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都市文化:危机及拯救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都市文化贯穿于都市发展历程中,人类文明史就是都市发展史。从古希腊城邦时代一直到今天的现代都市,都市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都市既是文化的容器,也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象征。在今天,在全球化、城市化、现代化和市场化多种因素作用下,都市社会危机几乎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心理等人类活动的全部领域,都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象征和标志,都市文化危机表现尤为尖锐和鲜明。回顾都市文化发展史,我们认识到都市文化的实质就是都市人化和化人的过程,因此,都市人的自由和发展过程主导着都市文化的发展过程。都市人在实践过程中创造了都市文化,而都市文化反过来塑造了都市人和都市环境。人是都市文化的主体,任何都市文化实践活动都是都市人改造都市和适应都市的活动,都市文化的发展规律受制于都市主体的文化实践活动的发展规律影响。从都市发展历程看,都市文化危机是都市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矛盾引起的。是都市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与都市社会实践不相适应造成的结果。从横向层面分析,都市文化危机首先表现都市主体的危机,也就是都市人的异化;其次,文化认同危机导致共同价值的都市精神消失;表现在都市秩序上,表现为都市制度缺失引起的无序混乱状态;也表征为都市空间实践丧失的空间的正义和合法性。也表现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大,导致都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究其原因,按照城市发展哲学分析,都市文化危机可以从文化的社会根源、认识根源和实践根源几个向度来分析:从都市文化的社会根源看,都市文化受到现代性两面性,全球化的文化霸权和城市性两面性的冲击,促使都市人文化发生质的变化。从都市所处时代背景看,都市文化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带来都市文化同质化,具有消解本土文化的危机,都市文化自身的城市性,存在与都市传统文化断裂及失序的危机。从都市文化所处文化背景而言,面临现代性对都市文化内容解构的危机。从都市文化认识层面分析,人对自身理性认识不足,人的理性无限的错误认识导致人的异化。在文化发展的问题上,人们由于对激进和保守之间的界限认识不清,导致都市文化的间性断裂。从实践根源看,都市空间生产实践由于资本的入侵而丧失了正义和合法性。在都市文化实践建构中,由于人们缺少都市生态理念的指导,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导致了都市生态危机。透过都市文化危机现象,可以看清危机的本质及危机的根源。这促使人们寻求都市文化发展的理想内涵指涉。当代都市文化应有的主要内涵,总的来说应包含三方面:自由、自治和开放。自由包含两方面含义:人性完善和人的发展;自由的都市精神。自治包含两方面:外在控制的是都市制度;内化为人们自觉行动的都市伦理。开放是指文化创新是都市文化发展的动力,生态和谐是未来都市文化必然面向。因此,都市理想内容指涉有都市自己灵魂即都市精神,都市的自由即完善的人性、都市开放的动力即都市创新、都市自治的手段即都市伦理和都市制度、都市未来走向即生态文明,都市文化拯救也就是都市主体的祛魅和反祛魅过程,让都市文化回归现实主体,需要对资本异化的空间克服。因此要求以人为本,实现都市发展主体回归到以人为本;凝聚都市精神,形成都市独特的文化之魂,增强都市文化认同感;完善都市治理的规则和制度,让都市秩序走向制度文明;重构都市正义、实现都市发展合法性,重构都市空间生产的合法性;以保持都市生态为前提,让都市回归到生态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都市文化危机不仅在全球各都市存在,而且在中国的都市又有着不同的表现,全球文化霸权对中国都市文化起着解构作用,同时,都市又以自己的霸权地位统治和同化周边及乡村文化,中国都市自身存在着都市异化危机。在危机之中,中国都市文化只有立足于中国都市文化实践的现实,协调好时代性和都市具体性、文化共性和个性、突出都市文化主体性,赋予都市文化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新的内涵,乃是中国都市型社会的文化建构的应有之义。
The metropolis culture ru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ity,so the historyof human civilization is the history of urban development. From the ancient Greek`scity-state era to modern metropolis,the metropolis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the human`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metropolis is not only the container of thecultural but also the symbol of all kind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Today, with the effects of a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the globalization,urbanization, modernization andmarketization.The metropolis social crisis covers almost all the fields of society,such as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morality and psychology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so on.As asymbol of human civilization,the metropolis`s cultural crisis is more particularly sharp anddistinct. Reviewing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urban, we realize that theessence of metropolis`s culture is the process of the urban subject humanization.Thepeople`s self perfection and freedom who pursuits dominates the various cultural whichthe people pursuit in the metropolis.The people of the metropolis create the metropolis`sculture, and the metropolis`culture in turn shape the metropolis`people and itsenvironment.The people are the subject of the culture.
     All the cultural practice creative activities are the activities of the metropolis`people.The Law of development of the metropolis`subject culture practice depends on law ofurban culture development. The metropolis cultural crisis is the alienation of humans.Secondly, the urban culture of cultural resistance; under the urban governance performancebecause of the absence and dislocation of urban system.The urban subject encounter thejustice and lack of the legality in urban space. The metropolis’ ecological environmentdeteriorates day by da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sophy of city, the urban culturecrisis can arise from the social causes,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and practical causes severalto grasp: from social causes of urban culture, urban culture by the modern character,globalization, cultural hegemony and city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impact, a qualitativechange to the city people and urban culture.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ity, urban culture isfacing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which brings urban cultural homogenization, withdigestion of native culture crisis.The metropolis culture itself, the existence and the original urban culture breakout and the order crisis. From the point of the culturalbackground, urban culture content of urban culture faces modernity crisis of decomposition.From the recognition of the metropolis culture, urban culture subject less rational.Fromepistemology origin analysis. The people are lack of knowledge and treat the culturalconservatism and radicalism in cognition.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conservatism and radicalism in the urban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secondary understandinginsufficiency. In the view of the practice,the production of spatial in the capitalism underthe crisis of legitimacy. From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practice oriented, urbanecological crisis in urban culture. The ideal connotation due to the crisis prompts people toask the urban culture.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contemporary metropolis culture shouldrefer to three aspects: freedom, autonomy and openness. Freedom contains two meanings:perfect human nature and human development. The spirit of city is the symbol of theliberty. Autonomous contains two aspects: the external control of the urban system,internalized as the people conscious action of the urban ethics. Openness refers to culturalinnovation which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urban culture development, ecological harmony isnecessary for future urban culture. Therefore, ideal urban content refers to the urban souland the city spirit, the city of liberty is the dynamic nature of urban openness, whichperfect the urban innovation.The urban autonomy means the urban ethics and urbansystems.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future tedences of the metropolis culture.Thesalvation of the metropolis culture is the disenchantment and anti disenchantmentprocess,which makes urban culture returning to countryside culture.The need for capital toovercome the alienation of space, therefore, human-oriented, to achieve urbandevelopment subject is to return to the people-oriented.We should condense urbanspirit.which makes the formation of urban unique cultural spirit, which strengthens urbancultural identity and improves the urban governance rules and regulations, which makesthe urban order to the system civilization in order to econstruct the city justice, and strivesto urban development legitimacy and legitimacy of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The spaceproduction maintains the urban ecology as the premise. To let city return to the preimitve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harmony.The metropolis cultural crisis not only exists in theworld, but also in the Chinese city. Which also has different performances.The globalhegemony on the China and the metropolis culture plays a part of deconstruction, at thesame time, the city also own the surrounding hegemonic domination and assimilation.The China city itself has urban alienation crisis. In a crisis, China urban culture only bases onthe Chinese urban cultural practice, which coordinate the time and cityspecific.The culturalcommonness and individuality to prominent the metropolis culture, which connotates thematerial civilization, the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e system civilization and ecologicalcivilization.which is the proper meaning on the China metropolis culture construction
引文
①斯宾格列:<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城市的心灵>p83
    ②转引自〔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①〔德〕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35页
    ②〔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①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6页
    ②(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1页
    ③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第105页
    ①马丁·海德格尔.路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P400
    ①李庆霞.社会转型中的文化冲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P38
    ①Georg Simmel,“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Edited by DonaldN.Levin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①转引自信丽平,姚亦锋《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发展简述》载于《城市问题》2007年第一期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版,第1-4页。
    ①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第25页。
    ①[法]列夫菲尔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第65页
    ②[法]列夫菲尔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第69页
    ①英国学者诺南帕蒂森编郭爱军王贻志等译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第32-3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254-255页
    ①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版,第4页。
    ②〔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①转引自[英]诺南·帕迪森编:《城市研究手册》,郭爱军、王贻志等译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史。第17页
    ②[法]大卫·列夫菲尔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第65-66页
    ③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241页
    ①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25页
    ②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第47页
    ①转引自[英]诺南·帕迪森编:《城市研究手册》,郭爱军、王贻志等译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史。第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6-27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①P41-4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②447高德步《西方世界的衰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③〔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文化》导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法]大卫·列夫菲尔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第72页
    ①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高銛、王宏周、魏章钤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48页
    ②丹尼斯·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第7-8页
    ①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版,第11页
    ②〔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文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①关春玲.詹姆斯·奥庚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的阐释[J].江汉论坛,2008(1):6063
    ①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版,第2页
    ②约克·史坦纳文、约克·米勒图:《森林大熊》,孔杰译,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24页
    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第566页
    ①马克思:(l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2页
    ②转引自: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100-101
    ③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M]. oxford: Blackwell press,1991:31
    ①Lefebvre, H.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M]. London: verso,1991(I):97
    ②[德]瓦斯奥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83页
    ①汤一介.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化发展[M]∥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9-37
    ②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③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①[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建如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第一版第133页
    ①[英]阿尔弗雷多·萨德-费洛黛博拉·约翰斯顿编《新自由主义批判读本》陈刚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第223页
    ②转引自:[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2
    ①李文祥:《社会建设中的制度风险与制度协调》,《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2页。1995年人民出版社
    ②哈贝马斯,刘北成译,合法化危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1第四页
    ①5.沙朗佐金.谁的文化?谁的城市?[A〕.包亚明.后大都市与文化研究7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20
    ②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①[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长春:吉林人民出社,2000,82
    ①Wagner,P.1994:A Sociology of Modernity.London:Routledge.
    ②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1月
    ③Hall,S.1992:The Question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S.Hall,D.Held and A.McGrew(eds),Modenity and itsFutures.Cambridge:Polity Press,274-316
    ①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论现代性、后现代性与知识分子[A].胡鹏林.文学现代性[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18
    ②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言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4月
    ③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1月
    ①齐格蒙特·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M].邵迎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118页
    ①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①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纽约,1997)第799页
    ②赫伯特·马尔库塞:《来自富人社会的解放》载于大卫·库伯编《解放一代人:自由辩证法》(纽约,1967),第18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254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3页
    ③周宪主编:[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文化现代性读本》成伯清译p146-163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①卡尔·马克思,弗雷德里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哈默兹沃思,英国,1967)第84页
    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中央编译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39页
    ③Schiller,H.I.1979:Transnational Media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In K.Nordenstren andH.I.Schiller(eds),Norwood,NJ:Ablex,21-32
    ④Friedman,J.1994;Culture Identity and Global Process.London:Sage
    ①[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方益平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第4页
    ②Giddens,A.1994b:Living in a post-traditional Society.In Beck,Giddens and Lash,Reflexive Modernization,56-109
    ③G·德朗蒂.社会理论的基础:起源与流变[M]//布赖恩·特纳.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7
    ①孙正聿.哲学通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0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09页
    ①孟轲.孟子[M].万华丽,注.北京:中华书局,2010:181
    ②荀况.荀子[M].杨倞,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247
    ③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M].成官泯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95
    ④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⑤[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43
    ①〖英〗特瑞·伊格尔顿:《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114页
    ①Williams,Culture and Society,p334
    ②卢风.共生理念与主客二分.南昌大学学报,1999.12.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玲、李翔宁、周鸣浩译,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第458页
    ②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p4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5页
    ①Henri Lefebvre.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M]. Translated by Frank Bryant. London: Allison&Busby,1976.P15
    ②索亚爱德华.后现代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①LEFEBVREH.The Production ofSpace[M].Oxford:Blackwel,l1991:86.
    ①车玉玲:对空间生产的抵抗《学习与探索》2010年J第一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4.
    ③大卫·哈维著《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2009年第一版,p80
    ①[美]埃里希·弗罗姆:健全的社会.蒋重跃,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p.108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5
    ③康少邦、张宁等编译:《城市社会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1页
    ①德乌尔里希·贝克、鱿英卫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周宪、许钧主编商务印书馆,2004:p5
    ②[法]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p21
    ①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版,第10页
    ②邓志伟.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论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38
    ①康德著、郑保华主编:《康德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384页
    ②康德著、郑保华主编:《康德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第393页
    ③约翰·华特生编.康德哲学原著选读《纯粹理性批判序言》[C].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第一页)
    ④约翰·华特生编.康德哲学原著选读《纯粹理性批判序言》[C].韦卓民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⑤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第87页
    ⑥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M].沉晖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p65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40
    ①[美]R.E·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②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著,老安译:《世界霸主公元前100至公元200》。山东画报出版社、中国建筑出版社2003年1月版
    ③R·H·巴洛著,黄韬以:《罗马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版,第13页
    ①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第20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第105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李兰芬《德性伦理:人类的自我关怀》哲学动态[J]2005.12
    ①李兰芬:《德性伦理:人类的自我关怀》,哲学动态[J]2005.12
    ②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8页
    ②(美)德尼·古莱:《发展伦理学》,高铦、温平、李继红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第83页
    ③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④[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9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4-375页
    ①[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第582页
    ①丹尼斯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第112页
    ①徐子宏.周易全译〔Mj.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②子思.中庸〔M8.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二十二)
    ①苟况.荀子[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天论)
    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第4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②([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玲、李翔宁、周鸣浩译,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第481页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第228页,1985年版
    ①[德]瓦斯奥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吴琼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第88页
    ①理查德·桑内特著《新资本主义的文化》,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第3页
    ①邱耕田,文明结构探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12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670页注第四节的观点已经发表在《兰州学刊》上2012年第10期原题为《城市发展的正义与合法性》
    ①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导论》,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6页
    ①(MacIntyre,Alasdair“.The Only Vote Worth CastinNovember”.www.nd.edu/-ndethics/archives/Macintyre.shtml,2004)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7-25页
    ③M.Weber,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1978,p.214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53页
    ②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著:《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第一版54页
    ③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①Hebernas,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rans and with introd.by T.McCarthy,Boston Press1979,p.178
    ②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③哈贝马斯:《包容他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①陈忠:《空间辫证法、空间正义与集体行动的逻辑》,载于《哲学动态》。2010年第六期
    ②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载于《城市发展研究》13卷2006年第五期
    ①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6页
    ②大卫·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朱美华译9页
    ①亨利·列夫菲尔:《空间与政治》(第二版)6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②哈贝马斯:《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哲学动态,2009年第6期6页
    ①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②大卫·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朱美华译16页
    ③陈忠:《城市制度:城市发展的核心构架》,载于《城市问题》,2003年第四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52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194页
    ③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
    ①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注第三部分观点已经发表在《延安大学学报》上2012年第5期原文是《都市异化与乌托邦》
    ①大卫哈维《时空之间:关于地理学想象的反思》第15页《都市文化与文化想象》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10月出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第141页
    ①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东升。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第201页
    ②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20-124页
    ③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④伊里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顾启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①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0页
    ②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倪文彦、宋俊岭译,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21页
    ③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160页
    ④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第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①迈免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和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139页
    ②〔德〕海德格尔:《论人道主义》,编译组:《存在主义哲学》,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111页
    ①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4月版15页
    ①【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119页
    ①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第191页
    ①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5.
    ②《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60一861页
    ①转引自〔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2.[美]亨利·列菲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3.爱德华.索加:《后大都市化---城市和区域的批判性研究》李钧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4.[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周宪许钧主编郭建如译高丙中校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第一版。
    5.李德顺,孙伟平,孙美堂:《精神家园---新文化论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6.[英]约翰.肖特:《城市秩序:城市、文化与权力导论》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7.任平著:《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一版。
    8.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四卷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9.[法]让.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三版。
    1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11.李兰芬:《管理文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丛书》,苏州大学出版社。
    12.任平,陈忠:《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
    13.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1983年版6月第一版。
    14.张伟平,张明仓:《人化与化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15.欧阳康主编《民族精神----精神家园的内核》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10月第一版。
    16[.美]威廉·A·哈维兰著::《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1月版
    17[.美]理查德·桑内特著:《新资本主义文化》李继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18.[美]理查德·桑内特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19.[美]戴维·鲁斯克著:《没有郊区的城市》,王英、郑德高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第一版
    20.吕世荣著:《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21.周海林,谢高地著:《人类生存困境-----发展的悖论》,
    22.[德]伊曼努尔·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张永奇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23.[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12月第一版。
    24.薛晓源,李惠斌主编:《当代西方学术前沿研究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2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6.张光兴、张劲松著:《从传统走向现代----构建我们的现代文明观》,科学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27[.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城市文化》,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郑时龄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28.刘合林著:《城市文化空间解读与利用构建文化城市的新路径》,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
    29[.德]海因茨·佩茨沃德著:《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邓文华译,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30.沈福煦著:《城市文化论纲》,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12年8月第一版。
    31.孙逊杨剑龙主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一版。
    32.陈宇飞著:《城市文化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10月第一版。
    33.[美]戴维·哈维著:《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第一版。
    34[.英]诺南·帕迪森编:《城市研究手册》,郭爱军王贻志等译校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35.Axel Honneth Thomas McCarthy Claus Offe and AlbrechtWellmer:Culture-Political Interventions in the Unfinished Project of Enlightenment
    36.郭长刚主编:《全球化、价值观与多元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第一版。
    37.[英]戴维·佩珀著:《现代环境主义导论》,宋玉波朱丹琼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38.[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北京4月第一版。
    39.[美]爱德华·索亚著:《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40.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41.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读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42.[法]皮埃尔·莫内著:《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史》,曹海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二版。
    43.[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域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三版。
    44.[英]汤林森著:《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45.[英]大卫·休谟著:《论道德原理论人类理智》,周晓亮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46.车玉玲:《对空间生产的抵抗》《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一期。
    47.陈忠:《空间生产发展伦理与当代社会理论的基础创新》《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一期。
    48.陈忠:《城市制度:城市发展的核心构架》,载于《城市问题》,2003年第四期。
    49.庄友刚:《资本生产与资本逻辑》《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一期。
    50.张康之著:《总体性与乌托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2月第一版
    51.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2。陈立旭著:《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版。
    53.[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4.[美]威廉·A·哈维兰著:《文化人类学》,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版。
    55车玉玲著:《总体性与人的存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第一版
    56孙逊主编:《都市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11月版。
    57.[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两卷本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58贺麟著:《文化与人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59.[美]大卫·哈维著《资本之谜人人需要知道的资本主义真相》,陈静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60.[西]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著:《政治学的邀请》,魏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61.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1月第一版。
    62.[美]德尼·古莱著《发展伦理学》,高銛温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6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
    64.高宣扬:《后现代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
    65.[英]卡尔·波普尔著;《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第一版。
    66.[美]迈克尔·桑德尔著:《金钱不能买什么》,邓正来译,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第一版。
    67.[美]卡尔·曼海姆著《文化社会学论集》,艾彦郑也夫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68.[美]A.麦金太尔著:《三种对立的道德探究观》,万俊人唐文明彭海燕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一版。
    69.[德]迪特·森格哈斯著:《文明内部的冲突与世界秩序》张文武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70.王义祥编著:《发展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71.[英]威尔·赫顿安东尼·吉登斯著:《在边缘全球资本主义生活》达巍潘剑刘勇时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第一版。
    72.[德]马丁·海德格尔著:《物的追问》赵卫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73.赵长刚主编《全球化、价值观与多元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8月第一版。
    74.[美]凯文·林奇著:《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4月第一版。
    75.朱新民著:《西方后现代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77.都市文化研究第五辑《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第一版。
    78.都市文化研究第六辑《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7月第一版。79冯雷著:《理解空间》,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5月第一版。80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81.[英]纳菲兹·莫萨迪克·艾哈迈德著:《文明的危机》,谭春霞译新华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82.[美]大卫·哈维著;《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8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批判》,郭忠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84.[美]大卫·哈维著:《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版。
    85.[美]丹尼尔·贝尔著:《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严蓓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86.[英]特瑞·伊格尔顿著:《文化的观念》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
    87.[德]马丁·海德格尔著:《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88.易杰雄著:《哲学、文化与社会》,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89.陆汉文著:《现代性与生活世界的变迁20世纪2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生活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90.[美]理查德·瑞杰斯特著:《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沈清基沈贻译,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
    91.[加]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92.[美]托马斯·科斯纳著《资本之城》,万丹译,中信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93.[意]L.贝纳沃罗著:《世界城市史》,薛钟灵等译,科学出版社,2000年3月第一版
    94.王振复著:《中国建筑的文化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5.[英]爱德华·B.泰勒著:《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6.张鸿雁著:《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7.杨东平著:《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方出版社,1994年版
    98姚亦锋著:《南京城市地理变迁及现代景观》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9.倪鹏飞著:《中国:城市竞争力与文化观念》,载于《科学导报》2002年第9期
    100.[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01顾朝林著:《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2.武安隆著:《文化的抉择与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3[美]R.E·帕克等著:《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4.胡大平著:《回到恩格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105.杨思基著:《拨开物象化的迷雾》,人民出版社,2008年2月第一版。
    106吴晓明张亮主编:《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补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107.[英]霍布豪斯著:《自由主义》,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9月第一版
    108.[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蔡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一版。
    .1. Georg Simmel, The Metropolis and Mental Life,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Forms,Edited by Donald N.Levin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1。
    2.Harvery,D.(1992)Social justice,postmodernism,and the c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16(4);588-602
    3.Frisby,D.(1986) Fragments of Modernity:Theories of Modernity in the Work ofSimmel,Kracauer and Benjamin.Cambridge,MA:MIT Press.4Fiske,J.(1989a)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London:Unwin Hyman
    5.Crook,S.,Pakulski,J.and Waters,M.(1992) Postermodernization:Change in AdvanceSociety. London:Sage.
    6.Ferriss, H.(1929) T he Metropolis of Tomorrow.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7.Keith, M. and Pile, S.(eds)(1993) Place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London Rourledge.
    8.Lyotard,J-F.(1984) The Postermodern Condition.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9.Kasinitz, P.(1995) Modernity and the urban ethos:introduction,in P.Kasinitz(ed.)Metropolis;Centre and Symbol of our Times.London:Macmillan.
    10. Rex, J.and Moore,R.(1967) Race,Community and Conflict:Chicago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1.Sennett, R.(1977) The Fall of the Public Ma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Savge,M. and Warde, A.(1993) Urban Sociology, Capitalism and ModernityLondon:Macmillan.
    13.Lily Kongg.Culture Icons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Asia:EconomicIpperative,National Identitiy,and Global City Status [J].PoliticalGeography,2007,26:383-384
    14.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38-104
    15.Graf, M. Legend of a Muical City [M].New York:Philosophica Library,1945.
    16.Braunbehrens,S.A.Yeoh. The Global Cultural City?Spatial Imagineering and Politics inthe (Multi)cultural Marketplaces of South-east Asia [J] UrbanStudies,2005,42(5/6):927-943
    17.Florida,R.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M] New York:Basic Books,2002.
    18.Howkins,J.The Creative Economy: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M] ThePenguin Press,2001.
    19.Horkheimer,M. and Adorno,T.W.1973: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M]. London:AllenLane.
    20.K.Bassett. Urban Cultural Strategies and Urban Regeneration: A Case Study and Studyand Critique[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3,25(12):1773-17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