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李涵秋小说论稿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李涵秋是晚清民初的重要作家,他虽然在诗歌、散文、金石、书画等方面均有独特的造诣,但代表他文学创作最高成就的却是小说。他的言情小说继承了《红楼梦》、特别是晚清以来言情的优点,克服了晚清言情小说的不足,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而他的社会小说则因袭了晚清以来社会小说的长处,在扬弃的基础上,超越了其缺点,别开生面,自成风格。更重要的是,他结合了晚清以来言情小说反映社会生活不足、而社会小说又缺少一根主线的现实,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开创了社会言情的小说新模式。我们把他做出重要贡献的、具有开创意义、既“言情”又“言社会”、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小说叫做社会言情小说。
     本论文以李涵秋的小说特别是社会言情小说为主体,结合晚清民初的社会小说及言情小说来进行研究,从中可以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晚清民初中国社会过渡及转型的历史轨迹。李涵秋的社会言情小说处于晚清民初小说转型的重要时期,体现了中国小说文体观念演变的进程。同时,他的小说也具有“史”的价值,全面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过渡时代。
     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李涵秋小说的研究现状、研究价值和李涵秋对社会言情小说的贡献及本论文的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是李涵秋与晚清民初的时代。主要介绍了晚清民初的扬州概况和时代背景以及李涵秋的生平及文化人格,这些方面不但影响了李涵秋的生活及性格,也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并且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他的小说中,所以扬州在他的小说中是重要的背景。古城扬州辉煌的传统历史地位,以及历经诸多战乱与屠城而导致的衰落,对历代文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涵秋目睹了近代扬州的衰落过程,以及扬州社会的动荡与转型,特别是经历了近代中国被列强瓜分的屈辱过程。作家心态决定作家创作,涵秋小说包含着对时代转型、对民族命运的思考与忧虑,他的小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历史。
     第二章是李涵秋小说的创作道路及主要作品。主要介绍了李涵秋小说的创作道路及创作分期、主要代表作。涵秋自1906年开始发表小说至1923年5月去世,十八年中发奋写作,笔耕不辍。发表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共23篇,中长篇小说36部,还有期间和以前创作的《我之小说观》、《沁香阁诗集》、《沁香阁游戏文章》等诗文杂著,诗集5卷、杂著3篇,笔记2篇。他创作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定为1906至1909年,此一时期算作他创作的初创期,无论是小说思想还是写作手法,都带有一定的不成熟痕迹,但亦有不少较好作品。第二阶段从1909年至1919年为涵秋小说创作的成熟期。他最有成就的代表性作品大多是这一时期完成的,其中《广陵潮》、《战地莺花录》、《侠凤奇缘》被公认为是涵秋小说的三大代表作,它们均在这一时期发表,标志着涵秋小说创作的成熟和最高峰。第三阶段是从1919年至1923年,为涵秋小说的转型期。其小说的主要题材开始由社会言情转向家庭家族。
     第三章是李涵秋对近代言情小说的继承与发展。首先对近代言情小说做一个概述,在民初言情小说繁荣之前,中国近代言情小说主要包括鸦片战争前后,受封建理学思想严重影响的《红楼梦》续书,及“百般恩爱总成空,风月原来是梦”的众多狭邪小说,和封建法理、国家民族大义超越儿女真情的写情小说。三者都体现了儿女之“情”,但“情”的表达方式不同,用“情”的出发点也不同,甚至我们认为它们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情”,是“情”的变种,是带有浓重社会功利和个人目的的“情”,进而,在扭曲的功利目的下,“情”演变为“非情”。其次是论述李涵秋对近代言情小说中“情”的突破。近代言情小说中对“情”的描写,附加了太多的社会成分。而涵秋小说中的男女之情,大多是两情相悦,历尽磨难,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并在“情”上赋予了共同患难、成长、与奋斗的新意。再次是涵秋对近代言情小说中描写“社会”的突破。近代言情小说或多或少反映了社会,但大多是间接反映,多将社会作为“情”之背景,而不是对社会进行正面描述。涵秋解决了这一问题,把“情”放在激烈的社会演变和冲突中,情与社会纵横交织,都从正面去描写,作为小说的纵横两条线索同等重要。在对近代言情小说的论述中,主要侧重论述它们的不足之处,从而强调涵秋小说在言情方面和社会描写方面对它们的突破。
     第四章是李涵秋对近代社会小说的因袭与超越。首先对涵秋时代的社会小说分野进行概述,主要从近代谴责小说和政治小说方面。其次论述李涵秋对近代社会小说中情节、人物、结构、主题等因袭的一面,即涵秋受近代社会小说特别是谴责小说的影响,在很多小说中都采用了谴责小说的手法,但他又不是简单地因袭,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革新与创造。再次是涵秋小说对近代社会小说的超越,包括主题内容的超越和艺术结构的超越。
     第五章主要论述李涵秋对晚清民初文坛的独特贡献——社会言情小说。李涵秋的小说以“思想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别”取得了独特的成就,而他小说的这些成就又与他受中国传统小说观念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是在吸收前人成果基础上的成功和超越,所以本章首先探索了涵秋对前人小说观念的扬弃与融合。其次分析了他小说对社会现实镜子般折射的各种人物;再次是主要论述了涵秋社会言情小说“言情”与“社会”描写纵横交织的网状结构特点,以及其手法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涵秋在某种意义上是这种小说的开创者又是集大成者。言情小说发展到近代,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言情不能不言社会,而反映社会也必须要有一根贯穿全文的主线,只有二者结合起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才能更好表达现主题、表现历史。最后主要从小说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论述了社会言情小说的特点。
     第六章论述李涵秋小说的文化意蕴。我们在此不刻意探求文化的定义和范畴,而是在人们普遍认可、约定俗成的文化基础上,来分析李涵秋小说中的文化意蕴,以此来给涵秋小说做一个尽量客观的评价。首先探讨涵秋小说的儒家文化意蕴,涵秋出身于旧式家庭,接受的是正统教育,苦读诗书许多年,甚至在清朝参加过科考,其思想受到儒家影响是必然的,但由于性格、家庭等方面原因,他骨子里也有对这种文化的反叛;其次探讨涵秋小说的西方人文主义意蕴,主要着意在西风东渐后西方人文思潮影响的正面和负面意义;最后探讨涵秋小说的风俗文化意蕴。
     第七章是李涵秋小说的时代意义。“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同样,任何小说都有它当时的时代意义,涵秋小说的价值就在于紧紧扣住了时代主题,镜子般反映了那个过渡的时代。涵秋小说的时代意义首先是其启蒙意义和反封建主题,对当时的社会具有振聋发聩、警醒世人的作用。其次是小说的教育意义和人物的平民意识。李涵秋小说以其思想的深刻,在他所处的时代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处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混乱无序的近似无政府状态中,中国经历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极大动荡与转型,涵秋用小说家的眼光,做了时代变迁的书记官,近似真实地记录了当时的历史,讽刺了社会群丑,歌颂了进步阶级。他的小说因为具有时代先进的思想,从而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结论部分主要论述李涵秋小说对现代作家的影响。如他的小说对以张恨水为代表的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的影响;对以巴金为代表的现代家族小说的影响;对以鲁迅、乡土作家派等为代表的五四作家启蒙与反封建主题的影响等。
Li Hanqiu was an important write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lthough he has the unique attainments in the aspects of poetry, prose, bronze,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and so on, his highest achievement is the novel in literature creation. His love story has inherited the merits which“Dream of the Red Mansion”and the loves of the late of Qing Dynasty included. He had overcame the insufficiency in the love stories and obtained a greater achievement. His social novels had followed the strong points in the late of Qing Dynasty’s social novels. In the foundation of developing the good and discarding the bad, he surmounted their shortcoming and had literary new and a style of his own. More important, he initiated an new novel’s pattern, as passed through the longitude take the society and the woof take the love, with he unified the insufficiency of reflecting the social lif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s love story, and the reality of lacking the love in the social novels. We called them the society and love novels, which had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he foundation significance, and included both love and society.
     Taking the Li Hanqiu’s novel and special society and love story as a main body, the present paper is researched by unifying social novel and the love story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n we can better grasp the historical path of the Chinese society’s transition and the reformi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Li Hanqiu’s society and love novel was at the important reforming phase in that time. It had manifested the advancement of the Chinese novel literary style idea evolves. At the same time, his novel also had the value of the history, and reflected his transition time comprehensively. The full text was composed by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text and the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part briefly introduced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value and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ety and love story, and the research technique in this paper. The main text parts altogether divides into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Li Hanqiu and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mainly introduced YangZhou’s survey and the time background as well as the Li Hanqiu’s biography and the cultural personality of the Dynasty. These aspects not only had affected the life and the disposition of Li Hanqiu, but also had affected his creation style, then all reflected in his novel degreely. So YangZhou was the important background in his novel. The old YangZhou had a traditional and magnificent history status, as well as had been eclipsed by many wars and massacres. All had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to previous Dynasties writers. Li Hanqiu had witnessed the declining process, the society’s turbulence and reforming of YangZhou, especially, he had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that was China carved up by the big powerful countries. The writer’s views decide the writer’s creates. Li Hanqiu’s novels contained the ponder and anxiety to time reforming and the national destiny. His novels had recorded a time history.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Li Hanqiu-novel’s creation path and the main work. It mainly introduces Li Hanqiu-novel’s creation path, creation stage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Li Hanqiu published the novel from 1906 and he died in May 1923. He was writing vigorous and ceaselessly in 18 years. He published 20 parts short novel and short novel collections, 36 parts novelette and saga novels, and five poetry anthologies, five mixed literary works and twenty note works in this and before times. We can reckon his first create stage as from 1906 to 1909. This is his newly established time. His creation had not mature trace, regardless of the thought of novel or the writing technique, but also had many better works. The second stage was the mature period, which was from 1909 to 1919. His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achievement works was completed in this time. The“The tide of Guang Ling”“The Record of Battlefield and Hawk Flower”“Odd Along of Variant and Phoenix”were recognized as three representative works. They were all republished in this time, and symbolized the mature and the high point of his novel. The third stage was from 1919 to 1923. It was the reforming time. His novel’s main theme started to change from love and society to the family.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Li Hanqiu-novel’s inherit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o modern love stories. First, it makes an outline to the modern love stories. Before the prosperity of love story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hinese neoteric love story mainly included the continued books about“Dream of the Red Mansion”, many debauchery novel about“the love always becomes dream”and the love story of the feudal legal principle theory exceeding the love, they were invented around the Opium War, and influenced by feudal theory. The three sorts manifested the sentiment, but the way of expression and the aim was different, even we thought that they were not the“the sentiment”in the popular significance, but were the variety of the sentiment with the strong social utility and the individual goal. Then the sentiment became the non-sentiment under the distortion utility goal. Next is the breakthrough to the sentiment in the love story.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entiment in the latter-day love story, attached the too many social ingredient. The sentiment in Li Hanqiu-novel is about the male and female, mostly are they love each other and experience the tribulation, finally they become to the family member, and entrusted the fresh idea in the sentiment. Second is Hanqiu’s breakthrough about the latter-day love story’s society. The latter-day love story had more or less reflected the society. But most ones reflected indirectly. The society w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sentiment, but not the social description frontage. Hanqiu solves this problem. He puts the sentiment in the intense social evolution and the conflict. He interweaves the society and the sentiment, described them frontage, and takes them the equally important clues of 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 In the elaboration of the latter-day love novel, 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deficiency mainly, thus emphasizes the breakthrough of the love and the social description aspects in the Hanqiu-novel.
     The fourth chapter is Li Hanqiu’s following and surmounting to the latter society novel. Firstly, the paper carries on the outline into the social novel in the time of Hanqiu, mainly from latter-day condemnation and political novel aspects. Next it elaborates Li Hanqiu-novel’s following from the latter social novel’s plot, character, structure, subject and so on. Li Hanqiu was influenced by the latter social novel, especially the condemned novel, and used the condemnable technique in very many novels. But he was not simply fellow, he had carried on the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under this foundation. Furthermore, the surmounting to the latter-day social novel in Hanqiu-novel includes the surmounting of the subject and the artistic structure.
     The fifth chapter mainly elaborates Li Hanqiu’s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ry arena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is social and love novel. Li Hanqiu’s novel had obtained the unique achievement by“profound thought and the special form”, but the achievements cannot be separated with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novel’s idea. He had the success and surmounting by absorbing the predecessor achievements. Therefore,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developing the good and discarding the bad with the fusion that Hanqiu falling to predecessor novel. Next it analyzes each kind of characters that refracted from the realistic mirror in his novels. Once more mainly elaborates the network structure which the love and the society vertically descript in Hanqiu-novel and the literatur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his technique. Hanqiu is this kind of novel founder and collection accomplishing in some kind of significance. The love novel developed to modern time, the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love novel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say the society, and they had to have a master line that through the full text when reflecting the society. The master line was love. Only the two aspects unifying of passing through the longitude taking the society and the woof taking the love were the best expression form. Finally, it elab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love from the form and the content of novels.
     The sixth chapter elaborates Li Hanqiu-novel’s culture connotation. We do not seek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ategory of the culture. But we make an objective appraise for Li Hanqiu-novel as far as possible by analyzing the culture connotation under the base of culture which the people approves generally. Firstly, we discuss the influence that Confucianist-culture to Li Hanqiu-novel. Hanqiu was born in an old-style family and received the legitimate education. He studied assiduously many years, even participated in the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His thought was influenced by Confucianism by all means. But because of the character and the family, he rebelled against this culture. Next we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west-humanism in Hanqiu-novel’s, that mainly planned the positive and the negative significance that was influenced by the ideological trend of west-humanism after the western culture came into the east country. Finally, we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of custom and culture in Hanqiu-novel’s.
     The seventh chapter is the time significance of Li Hanqiu-novel.“All history are the contemporary history”, similarly, any novel had its time significance at that time. The value of Hanqiu-novel lies in that it closely covers the time subject and describes that transit time like a mirror. The time significance of Hanqiu-novel is its initial purport and the anti-feudal subject firstly. It has a function of enlightening common people. Next it is novel’s education significance and consciousness of common character. Li Hanqiu-novel had obtained a huge result by their profound thought in that time which he life. His period was alternate between new and old society. In this chaotic and disorderly approximate anarchy, China had experienced the enormous turbulence and reforming of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culture. Hanqiu had made the time vicissitude secretary that by the judgment of fiction writer. He had recorded that history really approximately, satirized the social group clown, eulogized the progressive social class. His novel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because of having the advanced time thought.
     The conclusion part mainly elaborates Li Hanqiu-novel’s influence to modern literature. For example, his novel has influences to Zhang Henshui who was recognized as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society and love novel, to Ba Jin who was recognized as representative of modern family novel. And it has influences to enlightenment and the anti-feudal subject of works written by Lu Xun and the local writers around 1919.
引文
①求幸福斋主(何海鸣):《悼李涵秋》,《半月》,第2卷第20号,大东书局,1923年版。
    ②张翼鸿:《李涵秋先生传略》,《扬州文史资料》(第3辑),1983年12月。
    ③胡适:《胡适全集》(第2卷),《胡适文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④瞿秋白:《瞿秋白文集》(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3年版,第626页。瞿秋白在此虽然是否定《广陵潮》的倾向,但从侧面反映了《广陵潮》在当时的影响和受普通民众欢迎的程度。
    ⑤张恨水:《广陵潮·序》,见李涵秋:《广陵潮》,百新书局,1946年版。
    ⑥胡适:《胡适文存二集》,《胡适全集》(第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①范伯群主编:《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0—298页。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页。
    ③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1—421页。
    ④范伯群:《维扬社会小说泰斗——李涵秋》,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6页。
    ⑤本论文的写作角度区别于伍先生,以求从不同的视角来把握涵秋小说,例如伍先生论文的主体在于通过对民初中下层家庭家族的描写,来表现知识分子“保守旧道德”与“拥护新政制”的特点,而本文主体在于强调涵秋对社会言情小说的贡献及他小说的文化与时代意义。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5页。
    
    ①朱福烓:《扬州史述》,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②(清)焦循:《邗记》,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12页。
    ③(清)姚文田:《广陵事略》,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7页。
    
    ①李泽厚:《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思想论纲》,《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37页。
    ②《忧时涕泪》,《危哉中华民国之二年》,《申报》第十版,1913年1月3日。
    ③孙中山:《改造中国之第一步只有革命》,《孙中山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23—424页。
    ④范玉秋:《清末民初孔教运动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113页。
    ⑤康有为:《中国以何方救危论》,见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8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专集》(三十四),第1页,出自《饮冰室合集》(第八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②阿英:《小说三谈·略谈晚清小说》,见《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8页。
    ①陈独秀,《敬告青年》,见《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年9月15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带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提出六方面要求:1、自主的而非奴隶的;2、进步的而非保守的;3、进取的而非退隐的;4、世界的而非锁国的;5、实利的而非虚文的;6、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①此人指戴选卿,李涵秋在《广陵潮》中对此人有影射,并对这种卑鄙的行为进行了鞭挞。
    ②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3编第3章第6页。
    ②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1编第5章第50页。
    
    ①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3编第1章第2页。
    ②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3编第1章第32页。
    ③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1编第4章第35页。
    ①严独鹤:《侠凤奇缘·序》,见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540页。
    ②董玉书:《芜城怀旧录》,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页。
    ③在《广陵潮》一书中,孟海华就以徐宝山为原型,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绿林怪杰》一书材料均取自他的经历。
    ④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4编第26页。
    ⑤他从十七岁起,到三十六岁止,此二十年中每年都有著作,共成十有八册,三十六岁以后,涵秋一心一意从事于说部,就不再写诗吟词了。
    ①李涵秋:《双花记·自序》,国学书室,1915年版,第92页。(1909年,宦屏风在《汉口公论新报》附刊《汉上消闲录》发起诗选大会,以“白桃花诗”为题,广求诗作,涵秋以该诗夺魁,后经整理后自序于《双花记》。)
    ②李镜安:《先兄涵秋事略》,《半月》,第2卷第20号,大东书局,1923年版。
    ③今鱼皮巷东接板井巷,位于扬州汶河南路附近。
    
    ①朱春莺:《李涵秋三十年前之情史》,《红玫瑰》,第2卷第40期,世界书局,1926年版。
    ②张碧梧:《记李涵秋先生轶事》,《半月》,第2卷第20号,大东书局,1923年版。
    ③周瘦鹃:《我与李涵秋先生》,《半月》,第2卷第20号,大东书局,1923年版。
    ①李涵秋:《爱河记》,《沁香阁游戏文章》,震亚书局,1927年12月初版,第2页。
    ②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2编第1章第4页。
    ③贡少芹在《李涵秋》第2编第1章云:“……兹于旧箧中觅得涵秋二十五岁时,自书所作之《小沧桑志》一篇,全文刊诸下方,并以首半页制成锌版与读者相见,虽未窥全豹,然即此一斑足以证吾言,之非妄矣!”(锌版《小沧桑志》自十六岁至二十五岁题目下,有“李涵秋制”之印章)
    ①鲍观澄:《爱克司光录·序》,见李涵秋:《爱克司光录》,上海震亚书局,1927年版。
    ①张春帆:《爱克司光录·序》,见李涵秋:《爱克司光录》,上海震亚书局,1927年版。
    ②范烟桥:《爱克司光录·序》,见李涵秋:《爱克司光录》,上海震亚书局,1927年版。
    ③涵秋《好青年》连载于1920—1922年,而鲁迅的《伤逝》发表于1925年,涵秋虽然没有达到鲁迅的深度,但在对女性的关注时间上是比较早的。
    
    ①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15页。
    ②裴效维:《广陵潮·序》,见李涵秋:《广陵潮》,北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③胡寄尘:《说少缄蛋录之一(李涵秋)》,《半月》,第2卷第20号,大东书局,1923年版。
    ④鲁迅:《鲁迅日记》,1917年12月31日,《鲁迅全集》(第十四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4页。
    ①老谈:《广陵潮·弁言》,见李涵秋:《广陵潮》,国学书室,1915年版。
    ②陈慎言:《广陵潮·序》,见李涵秋:《广陵潮》,百新书局,1946年版。
    ③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4编第2页。
    
    ①周瘦鹃:《侠凤奇缘·序》,见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②李寿熙:《侠凤奇缘·序》,见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
    
    ①周剑云:《战地莺花录·序》,见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范博甫:《战地莺花录·序》,见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③严独鹤:《战地莺花录·序》,见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人们一般认为,言是讲,说的意思;情是指男女相爱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或事情;言情就是讲述男女之间的爱情;言情小说是指以讲述男女之间相爱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爱情的心理、状态、事物等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②林纾:《〈不如归〉序》;林纾译,德富健次郎著:《不如归》,商务印书馆,1908年版,第1页。
    ③张俊:《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97页。
    ④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3页。
    ②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遗书·静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51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第六讲),《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页。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3页。
    ③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④鲁迅:《鲁迅全集·附录》(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9页。
    
    ①陈森:《品花宝鉴·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②俞达:《青楼梦·题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③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例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页。
    ②胡适:《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长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01页。
    ③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例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④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例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①孙家振:《海上繁华梦·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②作者在开篇第一回说道:“在下这部小说,名叫《九尾龟》,是近来一个富贵达官的小影。这贵官帷薄不修,闹出许多笑话,倒便宜在下编成了这一部《九尾龟》。”(张春帆(漱六山房):《九尾龟》,荆楚书社,1989年版第1页)。
    ③张春帆(漱六山房):《九尾龟》,荆楚书社,1989年版,第238页。
    ④张春帆(漱六山房):《九尾龟》,荆楚书社,1989年版,第238页。
    ①张春帆(漱六山房):《九尾龟》,荆楚书社,1989年版,第533页。
    ①张爱玲:《海上花》之《译后记》,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又作“淴浴”,是指妓女到了满身是债,无法清理的时候,便在嫖客中找一个肥而瘟的先生,先用迷汤将他灌酥,然后委身嫁他,“瘟生”就替她还清债务,还要置办些衣饰替她撑场面。不久后,妓女就想出方法来,使他不得不与她脱离,那时她就像从混堂里出来容光焕发的浴客一样,全身烂疴一齐擦去,妓女就抛却一切关系,捆卷财物卷逃而去,仍旧去铺房间寻第二号“瘟生”了。
    ③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之一瞥》,《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92页。
    ①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④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4页。
    ①张俊:《清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38页。
    ②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①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73页。
    
    ①胡全章:《论晚清言情小说的主题模式》,《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第97页。
    ②吴趼人:《恨海》,《吴趼人全集》(第五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页。
    ②冯梦龙:《情史·自序》,岳麓书社,1984年版。
    ④金木散人:《鼓掌绝尘·序》,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吴趼人:《恨海》,《吴趼人全集》(第五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页。
    ②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香港大华出版社,1971年版,第391页。
    ③徐枕亚:《小说季报·发刊牟言》,《小说季报》,第1期。
    ④吴双热:《孽怨镜》,民权出版部版,1914年版。
    ①苏曼殊:《断鸿零雁记》,《苏曼殊文集》,花城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①吴趼人:《恨海》,《吴趼人全集》(第二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吴趼人:《劫余灰》,《吴趼人全集》(第五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0页。
    
    ①李定夷:《廿年苦节记·牟言》,国华书局,1916年版。
    ②金松岑:《论写情小说于新社会之关系》,《新小说》第17号,1905年。
    ①李涵秋之前,吴趼人的《恨海》曾做过此努力,但其线索与小说所反映的历史时代之深度毕竟赶不上李涵秋的《广陵潮》。
    ②陈慎言:《广陵潮·序》,见李涵秋:《广陵潮》,百新书局,1946年版。
    ③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66页。
    
    ①侠人:《新小说》,第12号,1904年。
    ②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2页。
    ③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8页。
    ④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402页。
    
    ①齐裕焜、陈惠琴:《中国讽刺小说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9页。
    ②阿英:《小说三谈·略谈晚清小说》,见《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9页。
    ③魏绍昌:《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第12集·第29卷·史料索引集·1·),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年版,第150页。
    ③壮者:《扫迷帚》,《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四),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④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三)第172页,出自《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⑤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十),第884页,出自《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②武润婷:《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9页。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05页。
    ①李涵秋:《镜中人影》(第六回),上海中华图书公司,1923版,第56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34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6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53页。
    ②李涵秋:《镜中人影》(第14回),上海中华图书公司,1923年版,第12页。
    
    ①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②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页。
    ③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新小说》,第1卷第7期,1903年。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8页。
    ②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①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专集》(八十九),第89页,出自《饮冰室全集》(第十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②刘鹗:《老残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③阿英:《小说三谈·关于〈官场现形记〉》,见《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7页。
    
    ①刘鹗:《老残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②刘鹗:《老残游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阿英:《小说三谈·略谈晚清小说》,见《小说闲谈四种》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98页。
    
    ①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0页。
    ②(清)黄安瑾:《儒林外史·序》,见朱一玄、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31页。
    ③(清)闲斋老人:《儒林外史·序》,见朱一玄、刘毓忱:《儒林外史资料汇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①杨圻:《爱克司光录·弁言》,见李涵秋:《爱克司光录》,上海震亚书局,1927年版。
    ①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5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专集》(八十九),第2页,出自《饮冰室合集》(第十一卷),中华书局,1989年版。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6页。
    ③老谈:《广陵潮·弁言》,见李涵秋:《广陵潮》,国学书室,1915年版。
    ①骆无涯:《纪念李涵秋》,《半月》,第2卷第20号,大东书局,1923年版。
     ①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逸事》,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39页。
     ①(清)王先谦:《庄子集释·外物》(卷七),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62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卷三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45页。
    ②杨庆辰:《论中国小说观念的嬗变》,《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第107页。
    ③梁启超:《饮冰室文集》(三),第34页,出自《饮冰室合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①李伯元:《李伯元全集》(第五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页。
    ②《绣像小说》,中国近代小说期刊,自1903—1906年,共发行72期,李伯元主编。《绣像小说》线装,半月刊。创刊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五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李伯元为了发挥小说的“化民”功能,便于群众阅读理解,努力使小说通俗化,在所载小说每回正文之前,增以绣像,配合小说故事内容。其所刊小说内容广泛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现象,意在使人民群众脱离愚昧走向清醒的境地,了解并憎恶现实,利于改革现状,自求生存。
    ③1903年11月,金松岑在《江苏》第8期开始连载《孽海花》第一、二回。
    ④天僇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月月小说》,第1卷第9期,1907年。
    ⑤吴趼人:《吴趼人全集》(第八卷),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⑥梁启超:《饮冰室专集》(八十九),第89页,出自《饮冰室合集》(第十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
    ①马越:《论近代小说观念的成因》,《社科纵横》2006年第1期,第103页。
    ③王钝根:《游戏杂志·序》,《游戏杂志》,第1期,1913年版。
    ④羽白:《〈小说旬报〉宣言》,第1期,1914年。
    
    ①黄丽珍:《鸳鸯蝴蝶派与近代小说观念的演变》,《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3期,第51页。
    ②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05页。
    ②李镜安:《先兄涵秋事略》,《半月》,第2卷第20号,大东书局,1923年版。
    ③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1编第5章第50页。
    
    ①陈慎言:《广陵潮·序》,见李涵秋:《广陵潮》,百新书局,1946年版。
    ②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小说月报》,第13卷第7号,1912年7月。
    ①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67页。
    
    
    ①周剑云:《战地莺花录·序》,见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严独鹤:《战地莺花录·序》,见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①严独鹤:《镜中人影·序》,见李涵秋:《镜中人影》,上海中华图书公司,1923年版。
    ②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63页。
    ③郑逸梅:《〈广陵潮〉的作者李涵秋》,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第232页。
    ①李涵秋:《自由花范》(第3回),上海世界书局,1923版,第15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58页。
    ②李涵秋:《还娇记》,上海清华书局,1920年版,第19页。
    ③(明)李贽:《三教归儒说》,见李贽:《李贽文集·续焚书》(第1卷),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2页。李贽指斥道学家们是一群道貌岸然的假道学,“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①铁樵:《〈落茵记杂杂剧〉后记》,《小说月报》,第3卷第9号,1912年。
    ②李涵秋:《镜中人影》(第11回),上海中华图书公司,1923年版,第1页。
    ③李涵秋:《爱克司光录》,上海震亚书局,1927年版,第162页。
    ①李涵秋:《爱克司光录》,上海震亚书局,1927年版,第150页。
    
    ①李涵秋:《活现形》,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84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62页。
    
    ①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②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3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03—704页。
    ③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54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61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94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2页。
    
    ①鲍光宇:《怪姻缘·序》,见李涵秋:《怪姻缘》,上海新国民书店,1929年版。
    ②黄人:《小说小话》,《小说林》,第1卷,1907年。
    ③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9页。
    ④李涵秋:《怪姻缘》,上海新国民书店,1929年版,第102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6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14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57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4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07页。
    ②范伯群:《维扬社会小说泰斗——李涵秋》,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③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5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2页。
    
    ①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96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08页。
    ①李涵秋:《番菜致鱼翅书》,《沁香阁游戏文章》,震亚书局,1927年12月初版,第89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62页。
    
    ①李涵秋:《猴戏》,《沁香阁游戏文章》,震亚书局,1927年12月初版,第27页。
    ②李涵秋:《爱克司光录》,上海震亚书局,1927年版,第80页。
    
    ①周剑云:《战地莺花录·序》,见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②周瘦鹃:《侠凤奇缘·序》,见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536页。
    ③陈慎言:《广陵潮·序》,百新书局1946年版。
    ①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1编第2章第4页。
    
    ①李镜安:《先兄涵秋事略》,《半月》,第2卷第20号,大东书局,1923年版。
    ②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②周俊旗、汪丹:《民国初年的动荡》,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2页。
    ①李涵秋:《自由花范》(第1回),上海世界书局,1923年版,第4页。
    
    ①李涵秋:《镜中人影》(第3回),上海中华图书公司,1923年版,第22页。
    ②刘泽华主编:《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88页。
    ③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86页。
    ①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340页。
    ①碧城:《敬告中国女同胞》,《大公报》,1904年5月24日。
    
    ①李涵秋:《拟腐儒哭八股》,《沁香阁游戏文章》,震亚书局,1927年12月初版,第52页。
    ②碧城:《敬告中国女同胞》,《大公报》,1904年5月24日。
    ③李涵秋:《拟牛郎答织女书》,《沁香阁游戏文章》,震亚图书局1927年12月初版,第79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70页。
    ②范伯群:《维扬社会小说泰斗——李涵秋》,南京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③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68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07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3页。
    ①刘云若:《广陵潮·序》,见李涵秋:《广陵潮》,百新书局,1946年版。
    ①烂柯山人(章士钊):《〈双枰记〉识语》,《双枰记》,亚东图书馆,1916年版。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67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714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0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0页。
    
    ①李涵秋:《姊妹花骨》,上海震亚图书局,第54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9页。
    ③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98页。
    
    ①李涵秋:《虼蚤答虱书》,《沁香阁游戏文章》,震亚图书局,1927年12月初版,第85页。
    ②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第1编第5章第50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63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3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967页。
    ①李涵秋:《并头莲》,国学书室,1916年版,第62页。
    
    ①李涵秋:《魅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页。
    ②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267页。
    
    ①李涵秋:《拟织女寄牛郎书》,《沁香阁游戏文章》,震亚图书局,1927年12月初版,第78页。
    ②李涵秋:《战地莺花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39页。
    ③李涵秋:《好青年》(第8回),上海国华书局,1922年版,第21页。
    ④中国封建社会中所谓的“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所谓“四德”是指:德、容、言、工。
    ①李涵秋:《侠凤奇缘》,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520页。
    ②李涵秋:《拟创办撮合公司之广告》,《沁香阁游戏文章》,震亚图书局,1927年12月初版,第94页。
    
    ①李涵秋:《怪姻缘》,上海新国民书店,1929年5月再版,第116页。
    ②李涵秋:《自由花范》(第7回),上海世界书局,1923年版,第21页。
    
    ①李涵秋:《自由花范》(第3回),上海世界书局,1923年版,第16页。
    ②李涵秋:《好青年》(第8回),上海国华书局,1922年版,第11页。
    
    ①李涵秋:《自由花范》(第2回),上海世界书局,1923年版,第13页。
    ②李涵秋:《镜中人影》(第6回),上海中华图书公司,1923年版,第47页。
    ①李涵秋:《情天恨·自序》,上海亚洲书局,1928年版。
    ①李涵秋:《情天恨》,上海亚洲书局,1928年版,第11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25页。
    ②(清)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册),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06页。
    ③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27页。
    ①李涵秋:《爱克司光录》,上海震亚书局,1927年版,第146页。
    ②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47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1页。
    ①李涵秋:《广陵潮》,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76页。
    ①贡少芹:《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1928年第3版,上海震亚书局,第1编第2章第3页。
    
    ①李涵秋:《好青年》(第7回),上海国华书局,1922年版,第28页。
    ②李涵秋:《自由花范》(第4回),上海世界书局,1923年版,第14页。
    ①李涵秋:《镜中人影》,上海中华图书公司,1923年版,第55页。
    1、《过渡镜》又名《广陵潮》,李涵秋著,上海:震亚书局民国四年(1915)版
    2、《侠凤奇缘》,李涵秋著,上海:上海清华书局民国八年(1919)版
    3、《双花记》,李涵秋著,上海:国学书室民国四年(1915)版
    4、《雌蝶影》,李涵秋著,上海:上海有正书局光绪丁未年(1907)版
    5、《瑶瑟夫人》,李涵秋著,上海:国学书室民国四年(1915)版
    6、《琵琶怨》,李涵秋著,上海:国学书室民国四年(1915)版
    7、《并头莲》,李涵秋著,上海:国学书室民国五年(1916)版
    8、《梨云劫》,李涵秋著,未出版,民国五年(1916)登载于上海新闻报
    9、《滑稽魂》,李涵秋著,未出版,宣统己酉年(1909)登载于汉口商务报
    10、《姊妹花骨》,李涵秋著,上海:震亚书局民国十二年(1923)版
    11、《沁香阁笔记》,李涵秋著,上海:震亚书局民国九年(1920)版
    12、《战地莺花录》,李涵秋著,上海:上海新民图书馆民国九年(1920)版
    13、《魅镜》,李涵秋著,上海:上海国华书局民国十年(1921)版
    14、《好青年》,李涵秋著,上海:上海国华书局民国十一年(1922)版
    15、《孽海鸳鸯》,李涵秋著,未出版,宣统庚戌年(1910)登载于汉口公论报
    16、《镜中人影》,李涵秋著,上海:上海中华图书公司民国十二年(1923)版
    17、《爱克司光录》,李涵秋著,上海:上海震亚书局,民国十六年(1927)版
    18、《雏鸳影》又名《活现形》,李涵秋,上海:国华书局民国十一年(1922)版
    19、《情错》,李涵秋著,未出版,民国九年(1920)登载于上海时报
    20、《自由花范》,李涵秋著,上海: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二年(1923)版
    21、《怪家庭》,李涵秋著,上海:上海震亚书局民国十五年(1926)版
    22、《情天孽镜》,李涵秋著,民国十年(1921)登载于苏州消闲月刊
    23、《秋冰别传》,李涵秋著,未出版,民国元年(1912)登载于汉口强国报
    24、《玉痕小史》,李涵秋著,未出版,民国十年(1921)登载于杭州妇女旬刊
    25、《雪莲日记》,李涵秋著,未出版,民国元年(1912)登载于汉口大汉报
    26、《还娇记》,李涵秋著,上海:上海清华书局民国九年(1920)版
    27、《无可奈何》,李涵秋著,未出版,民国八年(1919)登载于北京新中国杂志
    28、《众生相》,李涵秋著,未出版,民国十年(1921)登载于上海小说新潮
    29、《绿林怪杰》,李涵秋著,民国十年(1921)登载于天津华北新闻
    30、《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涵秋,上海:世界书局民国十二年(1923)版
    31、《沁香阁诗集》,李涵秋著,上海:上海震亚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1927)十月初版
    32、《社会罪恶史》原名《京江潮》,李涵秋,未出版,民国十年(1921)天津华北新闻
    33、《双鹃血》,李涵秋著,上海:国学书室民国五年(1916)版
    34、《沁香阁游戏文章》,李涵秋,上海:震亚书局,民国十六年(1927)版
    35、《涵秋笔记》又名《沁香客杂俎》,李涵秋,上海:国学书室民国十二年(1923)年版
    36、《怪姻缘》,李涵秋著,上海:新国民书店,民国十八年(1929)五月再版
    37、《情天恨》,李涵秋著,上海:上海亚洲书局印行,民国十七年(1928)版
    38、《近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李涵秋著,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年版
    39、《新广陵潮》,李涵秋、程瞻卢著,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8年版
    1、《李涵秋》,贡少芹著,上海:上海震亚书局民国十二年十一月初版
    2、《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萧相恺等,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3、《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白话卷)》,石昌渝主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中国古代小说总目提要(文言卷)》,石昌渝,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中国善本书提要》,王重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6、《1911—1984影印善本书序跋集录》,北京图书馆善本组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7、《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中、下),丁锡根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8、《才子佳人小说集成》,(全五册),林辰,沈阳:辽宁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9、《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丁守和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鸳鸯蝴蝶派作品选评》,刘扬体选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1、《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下册,范伯群,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2、《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下册,魏绍昌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13、《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侯忠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4、《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15、《中国近代报刊史》,方汉奇,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6、《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徐载平、徐瑞芳著,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17、《中国小说史料》,孔另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18、《中国近代小说编年》,陈大康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中国近代文学史事编年》,郑方泽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中国娼妓史》,王书奴,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1、《近代中国娼妓史料》,《文史精华》编辑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1997版
    22、《晚清七十年》,唐德刚,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23、《中国小说史略》,鲁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24、《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25、《宋元小说史》,萧相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6、《明代小说史》,齐裕焜,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7、《清代小说史》,张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8、《晚清小说史》,欧阳健,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29、《晚清小说史》,阿英,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30、《话本小说概论》,胡士莹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1、《中国白话小说史》,韩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2、《中国文言小说史稿》,侯忠义、刘世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3、《世情小说史》,向楷,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34、《世情小说史话》,萧相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5、《中国人情小说通史》,陈节,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6、《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齐裕焜主编,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7、《中国近代小说演变史》,武润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8、《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史》,谢庆立著,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
    39、《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陈平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0、《宋元明讲唱文学》,叶德均,上海:中华书局1959年版
    41、《民国通俗小说论稿》,张赣生著,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版
    42、《通俗小说的历史轨迹》,陈大康著,长沙: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43、《白话文学史》,胡适,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4、《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5、《中国文学史简编》,陆侃如、冯沅君,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46、《中国近代文学史》,任访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47、《现代中国文学史》,钱基博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8、《中国市民文学史》,谢桃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9、《中国女性文学史》,谭正璧,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0、《中国文学史学史》,董乃斌等主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1、《上海近代文学史》,陈伯海、袁进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2、《中国妇女文学史》,谢无量编,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3、《中国文学史论》(第一卷),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54、《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郭延礼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5、《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6、《中国近代文化概论》,龚书铎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57、《晚清文化》,张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8、《道教与中国文化》,葛兆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9、《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0、《中国古代小说文化研究》,王平,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1、《中西体用之间:晚清中西文化观述论》,丁伟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市井文化与市民心态》,赵伯陶著,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3、《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文学》,郭延礼,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4、《中国文化与小说思维》,吴士余,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65、《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6、《中国小说源流论》,石昌渝,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67、《陈平原小说史论集》,陈平原,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8、《清代小说论稿》,林薇,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69、《中国小说批评史略》,方正耀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0、《近400年中国文学思潮史》,陈伯海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71、《明清小说思潮》,董国炎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2、《中国近代社会思潮》,高瑞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73、《中国近代小说思想》,王旭川,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4、《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录》,刘志琴主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5、《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熊月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6、《近代上海城市研究》,张仲礼主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77、《中国文学研究》,郑振铎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78、《晚清小说研究》,林明德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8年版
    79、《中国小说丛考》,赵景深著,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
    80、《小说闲谈四种》,阿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81、《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王晓明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82、《中国文学史之宏观》,陈伯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83、《从传统到现代—19至20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小说》,米列娜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84、《中华文学通史·近现代文学编》第五卷,张炯等主编,北京:华艺出版社1994年版
    85、《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近代文学研究》,裴效维,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版
    86、《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阿英,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87、《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徐中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88、《中国近代文学大系?史料索引集》,魏绍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版
    89、《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陈平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90、《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严家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1、《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论集》,任访秋,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92、《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王瑶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3、《中国文学研究现代化进程二编》,陈平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4、《晚清戏曲小说目》,阿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95、《阿英文集》,阿英著,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96、《苏曼殊文集》,马以君编注,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97、《小说奇才张恨水》,袁进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98、《陈平原自选集》,陈平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9、《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陈平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0、《嬗变》,刘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1、《文学理论》,韦勒克?沃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2、《中国现代小说雅俗流变与整合》,徐德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3、《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孙逊,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4、《中国小说美学》,叶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05、《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周锡山编校,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06、《中国古代小说美学资料汇编》,孙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07、《扬州访旧录》,杜召棠著,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版
    108、《扬州掌故》,韦明铧著,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9、《扬州史话》,朱福烓,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110、《芜城怀旧录》,董玉书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11、《清末民初文坛逸事》,郑逸梅,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112、《钏影楼回忆录》,包天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再现辛亥年间国人生活的第一部日记体长篇文言小说——浅谈李涵秋的《雪莲日记》,伍大福,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思考,武润婷,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3、《红楼梦》与《花月痕》,杜志军,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1期
    4、男权世界的艺术写照──《聊斋志异》婚恋小说初探,盛志梅,蒲松龄研究,1999年第2期
    5、《红楼梦》与狭邪小说的兴起,杜志军,红楼梦学刊,1999年第2期
    6、中国近代小说创作的三次高潮,武润婷,文史哲,1999年第2期
    7、近代狭邪小说兴起原因新探,杜志军,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第3期
    8、明清小说的文化意蕴,郭英德,高校理论战线,1999年第3期
    9、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精神—“佳人”形象之研究,金生奎,淮南师院学报,1999第4期
    10、中国古代小说情欲描写衍演的三个阶段,刘书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1、论古代小说的“寓言化”特征,皋于厚,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2期
    12、梁启超的小说美学及其周边,胡健,青海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13、论苏曼殊的哀情小说,武润婷,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4、“三言”对女性美的刻划与礼赞,闫秀平,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15、转型期的小说叙事—苏曼殊《绛纱记》细读,王向阳,娄底师专学报,2000年第3期
    16、言情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嬗变,蒋益,船山学刊,2000年第4期
    17、关于近代小说研究的一些思考,陈大康,明清小说研究,2001年第1期
    18、论中国女性小说的起步,薛海燕,东方论坛,2001年第1期
    19、近代报刊与小说的勃兴,宋晖,江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20、论吴趼人的小说创作,洪兆平,辽宁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21、古代小说劝诫型人物形象浅析,陈建平,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1年第4期
    22、论中国古代小说尚劝戒的审美思想,严萍,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5期
    23、小说征文与晚清小说观念的演进,潘建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24、论明末言情小说观的发展,曹萌,江海学刊,2002年第1期
    25、评《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女性问题研究》,郭豫适,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6、林纾的翻译小说与近代社会思潮,曹素璋,贵州师大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27、从“三言”看晚明世情小说的情和欲,谢建兆,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8、明清世情小说对传统伦理文化的反拨,张苹,玉溪师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9、海上洋场繁华小说研究发凡,孟兆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4期
    30、论近代狭邪小说对“情”的表现,杜志军,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31、民初言情小说的悲剧意识,昌切,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2、唐人小说中的妇女性爱:小说家营造的心理态势,张金桐,河北学刊,2003年第1期
    33、鸳鸯蝴蝶派与言情小说模式的现代性流变,陈静,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4、中国古代小说的民族文化特征,许并生,太原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5、论苏曼殊的小说创作,唐月琴,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6、《聊斋》男性角色弱化现象析,张华娟,蒲松龄研究,2003年第3期
    37、论中国古代通俗小说的教育倾向,曹萌,郑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3期
    38、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意蕴,梁忙海,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3期
    39、论儒学价值观对古代小说的影响,许广红,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40、论晚清言情小说的主题模式,胡全章,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41、武侠小说起于运河流域说,董国炎师,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4期
    42、晚清狭邪小说的独特内蕴,侯运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43、“三言二拍”中的商人与商业意识,赵蔚,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版),2005年第5期
    44、论近代小说观念的成因,马越,社科纵横,2006年第1期
    45、论市井小说的深化发展——从《清风闸》到《皮五辣子》,董国炎著,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第3期
    46、清代评话类小说与口述史,董国炎著,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1、李涵秋小说研究,伍大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2、中国现代社会言情小说研究,佘小杰,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论文
    3、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葛永海,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4、清末小说与时代思潮之互动,魏文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5、小说观念与文化精神,梁爱民,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6、晚清报刊小说研究,刘永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7、明清性爱小说的文学观照及文化阐释,丁峰山,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8、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徐云知,北京:首都师大2005年博士论文
    9、《醒世姻缘传》研究,夏薇,济南: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0、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齐浚,济南:山东大学2005博士论文
    11、才子佳人小说演变史研究,苏建新,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2、明清艳情小说研究,张廷兴,济南:山东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13、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诚信观念研究,全贤淑,长春:东北师大2006博士论文
    14、论《醒世姻缘传》中的叛逆女性形象,石小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论文
    15、刘鹗与《老残游记》研究,王传军,苏州:苏州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16、从唐人婚恋小说看文士心态,李锦,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论文
    17、辛亥革命前后家庭小说“世情”模式初探,王敏,广州:华南师大2003年硕士论文
    18、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高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19、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研究,董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0、从“三言”看冯梦龙思想的复杂性,张媛婷,呼和浩特:内蒙古师大2003年硕士论文
    21、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高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2、才子佳人小说叙事模式的文化阐释,彭龙健,湘潭:湘潭大学2003硕士论文
    23、晚清小说的现代性特征,郅莹,西安:西北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4、张恨水论,陈静,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5、林纾的言情小说观,蒋建梅,湘潭:湘潭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6、论明清小说的平民心态,李皛,成都:四川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27、张恨水小说的市民文学特征,张立忠,长春:吉林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28、传统与新变—吴趼人思想及其小说研究,李哲练,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硕士论文
    29、才子佳人小说的文化研究,蒲明晴,成都:四川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0、清代禁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初探,刘荣丽,苏州:苏州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1、三言中的妓女形象研究,黄峰,银川:宁夏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2、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才子形象研究,杨晓静,郑州: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3、“三言”中的人物形象系列及其文化内涵,罗荣,长沙:湖南师大2004年硕士论文
    34、论清代长篇讽刺小说的演变,肖菲,延边:延边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5、从《情史》看冯梦龙的情学思想,张三,湘潭:湘潭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36、从“慈母”形象到“恶母”形象,李海燕,广州;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7、论二十世纪中国家族家庭小说中的“父与子”,陈然,福州:福建师大2005硕士论文
    38、城市妓女形象之嬗变,郑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39、才子佳人小说团圆结局新探,王旭,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40、《歧路灯》对家族命运的关注与对家族文学的开拓,彭娟,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41、言情在张恨水小说中的意义,刘巧玲,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42、吴趼人写情小说论,李永,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