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唐前军旅诗发展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军事防卫是历代王朝统治中的大事,与之相应,在文学领域形成了反映军事生活的创作传统。《文苑英华》中首列“军旅”门,其后许多研究者也以军旅诗为题进行相关研究。本文拟以军旅诗为题,试图梳理唐前诗歌中以军事、军队为主,涉及军事行动、军事问题、军人思想情感等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各个时期军旅诗的创作特征。全文由绪论、六个章节和结语三部分组成,每章节内容都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军旅诗创作概况及代表诗人三个角度展开论述。
     绪论:绪论部分拟对军旅诗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综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军旅诗进行界定,以明确研究的对象、目的及意义。同时简单梳理唐前军旅诗的发展演变过程,从纵向角度比较分析唐前军旅诗在不同时期的演进并分析其文化精神。
     第一章先秦时期:军旅诗的形成
     先秦可称为军旅诗成型期,这一时期军旅诗不仅数量较多,而且也为后世创作在主题和情感类型上提供了可值借鉴之处。本章主要以《诗经》、屈原的《国殇》以及其它典籍如《左传》、《战国策》、《吴越春秋》、《史记》等文献中的军旅歌谣为研究对象,探寻在战乱频仍背景下军旅诗歌的特征。首先,通过对先秦军事文化背景的介绍引入《诗经》军旅诗;其次,以屈原及其作品《国殇》为研究对象。本文从他屡遭困厄但始终卓然挺立的遭遇以及楚人爱国尚武的民族精神层面,分析《国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在思想内容上,《国殇》熔铸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精神与传统,历代文人将其传承下来。而且诗歌在艺术上悲壮的情感表达、.对战争场面的艺术渲染及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特点,对后世军旅诗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三,除《诗经》、《楚辞》之外,在《左传》、《战国策》、《吴越春秋》、《史记》等文献典籍中的许多歌谣也是反映先秦战争情境的军旅歌谣,这些歌谣数量少,内容短,多以注脚和佐证的形式存在于文献典籍的历史叙述中,作品零散,有些甚至带有明显的后世润饰甚至伪托的痕迹。但它们折射出当时社会对战争的看法,给我们研究先秦军旅诗发展、演进状况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资料。本文侧重于研究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征。
     第二章秦汉时期:军旅诗的定型
     根植于先秦丰厚艺术土壤中的军旅诗,到了秦汉时期,终于发展起来。秦代诗歌创作极为匮乏,秦代军旅诗虽寥寥无几,但秦代促进了后世军旅诗歌主题的拓展,这就是后世大量以长城、边塞为主题的军旅诗。在汉赋繁盛的文学局面下,西汉诗歌发展缓慢,军旅诗也是如此。从现存的军旅诗艺术形式来看,主要为楚歌和乐府诗。东汉时期,虽然赋仍处于文坛的中心地位,但与西汉相比,诗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东汉一些代表性的文人如梁鸿、崔驷、傅毅、刘珍等都有诗歌传世,五言、七言、杂言等各种诗体都有佳作流传,这也为军旅诗在汉代的发展创造了相应的文学环境。本文主要从两汉军旅诗主题的生成、两汉军旅诗的艺术特色及影响两个方面对汉代军旅诗进行分析。
     第三章魏晋时期:军旅诗的发展
     魏晋时期,尤其是建安时期,由于战乱背景以及“三曹”的大力倡导,军旅诗有了长足发展。魏代军旅诗可分为建安与正始两个发展阶段。建安时期,军旅诗处于转型阶段,形式上出现了较多的文人创作,题材得到了拓展,大多数诗作以乐府古题为题。晋代军旅诗从西晋和东晋两个历史时期加以观照。
     第一节建安军旅诗:文人情怀张扬背景下的慷慨悲壮之歌
     建安诗坛以“三曹”及“建安七子”为代表的军旅诗创作丰富了军旅诗的表现领域,不仅有诗人亲历沙场的征战感受,而且文人创作的军旅诗数量激增,形式上以乐府古题写时事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诗中体现出一种慷慨悲凉的美学风貌。建安诗人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军旅诗歌创作的新风潮。
     第二节正始军旅诗:玄风大炽下的忧生之嗟
     正始时期,身处魏晋异代之际残酷斗争中的文人全身远害,逐渐消解了仕进之心,此时有执著于“忧思独伤心”(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其一)的阮籍“阮旨遥深”,也有嵇康“嵇志清峻”。所以正始时期诗歌创作中军旅并非重要题材,但曹髦、阮籍、嵇康、毋丘俭等人的创作仍然是军旅诗史上重要的一环。
     第三节西晋军旅诗:拟古之风浸染下的个体功利表达
     西晋诗坛受贵族习气浸染,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军旅题材备受冷落,在这一百五十年左右的历史时期,军旅诗数量较少。可以说,晋代军旅诗在军旅诗发展历程中呈现出较为平缓的发展态势。但傅玄、张华、陆机、刘琨等人的军旅诗作使得军旅诗的发展如一线之缕,未曾断绝。
     第四节东晋军旅诗:委运自然氛围弥漫中的人生感触
     东晋皇权旁落,主要由世族掌权。此时,北方外患仍在,东晋王朝多次发动北伐之战。从总体看,东晋时期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高度发达。然而东晋文学的繁荣程度却不及西晋,从现存诗歌数量上来看,也少于西晋,军旅诗代表性作品流传不多。
     第四章南朝时期:军旅诗的逐步成熟
     南朝时期是军旅诗的大发展阶段。南朝军旅诗与魏晋军旅诗相比愈趋成熟,诗歌创作主要表现为由写实转向拟代。本章按照军旅诗历史发展顺序分为四节。其中刘宋以鲍照为代表,他的军旅诗是此时军旅诗创作的高峰。齐代永明诗人的军旅题材诗作与当时新体诗的兴起以及对诗歌艺术的追求紧密结合,表现出与以往军旅诗作不同的特色。梁代军旅诗可分为梁代前期和中后期两部分。陈代国祚较短,诗歌创作仍承梁代诗风,军旅诗和宫体诗的兴盛紧密相关,表现为豪情壮美、哀怨纤巧的情感特征。
     第一节刘宋军旅诗:繁荣政局与慷慨报国之志的抒发
     刘宋军旅诗中反映出征应战场面的诗并不是很多,从情感表达来看多以抒情言志为主,报国壮志的抒发以及壮志难申的郁郁不平是这一时期以鲍照的军旅诗为代表着力抒写的。
     第二节齐代军旅诗:新体诗的盛行与贵族习气的熏染
     齐代尤其是永明时期诗歌创作风气大盛,诗人们专注于探求诗艺,推动了齐代诗歌的繁荣。萧齐时期的军旅诗作是永明新体诗理论的产物,作品与当时文人集会吟诗赋咏的风气紧密相关。这一风气影响及于梁代军旅诗的创作,大多数诗人的作品都是在想象拟代中的产物,所咏作品多为文而造情。
     第三节梁代军旅诗:承平政局与文人拟作风气的盛行
     梁代前期的军旅诗在较为开放的环境中逐步发展,总体上延续了永明诗风,但在一些寒士文人如吴均的创作中表现出清峻脱俗之气。中大通三年(531)萧纲入主东宫以后“赏好不出月露,气骨不脱脂粉”的诗坛风气为梁代中后期军旅诗的创作添加了一些新的元素。
     第四节陈代军旅诗:娱悦情性与边地征战的艺术梦想
     游宴赋诗、歌舞升平是陈代文学创作的主题。但军旅诗作,尤其是乐府军旅诗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陈后主为首的诗歌创作群体结合了南朝乐府的曲调与宫体诗诗风,诗歌创作体现出浓艳的脂粉气、才情、声色之美。军旅诗在这样的背景下也带上了香艳的色彩,常出现闺中思妇形象。另一方面,当时流行着北地音乐,这导致了陈代军旅诗有许多是以横吹曲的乐府形式来抒写军旅主题。
     第五章北朝军旅诗:南北文化的交响
     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文化交流频繁,尤其是南朝文化通过文人的传播对北朝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北朝文学吸收南朝文学的特质,形成了独特的北朝文学风格。本文所指“北朝文学”即指北魏、北齐、北周时期尤其是与梁陈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发展态势,以由南入北文人的创作和北地乐府民歌为主要研究对象,探寻在南北文化交流的背景以及本民族好武尚勇的时代风貌下,北朝军旅诗的创作特征。
     第六章隋代:军旅诗的进一步发展
     隋朝是继汉王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封建政权。隋代军旅诗的许多作者都曾征战疆场,其中有战争的指挥者,他们的军旅诗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立场、精神气质,充满雄豪意气,是处于上升时期国势的典型反映。其中更多的是战争的普通参与者,他们的诗歌宣泄了普通士卒从征思归的情绪。从当时的军旅诗创作我们可以一窥隋代政治、军事、民族关系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结语:对论文内容进行总结与提升,对军旅诗发展中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概述与分析。总体看,先秦两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军旅诗因为题材的敏感性,与相应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关系更为密切,使作品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唐前军旅诗的创作表现出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在抒发征戍苦寒、尚武报国、豪侠使气、怀乡思归等思想情感时,也形成了相应的艺术范式。在诗歌意象的选择上,汉代军旅诗以及军旅人物的活动成为后世文人抒写报国之志的载体,形成军旅诗中常见的“历史意识”。唐前军旅诗不仅在诗歌的艺术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也体现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Military defense is the serious business in the dynasties. Literary formed to reflect the creative tradition of military life. "Wenyuan Yinghua" categoried the Brigades category for the first time. Many researchers also following the theme of poem brigade carried out relevant studies.In this paper, the title is brigade poem, analysises pre-Tang Dynasty brigade poem as the main content and researches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whole text is de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re are introduction,six chapters,conclusion. Every section of content are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re are about the prevailing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brigade Poem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poet.
     The introduction is summarized to history and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the poem, and carries on the boundary calmly of the poem, with object, purpose and the meaning of clearly and definitely research on the found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es brigade poem.
     Chapter 1 Pre-Qin Dynasty:The formation period of brigade Poem
     During this period, there are a larger number brigade Poem. The types of themes and emotions affected the subsequent creation of the poem. The Chapter mainly seeks the imporant influence by Shi Jing,Qu yuan's Guo shang and ancient books,for example Zuo zhuan, zhan guo ce etc. These materials provided relatively complete information for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re-Qin army brigade poem.
     Chapter 2 Qin and Han Dynasty:The stereotype period
     In Qin Dynasty poem is extremely scarce,but Qin contributed to the theme expansion of the later brigade poem. Subsequent parnassus generated large amounts of the Great Wall, the theme of frontier fortress brigade poem.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Poem led to a small number of brigade poem. From an art form point of view, mainly types were Chu Ge and Yuefu poem.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poem had made remarkable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Many poets, such as a representative Liang, Cui Yin, FU Yi, Liu Zhen and others had handed down poems. Cource Poem, seven-character Poem, and other miscellaneous Poem had spread. These created a corresponding literary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rigade poem in the Han Dynasty. In this charpterⅠanalysises the theme of the brigade poem,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Chapter3 Wei Jin:The development period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especially the Jian'an period, due to the background of war and the "Three Caos" strong advocate the brigade poem had a rapid development. Brigade poe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stage of Zhengshi and Jian'an period in the Wei Dynasty. In the Jian'an period, the poem had undergoing a transformation of the literary form, there are more creative, theme had been expanded, most of the poems in the ancient verse, entitled title. I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and Eastern Jin brigade poem,there were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brigade poem.
     Section 1 Brigade Poem in Jian'an period
     Jian'an poem were concluded about the "Three Caos" and "Chien Seven" who we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brigade brigade.Their poems enriched the field of poetic expression. Their poems were the witnessed feelings of the battlefield, and the number of literary creation poem. Main features of the ancient verse inscribed the events. Poem reflected the generosity of desolate aesthetic appearance. Jian'an poet's work led to a new wave of brigade poem.
     Section 2 Brigade Poem in Zhengshi period
     In Zhengshi period, living in different generation of the Wei and Jin brutal struggle, there were persistent in the "independence sad Concerned" (Ruan Ji, "Yung-huai-82" one). Therefore, the period Zhengshi Poem was not an important theme in the brigade, but Cao mao and Ruan Ji, Ji Kang, Wu Qiu Jian, who were still the creation of brigade in the history of an important part of poem.
     Section 3 Brigade Poem in Western Jin Dynasty
     Disseminated by the aristocratic poets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habits, the military theme relatively isolated,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of about hundred and fifty years, the brigade poems were small number. Can be said that brigade poem in the Jin Dynasty poem had shown a more gentle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However, Fu Xuan, Zhang Hua, Lu Ji, Liu Kun and others brigade poem made the development of poem, tales, such as a thin line, not cut off.
     Section 4 Brigade Poem in Eastern Jin Dynasty
     Eastern Jin Dynasty imperial power changed hands, the main power by the aristocratic family. At this point, the North was still foreign aggression,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launched the Northern Expedition, the battle on many occasions. Overall, the Eastern Jin period of calligraphy, painting, sculpture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the arts were highly developed.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however, was not literature, levels of prosperity and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from the point of view the number of existing poem, but also less than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military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poem spread much.
     Chapter 4 Southern Dynasty:The Gradually maturing period
     Southern Dynasties period was a major development phase brigade poem. Poem mainly intended to shift the ground on behalf of realism. In this chapter,the development of poem is divided into four sections.liusong poem was represented by BAO Zhao, and his brigade poem was the peak of poetic creation.In Yongming poets the behalf of the brigade was the new theme of poem and the rise of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the pursuit of art, showing the previous brigade's poem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Liang brigade poem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early and mid-to-late. Chen on behalf of the midst of a short, poem was still bolsters on behalf of the military poem and poem flourished Palace closely related to plaintive emotional features slim.
     Section 1 Brigade Poem in Song Dynasty
     In Liu Song Dynasty brigade poem was a small number of creative. From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to lyrical words the poem expressed patriotic aspiration and ambition of the depressed difficult. BAO Zhao's creation represented the crowning achievement of this time.
     Section 2 Brigade Poem in Qi Dynasty
     In Qi Dynasty, particular the Yongming poriod, poem art researched and promoted the prosperity of the homogeneous generation of poem. Yongming's poem was the product of a new theory of poem. Poem was an imaginary brigade, was for the text.
     Section 3 Brigade Poem in Liang Dynasty
     Early Liang's brigade poems continued Yongming poem, but some poets were creative writers, such as Wu Jun refined in the performance of clearing the air. When Xiao Gang took over Orient House, after Gongti culture in poem circles, poem added some new brigade elements.
     Section 4 Brigade Poem in Chen Dynasty
     Pleasure in the Chen represented the literary theme. But the brigade poems, in particular the brigade verse poem had been developed. Chen's poem writing group led to a combination of yuefu poem and the palace poem.Poem writing reflected a rich ruby powder gas, talented, sensual beauty. Brigade poem in this context took on a Xiangyan colors, and appeared the image of women's apartment. This had led to Chen on behalf of the brigade was based on yuefu poem.
     Chapter 5 Northern Dynasty:North-South cultural fusion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d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Southern culture through the dissemination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ulture had an important impaction. Nor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absorp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literature and formed a unique literary style of the Northern Dynasties. In this article Northern Dynasty literature refers to the Northern Wei, Northern Qi Dynasty, Northern Zhou era,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nfrontation with the Northern literature Liang Chen. I will research the Northern Dynasties poem features brigade in the North-South cultural background.
     Chapter 6 Sui Dynasty: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brigade poem
     Following the Han Dynasty, Sui Dynasty was a big unified feudal regime. Many authors had brigade battlefield expeditions, including the commander of the war, and their brigade poems reflected a degree of political positions, spiritual temperament,fulled of emotional Xionghao which were an upward trend during the typ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country. More authors were ordinary participants in wars, and their poems vented their ordinary think of returning home from the levy emotions. From the brigade poem we can get a glimpse of the Sui Dynasty of political, military, and ethnic relations in areas such as state of development.
     Conclusion:The author sum up thesis content,then,summarize and analyze some common problem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Brigade Poem.
引文
①吴蔼宸编《历代西域诗钞》,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王叔磐、孙玉溱主编《历代塞外诗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③张景荣编著《古代军旅诗词赏析》,白山出版社1992年版。
    ④周深远、翟淑新选编《中国古代军旅诗词选注》,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
    ⑤王宏源等校注《中国历代军旅诗赏析》,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
    ⑥魏诗文著《中国历代军旅诗分类欣赏》,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
    ⑦郎宝如评注《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军旅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⑧李慧智编著《中国古代军旅诗词赏析》,海潮出版社1998年版。
    ⑨斯人主编《中国历代军旅诗赏析》,长征出版社1999年版。
    ⑩刘凤泉等主编《中国历代军旅诗三百首鉴赏》,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
    11宁国仕编著《中国历代军旅诗词注评》,白山出版社2000年版。
    12更生选注《历朝边塞军旅诗》,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13鉴哗等主编《中国古代诗词分类大典——人物军旅类》,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
    14孙丕任、郭春鹰选评《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精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15夏传才编著《军旅诗选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任昭坤著《中国军事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7陈善文著《古代军旅诗纵横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8郭春鹰著《悠远的军魂——古代军旅诗词中的军人精神世界》,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①薛宗正著《历代西陲边塞诗研究》,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②黄刚著《边塞诗论稿》,黄山书社1996年版,第8页。
    ③汪守德著《中国战争诗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④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1页。
    ⑤姜亚林《(诗经〉战争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王轶《(诗经)战争诗研究》,安徽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刘杨《(诗经〉战争徭役诗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王光睿《〈诗经〉战争诗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阎红利《鲍照与吴均诗歌之比较》,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刘艳《浅谈军旅文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⑤黄芃《中国古代军旅诗词发展略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⑥郭其云《中国古代军旅文学的艺术特点与时代价值》,《武警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⑦黄鹏《黄钟如涛唱大风——中国古代军旅诗个性与风格略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⑧刘艳《浅析(诗经)军旅诗的特色》,《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⑨龚亚群,唐伟年《(诗经)中“军旅诗”的艺术特点》,《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⑩陈芳《建安军旅诗简论》,《文教资料》2006年第10期。
    11黄昌年《曹操、曹丕军旅诗之比较》,《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12王艳《试论鲍照对边塞诗发展的贡献》,《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3王莉《论(文选)中的边塞诗》,《延安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4成军《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谈魏晋南北朝军旅诗》,《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第6期。
    ①王小慎《西周军旅诗中的文学独立化契机例析——从(诗经·小雅·鼓钟)的成诗年代说起》,《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第37页。
    ②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722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页。
    ②杨伯峻编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06页。
    ③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④段玉裁注,许慎著《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312页。
    ⑤《国语·齐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32页。
    ⑥李学勤主编《尚书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19页。
    ⑦段玉裁注,许慎著《说文解字注》,第727页。
    ①颜昌嶢《管子校释》,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87页。
    ②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十三经注疏整理本),第967页。
    ③孙希旦《礼记集解·仲尼燕居第二十八》,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68页。
    ④江林《(诗经〉与宗周礼乐文明》,浙江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第142页。
    ⑤王利器校注,桓宽著《盐铁论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3页。
    ①朱向前《“军事文学”与“军旅文学”辨——兼论当代军旅文学的三个阶段》,《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第9页。
    ①引自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48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475页。
    ③张玉毂《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
    ④引自《唐人选唐诗》,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83页。
    ⑤叶梦得《石林诗话》,见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433页。
    ⑥严羽《沧浪诗话·诗评》,见何文焕《历代诗话》,第699页。
    ①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1页。
    ②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14页。
    ③同上,第118页。
    ④《国语·周语上》,第21页。
    ①林祥征《(诗经)战争诗的审美价值》,《云梦学刊》,1994年第4期。
    ②无谷、刘卓英选注《战争诗选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前言。
    ③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54页。
    ④段玉裁注,许慎撰《说文解字注》,第630页。
    ⑤段玉裁注,许慎撰《说文解字注》,第160页。
    ⑥张治安,翟新菊《(诗经)征戍诗简论》,《扬州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5期,第51页。
    ⑦段玉裁注,许慎撰《说文解字注》,第630页。
    ①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0页。
    ②胡大浚《边塞诗之涵义与唐代边塞诗的繁荣》,见《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选粹》,第44-45页。
    ③谭优学《关于唐代边塞诗的讨论综述》,见《唐代边塞诗研究论文选粹》,第357页。
    ④萧永义编注《古今军旅诗词荟萃》,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序文。
    ①孙丕任《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精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
    ①张永鑫《汉乐府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页。
    ①周振甫译注《周易译注》,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63页。
    ①司马迁《史记》,第4-5页。
    ②《山海经·大荒北经》,引自袁柯《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28页。
    ③《韩非子·十过篇》,引自袁柯《古神话选释》,第128页。
    ④司马迁《史记》,第82页。
    ①恩格斯《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0页。
    ②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99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4页。
    ②司马迁《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40页。
    ③范哗《后汉书·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871页。
    ④黄侃《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论语·季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⑤《礼记今注今译·郊特牲》,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36页。
    ①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154页。
    ②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297。
    ③《孟子注疏·离娄上》(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④谢国良、袁德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论》,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第42页。
    ⑤同上。
    ①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8页。
    ③参见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4页。
    ④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69页。
    ⑤林祥征《〈诗经〉战争诗的审美价值》,《云梦学刊》1994年第4期,第43-46页。
    ⑥《中国古代兵书杂谈》,参见吴培德《诗经论集》,云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⑦洪春华周文《“止戈为武”——从(诗经)战争诗看先秦尚武精神》,《咸宁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36页。
    ①聂石樵主编《诗经新注》,齐鲁书社200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②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④吴闿生《诗义会通》,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⑤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21页。
    ⑥朱熹集注《诗集传》,第44页。
    ⑦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94页。
    ⑧乔亿《剑溪说诗》,见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115页。
    ⑨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50页。
    ⑩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51页。
    11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8页。
    12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29页。
    ①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405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第246页。
    ③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
    ④朱熹集注《诗集传》,第79页。
    ⑤吴闿生《诗义会通》,第103页。
    ⑥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342页。
    ⑦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31页。
    ①朱熹集注《诗集传》,第94页。
    ②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38页。
    ③朱熹集注《诗集传》,第96页。
    ④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85页。
    ⑤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06-107页。
    ⑥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607页。
    ⑦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14页。
    ⑧方玉润《诗经原始》,第360页。
    ⑨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614页。
    ①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16页。
    ②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51页。
    ③方玉润《诗经原始》,第427页。
    ④聂石樵主编《诗经新注》,第425页。
    ⑤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817页。
    ⑥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73页。
    ⑦方玉润《诗经原始》,第468页。
    ⑧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80页。
    ⑨吴闿生《诗义会通》,第131页。
    ⑩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641页。
    11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22页。
    ①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821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第471-472页。
    ③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981页。
    ④朱熹集注《诗集传》,第218页。
    ①郭杰等著《先秦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69页。
    ②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116页。
    ①《国语·周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页。
    ①《春秋三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页。
    ②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80页。
    ③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05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5页。
    ②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985页。
    ①王夫之《薑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1页。
    ②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14页。
    ③吴闿生《诗义会通》,第103页。
    ①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②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③郭杰等著《先秦诗歌史论》,第67-68页。
    ④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第74页。
    ①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112-114页。
    ②引自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580页。
    ③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8页。
    ①朱熹集注《诗集传》,第174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第472页。
    ③姚际恒《通论》,引自聂石樵《诗经新注》,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291页。
    ①朱熹集注《诗集传》,第219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99-100页。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第341页。
    ①徐师曾《文体明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99页。
    ①李桂生《(国殇)的主题与兵学文献价值》,《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第4期,第84页。
    ②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45页。
    ③王逸注,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54页。
    ①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9页。
    ②戴震《屈原赋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34页。
    ③周建忠《〈国殇〉祀主辨》,《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
    ④曹海东《〈国殇〉“凌余阵”新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⑤翟振业、姚敏勇《试论(国殇〉的写作年代及主题》,《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4期,第35页。
    ⑥郭德维《(楚辞·国殇)新释》,《江汉论坛》1995年第8期。
    ⑦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8页。
    ①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泰族训》,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090页。
    ②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修务训》,第1996页。
    ③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245页。
    ④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比兴》,中华书局1986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326页。
    ⑤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页。
    ⑥司马迁《史记·楚世家》,第1722页。
    ⑦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08页。
    ①《战国策·中山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8页。
    ②杨伯峻《列子集释》,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第166页。
    ③《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78页。
    ④班固《汉书·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6页。
    ⑤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1357页。
    ⑥《国语·晋语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466页。
    ⑦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1427页。
    ⑧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591页。
    ⑨杜预集解《春秋经传集解》,第1740页。
    ①桓谭《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4页。
    ②班固《汉书·郊祀志下》,第1260页。
    ③姜亮夫《屈原》,见《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44页。
    ④王逸注,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页。
    ①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87-289页。
    ①王逸注,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补注》,、第82页。
    ②戴震《屈原赋注》,第33-34页。
    ①赵哗《吴越春秋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02页。
    ②许兆昌《试论上古时期“乐”的政治表达功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1期,第53页。
    ③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页。
    ④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⑤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5页。
    ①转引自蔡守湘、江风主编《历代诗话论诗经楚辞》,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页。
    ②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事类》,第339页。
    ③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书记》,第240页。
    ④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尚书正义》,第227-228页。
    ⑤同上,第337页。
    ⑥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01页。
    ①周振甫译注,钟嵘著《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6页。
    ①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2885页。
    ②班固《汉书·食货志》,第1126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第252-253页。
    ④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2886页。
    ⑤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2902页。
    ⑥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2904页。
    ⑦班固《汉书·贾捐之传》,第2831页。
    ⑧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701页。
    ①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5页。
    ②李维《诗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①班固《汉书·匈奴传》,第3770页。
    ②范哗《后汉书·伏湛传》,第894页。
    ③范哗《后汉书·皇甫规传》,第2129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32页。
    ②班固《汉书·礼乐志》,第1043页。
    ③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第2047页。
    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333页。
    ⑤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页。
    ⑥费锡璜《汉诗总说》,见王夫之撰《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47页。
    ⑦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第334页。
    ①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5页。
    ②转引自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3页。
    ③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
    ④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第389页。
    ⑤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⑥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802页。
    ⑦转引自魏庆玉《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73页。
    ⑧王世贞《艺苑卮言》,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67页。
    ①参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一》,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14页
    ②班固《汉书·武帝纪》,第189-195页。
    ①班固《汉书·季布传》,第1977页。
    ②班固《汉书·霍去病传》,第2488页。
    ③葛洪《西京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
    ④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第841页。
    ⑤范晔《后汉书·班固传》,第1571页。
    ⑥范晔《后汉书·赵温传》,第947页。
    ⑦范晔《后汉书·梁竦传》,第1172页。
    ①张永鑫《汉乐府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36页。
    ②王利器校注,桓宽著《盐铁论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第520页。
    ③选自焦延寿著,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注》,光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
    ④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第385页。
    ⑤班固《汉书·匈奴传》,第3753-3755页。
    ①范哗《后汉书·董祀妻传》,第2800页。
    ①陈寿《三国志·魏书·董卓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74页。
    ②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2908页。
    ①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2912页。
    ①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第2879页。
    ②范哗《后汉书·西羌传》,第2869页。
    ③范哗《后汉书·西域传》,第2829页。
    ①引自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048页。
    ②范哗《后汉书·马援传》,第842-844页。
    ③许学夷《诗源辨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48页。
    ④许学夷《诗源辨体》,第67页。
    ①刘昫《旧唐书·李纲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373页。
    ②刘昫《旧唐书·哥舒翰传》第3212页。
    ③刘昫《旧唐书·李光弼传》,第3305页。
    ①魏收《魏书·伊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990页。
    ①本文所指军旅诗根据逯钦立先生所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及郭茂倩《乐府诗集》搜集统计。
    ②叶梦得《石林诗话》,见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3页。
    ③张可礼《建安文学发展阶段初探》,《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第8页。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173-2174。
    ①范晔《后汉书·董卓传》,第2327页。
    ②范晔《后汉书·孝献帝纪》,第379页。
    ③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14页。
    ①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37页。
    ②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明诗》,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0页。
    ③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时序》,第403-404页。
    ④沈约《宋书·傅隆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552页。
    ①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明诗》,第60页。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56页。
    ②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乐府》,第69页。
    ③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时序》,第403-404页。
    ④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23页。
    ⑤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45页。
    ①班固《汉书·艺文志》,第1756页。
    ②引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96页。
    ①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41页。
    ②钟惺《古诗归》,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24页。
    ①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18页。
    ②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18页。
    ③引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96页。
    ①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17页。
    ②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42页。
    ③引自黄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68页。
    ④张国星校点,王夫之评注《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6页。
    ①张玉毅《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77页。
    ②柯庆明《中国文学的美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③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36页。
    ④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32页。
    ⑤张玉毂《古诗赏析》,第175页。
    ①引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第790-791页。
    ①张玉毅《古诗赏析》,第178页。
    ②引自黄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第266页。
    ③引自黄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第267页。
    ④沈德潜《古诗源》,岳麓书社199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71页。
    ⑤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32页。
    ⑥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第252页。
    ①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45页。
    ②引自黄节《汉魏乐府风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①曹不《典论·自叙》,见易健贤译注《魏文帝集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页。
    ②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88页。
    ③沈德潜《古诗源》,第70页。
    ④沈德潜《古诗源》,第72页。
    ⑤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①引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05页。
    ①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85页。
    ②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85页。
    ③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81页。
    ④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61页。
    ①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79页。
    ②张可礼《曹操曹丕曹植集》,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92页。
    ①引自张国星校点,王夫之评注《古诗评选》,第80页。
    ②曹植《求自试表》,见李善注,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9页。
    ③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才略》,第428页。
    ④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第557页。
    ①张可礼《曹操曹丕曹植集》,第149页。
    ②张玉毂《古诗赏析》,第196-197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15页。
    ②朱乾《乐府正义》,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201页。
    ③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0页。
    ①刘履《选诗补注》卷二,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121页。
    ②张玉毂《古诗赏析》,第199页。
    ③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121页。
    ①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第153页。
    ①陈寿《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第597-598页。
    ①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2页。
    ②陈寿《三国志·魏书·王粲传》,第598页。
    ③陈寿《三国志·魏书·杜袭传》,第666页。
    ④参见吴云、唐绍忠《王粲集注》,中州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
    ⑤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上),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8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55页。
    ②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7—48页。
    ③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明诗》,第60页。
    ④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明诗》,第60页。
    ①房玄龄《晋书·宣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0页。
    ②干宝《晋纪总论》,见李善注,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86页。
    ③叶枫宇《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页。
    ④房玄龄《晋书·阮籍传》,第1360页。
    ⑤房玄龄《晋书·阮籍传》,第1359页。
    ①引自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4页。
    ②陈寿《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附阮籍传》,第604页。
    ③房玄龄《晋书·阮籍传》,第1360页。
    ④房玄龄《晋书·阮籍传》,第1361页。
    ⑤房玄龄《晋书·阮籍传》,第1365页。
    ①房玄龄《晋书·阮籍传》,第1361页。
    ②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91页。
    ①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75页。
    ②严羽《沧浪诗话》,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696页。
    ③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山版社197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9页。
    ①房玄龄《晋书·食货志》,第783页。
    ②房玄龄《晋书·食货志》,第791页。
    ③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第81页。
    ④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明诗》,第61页。
    ⑤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第1778页。
    ①房玄龄《晋书·张翰传》,第2384页。
    ②房玄龄《晋书·张载传》,第1519页。
    ③陈延杰注《诗品注》,第1页。
    ④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见何文焕《历代诗话》,第689页。
    ⑤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见何文焕《历代诗话》,第689页。。
    ①房玄龄《晋书·傅玄传》,第1319-1320页。
    ②房玄龄《晋书·傅玄传》,第1317页。
    ③房玄龄《晋书·傅玄传》,第1333页。
    ①房玄龄《晋书·乐志上》,第679页。
    ①房玄龄《晋书·乐志下》,第702-703页。
    ①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颂赞》,第84页。
    ②傅玄《傅子》,见严可均辑《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06页。
    ③房玄龄《晋书·张华传》,第1070页。
    ④房玄龄《晋书·张华传》,第1072页。
    ⑤房玄龄《晋书·张华传》,第1071页。
    ⑥陈延杰注《诗品注》,第33页。
    ①房玄龄《晋书·张华传》,第1068页。
    ②齐思和《战国制度考》,《燕京学报》第二十四期(1938年12月),第194页。
    ③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序》,第3181页。
    ①沈德潜《古诗源》,第97页。
    ①房玄龄《晋书·惠帝纪》,第93-94页。
    ①引自李善注,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36页。
    ②黄征注,刘义庆著《世说新语·赏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69页。
    ③房玄龄《晋书·陆机传》,第1488页。
    ④房玄龄《晋书·陆机传》,第1481页。
    ⑤黄征注,刘义庆著《世说新语·文学》,第103页。
    ⑥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页。
    ⑦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4页。
    ①陆机《文赋》,见郭绍虞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②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268页。
    ③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96页。
    ①沈德潜《古诗源》,第103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55页。
    ③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87页。
    ④许学夷《诗源辩体》,第88-89页。
    ①房玄龄《晋书·刘琨传》,第1699页。
    ②房玄龄《晋书·刘琨传》,第1690页。
    ③房玄龄《晋书·刘琨传》,第1679页。
    ④房玄龄《晋书·刘琨传》,第1700页。
    ⑤房玄龄《晋书·刘琨传》,第1679页。
    ⑥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才略》,第429-430页。
    ⑦陈延杰注《诗品注》,第37页。
    ⑧刘熙载《艺概》(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4页。
    ①房玄龄《晋书·刘琨传》,第1680-1681页。
    ②沈德潜《古诗源》,第114页。
    ①参见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②房玄龄《晋书·食货志》,第791页。
    ③房玄龄《晋书·食货志》,第792-793页。
    ④房玄龄《晋书·王衍传》,第1236页。
    ①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②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9页。
    ③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④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3页。
    ①房玄龄《晋书》,第2239页。
    ①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时序》,第409页。
    ②李延寿《南史·王俭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595页。
    ③李延寿《南史·鲍照传》,第360页。
    ④李延寿《南史·孝武帝纪》,第55页。
    ⑤李延寿《南史·临川王义庆传》,第359-360页。
    ⑥李延寿《南史·谢晦传》,第522页。
    ①李延寿《南史·谢晦传》,第522页。
    ②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①叶梦得《石林诗话》,见何文焕《历代诗话》,第433页。
    ②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③丁福林《鲍照简谱》,《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①萧子良《南齐书·王融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828页。
    ②陆时雍撰《诗镜总论》,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7页。
    ③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348页。
    ①汪绍楹校点,方东树著《昭昧詹言》,第180页。
    ①陈延杰注《诗品注》,第47页。
    ②引自钱仲联校注《鲍参军集注》,第188页。
    ③引自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37页。
    ④引自钱仲联校注《鲍参军集注》,第188页。
    ①引自钱仲联校注《鲍参军集注》,第165-166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第891页。
    ③引自钱仲联校注《鲍参军集注》,第167页。
    ①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8页。
    ①引自钱仲联校注《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68页。
    ①萧子良《南齐书·良政传》,第913页。
    ②参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中华书局198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45-248页。
    ③陈延杰注《诗品注》,第67页。
    ④萧子良《南齐书·苏侃传》,第527-528页。
    ⑤萧子良《南齐书·萧子良传》,第694页。
    ⑥姚思廉《梁书·武帝本纪上》,中华书局1973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页。
    ⑦参见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4页。
    ⑧沈约《宋书·王弘传》,第1313页。
    ①姚思廉《梁书·陈伯之传》,第312页。
    ②李延寿《南史·恩幸传·刘系宗传》,第1927页。
    ③萧子良《南齐书·纪僧真传》,第974页。
    ④沈约《上言宜校勘谱籍》,见《全梁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301页。
    ⑤萧子良《南齐书·王融传》,第820页。
    ⑥王融《上疏乞自效》,见《全齐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9页。
    ⑦萧子良《南齐书·王融传》,第823页。
    ⑧李延寿《南史·魏准传》,第578页。
    ⑨萧子良《南齐书·王俭传》,第438页。
    ⑩李延寿《南史·褚裕之传》,第756页。
    ①姚思廉《梁书·鱼弘传》,第422页。
    ①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第215页。
    ①陈延杰注《诗品注》,第52-53页。
    ①胡应麟《诗薮》,第131页。
    ②陈延杰《诗品注》,第49页。
    ①李延寿《南史·文学传序》,第1762页。
    ②令狐德棻《周书·庾信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736页。
    ③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涉务》(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117页。
    ①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729-1730页。
    ②袁枚《再与沈大宗伯书》,见《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③姚思廉《梁书·文学上》,第685-686页。
    ①李延寿《南史·曹景宗传》,第1356页。
    ②《劝医论》,《全梁文》卷十一。
    ③《临安公主集序》,《全梁文》卷十二
    ④魏征《隋书》,第1544页。
    ⑤李延寿《南史·梁本纪下》,第252页。
    ⑥魏征《隋书》,第1730页。
    ①姚思廉《梁书·侯景传》,第843页。
    ②魏征《隋书·庾季才传》,第1765页。
    ③令狐德棻《周书·刘瑶传》,第761页。
    ①钱志熙《齐梁拟乐府诗赋题法初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61-63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73-574页。
    ③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91页。
    ①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46页。
    ②陈延杰注《诗品注》,第2-3页。
    ③李延寿《南史》,第1553页。
    ④萧子良《南齐书·东昏侯纪》,第103页。
    ⑤魏征《隋书·音乐志》,第309页。
    ⑥郭茂倩《乐府诗集》,第223页。
    ①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三十,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555页。
    ②房玄龄《晋书·刘琨传》,第1690页。
    ③令狐德棻《周书·王褒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31页。
    ④裴子野《雕虫论》,《全梁文》卷三十五。
    ⑤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55页。
    ⑥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52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第915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75页。
    ③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42页。
    ④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34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28页。
    ②蒋述卓《北朝文风的悲凉感与佛教》,《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③姚思廉《梁书·武帝本纪》,第96页。
    ④沈约《武帝集序》,见《全梁文》,第323页。
    ⑤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9页。
    ①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文章》,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72页。
    ②姚思廉《梁书·武帝本纪》,第2页。
    ①魏征《隋书·音乐志》,第305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第708页。
    ①引自黄崇浩《吴均生平与著述考索》,《文献》,1998年第4期,第220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10页。
    ③李延寿《南史·吴均传》,第1780页。
    ④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第207页。
    ①刘跃进《门阀世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8页。
    ②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③姚思廉《梁书·简文帝本纪》,第109页。
    ①姚思廉《梁书·简文帝纪》,第103页。
    ②姚思廉《梁书·简文帝纪》,第109页。
    ③姚思廉《梁书·简文帝本纪》,第109页。
    ④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74页。
    ①魏征《隋书·地理志》,第860页。
    ②林大志《四萧文学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22-123页。
    ③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42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1991年版,第253页。
    ①姚思廉《梁书·元帝本纪》,第135-136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第91-92页。
    ①姚思廉《陈书·宣帝纪》,中华书局1972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86页。
    ②姚思廉《陈书》,第38页。
    ③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2794页。
    ④姚思廉《陈书》,第468-469页。
    ⑤李延寿《南史·徐陵传》,第1525页。
    ①李延寿《南史·张正见传》,第1791页。
    ②引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一,诗前小传。
    ③魏征《隋书·经籍志》,第1090页。
    ④姚思廉《陈书》,第119页。
    ⑤魏征《隋书·音乐志》,第309页。
    ⑥李延寿《南史·陈后主纪》,第306页。
    ⑦姚思廉《陈书·张贵妃传》,第348页。
    ⑧魏征《隋书·音乐志》,第331页。
    ⑨姚思廉《陈书·章昭达传》,第184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编著《南北朝文学史》,第283页。
    ②阎福玲《横吹曲辞(关月)创作范式考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48页。
    ①曹道衡、沈玉成编《南北朝文学史》,第284页。
    ②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1页。
    ③姚思廉《梁书·高祖三王传》,第432页。
    ④姚思廉《陈书·安都勋传》,第147页。
    ①姚思廉《陈书·徐伯阳传》,第468页。
    ②姚思廉《陈书·张正见传》,第470页。
    ③许学夷著《诗源辨体》,第133页。
    ④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57页。
    ①蒋寅《张正见诗论》,《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第21页。
    ②陆时雍撰《诗镜总论》,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9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34页。
    ②徐献忠《乐府原·汉横吹曲总原》,见《明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6-3047页。
    ③阎福玲《横吹曲辞(关山月)创作范式考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第48页。
    ①姚思廉《陈书·徐陵传》,第335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第891页。
    ①姚思廉《陈书·江总传》,第343页。
    ②姚思廉《陈书·江总传》,第344-345页。
    ③姚思廉《陈书·江总传》,第346页。
    ④姚思廉《陈书·江总传》,第347页。
    ⑤姚思廉《陈书·姚察传》,第349页。
    ⑥姚思廉《陈书·江总传》,第347页。
    ①李延寿《北史·文苑传》,第2778页。
    ②吴先宁著《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③魏收《魏书·孝文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187页。
    ④魏收《魏书·元澄传》,第464页。
    ①李百药《北齐书·文苑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603页。
    ②李百药《北齐书》卷45,第604页。
    ③令狐德棻《周书·宇文神举传》,第716页。
    ④魏收《魏书·王肃传》第1407页。
    ⑤李百药《北齐书》,第575页。
    ①令狐德棻《周书·庾信传》,第744页。
    ②李延寿《北史》,第2794页。
    ③令狐德棻《周书·赵王招传》,第202页。
    ④令狐德棻《周书·庾信传》,第744页。
    ①魏征《隋书》,817页。
    ②魏征《隋书》,第1708页。
    ③魏征《隋书》,第1316页。
    ④魏征《隋书》,第1329页。
    ⑤令狐德棻《周书》,第559页。
    ⑥李延寿《北史·李琰之传》,第3337页。
    ①李百药《北齐书·高昂传》,第293页。
    ②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①魏收《魏书·祖莹传》,第1799页。
    ②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72页。
    ③王运熙《梁鼓角横吹曲杂谈》,《楚雄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第20页。
    ④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54页。
    ①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66-267页。
    ②令狐德棻《周书·王褒传》,第730页。
    ③令狐德桑《周书·王褒传》,第731页。
    ④李延寿《北史》,第2792页。
    ①令狐德棻《周书·王褒传》,第731页。
    ①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548页。
    ②许学夷著、杜维沫校点《诗源辩体》,第133页。
    ①庾信撰、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下引此书,版本均同),第66页。
    ②杨慎《升庵诗话》,见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第815页。
    ①王夫之《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②庾信撰,倪璠注《庾子山集注》,第27页。
    ③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第546页。
    ①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第448页。
    ①李延寿《北史》,第234页。
    ②胡应麟《诗薮》,第280页。
    ③魏收《魏书·苻坚传》,第2077页。
    ④魏收《魏书·姚兴传》,第2084页。
    ①房玄龄《晋书·苻坚载记下》,第2926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199-1200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隋纪四》,第5602页。
    ②魏征《隋书》卷二,第54页。
    ③魏征《隋书·食货志》,第672页。
    ④《赏元谐诏》,见严可均辑,史建桥、苑育新审订《全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下引次书,版本均同),第5页。
    ⑤李德林《天命论》,见严可均辑,史建桥、苑育新审订《全隋文》,第206页。
    ⑥见严可均辑,史建桥、苑育新审订《全隋文》,第98页。
    ⑦魏征《隋书·贺娄子干传》,第1351页。
    ①魏征《隋书·史祥传》,第1495页。
    ②魏征《隋书·东夷传》,第1815页。
    ③魏征《隋书·裴仁基传》,第1635-1636页。
    ④《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中国历代战争年表》,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67-70页。
    ⑤魏征《隋书·高祖本纪》,第55页。
    ⑥魏征《隋书·裴仁基传》,第1635页。
    ⑦魏征《隋书·炀帝本纪》,第79页。
    ⑧魏征《隋书·裴仁基传》,第1635页。
    ⑨参见《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中国军事史》附卷:历代战争年表(上),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第543-567页。
    ⑩魏征《隋书·北狄传》,第1883页。
    ①岑仲勉《隋唐史》(上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页。
    ②魏征《隋书·北狄传》,第1884页。
    ③魏征《隋书·北狄传》,第1872页。
    ④马大正《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页。
    ⑤魏征《隋书·陆知命传》,第1560页。
    ⑥魏征《隋书·东夷传》,第1816页。
    ⑦魏征《隋书·刘炫传》,第1712页。
    ⑧魏征《隋书·裴仁基传》,第1635页。
    ⑨魏征《隋书·东夷传》,第1829页。
    ①魏征《隋书·食货志》,第672页。
    ②魏征《隋书·食货志》,第672页。
    ③司马光《资治通鉴》,第5669页。
    ④司马光《资治通鉴》,第5715页。
    ⑤司马光《资治通鉴》,第5712页。
    ⑥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卷六,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
    ①魏征《隋书·天文上》,第612页。
    ①魏征《隋书·卢思道传》,第1398页。
    ②魏征《隋书·辛德源传》,第1422页。
    ③魏征《隋书·虞世基传》,第1572页。
    ④魏征《隋书·裴矩传》,第1582页。
    ⑤魏征《隋书·史万岁传》,第1353页。
    ⑥魏征《隋书·史万岁传》,第1357页。
    ①魏征《隋书·孙万寿传》,第1735页。
    ②魏征《隋书·高祖纪》,第54页。
    ③魏征《隋书·文学传》,第1730页。
    ①魏征《隋书·贺若弼传》,第1344页。
    ①魏征《隋书·炀帝纪》,第76页。
    ②魏征《隋书·炀帝纪》,第71页。
    ③魏征《隋书·炀帝纪》,第70页。
    ①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93页。
    ②任文京《论隋代边塞诗》,《文学遗产》,2007年第6期,第41页。
    ①魏征《隋书·炀帝纪》,第82页。
    ②魏征《隋书·陈稜传》,第1529页。
    ③魏征《隋书·阎毗传》,第1595页。
    ④魏征《隋书·王胄传》,第1742页。
    ⑤陆时雍《诗镜总论》,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第1410页。
    ①魏征《隋书·炀帝纪》,第81-82页。
    ②魏征《隋书·于仲文传》,第1455页。
    ③引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47页。
    ④魏征《隋书·虞世基传》,第1572页。
    ①魏征《隋书·杨素传》,第1296页。
    ②魏征《隋书·杨素传》,第1287页。
    ③魏征《隋书·杨素传》,第1286页。
    ④魏征《隋书·杨素传》,第1286页。
    ⑤魏征《隋书·杨素传》,第1296页。
    ⑥魏征《隋书·杨素传》,第1292页。
    ⑦沈德潜《古诗源》,第229页。
    ①魏征《隋书·卢思道传》,第1397-1398页。
    ②钱志熙《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①厉志《白华山人诗说》,见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83页。
    ②魏征《隋书·薛道衡传》,第1406页。
    ③魏征《隋书·薛道衡传》,第1408页。
    ④李延寿《北史》,第1346页。
    ⑤魏征《隋书·薛道衡传》,第1407页。
    ⑥魏征《隋书·薛道衡传》,第1406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第475页。
    ②郭茂倩《乐府诗集》,第542页。
    ③郭茂倩《乐府诗集》,第334页。
    ①任文京《唐代边塞诗的文化阐释》,河北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55页。
    吴蔼宸选编《历代西域诗钞》,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王叔磐、孙玉溱主编《历代塞外诗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张景荣编著《古代军旅诗词赏析》,白山出版社1992年版。
    周深远、翟淑新选编《中国古代军旅诗词选注》,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
    王宏源等校注《中国历代军旅诗赏析》,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
    魏诗文著《中国历代军旅诗分类欣赏》,八一出版社1993年版。
    郎宝如评注《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军旅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李慧智编著《中国古代军旅诗词赏析》,海潮出版社1998年版。
    斯人主编《中国历代军旅诗赏析》,长征出版社1999年版。
    刘凤泉等主编《中国历代军旅诗三百首鉴赏》,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版。
    宁国仕编著《中国历代军旅诗词注评》,白山出版社2000年版。
    更生选注《历朝边塞军旅诗》,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鉴晔等主编《中国古代诗词分类大典——人物军旅类》,华文出版社2004年版。
    夏传才编著《军旅诗选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薛宗正著《历代西陲边塞诗研究》,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无谷、刘卓英选注《战争诗选注》,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萧永义编注《古今军旅诗词荟萃》,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孙丕任、郭春鹰选注《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精选》,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任昭坤著《中国军事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陈善文著《古代军旅诗纵横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郭春鹰著《悠远的军魂——古代军旅诗词中的军人精神世界》,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版。
    黄刚著《边塞诗论稿》,黄山书社1996年版。
    汪守德著《中国战争诗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左传》,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
    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华书局1978年影印本。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杨伯峻编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周礼注疏》,北大出版社2000年版。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
    段玉裁注,许慎著《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
    《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整理本)《尚书正义》,北大出版社2000年版。
    颜昌嶢《管子校释》,岳麓书社1996年版。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王利器校注,桓宽著《盐铁论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92年版。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张玉毂《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岳麓书社1998年版。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钱谦益《钱注杜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恩格斯《反杜林论》,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范哗《后汉书·西羌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黄侃《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礼记今注今译》,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谢国良、袁德金《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概论》,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
    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版。
    聂石樵《诗经新注》,齐鲁书社2000年版。
    赵沛霖《诗经研究反思》,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吴培德《诗经论集》,云南出版社1993年版。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
    朱熹集注《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吴闿生《诗义会通》,中华书局1959年版。
    《毛诗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
    《春秋三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王夫之《薑斋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李山《诗经的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2年版。
    郭杰等《先秦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王逸注,洪兴祖补注《楚辞章句补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戴震《屈原赋注》,中华书局1999年版。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王力波《列子译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伯峻《列子集释》,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
    《吕氏春秋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
    《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赵晔《吴越春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郑玄注,孔颖达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鲍思陶点校《国语》,齐鲁书社2005年版。
    蔡守湘、江风主编《历代诗话论诗经楚辞》,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杜文澜《古谣谚》,中华书局1958年版。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周振甫译注,钟嵘著《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李维《诗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吉川幸次郎《中国诗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77年版。
    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葛立方《韵语阳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张永鑫《汉乐府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许学夷《诗源辨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
    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陈延杰注《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
    钟惺《古诗归》,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黄节《魏武帝魏文帝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张玉毅《古诗赏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柯庆明《中国文学的美感》,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二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年版。
    倪其心《汉代诗歌新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黄节《汉魏乐府风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郭预衡《中国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张可礼《曹操曹丕曹植集》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李善注,萧统编《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陈庆元《阮籍·嵇康》,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方东树《昭昧詹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节《阮步兵咏怀诗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陈顺智《东晋玄言诗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黄征注,刘义庆著《世说新语》,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朱铭盘《南朝宋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萧子良《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钱仲联校注《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令狐德菜《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中华书局1993年版。
    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王立《心灵的图景》,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刘跃进《门阀世族与永明文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张敦颐撰、王进珊校点《六朝事迹编类》,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
    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魏征《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明诗话全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吴先宁《北朝文化特质与文学进程》,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曹道衡《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庾信撰、倪璠注《庾子山集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王夫之《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中国历代战争年表》,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第2版。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中国军事史》,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
    马大正《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周建江《北朝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陈傅良《历代兵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史美晰《古典兵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张碧波、董国尧《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群《中国兵制简史》,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颜吾芟《中国秦汉军事史》(《中国全史》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张文强《中国魏晋南北朝军事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邵石《中国隋唐五代军事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陈高华、钱海浩主编《中国军事制度史》(兵役制度卷),大象出版社1997年版。
    宫振玉《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郑文《汉诗研究》,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祝注先《中国古代民族诗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