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物语新声 丝竹相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在中国大陆已经生存和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在海外华人地区也有较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有关这一乐队模式的文化属性与本体价值,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一器乐形式的创作与理论探索。本文以民族音乐学学科“田野考察”为基本方法,综合并借用社会学科的理论,将京、沪、鲁三地相关民族乐团(队)作为考察对象,结合中国传统乐队演变与相关地区民间器乐文化流布的关系,对1950年以来大陆地区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形成与发展,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系统性考察研究,旨在通过相关个案考察,梳理其渊源、形态、生存、发展等诸方面状况,探索这一特定器乐形式利用所处地区民间器乐传统与外来乐队经验的结合,形成自身创作表演规律的过程。
     本文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点回顾中国传统乐队、南北方民间器乐文化的演变;
     第二章通过京、沪、鲁三地个案考察,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发展的关系;
     第三章通过相关个案乐器改革实践与外来乐队经验影响的经验,探索其顺应时代需要,体现主流文化诉求的过程,以及其中的得失;
     第四章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趋同的过程与状况入手,对这一基础上出现的民族管弦乐创作特点进行较深入分析;
     第五章通过探讨“彭修文模式”的构成与影响,对新时期以来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生存与发展进行梳理与评价;
     第六章从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同根同源的历史与现实角度,对当今海内外相关乐队模式的“跨界”融合与互相促进的现状,进行总体上的对比与评价,并肯定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在其中的积极而又重要的重用。
     通过本选题研究,本文认为,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形成与发展,是大陆主流文化发展在不同阶段的综合体现之一。其主体构成,不仅与我国南北方一些传统乐器原理、乐种形态紧密联系,而且在多声部组合、音响结构,以及创作手法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与西方管弦乐队的融合与互动特点。因而,就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探索对此前“国乐合奏”经验的承继与沿革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些专业民族乐团(队)努力挖掘各地传统文化资源,打破人为划定的行政区划系统,尽可能从区域文化繁衍与主流文化结合的层面上,获取所需养分,促进自身发展,其成就和经验是主要的、不可忽视的。与此同时,半个多世纪以来,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发展留给我们的反思也是多方面的:“剧场艺术”实践证明,通过借鉴和汲取西方管弦乐队原理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民族乐队建制,较之民间流传的一些乐种形式,固然在音响结构、舞台审美等方面具有较为稳定和协调的现代都市文化品质,其本体构成亦可以看作是我国传统乐队在一定文化生态下,不断延续和超越自身内涵与外延的一种阶段性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陆专业民族乐队建制的生存与发展,当前依然处于困境之中。故此,笔者对这一乐队形式的生存与发展所提出的自己的思路与建设性意见,当有利于审视和检讨这一乐队模式之得失,对于大陆其他相关民族器乐形式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The form of professional Chinese traditional orchestra (PCTO) has existed and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half century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has broad influence among oversea Chinese. Combin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PCTO and the cultural of folk music instruments, the author of the thesis inspects the concerned PCTOs of Beijing, Shanghai and Shandong province, and makes a scientific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CTO in Chinese mainland since 1950. Up to now, the selection of the researche is brandnew.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recall of the evolution of PCTO and folk music instruments cultural in south and north China,;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CTO and social main cultural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process, gain and loss based on the reform of music instruments an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orchestra in development of PCTO,;The fourth chapter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position of PCTO.;The fifth chapter appraise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CTO in the brandnew phase by exploring the formation and influence of“Peng Xiuwen pattern”.;The sixth chapter gives the overall comparison and assessment to the combination and mutual promotion of global various orchestra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pter affirms the active and important role played by the PCTO of Chinese mainland.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opic, the author realizes: the“theatrical art”of more than half century proves that the PCTO built up on the principles of western orchestra possesses stable and harmonic cultural character of comtemporary city comparing with the folk music instruments in sound, theatrical aesthetics et cetera. The structure of the PCTO can be regarded as a transitional result in the procedure of self-transcenden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cultures. With some reason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rganizational system of the PCTO in Chinese mainland is still in an awkward predicament. So,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thought and constructional opinion after making a“spot investigation”on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CTO, witch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examination of the gain and loss of the PCTO’s pattern and will have a certern kind of bearing to the research of the form of other musical instruments in Chinese mainland.
引文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5页。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第7页。
    
    [1]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301页。
    [2]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4页。
    [3]金湘:《困惑与求索》[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5-6页。
    [1]杨荫浏:《对有关器乐问题的几点意见》[J],载《人民音乐》1953年第12期。
    [2]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我们整理中国民间音乐资料的一些体会》[J],载《人民音乐》1955年第10期。
    [3]李元庆:《谈乐器改良问题》[J],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音乐出版社,1961年版。
    [4]张自锐:《忆二胡初用金属弦和调节式琴弓时的情况——陈振铎教授热心支持二胡改良》[J],载《乐器》1992年第2期。
    [1]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J],载《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
    [2]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301页。
    [1]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这里和改良工作》[M],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音乐出版社》,1961年北京第1版,第32页。
    [2]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版)[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第299页。
    [3]马戎:《民族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36页。
    [1]费效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299页。
    [2]王光祈:《音乐·自序》,转引自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80-81页。
    [3]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8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4-25页。
    [2]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5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第748页。
    [1]阿兰﹒梅里亚姆:《民族音乐学:关于这一领域的讨论与定义》[J],载张伯瑜编译:《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第3页。
    [2]【法】让﹒纳蒂艾:《民族音乐学概说》[J],张东晓编译,载《中国音乐》1994年第4期。
    [3] 1950年,荷兰音乐学家吉卜﹒金斯特(Jaap Kunst,1891-1960)在阿姆斯特丹出版了他的著作《民族音乐学》,书中首次使用了“民族音乐学”这一学术称谓。
    [4]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49页。
    [5]【美】梅里亚姆:《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探讨》[J],巩海蒂译,载《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
    [6]布鲁诺﹒内特尔:《民族音乐学:定义、方向及问题》,张伯瑜、张瑜译,载《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张伯瑜编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25页。
    [7]皮尔卡﹒莫依沙拉:《认知民族音乐学》,张伯瑜编译,载《西方民族音乐学理论与方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11月版,第214-219页。
    [1]【美】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54-55页。
    [2]【美】梅里亚姆:《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探讨》[J],巩海蒂译,载《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
    [3]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J],《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
    [4]阿兰﹒梅里亚姆:《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探讨》[J],巩海蒂译,《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
    [5]《乐记﹒乐论篇》。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58页。
    [2]中国音乐学网:缪斯社区,《解读蒂莫西﹒赖斯的经典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2007-12-5
    [3]同1。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80页。
    [2]沈洽:《“融入”与“跳出”:民族音乐学之“道”》[J],《音乐研究》,1995年第2期。
    [1]陈永龄、王晓义:《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民族学》,转引自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82页。
    [2]毛泽东:《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转引自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82页。
    [3]杨沐:《从花儿研究现状思考中国民歌研究中的问题》[J],《音乐研究》,2004年第4期。
    [4]汤亚汀编译:《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上)[J],《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2期。
    [5]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76页。
    [6]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63页。
    [1]笔者在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调查期间了解到,上世纪60年代后该团胡天泉试制并演奏的十七簧、二十一簧、二十三簧笙,以及王惠然等研制的四弦高音柳琴等,均具有这一特点
    [2]山口修:《出自积淤的水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38-39页。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63页。
    [1]详见笔者:《世纪之交管弦齐鸣——“新时期”民族乐队理论研究述评》[J],载《音乐研究》2009年第4期。
    [2]同1。
    [3]朴东升:《对发展民族管弦乐队音乐的刍见》[J],载《人民音乐》1980年第7期。
    [4]胡登跳:《民族乐队的建设问题》[J],载《音乐研究》1983年第3期。
    [5]牟洪:《混合乐队配器法》[J],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6]赵咏山:《民族乐队艺术发展的几点思考》[J],载《中国音乐》1988年第4期。
    [7]孙克仁、林友仁、应有勤、夏飞云:《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结构体制的形成和沿革》[J],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8]李民雄:《民族管弦乐总谱写法》[M],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6月版。
    [1]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2月版。
    [2]胡登跳:《关于民族乐队的编制》[J],载《人民音乐》1961年第10期。
    [3]于庆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传统,繁荣民族器乐创作》[J],载《人民音乐》1983年5月。
    [4]郭文景:《中、西乐器的音响差别之我见》[J],载《乐器》,1985年第10期。
    [5]沈星扬:《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空间理论》[J],载《人民音乐》1989年第2期。
    [6]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1987年学术会议部分发言摘要,萧兴华、文英执笔,未发表。
    [1]孙克仁、林友仁、应有勤、夏飞云:《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结构体制的形成和沿革》[J],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2]杨儒怀:《小型民族器乐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J],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1984年第1期。
    [3]沈新扬:《中国音乐界对人类应负的责任》[J],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1982年第1期。
    [4]彦克:《关于民族器乐发展的意见》[J],载《人民音乐》1983年第8期。
    [5]李遇秋:《为民族管弦乐呼吁》[J],载《人民音乐》,1983年第8期。
    [6]李焕之:《试谈民族器乐作品的创作问题》[J],载《音乐研究》1983年第1期。
    [7]胡登跳:《民乐创作的创新与继承》[J],载《人民音乐》,1984年第11期。
    [8]刘文金的《背景、前景、景象——发展中的新型民族器乐创作》[J],载《人民音乐》1984年第11期。
    [9]李西安:《代音乐思潮对话录》[J],载《人民音乐》,1986年第6期。
    [10]刘文金:《民族管弦乐队的实验性及其他》[J],载《人民音乐》1987年第8期。
    [11]胡登跳:《土·新·情——我对中乐作品中中国风格的认识》[J],载《人民音乐》1989年第3期。
    [12]《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J],载《中国音乐学》1985年创刊号。
    [1]王安国:《我国音乐创作“新潮”概观》[J],栽《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1期。
    [2]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M],香港中文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
    [3]高厚永:《回顾与展望——争论与探索发展了二十世纪的国乐》,载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卷一)[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第6页。
    [1]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卷三)[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第29-267页。
    [2]童忠良:《从先秦编钟乐队到现代交响化民族乐队——兼论中西管弦乐队音响的“点、线、面”特征》[J],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7期。
    [3]陈御麟:《中国新型民族管弦乐的前景》[J],载《人民音乐》,1993年第5期。
    [4]肖学俊:《论传统器乐合奏艺术的乐队形态及合奏思维》[J],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5]王西麟:《民族交响乐作品的新探索——听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音乐会》[J],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9期。
    [6]刘再生:《在创作实践的探索中定型——关于民乐创作模式问题的思考》[J],载《人民音乐》1999年第1期。
    [7]唐建平:《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及其近年来的实践》[J],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9期。
    [8]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9]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10]朴东升:《民乐记事50年》[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1月版。
    [11]\朴东升:《民乐指挥概论》[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3月版。
    [12]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
    [13]金湘:《困惑与求索》[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3月版。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版。
    [2]彭修文:《民乐琐谈》,载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卷一)[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第267-269页。
    [3]金湘:《民族乐队交响化刍议》,载《困惑与求索》[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03页。
    [4]刘文金:《民族管弦乐交响性的实验》[J],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5期。
    [5]顾冠仁:《努力发展民族乐队交响性功能及交响性创作手法》[J],载《人民音乐》1998年第6期。
    [1]周勤如:《促进民族管弦乐深入发展的三个建议》[J],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3期。
    [2]梁茂春:《论民族乐队交响化》[J],载《人民音乐》,1998年第2期。
    [3]于庆新:《根植传统面向现代——“98当代民乐创作理论研讨会”述评》[J],载《人民音乐》1998年第12期。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第16页。
    [2]《礼记·卷十二·明堂位》。
    [3]《尚书·益稷》:“戛击鸣球”,“击石拊石”。
    [4]《礼记·明堂位》:“叔之离磬”。
    [1]《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年代数据集》(1965-1981)[M],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2]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78页。
    [3]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第144页。
    [4]李纯一:《先秦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11月,第75-78页。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版,第13页。
    [1]《诗经·周南·关雎》。
    [2]《墨子》卷一,三辩第七。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11月,卷十八·鼓吹曲辞三。
    [2]刘昭:《续汉书·礼仪志注补》。
    [3]《晋书·乐志》。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页。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11月,卷十六·鼓吹曲辞一。
    [3]《隋书·音乐志》。
    [4]【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第六》。
    
    [1]【唐】杜佑:《通典·乐》,中华书局,1988年版《通典》。
    [2]【唐】杜佑:《通典·乐》,中华书局,1988年版《通典》。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一·相和歌辞十六,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
    [4]《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316页。
    [5]【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四·清商曲辞一,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版。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447页。
    [1]敦煌220窟北壁初唐“东方药师净土变”歌舞图。
    [2]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101页。
    [3]唐燕乐坐、立部伎之划分,旧有二说:《旧唐书·音乐志》引“高祖登极之后享宴……用九部之乐,其后分坐、立二部,并认为武则天在位(684-704)当已分部(近年发现的李寿墓石椁线刻画似可为证)。另一说认为唐玄宗时(712-756)才划分坐、立部伎,此说主要依据杜佑《通奠》、《新唐书·礼乐志》等。本文此处系采纳后者。
    [4]白居易诗:《立部伎》。
    [5]同4。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页。
    [2]【元】脱脱等:《宋史·乐十七》,中华书局,1999年,第2239页。
    [3]【元】脱脱等:《宋史·乐十七》,中华书局,1999年,第2240页。
    [4]同2,第2238-2241页。
    
    [1]《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193页。
    [2]【元】脱脱等:《宋史·乐十七》,中华书局,1999年,第246页。
    [3]耐得翁:《都城纪胜》,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82页。
    
    [1]【元】脱脱等:《金史·乐上》,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第577页。
    [2]【明】宋濂等:《元史·礼乐二》,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第1125页。
    [1]袁静芳:《民族器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页。
    [2]同上。
    [3]弦索十三套系指《弦索备考》中的十三部套曲,由清蒙古族明谊(荣斋)汇编。
    [4]根据【清】荣斋等编,曹安和、简其华译谱的《弦索十三套》整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10再版。
    [1]伍国栋:《一个“流域”两个“中心”——江南丝竹的渊源与形成》[J],载《音乐研究》2006年第2期。
    
    [1]本文作者《凌律访谈录》,上海市鲁班路388号,2008年9月。
    [2]本文作者:《陆春龄访谈录》,上海市吴兴路12弄1号,2008年9月。
    [3]黎田、黄家齊:《粤乐》[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27页。
    [4]自陶亚兵:《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M],东方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28-30页。
    [2]阮弘:《国乐与都市——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3月版,第43页。
    [3]详见黎田、黄家齊:《粤乐》[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314--318页。
    [4]粤乐行话:系指粤剧班的乐队称谓。
    
    [1]黎田、黄家齊:《粤乐》[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一册(第一六卷),中华书局,2007年6月版,第二二三页。
    [3]薛艺兵:《民间吹打的乐种类型与人文背景》[J],载《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1期。
    [4]袁静芳:《民族器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84页。
    [1]吕锤宽:《泉州弦管〈南管〉研究》,台湾学艺出版社,1982年版,转引自史仲文:《中国艺术史》音乐卷[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03页。
    [2]袁静芳:《民族器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
    
    [1]沈洽:《二十世纪国乐思想的“U”字之路》[J],载《音乐研究》1994年第2期。
    [2]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301页。
    [3]陶亚兵:《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M],东方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2-4页。
    [1]【意】利玛窦、【法】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转引自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231页。
    [2] Canzone ,即“坎佐纳”:16世纪欧洲一种器乐体裁。
    [1]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5月版,第104页。
    [2]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5页。
    [3]陶亚兵:《中西音乐交流史稿》[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
    [1]廖崇向编:《乐苑谈往:廖辅叔文集》,转引自《中国小提琴音乐》[M],钱仁平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第23页。
    [2]详见钱仁平:《中国小提琴音乐》[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3页。
    [3]参见赵晓南《民族音乐中的天主教音乐》[J],载《中国音乐》1994年第3期。
    
    [1]廖辅叔:《乾隆宫廷音乐中的洋玩意》[J],载《音乐研究》,1990年第1期。
    [2]详见《中国艺术史·音乐卷》[M],史仲文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版,第982-984页。
    [1]同2,第982-983页。
    [2]冯文慈:《中西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263页。
    [3]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91页。
    [4]萧友梅:《音乐传习所对于本校的希望》,载《萧友梅全集》(第一卷)[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08页。
    [1]【美】韩国鐄:《中国现代军乐肇始》[J],载《音乐艺术》1981年第2期。
    [2]杨家骆:《隋史》,台北鼎文书局1980年,转引自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乐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
    [1]【元】脱脱等:《辽史·乐志》,中华书局,1999年9月版,第535页。
    [2]文晓明、王立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运行机制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
    [3]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乐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
    [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5月。第464页。
    [5]刘天华:《国乐改进社缘起》,转引自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
    [6]梅里亚姆:《对民族音乐学理论的探讨》[J],巩海蒂译,《中国音乐学》1994年第4期。
    [1]陶亚兵:《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M],东方出版社2001年8月
    [2]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301页。
    [3]根据孙克仁、林有仁、应有勤、夏飞云《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结构体制的形成与沿革》所列材料整理,原文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1]周皓:《江南丝竹掌故》[J],《上海江南丝竹协会成立十五周年专辑》(内部刊物),上海江南丝竹协会等编。
    [2]萧友梅:《复兴国乐我见》,《萧友梅文集第一卷》[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736页。
    [3]王光祈:《著述人的最后目的》[M],载《欧洲音乐进化论》,上海中华书局,1924年。
    [1]【日】山口修:《出自积淤的水中》[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版,第57-58页。
    [2]萧友梅:《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载《萧友梅文集》[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45页。
    [1]郑体思:《怀念我国新型民族乐队的先驱,琵琶演奏大师陈济略教授》[J],《音乐探索》2005年第1期。
    [2]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
    [3]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乐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
    [3]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J],《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
    
    [1]郑体思:《怀念我国新型民族乐队的先驱,琵琶演奏大师陈济略教授》[J],《音乐探索》2005年第1期。
    [2]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大院,2008年6月。
    [3]本文作者:《曾寻访谈录》,北京市阜新门外真武庙二条七号,2008年6月。
    [4]同上。
    [1]孙克仁、林友仁、应有勤、夏飞云:《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结构体制的形成和沿革》[J],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2]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大院,2008年6月。
    [3]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J],载《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
    [4]中国音协:《接受苏联先进经验发展民族音乐——记查哈罗夫的讲话》[J],载《音乐通讯》1953年7月第1期。
    [1]吴伯超:《合乐四曲说明》[J],载《乐艺》创刊号(第一卷第一号),1930年4月,参见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40页。
    [2]本文作者:《曾寻访谈录》,北京市阜新门外真武庙二条七号,2008年6月。
    [3]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J],载《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
    [1]本刊记者:《继承发展民族传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中国音乐家协会召开民族乐队音乐座谈会》[J],载《人民音乐》1962年第1期。
    [2]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大院,2008年6月。
    [3]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音乐研究所。
    [4]《上海民族乐团团史》,内部材料,未发表。
    [1]熊月之:《上海城市精神论述》[J],《史林》第5期,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2]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
    [3]《大同演乐会简章》,载《音乐杂志》第二卷第九、十期,转引自《江南丝竹》(上海江南丝竹协会成立十五周年专辑)[J],上海江南丝竹协会内部刊物。
    [4]陈正声:《为民族音乐事业奉献终生——怀念民族音乐大师卫仲乐先生》[J],《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未发表。
    [5]陈正声:《柳尧章回忆录》[J],《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未发表。
    [1]《大同演乐会简章》[J],载《音乐杂志》第二卷第九、十期,转引自《江南丝竹》(上海江南丝竹协会成立十五周年专辑),上海江南丝竹协会内部刊物。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86页。
    [3]陈正声:《柳尧章回忆录》[J],《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未发表。
    [4]陈正声:《柳尧章回忆录》[J],《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未发表。
    [1]孙克仁、林友仁、应有勤、夏飞云:《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结构体制的形成与沿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2]卫仲乐等赴美演出期间,已故郑觐文之子郑玉荪,在未与大同乐会其他成员商量情况下,携大同乐会牌子迁往成都,并登报申明“大同乐会”已赴内地,详见《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刊物,未出版。
    [3]陈正生:《为民族音乐事业奉献终生——怀念民族音乐大师卫仲乐先生》[J],载《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刊物,未出版。
    [4]陈正声:《为民族音乐事业奉献终生——怀念民族音乐大师卫仲乐先生》[J],《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未发表。
    [5]张仁德:《从卫师受教育50载有感》,载《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刊物,未出版
    [6]陈正声:《为民族音乐事业奉献终生——怀念民族音乐大师卫仲乐先生》[J],《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未发表。
    [1]本文作者:《林律访谈录》,上海市鲁班路388号,2008年9月。
    [2]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刊物,未出版
    [3]上海国乐团体联合会,是上海民族乐团成立前,众多音乐社团共同推举产生的一个民间协调性组织,曾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文化管理部门领导下,担负了大量音乐文化活动中的协调工作。就笔者了解,其史料与作用迄今少有人提及。本文作者通过采访该联合会原骨干成员之一、上海乐团民间乐队创始人之一林律老先生了解到这一情况。
    [4]上海民族乐团团史(1952-1991),未公开发表。
    [1]本文作者:《林律访谈录》,上海市鲁班路388号,2008年9月。
    [2]秦鹏章于1999年12月7日写给戴树红的一封信,原件由戴树红提供。
    [1]本文作者:《顾冠仁访谈录》,上海市虹井路368弄2号,2008年9月。
    [2]根据民族器乐合奏曲《东海渔歌》总谱整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10月。
    [1]秦彭章:作曲家、指挥家,大同乐会成员之一,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50年代调文化部工作。
    
    [1]本文作者:《瞿春泉访谈录》,台北市信义路三段134号,2008年7月。
    [2]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213页.
    
    [1]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226-229页。
    [2]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3]张式业:《从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看今日之乐器改革》[M],《齐鲁艺苑》,1982年第1期
    [1]本文作者:《张式业访谈录》,济南市燕子山西路12号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修所,2008年6月。
    [2]宋军:根深叶茂花正红——介绍济南部队前卫歌舞团民族乐队[J],《樂壇》1982年8月.
    [3] 1956年8月,文化部和中国音协举办第一届全国音乐周,历时24天。8月24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参加音乐周的各地代表,并在怀仁堂与部分音乐工作者谈话,后经整理以《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为题在音乐界内部传达。
    [4]原野:《求师、求精、求进》[J],载《樂壇》,樂壇》编辑部,1982年8月版。
    [1]胡天泉:《略谈笙的演奏与发展》[J],载《樂壇》,樂壇》编辑部,1982年8月版。
    [2]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3]王希彦:《山东民间器乐概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第27页。
    [4]同2,第4页。
    [5]笔者根据前卫歌舞团部分调查情况,并结合王希彦:《山东民间器乐概论》有关材料整理。
    
    [1]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2]根据王希彦:《山东民间器乐概论》及唐朴林:《中国乐器组合录》整理。
    [1]王希彦:《山东民间器乐概论》[J],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328页
    [2]杨福生:《发展,来自不断的创新——回顾前卫民族乐团的乐器改革创新活动》[J],《人民音乐》2007年第3期。
    [3]本文作者根据刘凤锦、张式业、刘汉林等的采访内容,并结合相关乐曲总谱归纳。
    [4]董洪德:《从民族乐队的实践来看民族乐队的编成问题》[J],载《樂壇》1982年8月。
    
    [1]本文作者:《刘汉林访谈录》,北京军区后勤部干休所,2008年6月。
    [2]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341页。
    [1]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J],载《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
    [2]杨福生:《发展,来自不断的创新——回顾前卫民族乐团的乐器改革创新活动》[J],载《人民音乐》2007年第3期。
    [3]李元庆:《谈乐器改良的原则》,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18页。
    [4]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32-42页。
    [1]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M],时事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95页。
    [2]赵砚臣:《建国以来乐器改革综述》,载《中国新音乐史论集》[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第269页。
    [3]张子锐:《关于民族乐队配器实验的汇报》[J],《乐器》,1986年第6期
    [4]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M],时事出版社,2005年1月版,第122页。
    [5]李焕之:《民族乐队音乐的创作问题》[J],载《人民音乐》1962年第2期。
    [1]王仲丙、王饴矩:《概述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对低音弓弦乐器的改革》[J],载《乐器》,1983年第2期。
    [2]本文作者:《王仲丙访谈录》,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南路25号,2008年6月。
    [3]本文作者根据张子锐《介绍几种系统化民族乐器设计尺寸》一文归纳,详见《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第44页,音乐出版社1961年
    [4]同1.
    
    [1]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2]本文作者:《龚一访谈录》,上海市长宁路1277弄2号,2008年9月。
    [3]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M],时事出版社,2005年1月﹐第109页。
    [4]本文作者:《王仲丙访谈录》,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南路25号,2008年6月。
    [1]本文作者:《刘汉林访谈录》,北京军区联勤部干修所,2008年6月。
    [2]乐声:《中国音乐博物馆》[M],时事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43页。
    [3]《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第348页。
    [4]乐声:《中国音乐博物馆》[M],时事出版社,2005年11月第343页。
    [1]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第34页。
    [2]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市煤炭文工团家属院,2008年6月。
    [3]本文作者:《王仲丙访谈录》,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南路25号,2008年6月。
    [4]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市燕子山路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1]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34页。
    [1]张式业:《勇于革新不断前进》[M],载《樂壇》,1982年11月。
    [1]本文作者:《林律访谈录》,上海市鲁班路388号,2008年9月。
    [2]赵砚臣:《建国以来乐器改革综述》,载《中国新音乐史论集》[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
    [1]【德】西奥博尔德·波姆(Theobald Boehm)于19世纪30年代设计的长笛指键系统,在扩大该乐器音域、方便演奏,以及影响整个西洋木管乐器指键发展等方面,具有划时代意义。
    [2]本文作者:《陆春龄访谈录》,2008年9月。
    [3]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1]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M],时事出版社,2005年11月﹐226页。
    [2]雷思·米德格雷等:《世界乐器》[M],关肇元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10月,第90页。
    
    [1]本文作者:《俞良摸访谈录》,北京市和平街23号“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大院,2007年11月。
    [2]本文作者:《刘汉林访谈录》,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1]张式业:《勇于革新,不断前进》[J],载《樂壇》第20页,1982年8月。
    [2]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3]转引自《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第487页。
    [4]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时事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171页。
    [1]本文作者:《张式业访谈录》,济南市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2]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3]本文作者:《张式业访谈录》,济南市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4]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第34页,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时事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226页。
    [1]本文作者:《张式业访谈录》,济南市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2]李元庆:《谈乐器改良的原则》[J],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14页。
    [3]《人民音乐》评论员:《进一步地展开民族乐器改良工作》[J],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1-3页。
    [1]李元庆:《谈乐器改良的原则》,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18页。
    [2]同1,第6页。
    [3]《大同演乐会简章》[J],载《音乐杂志》第二卷第九、十期,内部资料,未发表。
    [1]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1月,第86页。
    [2]陈正声:《柳尧章回忆录》[J[,《中国管弦乐团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册》,内部资料,未发表
    [3]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8页。
    [4]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32-42页。
    [1]本文作者:《王仲丙访谈录》,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南路25号,2008年6月。
    [2]乐声:《中国乐器博物馆》[M[,时事出版社,2005年月版,第62页。
    [3]李元庆:《谈乐器改良的原则》[J],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17页。
    [1]本文作者:《张式业访谈录》,济南市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2]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34页。
    [3]乐声:《中国音乐博物馆》[M],时事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343页。
    [4]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67页。
    
    [1]胡天泉:《略谈笙的演奏与发展》[J],载《樂壇》,1982年11月。
    [2]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1]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音乐出版社第一集[M],1961年12月版,第32-42页。
    [2]本文作者:《刘汉林访谈录》,北京军区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3]韩宝强:《音乐理论:请注明你的有效性》[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66页。
    [1]如轻工业部轻工业局民族乐器改革试点组:《二胡制作实验报告》、钱非《试谈笛子和胡琴的改良》等。
    [2]李元庆:《谈乐器改良的原则》[J],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8页。
    [3]韩宝强:《音为本乐为魂——二十世纪中国民族乐器改良得失鉴》[M],载《音乐理论:请注明你的有效性》,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版,第69页。
    [1]毛继增:《民族乐器改良的新成就》[J],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24页。
    
    
    [1]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11页。
    [2]《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14页。
    [3]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J],《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
    [4]孙克仁、林友仁、应有勤、夏飞云:《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结构体制的形成和沿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1]孙克仁、林友仁、应有勤、夏飞云:《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结构体制的形成和沿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1]统计数据来自1961年12月北京举行的“民族乐队座谈会”,转引自乔建中:《民族乐队作品创作四十年》,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1期。
    [1]胡登跳:关于民族乐队的编制,载《人民音乐》1961年第10期。
     [1]音乐出版社,1956年北京第1版.
    [1]音乐出版社,1959年北京第1版
    [2]是山东民间鼓吹乐队的主要演奏形式之一,也是鲁西南、鲁中南、鲁北等地流行的细乐乐队、笙笛合奏、吹咔乐队等的基础。
    [3]本文作者:《刘凤锦采访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政治部干休所。
    [4]胡登跳:《论中国民族管弦乐队》,载《中国新音乐史论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第254页。
    [1]本文作者:《张式业访谈录》,济南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2]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第41页。
    [3]李元庆:《谈乐器改良问题》[J],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4页。
    [1]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34页。
    [2]董洪德:《从民族乐队的实践来看民族乐队的编成问题》[J],载《樂壇》1982年8月。
    [3]萧友梅: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萧友梅全集》第一卷[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41页。
    [1]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8页
    [2]本文作者:《曾寻访谈录》,北京复兴门外大街商业城“吉野家”,2008年6月。
    [3]《民间器乐广播曲选》第一集[M],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编,第6页、第39页。
    [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演奏曲谱资料第52号。
    [5]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丛刊(器乐合奏曲),音乐出版社,1955年版。
    [6]本文作者根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部分演奏曲谱资料,并结合对曾寻、俞良模、王仲炳等采访内容归纳。
    [1]本文作者:《曾寻访谈录》,北京复兴门外大街商业城“吉野家”,2008年6月。
     [1]《上海民族乐团团史》,未公开发表。
    [1]本文作者:《顾冠仁访谈录》,上海市虹井路368弄2号,2008年9月。《江南丝竹简介》[M],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6月版,第3页。
    [1]本文作者:《顾冠仁访谈录》,上海市虹井路368弄2号,2008年9月。
    [2]本文作者:《刘凤锦访谈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张式业访谈录》,济南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1]本文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概括整理。
    [2]董洪德:《从民族乐队的实践来看民族乐队的编成问题》[J],载《樂壇》1982年8月。
    [3]本文作者:《张式业访谈录》,济南市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4]本文作者根据相关资料概括整理。
    [1]本文作者:《刘凤锦采访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
    [2]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340-345页。
    [3]同1。
    [4]本文作者:《刘凤锦采访录》,济南市六里山路3号政治部干休所,2008年6月;《张式业访谈录》,济南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58页。
    [2]本文作者:《龚一访谈录》,上海市长宁路“今虞轩”,2008年9月。
    
    [1]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第240页。
    [2]本文作者:《彭弘访谈录》,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2007年11月。
    [3]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8月版。
    [1]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2月版,第260-262页。
    [2]本文作者:《顾冠仁访谈录》,上海市虹井路368弄2号楼702室,2008年9月。
    [3]本文作者:《顾冠仁访谈录》,上海市虹井路368弄2号楼702室,2008年9月。
    [4]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版,第109页。
    [5]上海文艺出版社1961年版。
    
    [1]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434页。
    [2]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6月版。
    [1]《人民音乐》评论员:进一步地开展民族乐器改良工作,《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1页。
    [2]同1
    [3]本文作者:《张式业访谈录》,济南市燕子山西路12号济南军区联勤部第四干休所,2008年6月。
    [4]同2,详见王冬溟:《见证周恩来邓颖超与山东》[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下卷第436页。
    [5]梁茂春:《论民族乐队交响化——为香港中乐团主办的研讨会而作》[J],载《人民音乐》,1998年第2期。
    [6]涵子:《世纪末的沉思——田青谈中国民族器乐的“第三种模式”》[J],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11期。
    [1]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110页。
    [2]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491页。
    [3]《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中国音乐学》1985年创刊号。
    [4]涵子:《世纪末的沉思——田青谈中国民族器乐的“第三种模式”》[J],《人民音乐》1997年第11期。
    [5]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00页。
    [1]王书伟:《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50年及未来发展》,2007北京彭修文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国际论坛开幕式发言,自本文作者:《弘扬传统自主创新——“2007北京彭修文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国际论坛”述评》[J],载《音乐与表演》,2008年第1期。
    [2]周恩来:《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1949年7月6日,《中国新文艺大系》[M],1949-1966理论史料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16-24页。
    [3]人民日报社论:《继续为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文艺方向而斗争——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1952年5月23日,《中国新文艺大系》[M],1949-1966理论史料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版,第50-55页。
    [4]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市煤炭文工团家属院,2008年6月。
    [1]本文作者:《彭弘访谈录》,北京市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广电部”家属大院,2008年6月。
    [2]王大启:《中国广播艺术团民族乐团大事记》,未发表。
    [3]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大院,2008年6月。
    [4]本文作者:《李友仁访谈录》,北京市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广电部”家属大院,2008年6月。
    [5]丁涧:用心血浇灌民族音乐之花——指挥家彭修文,转引自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M],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99页。
    [6]详见本文作者:《弘扬传统自主创新——“2007北京彭修文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国际论坛”述评》[J],载《音乐与表演》,2008年第1期。
    [1]朴东升:《关于民族管弦乐队——致中国音协会员部一同志的信函》,载《民乐纪事50年》[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10月。
    [2]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大院,2008年6月。
    [3] 1961年,中国音协在北京召开民族乐队音乐座谈会,主办方在促进与会者经验交流的同时,首次对民族乐队的“交响性”提出了批评,认为民族乐队不能生搬硬套和盲目地照搬西洋管弦乐队的做法,载“本刊记者:《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中国音乐家协会召开民族乐队音乐座谈会》,载《人民音乐》1962年第1期。
    [4]《民族乐队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J],载《人民音乐》1964年第6期。
    [5]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院,2008年6月。
    [6]彭修文:《民族乐队音乐发展的几个问题》[J],载《人民音乐》1964年第6期。
    [1]彭修文:《民乐琐谈》,载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第268-269页。
    [2]彭修文:《民乐琐谈》,载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第269-270页。
    [3]本文作者:《彭弘访谈录》,北京市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广电部”家属大院,2008年6月。
    [1]本文作者:《王仲炳访谈录》,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南路25号,2008年6月。
    [2]彭修文:《民乐琐谈》,载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第269页。
    [3]彭修文:民乐琐谈,载刘靖之、吴赣伯:《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国乐思想》[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出版,第269-270页。
    [4]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J],载《人民音乐》1955年6月号
    [5]彭修文:《民乐琐谈》,载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M],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第269-270页。
    
    [1]同3,第270页。
    [2]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4页。
    [3]于庆新:《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访谈录》[J],载《人民音乐》1995年第10期。
    [1]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七月。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七月。
    [2]本文作者:《曾寻访谈录》,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吉野家,2008年6月。
    [3]本文作者:《彭弘女士访谈录》,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2007年6月。
    [1]于庆新:《以独特的民族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访谈录》[J],载《人民音乐》1995年第10期。
    [2]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院,2008年6月。
    [3]本文作者:《彭弘女士访谈录》,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2007年6月。
    [1] 1946年,原“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国乐队大部分成员随“中央台”迁往南京,部分四川籍人员留在重庆台(称“国际台),组成了“国际广播电台”国乐队。
    [2]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院,2008年6月。
    [1]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院,2008年6月。
    [2]刘大冬:《指挥学科建设及理论研究工作纵横观》(内部刊物),其中部分内容以《80年代中国指挥学科建设及理论研究纵横观》为题刊发于《中国音乐年鉴》1991年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3月版)。
    [3]本文作者:《王仲炳访谈录》,北京市十景山区八角南路25号,2008年6月。
    [4]本文作者:《俞良模访谈录》,北京,中国煤炭文工团家属院,2008年6月。
    
    [1]本文作者:《李友仁女士访谈录》,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2008年6月。
    [2]本文作者:《曾寻访谈录》,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吉野家,2008年6月。
    [1]箫友梅:《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载《箫友梅文集》(第一卷)[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45页。
    [2]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80-181页。
    
    [1]本文作者:《李友仁女士访谈录》,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2007年6月。
    [2]本文作者:《彭弘女士访谈录》,北京市西城区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2007年6月。
    1本文作者:《彭弘访谈录》,北京市西便门北滨河路2号“广电部”家属大院,2008年6月。
    2秦鹏章:《谈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的音乐会》[J],载《人民音乐》1958年第4期。
    3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87页。
    4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管弦乐团,也称中央广播民族乐团, 1980年更名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根据笔者了解,在彭修文担任艺术指导兼指挥艺术,以及团长兼指挥期间,该团实际运行的是“艺术指导兼指挥负责制”。
    5由于表中所列作品大多未正式出版,原谱中对此亦少有具体标明,故笔者在乐队配置分类中未列出乐器配置的具体数量,以便在必要时根据相关资料加以进一步考证与研究。
    [1]箫友梅:《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载《箫友梅文集》(第一卷)[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45页。
    [2] 1976年10月,以“四人帮”退出政治舞台为主要标志,历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就此画上了句号。1977年开始,“改革开放”等社会大潮引领中国大陆进入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的新时期。充分解放思想、纷繁艺术现象、多元文化观念等,成为民族乐队创作和表演面临不同层面思索和变革需要,求真务实、不断进取的社会背景。
    [3]人民日报社论:《继续为毛泽东同时所提出的文艺方向而斗争——纪念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1952年5月23日,载《中国新文艺大系》1949-1966理论史料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第50-54页。
    [4]李西安:我们将如何面对21世纪,载李西安音乐文集《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第109页。
    [5]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第4页。
    [1]本文作者:《顾冠仁访谈录》,上海市虹井路368弄2号,2008年9月。
    [1]本文作者:《瞿春泉访谈录》,台北市信义路三段134号,2008年7月
    [2]上海民族乐团团史(1953-1991)第21页,内部资料,未发表。
    [3]龚一,著名古琴艺术家, 1985-1991年间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
    [4]本文作者:《龚一访谈录》,上海市长宁区1277弄2号“今虞轩”,2008年9月。
    [1]本文作者:《顾冠仁访谈录》,上海市虹井路368弄2号,2008年9月。
    [2]顾冠仁,作曲家,1991-1996年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1996-2000年任该团艺术总监。
    [3]本文作者:《顾冠仁访谈录》,上海市虹井路368弄2号,2008年9月。
    [4]上海民族乐团团史(1952-1991),未公开发表。
    [1]同1。
    [2]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第496页。
    [3]济南军区前卫歌舞团编:《前卫歌舞团五十年》[M],黄河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7页。
    [4]原野:《求师·求精·求进》[J],载《樂壇》1982年8月,
    [5]本文作者:《刘汉林访谈录》,北京军区后勤部干休所,2008年6月。
    [1]本文作者根据《刘汉林访谈录》、《张式业访谈录》,并结合陈奎及:《建设新型的民族管弦乐队——前卫歌舞团民乐队简介》(载《中国音乐》1981年第3期)整理。
    [2]本文作者根据《刘汉林访谈录》、《张式业访谈录》,并结合陈奎及:《建设新型的民族管弦乐队——前卫歌舞团民乐队简介》(载《中国音乐》1981年第3期)整理。
    [1]同1,其中部分统计数据参考自李娜:《前卫民族管弦乐队的音乐创作及艺术成就》,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5月。
    [2]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第498页。
    [3]如自90年代军队文艺团体在机制上进行重大调整后,各部队文工团均从地方音乐院校招收了大量毕业生参军入伍,部队文艺团体与地方合作进行的音乐创作、音乐传播活动日趋多样等。
    [1]李双江:《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M],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第498页。
    [2]本文作者:《王天力访谈录》,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歌舞团,2008年6月。
    [1]本文作者:《王天力访谈录》,济南军区政治部前卫歌舞团,2008年6月。
    [2]《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中国音乐学》1985年创刊号。
    [3]《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中国音乐学》1985年创刊号。
    [4]王安国:《我国音乐创作“新潮”概观》[J],载《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1期。
    [5]李西安:我们将如何面对21世纪?载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第110页。
    [6]同2。
    [1]李西安:《我们将如何面对21世纪》,载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第108页。
    [2]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第33页。
    [1]《一石激起千层浪——“谭盾民族器乐作品音乐会”座谈会简述》[J],《中国音乐学》1985年创刊号。
    [2]作曲家郭文景与音乐学家李西安的谈话,引自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11页。
    [1]唐建平博士论文:《分析与总结——关于我三年来的音乐创作》第18页,中央音乐学院,1995年5月。
    
    [1]唐建平:《急急如令——为十四件民族乐器而作》总谱扉页,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1997年4月。
    [2]笔者根据作曲家总谱并结合自己的备课笔记、排练体会归纳而成。
    [1]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3月,第206页。
    [1]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修订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9月,第56-57页。
    [2]山口修:《出自积淤的水中——以贝劳音乐文化为实例的音乐学新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46页。
    [1]【德】乌德里希·贝克:《什么是全球化?全球主义的曲解——应对全球化》[M],常和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第2页。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16页。
    [3]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352页。
    [4]王书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50年发展历程——2007北京“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国际研讨会”开幕式讲话》,详见笔者:《弘扬传统自主创新——2007北京“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国际研讨会”述评》[J],载《音乐与表演》,2008年第1期。
    [1]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第379页。
    [1]《乱云飞》为现代京剧《杜鹃山》中女主角柯香的主要唱腔之一。
    [2]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第377页。
    [3]转引自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第111页。
    
    [1]本文作者:《卢亮辉访谈录》,台北市立国乐团,2008年7月。
    [2]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第110-111页。
    [1]本文作者:《陈澄雄访谈录》,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2巷7-5号,2008年7月。
    [2]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第150页。
    [3]李西安:《走出大峡谷》[M],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第110页。
    [4]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379页。
    [1]新华网记者王昀加王星桥专访:世界舞台期待中国民乐——访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彭家鹏。
    [2]阎惠畅:香港中乐团2005-2006第二十九乐季音乐会目录表,香港中乐团。
    [3]钟耀光:乐音与空间共奏:分享音乐与价值观,《新丝路》(台北国乐双月刊)2008年地1期,台北市立国乐团。
    [4]王书伟:《论中国广播民族乐团50年及未来发展》,参见笔者:《弘扬传统自主创新——“2007北京彭修文中国民族管弦乐艺术国际论坛”述评》[J],载《音乐与表演》2008年第1期。
    [5]萧友梅:《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载《萧友梅全集》(第一卷)[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44页。
    [1]布鲁诺·内特尔:《你永远不能理解这种音乐》,载《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M],张伯瑜等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23页。
    [2]另据林佩娟根据杨秉忠所提供的节目单统计,当时赴台湾演出人员一行共25人,由台长吴道一领队,详见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七月。
    [3]本文作者:《曾寻访谈录》,北京市阜新门外真武庙二条七号,2007年6月3日。
    [4]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七月。
    [5]本文作者:国立台湾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许文鹏发言摘要,自《2008两岸国乐发展座谈会》纪要,台北市立国乐团,2008年7月。
    [1]林佩娟:《多元文化的再现与延伸——论国乐的产生与在台湾的发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中华民国九十六年七月。
    [2]本文作者:《2008两岸国乐发展座谈会》纪要,台北市立国乐团,2008年7月。
    [3]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网站:http:∥www﹒mac﹒gav﹒tw∕。
    
    [1]本文作者:《李英访谈录》,台北市立国乐团,2008年7月14日。
    [2]王庆台:《中华民国实验国乐团》,中华民国实验国乐团,民国八十七年一月版,第10-11页。
    [3]本文作者:《陈中申访谈录》,国立台南艺术大学民族音乐学研究所,2008年7月13日。
    
    [1]本文作者:《陈澄雄访谈录》,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2巷7-5号,2008年7月16日。
    [2]本文作者:《郭哲诚访谈录》,高雄市实验国乐团,2008年7月15日。
    
    [1]本文作者:《陈澄雄访谈录》,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2巷7-5号,2008年7月16日。
    [2]黎田、黄家齐:《粤乐》[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3-14页。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第53页。
    [2]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118页。
    [3]即聚会。
    [4]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119-122页。
    [1]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122-123页。
    [2]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第52-53页。
    [3]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夜总会、酒楼出现的以中国风情为特征的歌舞表演、器乐演奏等。
    [1]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142页。
    [2]陶飞:《中乐话今昔》[J],载1984年《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总会女青年中乐团二十周年纪念特刊。
    
    [1]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149页。
    [2]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144页。
    [3]吴赣伯:《香港中乐团的困惑与困境》,载香港《信报》,1992年7月13日。
    4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61页。
    5香港中乐团以每年4月至次年3月为一个音乐季。
    6吴大江口述,郑学仁:《现代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演变.五四运动至今日》(1984),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图书馆,详见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
    1本文作者:《陈澄雄访谈录》,台北市立国乐团,2008年7月14日。
    [2]本文作者:《卢亮辉访谈录》,台北市立国乐团,2008年7月16日。
    [1]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第152页。
    [2]本文作者:《卢亮辉访谈录》,台北市立国乐团,2008年7月16日。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第59页。
    [1]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第155页。
    [2]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第152页。
    [3]本文作者:《陈澄雄访谈录》,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22巷7-5号,2008年7月16日。
    [4]台北《中国时报》,1988年5月2日,转引自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
    [5]北京日报,1987年9月15日。
    [6]转引自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
    [7]在后几首作品的唱片录制与发行中,音乐编辑还在乐曲解说中特意印制了录音时的乐队配置、声部排列位置图。
    [8]笔者根据相关唱片出版说明,并结合其他资料归纳而成。
    [1]笔者根据对陈澄雄、卢亮辉等的采访,并结合结合其他相关资料分析,这一时期应聘担任过乐团艺术总监兼指挥的包括夏飞云、陈燮阳、石信之、陈能济等,由于人事关系、专业知识结构等原因,以上几人在任期间的香港中乐团发展比较有限,乐团的艺术形象也因此受到一定损害,详见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第158页。
    [2] 1995年,石信之去任后,香港市政署原计划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指挥彭修文继任中乐团艺术总监一职,但由于彭修文不幸病势未能实现,经一段时期空缺后,该职改由阎惠昌接任。
    [3]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第160页。
    [4]详见余少华:《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方向与展望——中乐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第219页。
    [1]香港《文康信息》,2001年5月(第5期)。
    [1]据笔者2008年在台湾采访陈澄雄的材料,1988年5月,关乃忠率团赴台湾参加第一届环境艺术节演出期间,曾被国乐界认为过于突出“交响乐”的声部布局与音响追求,导致“失去传统中乐韵律、使中乐团沦为二流西乐团”等。
    [2]原香港中乐团助理总监白德:《香港中乐团与西方听众》[J],1992年9月,《香港中乐团15周年纪念》特刊。
    [3]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M],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第160页。
    [1]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3月版,第71页。
    [2]“中国音乐自性危机论”,是近年来学界反思20世纪中国音乐道路的一股重要思潮。其源头,与20世纪前期萧友梅、黄自等一批欧美留学归国的“西化”学者观念相联系。持“危机论”者认为,萧友梅、黄自等以西方音乐体系塑造中国现代音乐教育,从而造成“欧洲中心论”蔓延、以及“重西轻中”、“以西否中”等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严重倾向。
    [3]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8页。
    [1]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中央广播民族管弦乐团乐器组在1954年内对民族乐器的整理和改良工作》,载《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卷)〔M〕,音乐出版社,1961年12月版,第32页。
    [2]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7月版,第301页。
    [1]袁静芳:《民族器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版,第2页。
    
    [1]恩格思:《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
    [2]《花都乐缘——法国五月》演出季节目单〔J〕,香港中乐团,2005年5月。
    [3]《文化北北——国乐话匣子系列》演出节目单〔J〕,台北市立国乐团,2006年9月。
    [4]李民雄:《华乐在新加坡》〔J〕,载《人民音乐》,1994年第11期。
    [5]《金色世纪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访欧巡演》节目单,2000年1月。
    [1]乌德里希·贝克:《什么是全球化?全球主义的曲解——应对全球化》〔M〕,常和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第10页。
    [2]李元庆:《谈乐器改良问题》〔J〕,载《人民音乐》,1954年2月号。
    [3]李元庆:《谈乐器改良的原则》[J],载《人民音乐》,1955年4月号。
    [1]韩国鐄:《民族乐器的改良1946-1976》[M],载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1946-197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0年版,第385页。
    [2]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J],《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
    [1]萧友梅:《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M],载《萧友梅文集》(第一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2]【美】古塔·佛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望玉基础》[M],华夏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1]玛西亚·赫尔顿、诺尔玛·麦克雷奥德:《音乐语境》[M],载张伯瑜:《西方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195页。
    [2]陈来:《传统与现代》[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第19页。
    [1]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版)[M],1999年9月,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117页。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刘云德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美〕马文﹒哈利斯:《文化人类学》,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迁》,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日〕渡边護:《音乐美的构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出版社,2004年版;
    〔美〕古塔﹒佛格森:《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华夏出版社,2005年
    版;
    〔英〕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版;
    〔美〕阿兰﹒邓迪斯:《民俗解析》,卢晓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德〕里曼:《音乐美学要义》,冯长春译,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奥〕罗·霍尔顿:《全球化与民族国家》,倪峰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1月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什么是全球化?全球主义的曲解——应对全球化》,常和芳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法〕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美〕费朗兹·博厄斯:《人类学与现代生活》,刘莎、谭晓琴、张卓宏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荷兰〕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版;
    〔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德〕格莱塞:《艺术的起源》,蔡幕晖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10月版;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齐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4月版;
    〔英〕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美〕唐纳德﹒L﹒哈迪斯蒂:《生态人类学》,文物出版社,2002年版;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第1-4册),中华书局,2007年6月版;
    费孝通:《民族与社会》,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腾守尧:《艺术社会学描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侯均生:《西方社会学思想进程》,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马戎、周星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年版;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马戎:《民族社会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王铭铭:《西方与非西方》,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童恩正:《人类与文化》,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燕迪:《音乐的人文诠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艺衡等:《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冯普仁:《吴越文化》,文物出版社,2007年4月版;
    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张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出版社,2002年9月版;
    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
    马戎、周显:《21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恩涌等:《中国文化地理》,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
    邹逸林:《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嵇国煌:《中国三千年运河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8月版;
    郗志群:《历史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版;
    曹树基、吴松弟、葛树雄:《中国移民史》(第五卷),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版;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9月版;
    张颐武:《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文化发展史》,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龚鹏程:《文化符号学——中国社会的肌理与文化法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8月版;
    〔德〕库克﹒萨克斯:《比较音乐学》,台湾全音乐乐谱出版社,1993年版;
    〔日〕山口修:《出自积淤的水中——以贝劳音乐文化为实例的音乐学新论》,纪太平、朱家俊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日〕德丸吉彦:《民族音乐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美〕菲利普·布鲁姆等:《民族音乐学与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5月版;
    〔日〕三木稔:《日本乐器法》,王燕樵、龚林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1月版;
    〔德〕海尔曼·舍尔欣:《指挥教程》,王元方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汪启璋、吴佩华、顾连理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1月版;
    〔美〕韦慈朋:《江南丝竹在上海》,阮弘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9月版, G·韦尔顿·马逵斯:《20世纪的音乐语言》,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版,
    〔英〕史密斯·布林德尔:《新音乐: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黄枕宇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版。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6月版;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12月版;
    樊祖荫等:《民族音乐文论选萃》,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9月版;
    董维松、沈恰:《民族音乐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
    蔡仲德:《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李美燕:《琴道与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刘承华:《古琴艺术论》,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马长寿:《民族学论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版;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伍国栋:《民族音乐学视野中的传统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伍国栋:《中国古代音乐》,商务印书馆,1991年12月版;
    杜亚雄:《民族音乐学概论》,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乔建中:《土地与歌——传统音乐文化及其地理历史背景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研所:《民族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3月版;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民族乐器改良文集》第一集,北京音乐出版社1961年版;
    熊冀华、邱正桂:《管弦乐总谱读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3月版;
    李民雄:《民族管弦乐总谱写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
    叶栋:《民族器乐的体裁与形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李西安、军弛:《中国民族曲式》,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版;
    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4月版;
    李西安:《走出大峡谷》,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
    刘福安:《民族化复调写作》,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10月版;
    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4月版;
    乔建中:《国乐新说》,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樊祖荫:《中国五声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12月版;
    蒋菁:《中国戏曲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5月版;
    于苏贤:《20世纪复调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年8月版;
    季家锦:《20世纪西方作曲技法》,华乐出版社,2000年8月版;
    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刘靖之、吴赣伯:《中国新音乐史论集》,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4年版;
    吴赣伯:《国乐随笔》香港文化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吴赣伯:《二十世纪香港中乐史稿》,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2006年6月版;
    李民雄:《民族器乐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徐士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纲》,南海出版社1997年;
    胡登跳:《民族管弦乐法》,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
    余少华:《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方向与展望——中乐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临时市政局1997年版;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伍国栋:《中国音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卞祖善:《乐海管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1年12月版;
    居其宏:《超越与重构——居其宏音乐学研究文集》,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居其宏:《当代音乐的批评话语》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
    居其宏:《中国新音乐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
    李西安:《走出大峡谷》安徽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明言:《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华乐出版社2002年;
    刘育熙:《刘北茂纪念文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唐朴林:《中国乐器组合录》,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年9月版;
    金湘:《困惑与求索》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刘再生:《中国音乐的历史形态》,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
    朴东升:《民乐纪事50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
    戴嘉枋:《面临挑战的反思——戴嘉枋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李诗原:《中国现代音乐:本土与西方的对话——西方现代音乐对中国大陆音乐创作
    的影响》,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版;
    项阳:《当传统遭遇现代》,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
    《萧友梅全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袁静芳:《民族器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李吉提:《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刘水云:《明清家乐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项阳:《中国弓弦乐器史》,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朴东升:《民乐指挥概论》,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7月版;
    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袁静芳:《传统器乐与乐种论著综录》2006年;
    史仲文:《中国艺术史·音乐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南京艺术学院:《中国当代音乐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
    彭丽:《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梁茂春、项筱刚、李岩:《中国音乐论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7年5月版;
    宋瑾:《国外后现代音乐》,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2月版;
    韩宝强:《音乐理论:请注明你的有效性》,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5月版;
    黎田、黄家齐:《粤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王希彦:《山东民间器乐概论》,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陈应时:《中国乐律学探微》,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2月版;
    刘靖之:《中国新音乐史论集》(回顾与反思),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2年版;
    徐士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稿》,南海出版公司,1997年7月版;
    阮弘:《国乐与都市——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在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8年3月版;
    刘靖之:《论中国新音乐》,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之都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1月版;
    汪毓和:《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载《音乐研究》,1960年第3期;
    蒋一民:《关于我国音乐文化落后原因的探讨》,载《音乐研究》,1980年第4期;
    沈洽:《音腔论》,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沈洽:《音腔论》(续),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1期;
    李惟白:《民族音乐文化色彩块》,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5年第1期;
    管建华:《中西音乐及其文化背景之比较》,载《音乐探索》,1985年第4期;
    乔建中:《作为文化现象的民间音乐》,载《中国音乐学》,1986年第3期;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和发展》,载《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
    钱仁康:《“老八板”源流考》,载《音乐艺术》,1990年第2期;
    〔加〕蒂莫西·赖斯:《关于重建民族音乐学》,汤亚汀译,载《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4期;
    郭乃安:《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载《中国音乐学》,1991年第2期;
    冯光钰:《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法的变化趋势》,载《中国音乐》,1992年第4期;
    赵宋光:《音乐文化的分层多区构成描述——关于音乐文化学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法、步
    骤和若干建议》,载《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2期;
    刘悦:《文化圈理论与传统音乐的观众》,载《人民音乐》,1995年第2期;
    沈洽:《“融入”与“跳出”:民族音乐学之“道”》,载《音乐研究》,1995年第2期;
    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载《人民音乐》,1996年第1期;
    李焕之、王安国:《世纪的回眸——中国传统音乐的流变与当今中国音乐的表述方式》,载《人民音乐》,1996年第1期;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载《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上),载《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2期;
    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下),载《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3期;
    刘正维:《我国民间音乐的调式体系与调式分布》,载《交响》,2002年第1期;
    冯光钰:《关于音乐与传播的思考》,载《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刘正维:《我国民间音乐的调式型号与板块分布》,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蔡际洲:《中国传统音乐的生态环境及其可持续发展》,载《中国音乐》,2003年第2期;
    杜亚雄、邸晓嫣:《“采风”还是“田野工作”》,载《黄钟》,2005年第1期;
    管建华:《后现代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载《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
    赵志安:《民族音乐学历时性研究述见》,载《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3期;
    方矢:《北京举行乐器改良座谈会》,载《人民音乐》,1954年第12期;
    杨荫浏:《从〈春江花月夜〉的标题谈起》,载《人民音乐》,1954年第2期;
    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乐器改良组:《关于几种改良乐器的介绍》,载《人民音乐》,1955年第4期;
    张晋德:《一个新型民族乐队的成长——介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民族乐团》,载《人民音乐》,1955年第6期;
    毛继增:《民族乐器改良的新成就》,载《人民音乐》,1959年第3期;
    戴树屏:《关于民族乐队的队形排列》,载《人民音乐》,1961年第6期;
    咏山:《也谈民族乐队的乐器配备问题》,载《人民音乐》,1961年第11期;
    胡登跳:《关于民族乐队的编制》,载《人民音乐》,1961年第10期;
    本刊记者:《继承发展民族传统、贯彻“百花齐放”方针——中国音乐家协会召开民族
    乐队音乐座谈会》,载《人民音乐》,1962年第1期;
    黄晓飞:《评民族管弦乐曲〈东海渔歌〉》,载《人民音乐》,1962年第4期;
    李焕之:《民族乐队音乐的创作问题》,载《人民音乐》,1962年第2期;
    本刊编辑部:〈关于音乐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问题的讨论情况〉,载《人民音乐》,1964年第8-9期;
    袁丙昌:《试谈乐队的建设发展》,载《人民音乐》,1964年第6期;
    杨荫浏:《在乐器改革工作方面也要向解放军学习》,载《人民音乐》1964年第10期;
    本刊编辑:《关于器乐创作和民族乐队的建设与发展》中贺绿汀的讲话,载《音乐舞蹈研究》1976年第1期;
    叶语:《致贺绿汀同志的一封信——我对民族乐队问题的一点看法,载《音乐舞蹈研究》,1979年第6期,原载《文汇报》1979年6月14日第4版;
    毛继增:《乐改园地开新花——记民族乐器改革展览、表演会》,载《人民音乐》1978年第1期;
    叶语:《致贺绿汀同志的一封信——我对民族乐队问题的一点看法,载《音乐舞蹈研究》,1979年第6期,原载《文汇报》1979年6月14日;
    丁善德:《回顾建国三十年来的音乐创作》,载《人民音乐》1979年11-12期;
    陈奎及:《建设新型的民族管弦乐队》,载《中国音乐》1981年第3期;
    肖兴华:《我国拉弦乐器的产生与流变》,载《乐器》,1981年第6期;
    止蕤:《谈民族乐队低音乐器》,载《中国音乐》1982年第1期;
    林律:《大同乐会民族乐器图片简释——兼谈大同乐会和创办人郑觐文》,载《乐器》,1982年第1期;
    张之良、马宝山:《谈民族管乐器的改革》,载《中国音乐》,1982年第1期;
    孙克仁、林有仁、应有勤、夏飞云:《我国民族管弦乐队结构体制的形成与沿革》,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年第1期;
    徐源:《民间器乐合奏的声部结合》,载《音乐研究》,1982年第3期;
    程云:《民族乐队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载《人民音乐》1982年第7期;
    程午嘉、瞿安华:《中国民族管弦乐队历史的回忆》载《中国音乐》1982年第4期;
    蔡惠泉、王志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简介》,载《中国音乐》1982年第2期;
    何昌林:《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依据——谈民族乐器改革》,载《乐器》1983年第6期、1984年第1期;
    王铁锤:《对民族管乐器改革的一点看法》,载《乐器》1983年第2期;
    胡登跳:《民族乐队的建设问题》,载《音乐研究》1983年第3期;
    王仲丙、王贻距:《概述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对低音弓弦乐器的改革》,载《乐器》1983年第2-3期;
    牟洪:《混合乐队配器法》,载《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王志伟:《民族乐队常用乐器及其编制问题》,载《中国音乐》,1984年第4期;
    胡登跳:《民乐创作的创新与继承》,载《人民音乐》1984年第11期;
    李凌:《民族器乐艺术、前途远大》,载《中国音乐》1984年第2期;
    刘文金:《背景、前景、景象——发展中的新型民族器乐创作》,载《人民音乐》,1984年第11期;
    陈济略:《民族乐队建设的构思》,载《中国音乐》1985年第1期;
    洪建国:《民族乐器改革琐谈》,载《乐器》1985年第3期;
    本刊编辑:《音乐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座谈会》,载《人民音乐》1986年第5期;
    张子锐:《关于民族乐队配器实验的汇报》,载《乐器》1986年第6期;
    杜庆云:《中央民族乐团》,载《人民音乐》1987年第6期;
    杜庆云:《中央民族歌舞团民族管弦乐队》,载《人民音乐》1987年第7期;
    杜庆云:《中国电影乐团民族管弦乐队》,载《人民音乐》1987年第7期;
    高德祥:《中国古代乐队中的指挥》,载《中国音乐》1987年第3期;
    刘文金:《民族管弦乐队的实验性及其他》,载《人民音乐》,1987年第8期;
    杜庆云:《中国广播民族乐团》,载《人民音乐》1987年第9期;
    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存与发展》,载《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4期;
    李凌:《谈民族管弦乐艺术——在民族管弦乐学会年会上的讲话》,载《中国音乐》1987年第4期;
    黄大刚:《试论民族器乐的特点》,载《音乐探索》,1988年第1期;
    阎明:《谈民族乐器低音拉线乐器》,载《中国音乐》,1988年第3期;
    居其宏:《中国音乐:战后三十年的历史反思》,载《中国音乐学》,1988年第4期;
    金建民:《南方民族器乐创作与演出述评》,载《中国音乐年鉴1988年》;
    甘亚梅:《二十世纪民族器乐创作发展的回顾与思考》,载《音乐探索》,1988年第3期;
    戴鹏海:《民族风格问题六议》,载《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
    费邓洪:《含蓄与弦外之音——中国文人音乐审美特色探》,载《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1-2期;
    沈星扬:《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音响空间理论》,载《人民音乐》,1989年第2期;
    箫友梅:《十七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廖辅叔译,载《音乐艺术》,1989年第2-4期;
    朱蓉:《困惑·思考·抉择——民族器乐现状和前景简议》,载《音乐探索》,1989年第4期;
    卞祖善:《大师之路》,载香港《音响技术》1990年9月号;
    刘锡津:《浅谈民族器乐的交响性写法》,载《人民音乐》,1992年第8期;
    陈御麟:《中国新型民族管弦乐的前景》,载《人民音乐》1993年第5期;
    周大风:《谈当前民族器乐曲的创作》,载《人民音乐》,1993年第7期;
    陈正生:《郑觐文与大同乐会》载《乐器》1994年第2期;
    李民雄:《华乐在新加坡》,载《人民音乐》,1994年第11-12期;
    卞祖善:《移花接木争奇斗艳——评〈图画展览会〉的第83个版本》,载《音乐爱好者》,1996年1月号;
    唐建平:《琵琶协奏曲〈春秋〉创作札记》,载《人民音乐》,1996年第4期;
    周林生:《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移调记谱的设想》,载《乐器》,1996年第4期;
    陈澄雄:《探讨现代国乐交响化》,载余少华主编《中乐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临时市政局1997年出版;
    陈能济:《创建具中国特色的交响化民族乐团》,载《中乐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临时市政局1997年出版;
    于庆新:《从传统文化的特质看民乐创作之困境(上、下)——访台湾音乐家林谷芳》,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2、3期;
    余少华:《创造中国大型合奏文化——从彭修文先生逝世想起》,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6期;
    童忠良:《从先秦编钟乐队到现代交响化民族乐队音响的“点·线·面”特征》,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7期;
    涵子:《世纪末的沉思——田青谈中国民族器乐的“第三种模式”》,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11期;
    于庆新:《海峡两岸当代民族器乐之比较——访阎惠昌、赖锡中》,载《人民音乐》,1997年第12期;
    梁茂春:《论民族乐队交响化》,载《人民音乐》,1998年第2期;
    孙以诚:《中国民族器乐发展的现状与思考》,载《中国音乐》,1998年第2期;
    顾冠仁:《努力发展民族乐队交响性功能及交响性创作手法》,载《人民音乐》1998年第6期;
    关乃忠:《从技术层面看中国民族乐队的几个问题》,载《人民音乐》1998年第11期;
    郑体思:《我国第一支新型专业民族管弦乐队的诞生与发展》,载《黄钟》,1998年第2期;
    郭永秀:《华乐的定位与发展》,载《中国音乐》1998年第1期;
    金湘:《民族乐队交响化刍议——在“98全国当代民乐创作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载《人民音乐》,1999年第3期;
    王亮、吴焕贤:《从三件外来的民族乐器看我国音乐传统的发展》,载《中国音乐》,1999年第3期;
    杨青:《扩宽中国民族室内乐的表现空间》,载《人民音乐》1999年第8期;
    于庆新:《新颖的组合多方的启示——单编大型民族室内乐队刍议》,载《人民音乐》2000年第3期;
    于庆新:《扬长避短独树一帜——香港“21世纪国际作曲大赛”暨“大型中乐作品创作研讨会”综述》,载《人民音乐》,2000年第3期;
    顾冠仁:《谈大型民族乐队的音响问题》,载《人民音乐》2000年第6期;
    赵咏山:《中国乐队?中国乐队!》,载《人民音乐》,2000年第7期;
    陈中申:《从〈巨龙腾飞〉谈多声部作曲在大型国乐团中的运用》,载《人民音乐》2000年第9期;
    郭文景:《中西乐器合奏的音响差别之我见》,载《乐器》2001年第4-5期;
    关乃忠:《探讨中国民族乐队的排位和音场问题》,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11期;
    周勤如:《促进民族管弦乐深入发展的三个建议》,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3期;
    于庆新:《民族器乐模式的多样并存及其他》,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2期;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族器乐要跟交响乐平起平坐——永远怀念焕之同志》,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3期;
    杨青:《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中的线条艺术》,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7期
    刘文金:《来自齐鲁大地的民族音乐劲旅》,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8期;
    杨忠衡:《现代国乐与传统(民族)音乐接轨的可能性探索——迎接民乐的“现代时期”》,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12期;
    李瑾:《“观照现代国乐的文化面向——两岸国乐交响化研讨会”综述》,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2期;
    唐建平:《民族管弦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及其近年来的创作》,载《人民音乐》,2001年第9期;
    杨春林:《中国民族管弦乐若干问题初探》,载《人民音乐》2002年第9期;
    张式功:《彭修文最大的贡献——配器》,载《人民音乐》,2005年第1期;
    范乃信:《关于民族乐队的建制问题》,载《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
    易加义:《民族管弦乐队建制之我见》,载《音乐探索》2006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