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特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全面,体育课程改革也越来越深入,体育在特殊教育学校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教育职能,有效提升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充分发挥体育综合教育功能的重要保障。运用分层抽样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92所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189名,样本分布涵盖了我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全面了解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基本信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综合教学情况、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学工作方面情况、教研与科研情况、职前培养情况、入职培训情况、在职培训现状与在职培训内容及培训时间等方面需求以及特殊教育体育教师对职业的态度和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等。基于对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的系统分析,依据《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等国家近年发布的重要相关政策的指导方针和规划,探索适合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提升途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整体学历层次和职称层级有较大提升,专业化发展的起点相对较高。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有向低年龄化发展的态势,专业化发展的潜力较大。我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化进程明显滞后,突出表现在特殊教育学校兼职体育教师的比例相对过高,部分专任体育教师没有学过体育类的专业,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尚没接受过特殊教育的相关专业训练,特殊教育方面的专业综合素质仍有待强化和提升。综合分析得出,我国特殊教育及特殊体育相对较晚起步是导致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滞后的历史原因;特殊教育专业体育师资培养系统尚不够健全、职前的专业性培养和职后的针对性培训与特殊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是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滞后的体制原因;特殊教育学校的场地器材等体育硬件条件落后、体育经费投入有限、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综合任务量偏大而工资待遇相对偏低、政府及管理部门重视不够、特殊教育体育研究缺少研究交流平台和必要的政策扶持是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滞后的管理原因。当前我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特殊教育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体制、尽快建立特殊教育体育教师资质准入制度、全面实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is more comprehensive in theoryand practice, and the PE curriculum reform is more in-depth. PE is playing anincreasingly important educational func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Toeffectively improve PE teachers’ quality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is thekey safeguard of fully integrating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PE. The surveyincludes189PE teachers in92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by using stratifiedsampling method, and the sample’ distribution covers30provinces in China.The survey offers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and PE teachers’basic information, PE teaching overall situation, PE teachers’ workingsitu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status,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duringpre-service, new recruit and in-service period, in-service professionaltraining content and training time and other aspects of demand, career attitudesand the factor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xplore the pathways which couldenhance PE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based on the current specialized analysisfor PE teachers, the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such as “special educationenhancement program” which from gover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PE teachers’education levels and teacher titles have greatly improved. The starting point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s relatively high. The average age of PE teachersis getting younger, which brings more potentia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The PE teachers’ specialization process has lagged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for the reasons that the proportion of part-time PE teachers is relatively higher,some PE teachers did not learn of the professional sports knowledge and skills,most PE teachers still have not receiv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related specialeducation, profession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pecial education remains tobe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historicalreason is special education and special sports start relatively late; specialeducation PE teachers’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is still not perfect, theinstitutional reason is pre-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in-work development isincompatible with speci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the administrative reasons arePE equipments and venues are old, PE funding is limited, PE teachers integratedtoo many works but got relatively low amount of wages, government and managementdepartment paid insufficient attention, special PE is lack of research platformand necessary stand-by. The best way for special PE teachers’ specializationinclude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system, to establish thequalification access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to integrated thepre-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in-work training.
引文
①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水平,《人民教育》,2001年第9期,24页。
    ②单中惠:《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142页。
    ③陈永明等著:《教师教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00页。
    ④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37页。
    ①施光跃,李荣,邬旭东编著:《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31页。
    ②张学民:《教师职业发展与培训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253页。
    ③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①陈云英等著:《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页。
    ②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42页。
    ①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53页。
    ②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1页。
    ③叶澜,白益民,王枬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18页。
    ①施光跃等编著:《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30页。
    ②刘定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九个命题,《全球教育展望》,2004年第3期,64页。
    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07页。
    ④连秀云:教师专业化建设——一个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课题——中国教育学会第15次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2期,51页。
    ⑤荀渊: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第六届中日教师教育研讨会综述,《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5期,13页。
    ⑥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4页。
    ①王建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2页。
    ②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24页。
    ③徐鹏鹏,陈国英: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的多元选择,《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年第3期,12页。
    ①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2期,84页。
    ②祝怀新: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15页。
    ③陈永明等著:《教师教育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09页。
    ④朱元利: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88页。
    ①李丽:我国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析,《体育与科学》2005年第6期,72页。
    ②卫荣辉:关于我国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化改革的设想,《教育与职业》,2008年第8期,123页。
    ③孙有平,张磊: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8年第7期,95页。
    ④张惠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约束因素分析,《职业教育》,2012年第7期,38页。
    ⑤米春娟: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9期,87页。
    ⑥丁广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超越策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6期,831页。
    ①林陶,张美江,赵丽萍:中日体育教师专业课程标准比较,《体育学刊》,2007年第7期,99页。
    ②李丽:中日美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80页。
    ③尹海洁,庞文: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发展瓶颈与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第3期,59页。
    ④赵巧云:我国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刍议,《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4期,15页。
    ⑤包万平,李金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59页。
    ①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99.html。
    ②王雁,王志强,朱楠等: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及需求情况调查,《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11期,5页。
    ③冯建新: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第1期,68页。
    ④唐春梅,成慧平: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中国特殊教育》,2006年第8期,38页。
    ⑤弓丽娜:远程教育视角下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12页。
    ①赵斌,邵燕楠:澳大利亚特殊教育师资与中国特殊教育师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第1期,47页。
    ②汪斯斯,雷江华:中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比较,《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第6期,37页。
    ③何敏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点,《体育学刊》,2007年第5期,97页。
    ①吴雪萍,金昌龙,周李莉: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探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73页。
    ②何敏学,都晓娟,林华等: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119页。
    ③郑宁宁:山东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山东体育科技》,2010年第4期,78页。
    ④陶成,张笑昆,潘跃华:黑龙江省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发展现状分析及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第3期,107页。
    ①周坤,董满秀:安徽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第3期,70页。
    ②赵志荣,高凤山,殷红等: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第10期,89页。
    ③周李莉,吴雪萍,司虎克: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103页。
    ④谢陶: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存在问题及建议,《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80页。
    ①李沛立:台湾地区特殊体育师资培训政策及实施,《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第9期,40页。
    ②何敏学,宋强:我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初探,《体育学刊》,2011年第5期,83页。
    ①马多秀: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维度,《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4期,38页。
    ②王守恒,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92页。
    ③叶澜,白益民,王枬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40页。
    ①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版,12页。
    ②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8页。
    ③何敏学,全海英: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缺陷补偿功能,《体育学刊》,2010年第5期,44页。
    ①郭卫东:论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发端,《教育学报》,2007年第3期,92页。
    ②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73页。
    ③聂应军,肖红梅: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思考,《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98页。
    ①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①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版,12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http://www.gov.cn/ziliao/2006-06/30/content_323302.htm。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19/312031.html。
    ③教育部等中央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5/08/content_1308951.htm。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1/16282.html。
    ①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http://www.gov.cn/zwgk/2012-09/17/content_2226290.htm。
    ②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北京市区县特殊教育工作督导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http://www.bjjydd.gov.cn/newzhengwu/newtongzhilan/2013-03-15/4248.html。
    ③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基础教育强县(市、区)暨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办法(试行),http://www.lnen.cn/secpage.htm?actionType=viewjsp&id=17110。
    ①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http://www.ln.gov.cn/zfxx/zfwj/bmwj/bmwj3/201303/t20130307_1066256.html。
    ①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list.html。
    ①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48页。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31/201112/xxgk_128271.html。
    ①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通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93/200909/52366.html。
    ①王雁,肖非著:《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9页。
    ②郑耀琴:女性体育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性别心理优势探讨,《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58页。
    ①人社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http://www.huhhot.gov.cn/wbj/zhicheng/rnews.asp?id=955。
    ②王雁,肖非著:《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32页。
    ①班杜拉著,林颖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91页。
    ①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02页。
    ①雷·笛科勒著,朱晓燕等译:《未来之路——新教师入职教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26页。
    ②熊华军,常亚楠:教师专业化内涵的质性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13年第2期,65页。
    ①高忠明,郭晓琴:从国外教师入职培训看我国的初任教师培训,《教学与管理》,2012年第15期,157页。
    ①崔允漷著:《有效教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83页。
    ①李建辉,王志广:简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情意、态度与价值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62页。
    ②丁钢:《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计划——新理念及其变革实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122页。
    ③马多秀: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维度,《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4期,38页。
    ①邓睿,王健: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催生教育家的现实途径,《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12页。
    ①郭黎岩,李淼:中小学流动教师的职业适应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教师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60页。
    ②邵晓枫,廖其发: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对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理论构建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0期,49页。
    ①胡咏梅: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教育学报》,2007年第5期,46页。
    ②关荐,方静:中学教师心理弹性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年第7期,79页。
    ①侯晓辉等:高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52页。
    ①聂应军,肖红梅: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思考,《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99页。
    ①朱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价值工程》,2011年第25期,206页。
    ②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体育教师招聘信息,http://www.yjbys.com/xiaoyuanzhaopin/1386271.html。
    ③龙岩市特殊教育学校2013年体育教师招聘信息,http://www.ynpxrz.com/n307048c1440.aspx。
    ④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2014年体育教师招聘信息,http://www.wenwu8.com/article/40601.html。
    ①于素红: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问题与建议,《中国特殊教育》,2012年第1期,11页。
    ①教育部等中央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5/08/content_1308951.htm。
    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1/16282.html。
    ①教育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http://www.gov.cn/zwgk/2007-05/14/content_614039.htm。
    ②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http://www.gov.cn/zwgk/2009-05/08/content_1308951.htm。
    ①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3页。
    ②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44页。
    ③袁振国: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1页。
    ④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首次认定教师资格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151/201301/xxgk_147248.html。
    ①何敏学,都晓娟,林华等: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119页。
    ②徐晓敏,郝海亭:华北特殊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55页。
    ③周李莉,吴雪萍,司虎克: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103页。
    ①何敏学,宋强:我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初探,《体育学刊》2011年第5期,84页。
    ①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2-01/21/content_246452.htm。
    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http://www.edu.cn/20020305/3021705.shtml。
    ③于素红: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与发展,《中国特殊教育》,2008年第6期,52页。
    ④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99.html。
    ⑤王雁,李欢,莫春梅等: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其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29页。
    ①朴永馨主编:《特殊教育词典》,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48页。
    ①吴雪萍: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体育资源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84页。
    ①吴狄:对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平台的探索,《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8页。
    [1]丁钢.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与政策分析报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叶澜,白益民,王枬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5]朴永馨.特殊教育词典[M].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6]王守恒,姚运标.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单中惠.教师专业发展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9]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0]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师发展之源[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1]罗蓉,李瑜.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12]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3]丁钢.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计划——新理念及其变革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4]施光跃,李荣,邬旭东.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化发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15]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
    [16]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7]王雁,肖非.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8]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9]申继亮.教学反思与行动研究——教师发展之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0]陈永明.教师教育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贺祖斌.教师教育:从自为走向自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2]张学民.教师职业发展与培训——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3]中国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教师资格制度的选择与理论建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4]雷·笛科勒著,朱晓燕等译.未来之路——新教师入职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5]牟东棋,张咏梅,潘镭.特殊教育在宣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6]顾定倩,朴永馨,刘艳虹.中国特殊教育史资料选上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7]顾定倩,朴永馨,刘艳虹.中国特殊教育史资料选中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8]顾定倩,朴永馨,刘艳虹.中国特殊教育史资料选下卷[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9]杜晓新,宋永宁.特殊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0]班杜拉著,林颖等译.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1]丹尼尔·P·哈拉汉,詹姆士·M·考夫曼,佩吉·C·普伦著,肖非等译.特殊教育导论[M].第十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2]Julie A. Winkelstern, Arthur E. Jongsma, Jr.著,刘昊译.特殊教育指导计划[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3]中国残疾人体育协会.残疾人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34]路得·特恩布尔等著,方俊明等译.今日学校中的特殊教育[M].第三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5]皮特·本顿,提姆·奥布赖恩主编,范晓慧译.全纳教育与教师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6]王延文.教师专业化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
    [37]宋会君.体育教师专业化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
    [38]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9]曹晓明.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制度沿革与发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0]张惠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
    [41]罗小兵.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组织承诺及其与离职意愿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
    [42]王洲.陕西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43]杨文.吉林省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4]王佃江.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45]柳伦.苏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9.
    [46]来晓瑾.大连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47]侯冬梅.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48]何敏学.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R].辽宁师范大学,2009.
    [49]袁贵仁.加强和改革教师教育大力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J].人民教育,2001,(9):24-26.
    [50]刘定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九个命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4,33(3):63-68.
    [51]袁振国.大力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J].教师教育研究,2008,20(5):1-3.
    [52]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12-16.
    [53]叶文梓.教师专业化制度建设的进展、问题与策略[J].教育研究,2006,(8):76-80.
    [54]卢乃桂.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J].开放教育研究,2007,13(2):9-14.
    [55]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11):45-48.
    [56]劳凯声.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教师的专业权力[J].教育研究,2008,(2):7-14.
    [57]张人杰.教师专业化:亟需更深入研究的若干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9):47-52.
    [58]张传燧.教师专业化:传统智慧与现代实践[J].教师教育研究,2005,17(1):16-20.
    [59]钟启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J].全球教育展望,2004,(1):11-15.
    [60]袁振国.教师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新阶段[J].教育科学研究,2003,(11):19-22.
    [61]连秀云.教师专业化建设——一个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课题——中国教育学会第15次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3,(2):48-51.
    [62]荀渊.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第六届中日教师教育研讨会综述[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5):13-16.
    [63]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6):3-6.
    [64]王建磐.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政策的选择[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13(5):1-4.
    [65]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6):22-27.
    [66]徐鹏鹏,陈国英.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式的多元选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3):12-14.
    [67]施克灿.国际教师专业标准的三种模式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81-85.
    [68]祝怀新.德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10):11-16.
    [69]卢乃桂,叶菊艳.英、法教师专业化历程的解读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2):64-68.
    [70]彭茜.三十年来教师专业化的国际回顾与展望[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2):61-64.
    [71]洪成文.师范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标准:荷兰的案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3):70-74.
    [72]连莲.日本教师专业化特色及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5,(4):134-137.
    [73]郭臻琦,孙英,李克军.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质[J].外国教育研究,2007,34(9):77-80.
    [74]王春光,谢江巍.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责任——美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J].外国教育研究,2002,29(12):57-60.
    [75]孙珂,马健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英国教师教育标准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11,(8):30-34.
    [76]黄敏.国外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化发展研究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12,39(12):72-80.
    [77]胡淼.21世纪法国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8):40-44.
    [78]祝怀新,刘晓楠.新加坡教师专业化发展保障制度评析[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6):70-74.
    [79]蒋晓丽.体育教师专业化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J].体育科技,2006,27(2):9-12.
    [80]朱元利.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5):88-90.
    [81]李丽.我国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5,26(6):71-73.
    [82]卫荣辉.关于我国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专业化改革的设想[J].教育与职业,2008,(8):122-123.
    [83]孙有平,张磊.中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7):92-95.
    [84]张惠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约束因素分析[J].职业教育,2012,30(7):37-38.
    [85]米春娟.论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3,(9):87-88.
    [86]丁广明.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超越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6):830-832.
    [87]林陶,张美江,赵丽萍.中日体育教师专业课程标准比较[J].体育学刊,2007,14(7):96-99.
    [88]李丽.中日美中小学体育教师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77-80.
    [89]唐红明.中美体育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5):100-102.
    [90]尹海洁,庞文.我国特殊教育师资的发展瓶颈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10,(3):58-62.
    [91]赵巧云.我国特教教师专业化发展标准刍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9,(4):14-18.
    [92]高雅芳.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7):55-56.
    [93]包万平,李金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2008,22(3):58-59.
    [94]陈小饮,申仁洪.试论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3):119-124.
    [95]王培峰,任云杰.小康社会视野中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J].中国特殊教育,2004,(1):75-78.
    [96]张悦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与特殊需要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4,(2):51-55.
    [97]甘开鹏,郑秀娟.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11):1-3.
    [98]包文婷.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0):13-15.
    [99]王雁,王志强,朱楠等.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队伍结构及需求情况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12,(11):3-8.
    [100]冯建新.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65-69.
    [101]杨福义,张福娟,刘琳.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6):31-37.
    [91]唐春梅,成慧平.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殊教育,2006,(8):34-39.
    [102]弓丽娜.远程教育视角下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J].绥化学院学报,2012,32(5):10-12.
    [103]赵斌,邵燕楠.澳大利亚特殊教育师资与中国特殊教育师资比较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1):47-48.
    [104]汪斯斯,雷江华.中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比较[J].现代特殊教育,2007,(6):35-37.
    [105]申仁洪.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范式转变[J].中国特殊教育,2004,(4):64-68.
    [106]赵斌.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现状及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7,(4):57-61.
    [107]张继成.校本培训: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之快车道[J].绥化学院学报,2011,31(4):13-15.
    [108]陈小饮.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4):65-69.
    [109]陈时强.高等教育体系下的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2013,(5):11-13.
    [110]赵丽娜.论特殊教育教师学习共同体建构[J].教育导刊,2013,(2):45-47.
    [101]朱宁波.日本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与改革[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7,(6):37-39.
    [111]马庆发.瑞士特殊教育师资培育及其框架课程方案[J].外国教育资料,2000,(4):50-53.
    [112]昝飞,江琴娣.美国特殊教育师资问题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8,(11):21-25.
    [113]周洋.对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的分析和研究[J].科技信息,2008,(30):264-266.
    [114]徐五所.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31):91-93.
    [115]何敏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特点[J].体育学刊,2007,14(5):96-99.
    [116]吴雪萍,金昌龙,周李莉.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3):72-75.
    [117]何敏学,都晓娟,林华等.中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调查[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1):118-121.
    [118]郑宁宁.山东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4):78-79.
    [119]陶成,张笑昆,潘跃华.黑龙江省特殊教育的体育教师发展现状分析及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24(3):106-108.
    [120]周坤,董满秀.安徽省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现状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7,28(3):69-71.
    [121]赵志荣,高凤山,殷红等.河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5,(10):88-90.
    [122]周李莉,吴雪萍,司虎克.上海市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5):102-106.
    [123]王宏,林森.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现状分析——对辽宁省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建设的调查[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99-100.
    [124]王程,王朝军.淄博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现状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1,(7):227-230.
    [125]郭永良.丹东市特殊体育教师基本情况分析[J].阴山学刊,2010,24(2):106-109.
    [126]谢陶.我国特殊体育教师专业化存在问题及建议[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35(3):80-83.
    [127]李沛立.台湾地区特殊体育师资培训政策及实施[J].现代特殊教育,2009,(9):39-40.
    [128]刘美奋,陈统军,刘建军.我国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培养体制与模式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5,(8):78-80.
    [129]王建欣.高校培养特殊体育师资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16-1118.
    [130]何敏学,宋强.我国特殊教育体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初探[J].体育学刊,2011,18(5):82-85.
    [13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调研组.学有所教——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供的六十条建议[J].教育研究,2009,(3):3-25.
    [132]郭卫东.论中国近代特殊教育的发端[J].教育学报,2007,3(3):91-96.
    [133]侯晓辉,万宇,慕雯雯等.高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4):51-54.
    [134]聂应军,肖红梅.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98-99.
    [135]朱莉.体育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1,(24):26-27.
    [137]于素红.我国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问题与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12(1):9-13.
    [138]周孟祥.山东体育学院特殊教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与就业前景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4):116-118.
    [139]徐晓敏.华北特殊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23(6):55-57
    [140]于素红.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8(6):52-57.
    [141]李子江,张斌贤.我国教师资格制度建设: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8(10):43-46.
    [142]顾定倩.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9):53-58.
    [143]金铁洙,孙启林.韩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及对中国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5):75-80.
    [144]何敏学,全海英.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缺陷补偿功能[J].体育学刊,2010,17(5):43-45.
    [145]王雁,顾定倩,陈亚秋.对高等师范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的探讨[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4):55-60.
    [146]郝传萍,卢雁.随班就读体育教育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7,(9):19-24.
    [147]王雁,李欢,莫春梅等.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及其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28-34.
    [148]吴雪萍.全纳教育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5):82-86.
    [149]曹烃,刘珍,曾建明.美国适应体育教师专业化路径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2,(7):30-35.
    [150]谈秀菁.中国教师专业化研究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6,(6):72-76.
    [151]顾定倩.关注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教师,2009,(7):4-7.
    [152]姜静,郭飙.浅析特殊教育战线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内江科技,2009,(5):65.
    [153]潘建芬,毛振明.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数量结构发展概况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7):122-127.
    [154]周洪宇.教师教育制度顶层设计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教师教育论坛,2013,26(2):5-16.
    [155]郑耀琴.女性体育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性别心理优势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16(2):58-59.
    [156]庄可.中小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强化策略[J].教育导刊,2013,(12):44-46.
    [157]高忠明,郭晓琴.从国外教师入职培训看我国的初任教师培训[J].教学与管理,2012,(15):156-158.
    [158]熊华军,常亚楠.教师专业化内涵的质性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3,(2):60-67.
    [159]马多秀.论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4):37-40.
    [160]李建辉,王志广.简论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情意、态度与价值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5):162-167.
    [161]邓睿,王健.提升教师职业成就感——催生教育家的现实途径[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2):12-16.
    [162]邓睿.我国不同类型中学教师职业成就感现状及比较分析——基于我国28省市自治区的实证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5):30-36.
    [163]郭黎岩,李淼.中小学流动教师的职业适应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22(3):56-60.
    [164]胡咏梅.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07,3(5):46-52.
    [165]邵晓枫,廖其发.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对我国当代师生关系理论构建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7(10):47-50.
    [166]关荐,方静.中学教师心理弹性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7):79-82.
    [167]张建,党晓云,张晓亮.体育教师教育体系及一体化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4):142-144.
    [168]韩春利.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6):66-69.
    [169]易红郡.英国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进修的一体化及其特征[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15(4):74-80.
    [170]汤国杰.浙江省小学体育教师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5):48-49.
    [171]杨小秋.实践性课堂:职前职后教师培养一体化的平台[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1):73-76.
    [172]黄永刚.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76-80.
    [173]吴狄.对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平台的探索[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27(2):15-19.
    [174]顾定倩.抓住机遇,推地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科学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9,(9):5-8.
    [175]霍军,董翠香.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体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1,(4):120-123.
    [176]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D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177]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DB/OL].http://news.xinhuanet.com/st/2002-01/21/content_246452.htm.
    [17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DB/OL].http://www.edu.cn/20020305/3021705.shtml
    [179]国务院.教育督导条例[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9/17/content_2226290.htm.
    [180]教育部.学校体育工作条例[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34/3121.htm.
    [18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edu.cn/news_127/20080922/t20080922_326729.shtml.
    [182]教育部.2012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99.html.
    [183]教育部.关于印发《盲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31/201112/xxgk_128271.html.
    [184]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93/200909/52366.html.
    [18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huhhot.gov.cn/wbj/zhicheng/rnews.asp?id=955.
    [1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L].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6-06/30/content_323302.htm.
    [187]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EB/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92/n16819/312031.html.
    [188]教育部等中央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5/08/content_1308951.htm.
    [18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教育部等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401/162822.html.
    [190]Martin E. Block. A Teacher’s Guide to Includ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General Physical Education. New York: Parl H. Brookes Publihing,2000,35-36.
    [191]Auxter D.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and Recreation. New York, NY: McGraw-Hill,2010,4-5.
    [192]Tait M. Resilience as a Contributor to Novice Teacher Success, Commitment, and Retention. Teacher Education Quarterly(fall),2008:57-60.
    [193]Cindy K. P. A Profile of the Introduction to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 within Undergraduat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Journal of Researchin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Sport&Dance,2010,5:26-33.
    [194]Kennedy V. Burstein N. An Induction Program for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and Special Education,2004,27(4):444-447.
    [195]Hardin B.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Reflections on Preparation for Inclusion.Physical Educator,2005,62(1):44-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