参阅金太军、沈承诚:《从群体性事件到群体性行动——认知理念转换与治理路径重塑》,《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③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68页。
    ④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7页。
    ⑤据新华社报道,“被”字当选为“汉字盘点2009”网络征集的年度字,表现出人们长久以来“被加薪”、“被自由”“被幸福”、“被赐予“状态的不满,代表人们权利意思的觉醒。
    ⑥这主要表现为长期以来的信息不对称和政府对民众自我治理的不信任
    ②潘岳:《中国环境问题的发展根源是——扭曲的发展观》,《党建文汇》,2005年第7期,第42页。
    ②http://news.sohu.com/20121027/n355822896.shtml
    ③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10-11页。
    ④在过去几年,厦门、大连等地因担忧生态环境和自身安全不断爆发工作抗议活动,反对在自己家园建设化工厂变电站等公共设施,这样的工业项目已经酿成了一轮又一轮的群体事件。
    ①风青杨:《环境保护与GDP能否齐头并进?》,共识网,2012年10月29日,http://www.21ccom.net/articles/gsbh/article 2012102969873.html
    ②何显明: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其应急处置》,学林出版社2010年,第64页。
    ① Weber, M,1946, "Politics as Vocation" and "Science as Vocation", in Gert h, H, & Mills, C. W. From Mar x Weber:E 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77-159.
    ①赵鹏、刘文国等:《发展何以成水火》,《瞭望》2008年第36期。
    ②这里的资源并非单指纯经济学或物理学上的意义,而是一个相对于人类需要和欲望而言的概念。
    ③寻租现象早在全面市场化开始前的1980年代就已开始普遍出现,有学者对1988年的租金做过初步估算,1988年我国商品、资金和外汇的双轨差价高达2000亿元以上,约占整个国民收入的20%;1988年价差、汇差、利差以及其他租金总额高达4569亿元,月照当年国民收入(11738亿元)的40%。参见胡和立:《1988年我国租金的估算》《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杂志编辑部编《腐败:权力与金钱的交换》,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市场改革后,也有学者对2004年我国包含租金在内的全部非正常收入分配规模进行估算,初步计算结果是,我国非正常收入分配规模为569529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现价比重的35.64%。这一规模相当于当年国家财政的1.8倍。参见高辉清:《2004年我国收入分配中非正常成分的价值估算》,http://finance.ce.cn/macro/jjxr/mjzlbk/ghq/200709/14/t20070914-12611451.shtml
    ④法学教授陈忠林根据1999—2003年最高检察院与最高法院报告等相关数据计算出:中国普通民众犯罪率为1/400国家机关人员犯罪率为1/200;司法机关人员犯罪率为1.5/100。这个结果显示,国家工作人员犯罪率比普通民众的犯罪率高1倍;职在惩治犯罪的司法人员的犯罪率则是普通民众的6倍。来源于网络,http://blog.sina.com.cn/s/blog 690e155e01017tbj.html
    ⑤来源于网易新闻,http://gz.house.163.com/12/0927/23/8CEP6DO900873C6D.html
    ①王春光:《快速转型时期的利益矛盾和社会分化》,《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②这里用情感满足阈值来描述情感需要满足的界限或数值范围,有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阈值。最低的情感满足阈值,就是指某种情感满足所需要的最低刺激量(社会提供的)。这实际就是情感温饱的满足,社会至少应当提供条件满足这个最低的阈值。而情感满足阈值高的人通常需要更多的情感满足,通常对情感的期待值比较高。
    ③徐珂归纳了地方政府执行力不高的表现,如抗令不行、有禁不止、逃避执行、选择执行、歪曲执行、虚假执行等,而且分析了政策制度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其一是权益博弈,在多重利益纠葛下,中央政府政令难以畅通;其二是权大于法,官本位意识的强大,让一些地方政府干部拥有特权思想,而且大量的、普遍的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严重地影响了政府执行力的提高;其三是“关系”的羁绊,“关系”规则的盛行模糊了责、权、利的界限,导致权力重于规则、人情重于法理的“人治”现象:其四是欺上瞒下,使得下情不能上达、政策制度难以真正贯彻落实;其五是群众与干部关系颠倒错位,脱离群众并且造成干群关系紧张。参见徐珂《政府执行力》,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①马克思:《马恩选集》中文版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7页。
    ③陈启山:《内隐社会认知研究述评》,《心理研究》,2009年第2期。
    ①魏一平:《我们如何与化工业相处——专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总工程师李君发》,《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8月24日。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269页。
    ②不落空阶层是指:十几年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掌握文化资本、政治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总体性资本精英集团。典型的就是“不落空”现象;在国家政权层面上总体性血缘资本代际交换,强化了不同资本的可转化型,这就是“不落空”现象,换言之,在社会的每一次资本转化和资源占有的风潮中,都没有落下他们。参见孙立平、李强、沈原:《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①冯永峰:《公众必须成为环境保护的主人》,南方周末报,2013年4月4日。
    ① 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80448
    ②《美国独立宣言》,http://www.unsv.com/material/book/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③昂山素季,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总书记,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①郑卫:《“不要在我家后院动土!”——当代城市建设遭遇“公共利益PK社区利益”》,《城市规划》,2011年第2期。
    ②松户武彦:《中国社会的变迁与社会结构化》,引自《地域研究技法(1)——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与技法》,文化书房博文社,1999年版,第45页。
    ①南都:《应对群体事件对话渠道要通畅》,《南方都市报》2008年11月25日。
    ②杨琳:《网络舆情飙升背后》,《瞭望》2009年7月6日。
    ①在一个现代国家中,社会矛盾必然存在,因此国家制度化社会矛盾的能力或者说将极端行为边缘化的国家-社会关系就成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关键。
    ②丁金坤:《崔永元为什么对法律失望了》,http://www.mala.cn/thread-4142397-1-1.html
    ③摘自朱镕基在接见第四次全国信访工作代表时的讲话。
    ④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第27页。
    ⑤参见[美]詹姆斯·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①《证券市场周刊》,《钼铜环保劫:地下水污染四大疑虑待解》,2012年7月16日。
    ①庄华毅:《PX上,外资撒》,《联合早报》2007年6月20日。
    ②参见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们出版社1997年版,第188页。
    ③此事件个案资料来源于应星:《“气”与抗争政治——当代中国乡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①孙文广:《赞瓮安中学生》,独立中文笔会。
    ① http://news.xhby.net/system/2012/08/22/014240196.shtml
    ②Edward A. Ross, The Changing Chinese, New York Century Company,1911, p.92.
    ②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70页。
    ①启蒙理性思想最早出现在资本主义发达的英国。霍布斯与洛克是最有代表性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他们不仅提出了反封建的要求,还提出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原则。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洛克的“君主立宪制”和“三权分立”都从理性为基础为资产阶级的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后来经法国启蒙思想家继承和发扬,提出以理性的阳光驱走旧社会的阴霾,建立“理性王国”.并由此催生了一场资产阶级的法国大革命。
    ②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1卷4章4-17页。
    ③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4卷3章11-13页。
    ④哲学从一开始就是爱智之学,而智慧则被归结为理性。
    ⑤启蒙运动反对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认为只有理性才是权威,才是知识的标准,启蒙运动的根本任务就是将理性贯彻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启蒙思想家相信运用理性可以使人类获得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的真理知识,可以消除以往人类的种种错误,可以改进社会各个方面的弊病。因此,理性可以促进人类进步,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⑥默顿在关于科层化对官员性格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专心主义各种规章和程序时,他们将忽视这些规章和程序当初建立起来的理由,而将遵守规定变成其目的,呆板地遵从已经建立的规定,容易令人无法了解和应付新的情况和问题,从而变得毫无弹性,组织的目标和效率反而可能因此丧失。默顿将这一现象称为目标置换,即组织成员把手段型目标或低层次目标误作为组织系统的总目标,基层政府官员因循守旧、谨小慎微、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形式主义的治理模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存在。参见Robert Merton,"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Dlehi:Amerind,1975.
    ①石畅、赵展慧:《中国进入“全民焦虑”时期,社会不公加剧不安》,载《人民口报海外版》,2011年10月21日。
    ②这里的框架是指能够帮助人们认知、理解和标记周围所发生事物的解读范式,是一种简化与浓缩外在世界的诠释架构。
    ③ Potter M C. Short-term Conceptual Memory for Pictur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Human Learning and Memory,1976,5(2):509-522.
    ④[美]S E Taylor, L A Peplan, D O Sears:《社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⑤[美]谢利·泰勒等:《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77页。
    ① Anthony Greenwald: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Attitude, self-esteem, and Stereotypes, 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4
    ②生态理性关注环境结构,强调环境对认知和决策的塑造作用。布伦斯威克Brunswik,1975)曾将头脑与外部环境比喻为一对必须相互磨合以达成和谐的夫妻,而不应该像在有关研究中那样彼此分离,谢泼德同样认为,“我们仿佛隔着一层深色的玻璃窥视那扇窗户(头脑上的窗户)里面的东西,但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东西很像是这个世界的真实写照”([德]吉仁泽:《适应性思维一现实世界中的理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参见向良云:《导火索事件的社会认知策略与过程》,《情报杂志》,2011年第6期,第47页。
    ③向良云:《导火索事件的社会认知策略与过程》,《情报杂志》,2011年第6期,第49页。
    ①雅思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得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①莱因哈特·本迪克斯:《马克思·韦伯思想肖像》,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
    ②请参阅马基雅维利:《君主论》,(Der Ftirst), Stuttgart)1961,第17章;以及马基雅维利:《谈话录》(Politische Betrachtungen uber die alte und die italienische Geschichte), Berlin1922,第1卷,第29章。
    ③在最具标本性的瓮安事件中,虽然表面的诱因是一个女孩的溺亡,但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却是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建筑拆迁等工作中屡屡发生侵犯群众利益的事情。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会,2004年版,第57页。
    ①耶林在《为权利而斗争》中指出,所有的权利都面临着被侵犯、波抑制的危险,因为权利入主张的利益常常与否定其利益主张的他人的利益相对抗。斗争是拯救他人也是拯救自己的唯一途径,法律本身就是长期斗争的成果,因为总有人不断出现要妨碍法律的公正和执行、侵害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为权利而斗争,这是权利者对自己的义务和对自己生存的主张,人类具有的自我保护的本能,包括身体和精神,而精神方面的生存的条件之一,就是权利的主张。为权利而斗争,同时也是权利者对社会的义务,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和国家的法律秩序。当个人按照法律的规定主张自己应有的权利时,他已不再是为一己之私利而斗争,而是为法律的实现而斗争,为国家的法律秩序而斗争。这是距今120多年前即1872年,德意志伟大的民法学家耶林在法律协会的讲演中所揭示的真理。参见梁慧星:《为权利而斗争》,《青年思想家》,2004年第6期。
    ②李贵连:《<万国公法>:近代“权利”之源》,《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第1卷,第1辑。
    ①陶鹏、童星:《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理》,《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第64页。
    ②《不要在我家后院动土!”——当城市建设遭遇“公共利益PK社区利益》,凤凰城市网,2011年07月04日,http://www.china-up.com/newsdisplay.php?id=1423016&sib=1&unam=
    ③06年广州市番禺区垃圾焚烧厂取得广州市规划局下发的项目选址意见书。09年广州市政府决定在番禺区大石街会江村与钟村镇谢村交界处建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计划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运营。10月番禺大石数百名业主发起签名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的抗议活动,11月,CCTV公开报道广州番禺垃圾焚烧厂这一全国性的公共政策事件。12月20口,番禺区委书记谭应华应丽江花园业主代表邀请,与反对垃圾焚烧的业主座谈,表示已证实,会江项目目前已经停止。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125117.htm
    ④厦门市海沧PX项目,是2006年厦门市引进的一项总投资额108亿元人民币的对二甲苯化工项目,号称厦门“有史以来最大工业项目”,但由于该项目与厦门风景名胜地鼓浪屿仅5公里之遥,与厦门岛仅7公里之距,由环境污染之险,一直遭受广泛质疑。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上、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提交了“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提案”,该事件由此进入公众视野。但遗憾的是国家相关部门和厦门市政府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而且加快了PX项目的建设速度。经过长期的争论,一万多名厦门市民于2007年6月1日和2日两天上街游行抗议。使厦门PX项目事件从单纯的正当性论述升级为群体性事件。
    ⑤黄志杰、蔡侃:《厦门百万市民拉住PX项目马缰》,《潇湘晨报》2007年5月31日。
    ⑥谢良兵:《厦门PX项目:新媒体时代的民意表达》,《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20期。
    ⑦本报记者:《厦门PX项目暂缓政府且莫误读民意》,《南方都市报》2007年5月31日。
    ⑧林语堂:《中国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93页。
    ①王克勤、乔国栋:《河北定州村民遭袭案调查:官员称村民违法在先》,《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7月5日。
    ②普洱市向媒体通报的“7·19”事件的处置进展情况。
    ①[美1弗朗西斯·福山 《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6页。
    ②参阅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的名言(Leviathan,1976,第75页)。
    ③ Joel Feinberg, Rights, Justice, and the Bounds of Liberty:Essays in Social Philosoph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08),151.
    ④参见汤普森(Edward P. Thompson):《英国工人阶级的形式》,钱乘旦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12页。
    ⑤参见《广东一男子穿内裤提杀猪到索钱被特警制服》,网易新闻,2010年1月27日,http://news.163.com/10/0127/05/5U0RES2Q00011229.html;另参见天涯社区,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03292.shtml。
    ① J.G.Fichte, Grundlage des Naturrechts nach Prinzipien der Wissenschaftslehre, Johann Gottlieb Fichte, Fichtes Werke, Immanuel Hermann Fichte编,第3卷,Berlin,1971,第1页以下,特别是第17页以下;请参阅Ludwig Siep:《承认作为实践哲学的原则》(Anerkennung als Prinzip der praktischen Philosophie. Untersuchungen zu Hegels Jenaer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Freiburg/Munchen,1974。
    ②[美1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③以下口述资料来自于程平源:《社会危机中的承认政治学》,《二十一世纪评论》,2010年12月。 ①霍内特认为,社会蔑视具有三种形态:一是强制剥夺自由支配肉体的一切机会,这种在肉体完整性上的伤害(比如拷打和强暴),会摧毁一个人的基本自信(basic self-confidence);二是剥夺了作为共同体的合格成员享有参与制度秩序的权力(denial of rights),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对道德责任地位的敬重,会剥削一个人的道德自尊(moral self-respect):三是对于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方式的贬黜(denigration of ways of life)也就是特定的自我实现的方式在社会传承的文化境域(cultural horizon)中处于劣势的位置,这种社会蔑视导致个人的自我重视(self-esteem)的失落,其特质和能力得不到重视和社会赞许。参见霍内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143页。霍耐特认为,每一种蔑视都可以说是激发社会冲突的行为动机。在这里居民认为受到的蔑视属于第一种。
    ②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③中国江苏网报道:12月17日早上,南京一位市民路过安德门地铁站137路公交站台的时候,在桥洞下面看见了一个外来民工冻死在里面。12月17日,中国江苏网,http://news.jschina.com.cn/focus/200912/t268061.shtml。
    ④程平源:《社会危机中的承认政治学》,《二十一世纪评论》,2010年12月。
    ⑤蜀贴龙:《从定州到池州的思考》,http://www.ianhui.com/.2009,5月29日。
    ⑥张征林:《安徽池州发生恶性事件,看群众如何不明真相》,联合早报网,2005年7月1日。
    ⑦叶鹏飞:《贵州大骚乱定性为黑势力参与群体事件》,《联合早报》,2008年7月2日。
    ①意识形态出现在法国大革命随后的余波中,1979年,安东尼·德斯图·德·特拉西(Antonine Destutt de Tracy,1754-1836)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参见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俞吾金教授也认为,“特拉西是第一个把‘意识形态’概念引入西方哲学史的人”。参见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② http://hyzhr6688.blog.163.com/blog/static/12936416720114293754106/?suggestedreading
    ③这种认同来自于主体间承认的经验。
    ④成伯清:《怨恨与承认——一种社会学的探索》,《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黑格尔:《实在哲学》,第209页
    ②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51页。
    ③刘孝云:《群体性事件中的政治信任问题分析》,《探索》,2009年第5期。
    ④刘孝云指出,政治不信任具体表现为:利益型政治不信任、官员腐败型不信任、决策失误型不信、“假大空话”型不信任、强制型权力下的政治不信任等方面。
    ⑤根据全国抽样调查,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是我国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调查显示,各种社会人群都认为,目前社会利益分配格局不平衡。67.9%的人认为“我国各个社会群体间有冲突”,69.84%的人认为国家干部是近年来收益最多的群体,这说明,原本可能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和干群矛盾正在逐渐显化,成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参见李培林、陈光金:《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①刘孝云:《群体性事件中的政治信任问题分析》,《探索》,2009年第5期。
    ②阿兰·佩雷菲特:《信任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51页。
    ①阴谋论通常是指对历史或当代事件作出特别解释的说法。此类特别解释不同于一般广为接受的解释,将事件解释为个人或是团体秘密策划的结果。而且此类特别解释中特别激进者还会进一步驳斥那些广为接受的解释,认为那些是阴谋策划者的掩饰,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4226.htm
    ②叶鹏飞:《贵州大骚乱定性为黑势力参与群体事件》,《联合早报》,2008年7月2日。
    ①《维稳的“治标”和“治本”》, 《人民日报》,2012年7月19日。
    ②《商君书》,又称《商子》,为中国战国法家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商君书》侧重记载法家商鞅辅佐秦孝公时进行革新变法、重农重战、重刑厚赏、反斥儒家言论,主要反映了战国法家的政治思想。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5%86%E5%90%9B%E4%B9%A6#.E8.A9.95.E5.83.B9。
    ③ 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75468/12660588.html
    ③杜君立:《群体性事件的中国起源》,共识网,2011年10月17日,
    ①[美]林郁沁:《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陈湘静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1页。
    ②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页。
    ①[美]赫柏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蔡志康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33页。
    ①《社会蓝皮书: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99页。
    ②乌坎事件,是2011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陆丰市的一起群体性事件。乌坎村几年来在当地居民不知情的情况下将3200亩集体土地贩卖,卖地款项达七亿多元人民币,而补助款只有500元,当地居民屡次上访无果,村民因此与政府发生矛盾。2011年9月21日三四千人手持横幅游行请愿,一度封堵公路,9月22日,政府派出百多名汕尾武警特警进驻当地进行武力驱散而引爆骚乱,当地人围攻派出所与市政府,投掷石块和推翻警车有10多名警察受伤。乌坎村在9月中多次爆发示威并且与警察发生激烈打斗,陆丰市的其他一些村庄也出现示威,可问题没有实质解决。2011年12月事件升级,村民因不满政府解决事件的手法于11日再度与警方爆发冲突,后由于村民代表薛锦波猝死狱中后,再度引爆大规模抗议与封村行动。后经双方努力,终于化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成功的处理了这次重大的群体性事件。
    ③詹晟:《海外媒体如何看广东乌坎事件》,剑虹评论网,2012年1月9日,来源于http://www.comment-cn.net/society/problem/2012/0109/article 35801.html
    ④《乌坎抗议活动升级》,FT中文网,2011年12月16日发布。
    ②让·梅松纳夫著,殷世才等译:《群体动力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页。
    ①参见王蒙著,《狂欢的季节》,人民人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②马尔库塞著,李小兵译:《审美之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③社会性格是弗洛姆提出的概念。在弗洛姆看来,社会性格是受社会结构动态决定的一个团体的绝大多数人的核心性格,是团体的共有活动和基本实践的结果[参见弗洛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第358页。
    ④Gleason P. Identifying Identity:A Semantic History.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roy,1983,69(4):910-931.
    ⑤汉语大词典编委会:《汉语大辞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067页。
    ⑥夏征农:《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⑦涂尔干认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感情总和,构成了他们自身明确的生活体系,我们可以称之为集体意识或共同意识。源于涂尔干:《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42页。
    ⑧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84页。
    ②向良云:《导火索事件的社会认知策略与过程》,《情报杂志》,2011年第6期,第49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①金盛华:《社会心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402页
    ②比如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大群体和小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虚拟群体和现实群体等。
    ①孙立平:《守卫底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91页。
    ②个体有其原来自身的社会网络,当网络中不同群体间的藩篱冲破后就会形成性的人际关系。
    ③人际关系是指人类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作为个体的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而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实际活动中产生的,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产物,离开现实的社会生活是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的;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这种交往就物质的,也有精神的。参见周春发、黄建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居住环境与居家养老》,《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23页。
    ④章伟:《失去农民的村庄》,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①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557-558页。
    ②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贡斯当政治论文选》,李强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1页。
    ①王强:《什邡事件拷问中国环评机制》,纽约时报中文网,2012年7月4日,http://cn.nvtimes.com/article/china/2012/07/04/cc04wangqiang/
    ②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①据省信访局分析,在08年500多批集体上防中,因干部作风问题引发的近200批,占到总量的近40%。集中表现为:制定政策没有充分考虑群众意愿,漠视群众利益:办事不公开、处事不公正,甚至以权谋私;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思想上不重视,工作上不尽心。由于许多干部的不作为,使很多本可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不少小问题成为了老大难,有些一般性矛盾被认为的激化。资料来源于刘彬、刘玲:《河北省委书记称干部作风问题引发近40%上访》,搜狐新闻,http://news.sohu.com/20090214/n2662236766.shtml。
    ②这些事物往往是对某一群体具有重要意义的刺激源,群体根据这一特定的现象或事件作为一个整体来感知,在政府处理不及时或信息封锁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大规模的负面情绪产生。
    ③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①兰德尔·科林斯著,林聚任、王鹏、宋丽娟译:《互动仪式链》,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作者中译序言第14页。
    ②文玉伯:《万州突发万人骚动事件》,《凤凰周刊》2008年第20期。
    ①Russell G W. Sport riots,"A social-phychological review", Aggression and Violent Behavior, Vol.9,2004,p.353-378.
    ①这里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法律没有反映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不能行使;三法律规定的程序被人为地破坏。参见王小龙:《群体性事件的合法性与非法性问题分析》http://www.sikaoketang.com/faxue/juansi/2924.html
    ②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许列民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
    ④《万州“10·18”突发性群体事件回顾》,http://blog.sina.com.cn/s/blog 5ef66b9e0100i8wx.html
    ⑤成伯清:《现代西方社会学有关的大众消费的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⑥ Lefebvre, Henri.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Pubilishing, p154.
    ① John Morley, Notes on Ploitics and History(New York:Macmillan Company,1914),pp.69-70.
    ②《公盟“钱会之死真相”调查报告(第二版)》,来源于http://i.mtime.com/108618/blog/5508601/
    ③佛洛依德著,徐洋、何桂全、张敦福译:《论文明》,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④ Max Weber, Economy and Society, 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Berkeley:U. of California Press,1978); Gerth and Mills ed. From Max Weber(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6)
    ⑤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是对现代社会各种弊端进行病理性分析的著名论断,简单来说是指现代社会的市场机制和官僚制的权力侵蚀了原本属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非市场和非商品化的行为。他认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工具理性正在逐渐渗透生活世界的各个层面并强化市场权力和政治权力,以金钱和权力为媒介的系统日益控制着人们的生活世界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社会交往关系,在实质上削弱了社会的合理化。而这种弱化导致的结果则是:生活世界的殖民化。
    ①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编》下卷(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第827页。
    ② Heinrich Heine,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in Germany(London:Trubner & Company,1882), p.89.
    ③[美]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78页。
    ④ Mirlam Beard:A History of the Businessman,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1938,p.462.
    ①参见勒庞:《乌合之众》.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②勒庞把群体看出是具有集体意志的单一有机体,他们行为冲动,易于被煽动,不能忍受不同的意见,在同类之间表现出惊人的英雄主义,但对异类则野蛮欺凌。
    ③这种选择其实隐藏着极大的风险,一方面事件的领头人或参与者可能会被警方逮捕或起诉,另一方面在群体性事件中极易因推挤、叫嚣、拉扯导致的肢体冲突从而导致私人或公共物品的损坏或身体受到伤害。
    ④这里的媒介化是指利用自己的弱者符号在社会政治的大环境下让媒体关注,制造出符合媒体报道规律和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从而达到尽快解决问题的效果。
    ⑤郑乐平:《超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新的社会理论空间之建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⑥李宏勃:《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民信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72页。
    ①杜君立:《流氓的体制进化》,来源于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vi/gmht/article 2013030778497_3.html
    ②[美]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金燕宁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①周晓红主编:《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精华》,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0-254页。
    ①[美]威廉·麦孤独:《社会心理学导论》,俞国良、雷雳,张登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②吴志宏、唐馥娴:《安徽池州发生群体性事件普通案件引发打砸抢烧》,《池州日报》,2005年6月27日。
    ③《新闻法》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如公众的知情权、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自由和当事者的隐私保护权等,由于认识还不是非常一致,因此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新闻法》。但也正因为新闻立法的不完善,导致目前媒体直接由政治意识所控制,缺乏媒体独立性和采访记者的安全保障。
    ④典林:《新闻媒介与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中国传媒报告》2008年第3期。
    ⑤孙金平:《百姓为何拿央视火灾开心?央视到底跟谁有仇?》,http://sunjinping.blshe.com/post/1214/333778
    ⑥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44-245页。
    ①陈芜:《看香港政府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外传播》,2009年第8期。
    ①董郁立等:《政治中国》,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365页。
    ②资料来源于ittp://blog.renren.com/share/339414436/7992786683。
    ③情感世俗化表现为对于现实生活层面的强烈关注,唤起不同社会群体对于自身利益的追求,激发社会成员实现自我潜能与价值的成就动机。但是,当世俗化变得偏激化,将会造成对人文情感的强大冲击,更为甚者,将会严重削弱甚至消解终极价值。
    ①在上文已经提到过,从众心理(conformist mentality)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具有的心理现象。
    ②梁良:《从众》,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③根据康德和费希特的理论,伦理行为只能被看作是理性活动的产物,它剔除了人性当中一切经验的倾向和需要。
    ④根据百度百科定义:群氓就是聚集起来的表现为同质均一心理意识的人类群体。群氓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包括偏执、可怕的敏感、荒唐的自大和极度的不负责任,其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过分自负、过份狂热。
    ①沙莲香主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1页。
    ②单光鼎、蒋兆勇:《县级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及矛盾对立》,《领导者杂志》2009年第29期。
    ③《还原瓮安事件》,《瞭望》2008年第36期。
    ④http://news.ifeng.com/societv/2/200807/0710_344_644839.shtml
    ①《参与者也是受害者》,《瞭望》2008年第36期。
    ②增城事件发生于2011年6月10日的中国广东省增城市新塘镇,6月10日晚,新塘镇因城管殴打一摆地摊的四川籍孕妇王联梅继而引发大规模的抗议暴动。
    ③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2727/24/12/61.html
    ④丁水木:《社会稳定的理论与实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页。
    ⑤转引自《华盛顿邮报对于安徽池州事件的报道》,http://tarrv7159.spaces.live.com,2005年8月1日。
    ①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治安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4期。
    ②《中国青年报》2012年7月5日。
    ①彼得·斯特克大卫·韦戈尔:《政治思想导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7页。
    ①《县长将集中培训处理群体事件》,《钱江晚报》,转引自浙江在线,2010年1月13日。
    ②Porta Donatella Della, 1996,Social Movements and the State:Thoughts on the Policing of Protest, Pp.:62-92.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edited.by DougMcAdam et al.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③何明修:《政治民主化与环境运动的制度化(1993-1999)》,《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3年第50期。
    ④Tilly, Charles,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McGraw-Hill Walker, Edward T., Andrew Martin, John D. McCarthy,2008, Confronting the State, theCorporation, and the Academy:The Influence of Institutional Targets on SocialMovement Repertoir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14(1):35-76.
    ⑤ Benoit W.L. Accounts, excuses and apologies:A theory of image restoration strategies. Albany, 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
    ⑧高世屹:《政府危机管理的传播学研究》,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4。
    ① Coombs, W.T.& Holladay, S,J. An Extended Examination of the Crisis Situation:A Fusion of the Relational Management and Symbolic Approaches. Journal of Public Relation Research,2011,13(4), pp.321-340.
    ①“马赛克”式的真实,是说一个新闻事件完整的实情,是由不同立场、观点的媒体共同揭示的,一个个不同媒体的报道,就好比是掀开一片片不同的马赛克。参见焦国标:《论兼听权》,《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5期。
    ②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③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载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第125页。
    ①宋石男:《脊梁是如何弯曲的?》,《炎黄地理》,2012年10月。
    ②舍勒:《舍勒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751页。
    ③[美]斯蒂芬·弗兰佐著:《社会心理学》,葛剑桥、陈侠、胡军生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6页。
    ④这里的成本分摊主要是指群体性事件需要消耗的时间和金钱及群体暴力所要面对的惩罚成本,群体性事件中常常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面对几百甚至是几千几万人的群体暴力导致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政府通常只会抓少数几 个煽动、组织事件的骨干分子,不影响其他事件参与者的利益。
    ①[美]凯斯·桑斯坦著,黄维明译.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51页。
    ②[美]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页。
    ①江柳依:《摈弃“狭隘的极端主义”》,人民日报,2012年6月14日。
    ②突发事件使平时素不相识的市民聚集起来,为群体的认同提供了面对面的机会与场地。在日常生活中,具有相似认知、相似遭遇、相似情绪的人分散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人们之间没有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没有对群体身份的认同。而在突发事件的现场,群体会将自己归为受到伤害的弱势一方,认为自己和利益受损者是同属一个身份群体。
    [1]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
    [2]阿伦特著:《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3]阿诺德·盖伦:《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工业社会的社会心理问题》,何兆武、何冰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
    [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5]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7]彼德·什托姆普卡《信任:一种社会学理论》,程胜利译,中华书局,2005年。
    [8]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
    [9]陈晋胜:《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群众出版社,2004年。
    [10]陈学明编译:《爱是一门艺术——弗洛姆、马尔库塞论爱情》,云南出版社,1998年。
    [11]陈月生:《群体性突发事件与舆情》,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2]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王宏周、魏章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13]道格·麦克亚当、西德尼·塔罗、查尔斯·蒂利:《斗争的动力》,李义中、屈平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2006年。
    [14]董海军:《转轨与国家制度能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5]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版。
    [16]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年。
    [17]弗洛伊德:《论文明》,徐洋、何桂全、张敦福译,国际文化出版社,2007年。
    [18]郭景萍:《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郭云龙:《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21]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树博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
    [22]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三联书店,2003年。
    [23]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24]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胡联合:《中国当代社会稳定问题》,北京红旗出版社,2009年。
    [26]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长沙中信出版社,2003年
    [27]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8]见君:《情感的困惑——遭遇激情》,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
    [29]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0]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学科文献出版社,1990年。
    [31]科林斯:《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述评》,李霞译,中华书局,2006年
    [32]科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商务出版社,2008年。
    [33]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
    [34]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5]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36]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社会冲突中的群体、组织和制度分析》,新华出版社,2007年。
    [37]李友梅等:《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大学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
    [38]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三联书店,2006年。
    [39]刘建军主编:《执政的逻辑:政党、国家与社会》(复旦政治学评论第3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40]刘健芝等编:《庶民研究》,林德山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41]刘子富:《新群体事件观: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启示》,新华出版社,2009年
    [42]卢风:《启蒙之后——近代以来西方人价值追求的得与失》,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3]陆海燕:《新社会运动与当代西方政治变革》,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
    [44]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45]马文·奥拉斯基:《美国同情心的悲剧》,背景出版社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2004年。
    [46]毛寿龙:《政治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47]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48]诺尔曼·丹森:《情感论》,魏中军、孙安迹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49]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50]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杨渝东、史建华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
    [51]乔恩·埃尔斯特:《心灵的炼金术:理性与情感》,郭忠华、潘华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52]乔纳森·特纳、简·斯戴慈:《情感社会学》,孙俊才、文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53]乔纳森H.特纳:《人类情感——社会学的理论》,孙俊才、文军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
    [54]乔治·桑塔亚纳:《社会中的理性》,张源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55]瞿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56]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09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57]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58]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9]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60]宋林飞:《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6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2]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63]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64]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65]提勃尔·西托夫斯基:《无快乐的经济——人类获得满足的心理学》,高永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66]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
    [67]文军:《传承与创新: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学理论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8]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9]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文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70]吴克昌:《社会心理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71]王文贵:《互动与耦合: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72]西南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稳定与危机管理中心编:《社会稳定研究:城乡之间》,学林出版社,2011年。
    [73]许和隆:《冲突与互动:转型社会政治发展中的制度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年。
    [74]杨雪冬:《风险社会与秩序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75]耶林:《为权利而斗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76]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
    [77]于峥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年
    [78]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79]王科:《政治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80]王蒙:《狂欢的季节》,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81]徐珂:《政府执行力》,新华出版社,2007年。
    [82]张建立:《群体性事件古今中外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83]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学苑出版社,2003年。
    [84]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9年。
    [85]包利民、林志雄:《强者政治学与弱者政治学——试论政治哲学中的两种方向》,《浙江学刊》,2007年第4期。
    [86]蔡维波:《群体性事件的国内研究综述》,《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9期。
    [87]曹礼和:《顾客满意度理论模型与测评体系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88]董海军:《“作为武器的弱者身份”:农民维权抗争的底层政治》,《社会》,2008年第4期。
    [89]方慧容:《“无事件境”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资料收集计划”系列工作论文》第1号,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资料研究中心,1997年。
    [90]付宗国:《群际行为的社会同一性理论介评》,《山东师大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0期。
    [91]付宗国:《西方社会心理学关于群际行为的研究述评》,《心理学探新》,2002年第9期。
    [92]高春芽:《集体行动的多元逻辑:情绪、理性、身份与承认》,《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6期。
    [93]郭景萍:《吉登斯:民主视野中的情感研究》,《学术论坛》,2005年第2期。
    [94]郭景萍:《集体行动的情感逻辑》,《河北学刊》,2006年第2期。
    [95]郭景萍:《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4期。
    [96]郭景萍:《情商——社会学研究的新视野》,《学术研究》,2001年第3期。
    [97]郭景萍:《探视情感社会化与情感社会问题》,《长白学刊》,2005年第2期。
    [98]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读书,2002年第7期。
    [99]何平立:《认同感政治:西方新社会运动述评》,《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9期。
    [100]何艳玲:《“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开放时代》,2009年12期。
    [101]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02]黄典林:《新闻媒介与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中国传媒报告》2008年第3期。
    [103]晋军:《“精英逻辑”与“灾民逻辑”——对大河电站农民长期集体上访的个案研究》,《“二十世纪下半期中国农村社会生活口述资料收集计划”系列工作论文》第2号, 北京大学社会生活口述资料研究中心,1998年。
    [104]康长福:《世纪末的温情暖意——90年代乡土小说的情感指认》,《当代文坛》,2004年第1期。
    [105]李怀:《城市拆迁的利益冲突:一个社会学解析》,《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106]李美枝:《从有关公平判断的研究结果看中国人之人己关系的界限》,《本土心理研究》(台北),1993年第1期。
    [107]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108]马广海:《社会转型期功能性集体行为的原因与控制》,《人文杂志》,2001年第4期。
    [109]聂文娟:《群体情感与集体身份认同的建构》,《外交评论》,2011年第4期。
    [110]彭鹏:《电子乌托邦:网络民主的神话》,《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111]皮华英:《群体性事件心理分析》,《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112]秦建:《正确认识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几个问题》,《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113]清华课题组:《以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领导者》,2010年总第33期。
    [114]任娟娟:《“网络正义”还是“网络骚乱”——从几起网络道德追杀事件看网民的集群行为》,《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
    [115]沈惠章:《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学思考》,《政法学刊》,2006年第4期。
    [116]孙培军:《当前中国社会抗争研究:基于抗争性质、动因与治理的分析》,《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117]汤京平:《邻避性环境冲突管理的制度与策略——以理性选择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六轻建厂及拜尔投资案》,《政治科学论丛》(台湾),1999第10期。
    [118]谭鸿仁、王俊隆:《邻避与风险社会:新安店坑掩厂设置的个案分析》,《“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地理研究》(台湾)2005年第42期。
    [119]童世骏:《大问题和小细节之间的“反思平衡”——从“行动”到“行为”的概念区分谈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20]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121]托马斯·斯坎伦:《平等何时变得重要?》,陈真译,《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
    [122]王国勤:《当前中国“集体行动”研究述评》,《学术界》,2007年第5期。
    [123]王国勤:《“集体行动”研究中的概念谱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124]王怀强:《集体行动的逻辑:勒庞与奥尔森的比较》,《哲学视界》,2010年第3期。
    [125]王来华:《论群体突发事件与舆情问题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26]王宁:《略论情感的社会方式——情感社会学研究笔记》,《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127]王一川:《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文艺争鸣》,2004年第1期。
    [128]王云飞、李远行:《农民维权的尴尬——基于安徽省肥东县某镇的案例调查》《中国改革》,2007年第9期。
    [129]翁定军:《冲突的策略:以S市三峡移民的生活适应为例》,《社会》,2005年第2期。
    [130]翁久惠:《嫌恶设施对生活环境品质影响之研究——以台北市内湖、木栅、士林三个垃圾焚化厂为例》,台湾中兴大学都市计划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年。
    [131]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改革》,1995年第5期。
    [132]吴佩芬、王国明:《近几年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综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1期。
    [133]谢立中:《结构一制度分析,还是过程一事件分析?——从多元话语分析的视角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34]杨瑞清、辜静波:《关于弱势群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透析》,《求实》,2005年第12期。
    [135]扬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136]杨中芳:《人际关系与人际情感的构念化》,《本土心理学研究》(台北),1999年第12期。
    [137]应星、晋军:《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一辑)》,2000年第6期。
    [138]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39]于建嵘:《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考察》,《学海》,2006年第2期。
    [140]曾鹏:《集体行动何以可能?——关于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的文献综述》,《开放时代》,2006年第1期。
    [141]展江:《审慎而积极地调整国家一媒体关系》,《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7期。
    [142]张宁:《命名的故事:“底层”,还是“新左翼”?——大陆新世纪文学新潮的内在困境》,《文史哲》,2009年第6期。
    [143]赵鼎新:《集体理论、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 《社会学研究》,2006 年第1期。
    [144]赵克:《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分析及其化解——基于社会运行机制的分析》,《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4期。
    [145]周爱宝:《内隐社会认知的理论建构》,《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46]周洁、王二平:《被管理群体对管理群体的态度和行为:感情与认知成分的作用》,《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147]周晓虹:《集群行为:理性与非理性之辩》,《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5期。
    [148]周忠伟:《2008-2009年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49]Andrews, Kenneth:Social Movements and Policy Implementation:The Mississppi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the War on Poverty,1965 to 1971,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s 66, 2001.
    [150]Barbalet, J.M.:Emotions,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A macrosociological approac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151]Brown R.J., Turner J.C.:Interpersonal and intergroup behavior, in Turner, J.C. and Giles, H. (ed.) Intergroup Behavior. Oxford:Blackwell,1981.
    [152]Collins, Randall:Conflict sociology:Toward and explanatory scienc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5.
    [153]Collins, Randall:On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macro-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1(86).
    [154]Douglas Mary & Wildavasky Aaron:Risk and Culture:An Essay on the Selec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Dangers, Berkeley:Universtiy of California Press,1983.
    [155]Earl, Jennifer, Sarah A. Soule and John D. McCarthy, Protest under Fire? Explaining the Policing of Protes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8 (4):581-606.2003
    [156]Gordon, Steve L.:The sociology of sentiments and emotion. In M. Rosenberg & R. H. Turner (Eds.), Social Psychology: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pp.562-592). New York:Basic Books,1981.
    [157]Gordon, Steve L.:Social structural effects on emotions. In T.D. Kemper.(Ed.), Research agendas in the sociology of emotions (pp.145-179).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0.
    [158]Huntington, Samuel P.: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159]Lichbach, Mark Irving:The Rebel's Dilemma, Ann Arbor, MI.: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5.
    [160]Marchand, C. Roland:The American Peace Movements and Social Reform in 1898-1918,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2.
    [161]Meyer, David, Sidney Tarrow, A Movement Society:Contentious Politics for the NewCentury. Pp.1-28 in The Social Movement Society:Contentious Politics for the NewCentury. David Meyer and Sidney Tarrow, eds. Lanham, MD:Rowman and Littlefield.15Piven, Frances Fox, Richard Cloward,1977, Poor People's movements:Why they Succeed.How They Fail. New York:Pantheon Books.
    [162]Marwell, Gerald, Pamela Oliver & Ralph Prahl:Social Networks and Collective Action: A Theory of the Critical Mass. Ⅲ,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1988.
    [163]Prentice-Dunn.S, Rogers, R.W:Deindividuation and the self regulation of behavior in Paulus, (ed.) The Psychology of Group Influence,2nd edn.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1989.
    [164]Reicher, S.D:The determination of collective behavior, inTajfel, H. (ed.) Social Identity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65]Stalley Phillip, Dongning Yang:An Emerging Environmental Movement 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ly 1(186),2006.
    [166]Tanner, Murray Scot:Cracks in the Wall:China's Eroding Coercive State, Current History 100(647)2001.
    [167]Tilly, Charles: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Random House,1978.
    [168]White, Tyrene:Domination, Resistance and Accommodationin China's One-Child Campaign in Chinese Society, Change,Conflict and Resistance, edited by Elizabeth J.Perry and Mark Selden,2nd edition.London:New York:Routl edge Curzon,2003.
    [169]Wright, S. C., Taylor, D. M., & Moghaddam, F. M.:Responding to membership in a disadvantaged group:From acceptance to collective protes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8(6),994-1003.1990.
    [170]Yang Guobin:Environmental NGOs and Institutional Dynamicsin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81),2005.
    [171]Yu Zhiyuan and Dingxin Zhao:Differential Participation andthe Nature ofa Movement: A Study of the 1999Anti2U.S.Beijing Student Demonstrationsm, Social Forces 84(3),2006.
    [172]Zhao Dingxin:Ecologies of Social Movements:Student Mobilizationduring the 1989 ProdemocraeyMovement in Beijing, the American Joumalof Sociology 103(6) 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