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六朝隐逸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六朝是中国隐逸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隐逸诗创作的一个黄金时期。本文研究六朝隐逸诗,从隐逸诗学产生的文化源头开始。隐逸思想是源,隐逸诗歌是流。隐逸思想对中国文学主体精神产生影响主要在于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隐逸思想所设计的解脱之道,拓展了人生的路径。儒家的待时进取与道家的遗世独立,在思想上文化上都有其重要意义,都可以作为人生路径的参照。
     隐逸思想对隐逸诗歌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隐逸思想为隐逸诗歌提供了任性逍遥的想象空间,并产生极大的幻想成分,渗入道家仙化元素,与游仙契合,仙隐合流。另一方面,隐逸与山水结合,引导复归自然之道,外化的自然山水与内在的情性相结合,在自然中体道复性。
     隐逸诗发轫于先秦,先秦两汉隐逸诗和政治伦理道德关系紧密。《诗经》中一些诗歌已经包含了隐逸思想,诗中一些重要的意象成为后代隐逸诗常用的隐逸文化符号。两汉隐逸诗的题材主要是吟咏古代的隐士,借隐士逆时而动,显示儒家独善其身的价值观念。汉末隐风盛行,五言诗兴起,隐逸诗创作开始普遍出现。
     六朝隐逸诗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曹魏易代,正始文学阮籍、嵇康等人,用隐逸诗来超越现实,摆脱困境,努力唤起士人的自我意识和作为人的尊严感。西晋有短暂统一的承平气象,儒家的积极入世成为士人普遍的价值追求,皇族奢侈淫逸的生活,贵族夸糜斗富的行径,极大地影响了依附门阀的文士的精神风貌。西晋儒学兴起,但玄学影响犹在,隐逸之风并未消退,特别是竹林七贤的影响很大,繁缛华美的崇儒诗风与返朴求真的隐逸诗并行不悖,是西晋士人朝隐与道隐矛盾心理的反映。这一时期隐逸诗主要表现为朝隐与道隐的矛盾及其调和,士人一方面汲汲于功名富贵,难以舍弃奢华的现实生活;另一方面则对世乱无常怀有畏惧之情。从正始到太康,陆机、潘岳、左思等人隐逸诗的内容广泛,表现形式趋于多元化。
     东晋隐逸诗创作表现出四方面的特色,其一是隐逸与山水结合;其二是玄言对隐逸诗的影响;其三是隐逸与田园的交融;最后是在西晋佛隐合流的基础上,佛隐诗大量出现。诗僧创作隐逸诗开始成为新的气象。东晋隐逸诗研究的一个重点围绕陶渊明展开,陶渊明开辟了一条将隐逸生活艺术化的道路,陶渊明用他的诗歌创作,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重大变革,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这是他对中国隐逸诗学的重大贡献。陶渊明隐逸是种特殊的形态,东晋隐士,多求佛觅道,而陶渊明与佛、道关系疏离;他拒入庐山莲社,自觉与其他隐士保持距离,不以隐士自况;陶渊明隐逸诗也多为“农家语”,隐逸诗少“隐”重“逸”,多是一种心境旷放,人生艺术化的表达。
     晋宋之交,诗歌创作开始出现重大变化,就首先表现隐逸诗题材,继续向山水转变。隐逸诗也逐渐摆脱玄言的说理桎梏,开始接近山水形象美质。隐逸与山水的结合,注重对人生美学意义上的思考。隐逸诗的这种题材的转变,标志着人对自然美的认识加深了,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或作为比兴的媒介,变成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隐居不再是逃避现实的苦难的生活,而是多有诗意盎然艺术化的生活情趣。
     齐梁之际,隐逸诗创作又出现一些新的情况,文学集团对隐逸诗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萧氏家族隐逸思想与隐逸诗创作的关联紧密,齐萧子良集团“竟陵八友”,梁萧衍、萧统、萧纲文学集团创作了数量不少的隐逸诗。萧统《文选》首辟“隐逸诗”,《文选》的体例也对后世总集的编纂产生了极大影响,这些对于隐逸诗的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齐代是新诗体形成的重要时期,永明体是沈约、谢朓等人对古诗体的重大改革,对隐逸诗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齐梁隐逸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在内容上,此前隐逸诗中常以隐士典故入题,齐梁隐逸诗较少再搬历史上的隐士故事,转而写友谊亲情,写佛院道观,写田园风光,大大拓展了隐逸诗的内容;形式上受永明体影响,讲究声律和对偶,诗歌更具音乐美。沈约等人在诗歌形式上的变革,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和表达效果。齐代隐逸诗常通过对山水景物的客观描摹,抒发隐逸意旨,自然景观的意象多样性,可用语言词汇就特别多,图画生动,音调和畅,增加了隐逸诗歌艺术感染力。
     陈代的隐逸诗创作主体主要有两类:一为沈炯、周弘正为首的文人隐士集团;另一类创作群体,仍以僧人为主。齐梁以后隐逸诗创作和佛教结合更为紧密,这一时期隐逸诗主题,多写文人与僧人交往,僧人创作的隐逸诗,渐渐成为隐逸诗创作的主要形式。这类隐逸诗的特点是大多以山寺、花草、林木入题,写灵山秀水,写隐居的清幽静穆,在对自然景物的绘形刻画之中,阐发佛理。
     北朝隐逸诗创作群体,多为南朝北迁的文人,以王褒、庾信等人为代表。庾信是北朝隐逸诗集大成者,他为隐逸诗歌题材的改变和形式上的变革,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以农事入诗,选择自然清新物象,描写平凡而又生动的劳作,表现日常生活的情趣。他的隐逸诗作,善于融情于景,景物描写精妙,语言优美,表现出高超的作诗技巧,在隐逸诗歌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There is a peak of Chinese reclusive culture in the Six Dynasties, which is agolden age of recluse poems creation too. In this thesis,if we study the recluse poemsin the Six Dynasties, we should start from the source of poetics of culture. Reclusion isthe source, recluse poems is a stream, Reclusion had an impact on Chineseliterature,which mainly lies in the value idea, behavior, etc.Reclusion designed a wayof relieve pain, which expaned the way of life. The waiting idea of Confucian and faraway from the society of Taoist, has great influenced on ideological culture, that can belooked as a reference about how to choice the way of life.
     The reclusion impacts on recluse poems is various, on the one hand, reclusionprovides a free imagination of recluse poems and generate great fantasy elements,infiltration Taoist elements, combined with the fairy, fairy and reclusion confluencedtogether. on the other hand, reclusion combined with landscape,which leads the way tothe nature, both the external natural landscape and the inner feelings combinetogether,that can experience the life in nature.
     Recluse poems originated in the Pre-Chin Period, recluse poems in the Pre-qinand Han Dynasty connected political ethics closely. During this period. Some poems ofThe Book of Songs already contained reclusive thought, some important Image inpoems became the culture of the recluse poems symbols. The theme of recluse poemsin Han Dynasty mainly praised ancient hermit. which displayed the values of Confucianculture. In late Han Dynasty,WuYan poems appeared, so recluse poems began toappear widely.
     Recluse poems in the Six Dynasties is the production of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which has the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of era. Dynasty changes, Zhengshi literatureinclude Yuanji, Jikang and others, in cruel sense for political struggle and worry. reclusepoems are looked as a way to transcend reality, they try to awaken the intellectuals ofself-consciousness and dignity. There is a briefly peace in Western Jin, Confucianpositive action became common value pursuit. The luxury life of Noble, greatlyinfluenced the spirit of intellectuals. In Western Jin Confucianism began to rise, at thesame time,metaphysics still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and also in culture ofreclutive, especially Seven Hermits in the Bamboo Grove. The Colorful style andsimple recluse poems existed together, the scholars at the king's court and the Taoist hermit in Western Jin are reflection of ambivalence. Recluse poems mainly reflected incontradiction and harmony, gentry on the one hand, immersed in fame, riche life isdifficult to give up; On the other hand, the scholars are afraid of the disaster. The formof recluse poems of Luji, Panyue, Zuosi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rich fromZhengshi period toTaikang period.
     Eastern Jin recluse poems has fou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one hand, it combineswith landscape; Secondly it is affected by metaphysics; third it is Combined withpastoral poetry; Finally buddhist recluse poems emerged in the Eestern Jin, The monkrecluse poems became a new trend.Recluse poems research revolves aroundTaoyuanming,this is a key point. Tao yuanming opened up a way artistry life in hispoetry creation. He led to big change about reclusion poetry form, turned into theexpression of rich connotation, this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reclusepoems. Tao yuanming’ solitude is a kind of special form.Tao yuanming is not in thetraditional sense of the "hermit", he refused to join the Lushan mountain hermit group,consciously keeped distance with the hermit,compared with the Six Dynasties famoushermit, he did not claim to be hermits, his poems took notes mostly by farmers favoritelanguage. Tao yuanming reclusion poetry less is seclusion, more is to relax, his poetryis a perfect artistic expression of life, reflected his slef-satisfied mood.
     Between Eastern Jin and Song Dynasty, poetry creation began a major change,this change first is recluse poems subjects, mainly to the landscape change. Reclusepoems also got rid of the limit of reasoning, gradually close to the beauty of thelandscape. Reclusion an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attention to the aesthetic sense of life.Recluse poems changed in subject matter, marked the people to know a lot more naturalbeauty. Nature has gone from life as a foil environment, become an independentaesthetic value of the object. Seclusion is no longer a suffering life, but is a poeticartistic life.
     From Qi Dynasty to Liang Dynasty, recluse poems appeared some new situation,literary group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recluse poems creation, the Xiao familyreclusive thought has close relate to the reclusive poetry creation, Xiao Ziliang groupincluded JingLing eight friends.Xiao yan, Xiao tong group, Xiao gang wrote quite afew number of recluse poems. Xiao tong first collected "reclusion poetry", the editor ofthe method had a great influence to future generations, these for recluse poemsdevelopment has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influence.
     Qi Dynasty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he new verse form,"Yong Ming" is onesignificant reform of ancient poetry led by Shenyao, Xietiao,whch has great influenceon recluse poems creation, the recluse poems in Qi Dynasty and Liang Dynasty in bothcontent and form are changing greatly. First in terms of content, recluse poems beforeoften tell the story of the hermit, in this time reclusion poetry less to write hermit stories,wrote about a family love, friendship,Taoist temple, pastoral scenery, and so on, thisgreatly expanded the reclusion of content; Form affected by "Yong Ming", exquisitemelody and duality, more music beauty, form changed, increase the art of poetryaesthetic feeling and expression effect. His recluse poems generations through thedepiction of landscape scenery, express themes, reclusive image is varied, richvocabulary, combined into perfect pictures, tone is harmonious, increased the appeal ofrecluse poems.
     Recluse poems in Cheng Dynasty mainly has two kinds: one is represented byShenjiong, Zhou Hongzheng; Another type of recluse poems, give priority to the monks.after the more closely the recluse poems creation and Buddhism, amidst hidden poemtheme during this period, more than writing scholars associate with monks, monksreclusive poetry creation, gradually became the main content,this kind of reclusionpoetry is characterized mostly by mountains,temples, plants and trees into the topic, thebeauty of the scenery, quiet environment, in the depiction of natural scenery andbuddhist.
     North Dynasty recluse poems, represented by Wang Bao and Yu Xin,whichmostly in the migration of the literati, Yu Xin is a representative of recluse poems inNorth Dynasty, he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change the form. He Integrated thefeelings into the scenery, descripted the scenery brilliantly, wrote with exquisitelanguage, showed excellent poetry skills,in a word,he has a unique position in history.
引文
①(明)陈谟撰,《陈聘君海桑先生集十卷》,明刻清康熙十九年陈邦祥重修本,上海:上海图书馆古籍善本。
    ①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第四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69—70页。
    ①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第四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6月,第80页
    ①本文若无特别注明,所引诗歌,皆据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
    ②肖玉峰认为,《击壤歌》正式定型时间,早不过《乐集诗集》,迟不过《通志》。见《先秦隐逸思想及先秦两汉隐逸文学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3月,第91页。
    ①黄春魁,《诗经草木鸟兽考·草部五·三十九》,台北:文海出版社,道光二十七年自序钞本,第89页。
    ②朱熹,《诗集传》卷九,上海: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第105页。
    ①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卷七上·离娄章句上》,阮元校刻本,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后文所引十三经,皆此版本。
    ②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15页。
    ③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附朱子古文书疑,清乾隆眷西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①姚际恒,《诗经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83页。
    ③此外,衡门后多与沙门有关,这也可以说明佛教和隐逸有着紧密的关系,如《续高僧传》(大唐西明寺沙门释道宣撰):“释慧暅,姓周氏,其先家本汝南,汉末分崩避地江左。小震是宅多历年世,今为义兴阳羡人也。祖韶齐殿中将军,父覆梁长水校尉。并偃仰衡门不求闻达,优游卒岁易农而仕。”
    ①《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东方)朔行殿中,郎谓之曰:‘人皆以先生为狂。’朔曰:‘如朔等,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也。古之人,乃避世于深山中。’时坐席中,酒酣,据地歌曰:‘陆沈于俗,避世金马门。宫殿中可以避世全身,何必深山之中、蒿庐之下。’”
    ①隐逸有大隐、中隐、小隐之别,白居易作了比较,惟独喜欢“中隐”,其时他以刑部尚书致仕,在东都洛阳,挂着虚职,领着实禄,与刘禹锡等人,赏花观柳,诗酒人生,既有隐逸之盛名,也享受利禄的实惠,所以有此感言,这里的“中隐”特指退休后的隐逸生活,与“吏隐”相比,少了些政治风险,多了些闲情逸致,这也是隐逸思想中的创造发明。
    ②如刘宋王弘之拂衣归耕事,沈约《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五十三》“始宁汰川有佳山水,(王)弘之又依岩筑室。谢灵运、颜延之并相钦重王弘之,灵运与庐陵王义真笺曰:‘会境既丰山水,是以江左嘉遁,并多居之。但季世慕荣,幽栖者寡,或复才为时求,弗获从志。至若王弘之拂衣归耕,逾历三纪。”另见李延寿《南史·卷二十四·列传第十四》。
    ①此段论述,参见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论希企隐逸之风》,上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49—68页。
    ①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53页。
    ②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1页。
    ③参见余嘉锡《世说新语疏笺》,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1页
    ①参见《南史·卷三十六·列传第二十六》。
    ②《文选集注四十二》引公孙罗文言,将隐逸分为三种:“隐有三种,一者求于道术,绝弃喧嚣,以居山林;二者无被征召,废于业行,真隐人;三者求名誉,诈在山林,望大官职,召即出仕,非隐人也,徼名而已。”
    ③参见《阮籍集》,李志钧等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5月,第63页。
    ④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77页。
    ①(美)本杰明·史华兹,《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程钢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8-31页。
    ②赤塚忠:《中国古代的宗教与文化》(Chugoku kodai no shukyo to bunka)东京:kadokawa书店,1977年。
    ①加藤常贤,《中国古代の宗教と思想》,日本京都,哈佛燕京同志社1954,第2页。
    ①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第88-90页。
    ②何劭,《王弼传》,《王弼集校释》后附,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8月,第640页。
    ③李宗桂在《中国文化导论》中评为:“从表面看来,嵇、阮是把名教与自然对立起来的,比如攻击‘六经未必如太阳也”(《难自然好学论》),但从本质上看,仍不过是王弼调和名教与自然、折衷儒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嵇、阮那里,‘自然’成了‘名教’的外壳,成了反对假名教的工具。”(参见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51页)
    ①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377页。
    ②(美)本杰明·史华兹,《中国古代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46页。
    ③(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第19卷,第231页。
    ④(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和自由——人格主义哲学体验》张百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1月,第3页。
    ⑤(明)陈谟,《镜湖书隐记》,《陈聘君海桑先生集十卷》,明刻清康熙十九年陈邦本,上海图书馆古籍线善本。
    ⑥自由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孟德思鸠认为,在各种名词中,岐义丛生,以各种方式打动人心的,无过于自由一词。普列汉诺夫说,自由问题,像斯芬克斯一样向每一个思想家提出:请你解开这个谜,否则我便吃掉你的体系。
    ⑦关于人与自由,西方哲学所讲的自由,多为政治自由,在政治上自由是必须的,这是人的自然权利。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政治的动物”的命题和“人本自由”的口号,柏拉图《理想国》中,自由的主体是整个社会而非个人,表示个人对社会而言的政治权利。法国大革命“不自由,毋宁死”,《人权宣言》中“自由就是一切不损害他人的权利”,马克思恩格斯从物质生产和阶级关系去说明人的自由,强调人的自由的社会历史性质,本质上是“集体自由”。恩格斯“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和外部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54页。
    ⑧斯宾诺沙:《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4页。黑格尔也认识到自由和必然的关系,他说自由是人的本质,“禽兽没有思想,只有人类才有思想,所以,只有人类——而且因它是一个有思想的动物——才有自由”。见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自由以必然性为前提”,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
    ①(美)阿德勒著(台湾)周勋男译,《西方的智慧——伟大书籍中的伟大观念》,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6月,第229-230页。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5月,第5页。
    ①萨特著,艾珉选编,《萨特读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9月,第5页
    ②朱光潜以为人生的态度有“美感态度”与“实用态度”的区别,并把人的活动一分为三: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实际的人生”比整个人生的意义狭窄,只是其整体的一个片断;而“艺术的人生”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在于人生,所以无艺术便是人生,因为凡是创造和欣赏都是艺术活动,这种艺术的完整性就叫“人格”,凡是完美的东西都是人格的体现。(参见朱光潜《朱光潜全集》2,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③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美学散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79-181页。
    ①章太炎《小学答问》以为:“古言鬼者,其初非死人神灵之称。鬼宜即夔”。此处“鬼”非原始义,可作死人神灵讲。
    ②西方哲学家通常以为,哲学是对死亡的练习,如柏拉图在《腓多篇》里名言:“哲学是死亡的游戏”。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指出:“从事哲学即是学习死亡”(雅斯贝尔斯:《哲学与科学》,载《存在主义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148页。)
    ③有人类学家认为,原始人死亡观念是“生”“死”可以互换,“死”是“生”的开始,不必恐惧,参见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93-345页。我以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死亡的恐惧便自然产生了,如《左传·成公十年》有言:“余恐死,故不敢占。”
    ④老子看到了人为因素对死亡恐惧的影响,试图用减少物欲,避免争夺的方式来达到“无死地”的状态,克服对死亡的畏惧,弗洛姆的观点和老子如出一辙,弗氏以为,人们对死亡的畏惧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观念,人们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害怕失去他们所占有的东西。为此,要摆脱对死亡的恐惧,就必须减少对私有财产的占有。“知道了怎样去死,实际上也就了怎样去生……我们越能摆脱占有财产的要求……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就减少,因为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东西。”(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三联书店1988年版,134—135页。)
    ①关于“神仙”成因,论述颇多,可参见刘黎明著《先秦人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5月,277—283页),他认为有火葬习俗、飞行动物、药物作用等原因。
    ②《诗经·小雅·楚茨》:“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钟鼓送尸,神保韦归。”
    ①“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见梁(《僧传·道安传》)。
    ②刘跃进以为,在各种文化的大交融中,有三种文化尤为突出:外来文化(佛教)与中原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传统文化(道教)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参见刘跃进《徘徊与突破——20先唐文学史论著概观》,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第1期。
    ①本文所引文章,如无特别注明,皆出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录,陈延嘉等校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6页。
    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3页。
    ①方东树著,汪绍楹校,《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90-91页。
    ①王巍,《魏晋南北朝文学意识的历史嬗变》,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191页
    ①葛洪,《抱朴子内外篇》,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75页。
    ①据梁释慧皎《高僧传》载,竺道潜还郯峁山,遁致书潜,求买峁山之侧沃洲。潜答“欲来便给,未闻巢由买山而隐。”事见竺道潜《答支遁书》。此外又见“今在剡县之峁山,率众同游,论道说义,高栖皓然,遐迩有咏。”(《与高骊道人论竺法深书》,《高僧传》四)。《高僧传》又云:“(支)遁家世事佛,早悟非常之理。隐居余杭山,沈思《道行》之品,委曲《慧印》之经,卓焉独拔,得自天心”。
    ①汤用彤,《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之《两晋之名僧与名士》,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①见《即色论》“夫色之性也,不自有色,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五十七。
    ①刘艳芬,《佛教与六朝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32页。
    ②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94页。
    ③刘艳芬著,《佛教与六朝诗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
    ①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3卷(《诗论》第十三章),正中书局1948年初版,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8月,第254页。
    ②梁启超,《陶渊明》之《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北京: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7页。
    ①廖仲安,《陶渊明》,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67页。
    ②锺优民,《陶渊明论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2—194页。
    ③袁行霈、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75页。
    ①关于正史中隐逸编撰的意图及隐逸传的分类,可参见福建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戴显群、王营绪,《正史〈隐逸传〉反映的隐士隐逸原因及编撰意图》,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
    ①林庚,《中国文化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9月,第172页
    ②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增订本).中国山水诗的艺术脉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第362—363页。
    ③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②袁行霈、罗宗强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04页。
    ③李文初,《汉魏文学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27页。
    ④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第289页。
    ①邵毅平译,《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1月,第34页。
    ①洪禹平,《千古诗魂:谢灵运研究专集》,北京:线装书局,2002年,第39页
    ①陈桥生,《病患意识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北京:《文学遗产》,1997年第3期,第22页
    ①严羽,《沧浪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版,第2页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史》十三章《佛统与南统》:(康乐)曾见慧远于匡庐,与昙隆游雩嵊,与慧琳、法流等交善,著《辨宗论》,申道生顿悟之义。又尝注《金刚波若》,与慧严、慧观等修改大本《涅槃》。
    ①叶笑雪选注,《谢灵运诗选》,北京: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第31页,注2。
    ②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4页,注2。
    ③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第31页,注2。
    ①事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②事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①“千里曲,指琴曲《别鹤操》,一名《千里别鹤》。《文选》三国魏稽康《琴赋》:‘千里别鹤。’李善注‘《相鹤经》曰:鹤一举千里。蔡琶《琴操》曰:商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欲为改娶,牧子援琴鼓之,叹别鹤以舒其愤慈,故曰《别鹤操》:鹤一举千里,故名《千里别鹤》也。’”
    ②顾绍柏校注,《谢灵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①《梁书》曰:“籍除轻车湘东王谘议参军。随府会稽。郡境有云门天柱山。籍尝游之。或累月不反。至若邪溪赋《诗》云: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当时以为文外独绝”。《颜氏家训》赞曰:“王籍《入若邪溪》诗,江南以为文外独绝,物无异议,简文吟咏不能忘之,孝元讽味,以为不可复得”。
    ①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人。李鼎《陶弘景的生卒年份考》,(《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年4期)认为陶弘景生于刘宋孝建三年(456),卒于萧梁大同二年(536)。据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十六,言陶弘景大同二年卒,年八十五。简文帝萧纲作《华阳先生墓志铭》“维大同二年,龙集景辰,克明三月壬寅朔十二日癸丑巳时,华阳洞陶先生蝉蜕于茅山朱阳馆。先生讳弘景,字通明,春秋八十有一。”梁邵陵王萧纶《隐居贞白先生陶君碑》,考其家世,言其本冀州平阳人,汉末南渡,始居丹阳。关于陶的生卒年,萧纶以为“以大同三年,岁次景辰,三月壬寅朔十二日癸丑,告别年化,春秋八十有一。”按萧纶、萧纲二人,皆认为陶弘景享年八十一,萧纶所指大同三年(537),疑为大同二年(536)之误也。
    ①曹道衡,《萧统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75页
    ②《南史》载,普通七年,萧统因丁贵嫔墓地不利长子而埋蜡鹅等物厌祷,梁武帝不悦。
    ①萧统,《文选》(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8月,序。
    ②萧统,《六臣注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8月,出版说明。
    ③冈村繁,《文选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7月版,第10-11页
    ①吴小如,《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9月,第1002-1004页。
    ①据《太平御览》唐丘悦《三国典悦·卷三九九》:江陵平梁,御史中丞沈炯迁长安。太祖授仪同三司,甚礼待之。炯恐太祖爱其文才,桓闭门却扫,无所交游。时有文章,随即毁弃,不令流布。尝独行,经汉武通天台,为表奏之,陈己思归之意。奏讫,其夜炯梦见有宫禁之所,兵卫甚严,炯便以情事陈诉。闻有人言“甚不惜放卿,几日可至,若一月内见关出,此恐不复我”寤而异之。当时以为恍忽,十余日,便有命放还,遂与王克等并得东归。
    ②明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十七·六朝》)评曰“沈炯以闲、居、有、乐四字作离合诗赠江藻,曰“开门枕芳野,井上小桃红(离门字〕。林中藤茑秀,木末风云高(离木字,门、木合成闲〕。屋室何寥廓,至士隐蓬蒿(离尸字〕。故知人外赏,文酒易陶陶(离古字,尸、古合成居〕。友朋足谐晤,又此盛诗骚(离乂字〕。朗月同携手,良景共含毫(离月字,乂、月合成有〕。乐巴有妙术,言是神仙曹(离乂字〕。百年肆偃仰,一理讵相劳(离白字,乂、白成乂)”。
    ①本节所引墓志,主要引自王壮弘、马成名《六朝墓志检要》,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10月。
    ①据《太平御览》辑唐周悦《三国典略》载“周获梁俘王褒、王克、刘瑴、宗懔、殷不害等至长安。太祖喜曰‘晋氏平吴之利,二陆而已。今定楚之功,群贤毕至。可谓过之矣’。乃谓褒及克曰‘吾即王氏甥也,卿等并吾之舅氏,当以亲戚为情,勿以去乡分意’,皆厚待引为宾客。
    《史记》(汉)司马迁撰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
    《汉书》(汉)班固撰中华书局1962年排印本
    《后汉书》(刘宋)范晔撰中华书局1965年排印本
    《三国志》(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排印本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排印本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排印本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中华书局1972年排印本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排印本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排印本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排印本
    《隋书》(唐)魏征等撰中华书局1973年排印本
    《新唐书》(宋)欧阳修编撰中华书局1975年排印本
    《论衡》(汉)王充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曹操集》(魏)曹操撰中华书局1959年版
    《抱朴子内外篇》(晋)葛洪撰中华书局1985年版
    《陆机集》(晋)陆机撰中华书局1982年版
    《陆云集》(晋)陆云撰中华书局1988年版
    《世说新语》(刘宋)刘义庆撰刘孝标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异苑》(刘宋)刘敬叔撰毛晋《津逮秘书》本
    《古画品》(齐)谢赫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美术丛书》本
    《书品》(梁)庾肩吾撰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美术丛书》本
    《文选》(梁)萧统编中华书局1977年版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
    《中兴间气集》(唐)高仲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馔中华书局1985年版
    《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文献通考》(宋)马端临撰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通志》(宋)郑樵撰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六一诗话》(宋)欧阳修撰中华书局1981年版
    《石林诗话》(宋)叶梦得撰中华书局1981年版《历代诗话》本
    《诗人玉屑》(宋)魏庆之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排印本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排印本
    《诗集传》(宋)朱熹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58年版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
    《陈聘君海桑先生集》(明)陈谟撰明刻清康熙十九年陈邦祥重修本
    《永乐大典》(明)解缙等辑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江文通集汇注》(明)胡之骥注中华书局1984年排印本
    《诗薮》(明)胡应麟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少室山房笔丛》(明)胡应麟撰中华书局1964年版
    《艺苑卮言》(明)王世贞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历代诗话续编》本
    《四溟诗话》(明)谢榛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历代诗话续编》本
    《升庵诗话》(明)杨慎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历代诗话续编》本
    《诗纪》(明)冯惟讷辑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黄承玄重刻本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注》(明)张溥辑殷孟伦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影印本
    《历代诗话》(清)何文焕编中华书局1981年排印本
    《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
    《诗经草木鸟兽考》(清)黄春魁撰道光二十七年自序钞本台北文海出版社
    《古诗源》(清)沈德潜编中华书局1963年排印本
    《随园诗话》(清)袁枚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5月排印本
    《渔洋诗话》(清)王士祯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693年版《清诗话》本
    《说诗晬语》(清)沈德潜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清诗话》本
    《诗经通论》(清)姚际恒撰中华书局1958年版
    《诗经原始》(清)方玉润撰中华书局1986年版
    《昭昧詹言》(清)方东树撰中华书局1961年排印本
    《原诗》(清)叶燮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清诗话》本
    《书目答问》(清)张之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艺风藏书记》(清)缪荃孙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版
    《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
    《尚书古文疏证》(清)阎若璩撰上海古籍出版2010年版
    《荀子集解》(清)王先谦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
    《诗品集注》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古诗十九首初探》马茂元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王粲集注》吴云等注中州书画社1984年版
    《沧浪诗话校释》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诗品集解》郭绍虞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抱朴子外篇校笺》杨明照撰中华书局1997年版
    《周易大传新注》徐志锐撰齐鲁书社1986年版
    《论语译注》杨伯峻撰中华书局1980年版
    《楚辞注释》马茂元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
    《老子注释及评价》陈鼓应著中华书局1984年版
    《庄子今注今译》陈鼓应著中华书局1983年版
    《孟子译注》杨伯峻撰中华书局1960年版
    《庄子集释》郭庆藩撰中华书局1961年版
    《张华年谱》姜亮夫撰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文赋集释》张少康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阮籍集校注》陈伯君注中华书局1987年版
    《嵇康集注》殷翔郭全芝注黄山书社1986年版
    《陶渊明集》逯钦立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陶渊明》廖仲安撰中华书局1963年版
    《陶渊明论集》锺优民撰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谔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
    《世说新语笺疏》余嘉锡撰中华书局1983年版
    《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文选平点》黄焯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谢灵运诗选》叶笑雪选注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谢灵运集校注》顾绍柏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谢灵运集》李运富编注岳麓书社1999年版
    《谢宣城集校注》曹融南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
    《中国丛书综录》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中外六朝文学研究文献目录》洪顺隆主编台湾汉学研究中心1987年版
    《中古文学史》刘师培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汉文学史纲要》鲁迅撰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鲁迅全集》卷9)
    《汉魏六朝文学》陈锺凡撰商务印书馆1929年万有文库本
    《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撰中华书局1963年版
    《中国文学史》社科院文学所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大纲》朱东润撰台湾开明书店1946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顾易生、蒋凡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锺翔等撰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撰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先秦诸子系年》钱穆撰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撰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汉魏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撰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中古文学史论集》王瑶撰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美学散步》宗白华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隐士与中国文化》蒋星煜撰上海书店1992年版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撰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佛教与六朝诗学》刘艳芬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佛教大辞典》任继愈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文学简史》林庚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陶文鹏,韦凤娟撰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学意识的历史嬗变》王巍撰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六朝墓志检要》王壮弘、马成名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玄言诗研究》杨合林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中古隐逸诗研究》许晓晴撰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骆玉明指导
    《道家思想与魏晋文学》于春媚撰首都师大2008年博士论文詹福瑞指导
    《先秦隐逸思想及先秦两汉隐逸文学研究》肖玉峰撰四川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项楚指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