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鉴于朝鲜半岛问题对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和中美围绕朝鲜半岛问题所进行互动对两国关系的重大影响,对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过程进行系统、细致地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以1950年至今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具体互动历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进行互动的演化过程、环境变量和互动力度变量对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互动的影响,以及中美对朝鲜半岛政策和行为变化的原因。
     本文研究的特色主要有:在理论方面,本文借鉴现有国际关系理论中对“互动”概念的论述,创造性地构建了一套国家行为体互动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后文的经验分析;在文章结构方面,本文按照“环境变量分析→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过程→互动力度和中美互动中的‘满意行为'”的结构顺序展开分析;在逻辑方面,本文遵循“决策者形成对主要国家利益的认知→作出对朝鲜半岛政策和行为→影响中美在朝鲜半岛互动形式”的逻辑思路。
     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论。
     在绪论部分,笔者主要是界定研究对象,阐述研究意义,评估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交待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以及介绍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重难点。
     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构建。笔者先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互动”概念的论述作出概括,并指出这些论述的成就与不足;然后指出作为一种互动理论的博弈论为什么不适合本文的研究,并对本文所需要的理论进行定位;接着为本文设定两个相关的分析变量(环境变量和互动力度变量),并对“满意行为”的解释模式作出阐述;最后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国家行为体互动理论模式,包括界定“互动”概念、分析国家行为体互动的内在机理,以及对互动模式进行分类和定性等。
     第二章至第五章详细论述了自朝鲜战争至今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进行互动的具体过程。
     在第二章,笔者先对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客观环境(主要是国际环境和中美关系背景环境)和中美两国决策者的心理环境作出探讨;然后具体论述中美在朝鲜战争中进行的一系列相互反应、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并将这段时期内的中美互动称为“兵戎相见的冲突型互动”;接着论述中美在朝鲜战争期间的整体互动力度;最后,笔者运用“满意的行为”模式对中美在朝鲜战争互动中的一些决策和行为作出解释。
     第三章着重阐述从朝鲜战争结束到中美建交这段时期内中美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互动情况,并将这种互动界定为“相互威慑的冲突型互动”;同时还考察这段时期内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关系环境、中美决策者不同的认知情况、中美整体的互动力度和中美在朝鲜半岛上的互动力度等问题:最后对中美在朝鲜半岛进行相互威慑性互动中的“满意行为”作出阐释。
     第四章重点论述从中美建交到中韩建交这段时期内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由冲突型互动向竞争型互动的转化过程,并探讨了影响中美互动形式的两个变量即环境变量和互动力度变量,最后用“满意的行为”模式对中美在互动转型中的一些行为作出解释。
     第五章着重探讨后冷战时代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情况。笔者同样按照前文设定的论述顺序,先对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关系环境和两国决策者的心理环境作出考察;然后论述冷战结束至今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特别是朝核问题)上的互动情形;接着阐述这段时期内中美的整体互动力度和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力度问题:最后,用“满意的行为”模式对中美在朝鲜半岛上的一些政策和行为作出解释。论文将这段时期内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界定为“竞争—合作型互动”。
     在结论部分,笔者从互动理论的作用及应用、本文研究的政策启示和本课题后续研究的意义等三个方面来对全文作出总结性的概括和提炼。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Sino-US interaction-process on the Korean issue since 1950's, trying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particular: how dose the Sino-US interaction-process on the Korean issue evolve? How the variables in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action intensity affect this process? Why the both parties change their policies and behavior?
     This pape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llowing: theoretically, it constructs a theory on interaction among states, the approach empirical analysis in this paper; structur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structure of "variables in the environment - Sino-US interaction process - interaction's intensity and satisfying-behavior"; logically, the paper follows the logic of "policy-makers cognizing the primary national interests -making policies and behaving - affecting the model of Sino-US interaction-process on the Korean issue.
     The Introduction define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pproach and addresses what is creative and difficult in the paper.
     Chapter One deals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ies. It summarizes the conceptions of "interaction" of IR theories and explains why, the game theory, as an interaction theory, can not be adopted to the paper and defines the approach in the paper. This chapter designs two analytical variables, namely Circumstances and Interaction intensities, and elaborates on the Satisfying Behavior Model in the case of Sino-US interaction. At last, this chapter builds a complete Interaction Theories of nation-actors by defining "Interaction",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mechanism between actors, and classifying Interaction Models.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ircumstances around Korean War Period (on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and that of Sino-US relations) and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of policy-makers in the two countries. It explores the series of Sino-US interaction during the Korean War, namely, "Martial Interaction of Conflict". And then, this chapter elaborates on the holistic Interaction intensit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tensities in Korean War. Finally, it explains some behaviors of China and the U.S. in the war with Satisfying Behavior Model.
     Chapter Three focuses on Sino-US interaction processe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r from 1954 to 1978. It defines these interactions as "Deterrence Interaction of Conflict" class. At the same time, this chapter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ircumstances in this period,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context, Sino-U.S. relationship, and the two country leaders' perception on each other. This chapter also elaborates the holistic Interaction Intensit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densities in this period and utilizes the Satisfying Behavior Model to explain the two countries' behaviors related to the Korean issue.
     Chapter Four makes a detailed study on Sino-US interactions on the Korean issue from 1979 to 1992. It points out that the form of the two countries' interactions had transformed from "Conflictive Interaction" to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in this period. The current chapter also investigates the two variables (Circumstances and Interaction Densities) and makes use of the Satisfied Behavior Model to explain some of China and the U.S.'s behaviors in this case.
     Chapter Five focuses on Sino-US interactions on the Korea issue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It analyzes respectively the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circumstances, the interaction-processes of the two countries, and their interaction intensities on the Korean issue. Finally, it explains the two countries' behaviors during the Korean Nuclear Crisis with Satisfying Behavior Model. Sino-US interaction in this period is catalogued as "Competitive-Cooperative Interaction".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functions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Theory in the paper, their revelations to policies and the meaning of a further study.
引文
1 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
    2 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3 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4 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5 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1995年版。
    6 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7 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和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8 陈杨:《在利益与协调之间:朝核问题与中美关系》,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
    9 陈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中美关系》,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0 牛军:《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6期:《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决策研究》,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越过三八线--政治军事考虑与抗美援朝战争目标的确定》,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1 王晓波,李华锋:《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追求目标及实施政策比较》,载《东疆学刊》,2000年7月。
    12 赵月峰、李华锋:《论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关系》,载《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
    13 王传剑:《朝鲜半岛问题与中美关系》,载《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
    14 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5 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6 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刘金质等著:《当代中韩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 崔志鹰:《大国与朝鲜半岛》,卓越出版社,2000年版: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 Rosemary Foot,"The Sino-American conflict in Korea",Asian Affairs,Vol.14,Issue2.(Jun.,1983).
    19 乔纳森·波拉克:《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载袁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0哈里·哈丁:《十年留下的遗产:美国人的观点》,载袁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一书。
    21 Taewan Kim,"The Korean Paradox of the 1972 Sino-American Rapprochement: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2005.
    22 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1990.
    23 David Kerr,"The Sino-Russian Partnership and U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From Hegemony to Concert in Northeast Asia",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9.(Sep.2005).
    24 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78).
    25 Robert Sutter and Han Sungj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olifomia at Berkeley,1990);
    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7);
    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3);
    Tae-Hwan Kwak,ed.,Forty Years of Korea-US Relations,1948-1988,(Kyung Hee University Press,1990);
    Han Sungjoo,"South Korea and United States:The Alliance Survives",Asian Survey,Vol.20,No.11.(Nov.,1980).
     26 Alexandre Y.Mansourov,"North Korea is poised to cross the nuclear Rubicon:will the Canary die in the m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orld Peace,Vol.ⅩⅩ,No.3.(September 2003).
    27 David Shambaugh,"China and the Korea Peninsula: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The Washington Quarterly,Vol.26,No.2.(Spring 2003).
    28 尽管笔者没有像有些学者那样将意识形态纳入国家利益之列,但笔者必须承认:基于意识形态因素考虑而形成的一些认知可能会转化为国家的声誉利益认知。比如美国作出参加朝鲜战争的决策,首先就是因为意识形态因素而使美国决心抗击苏联在朝鲜半岛的势力扩张;而如果美国不予干涉,美国决策者认为这将是对美国声誉的巨大打击,这等于涉及到了美国的声誉利益层面。这种情况就是意识形态因素转化为国家声誉利益的一个典型例子。可见,意识形态因素与精神层面的国家声誉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29 这三种互动模式是按照国家间的相互认知情况对国家整体性的互动类型所作的划分;如果按照国家在具体议题上互动的性质来划分,常见的互动类型有五种:“冲突型”、“竞争型”、“合作型”、“冲突-竞争型”和“竞争-合作型”。
    1 笔者尽可能引用英文原版资料对“interaction”或“interact”的论述;如果引用的为中文译作,则确证译作中的“互动”为“interaction”的对应词,以尽量避免因翻译的不同标准而引起的概念混乱。
    2[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26页。
    3 三大主流理论指的是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华尔兹在1979年出版的《国际政治理论》中对以汉斯·摩根索(Hans J.Morgenthau)为代表的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修正,被视为新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随后,以基欧汉和约瑟夫·奈(Joseph S.Nye)为代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对新现实主义理论的主流地位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于20世纪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形成了“两新”对峙的局面。到了90年代中期以后,建构主义异军突起,乃至1999年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Wendt)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的出版,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 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第399页。
    5 Robert Axelrod and Robert Keohane,"Achieving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Strategies and Institutions",World Politics,Vol.38,No.1(Oct.,1985),p.238.
    6 Arthur A.Stein,"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regimes in an anarchic worl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6,2(Spring 1982),pp.304-305.
    7 Ibid,p.311.
    8 Ibid,p.323.
    9 Ibid,p.324.
    10 Robert Axelrod and Robert Keohane,"Achieving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Strategies and Institutions",pp.231-232.
    11 Robert Axelrod,"The Emergence of Cooperation among Egoist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5,No.2(Jun.,1981),pp.306-318.
    12 Joseph M.Grieco,"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No.3(Summer,1988),p.496.
    13 Kenneth A.Oye,"Explaining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Hypotheses and Strategies",World Politics,VoL 38,No.1(Oct.,1985),p.3.
    14 Robert Powell,"Absolute and Relative Gai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 85,No.4(Dec.,1991),pp.1309-1311.
    15 Joseph M.Grieco,"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2,No.3(Summer,1988),pp.502-503.
    16 Ibid,p.498.
    17 Joseph M.Grieco,"Realist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nalysis with an Amended Prisoner's Dilemma Model",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50,No.3(Aug.,1988),pp. 606-614.
    18 Stephen D.Krasner,"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Power:Life on the Pareto Frontier",World Politics,Vol.43,No.3(Apr.,1991),p.340.
    19 Ibid,p.366.
    20 Hans J.Morgenthau,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Sixth Edition),(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85),p.18.
    21 Ibid,p.31.
    22 Kenneth N.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40.
    23 Ibid,p.79.
    24 Ibid,p.80.
    25 Robert O.Keohane and Joseph S.Nye,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3~(rd) ed.),(Pearson Education,Inc.,2001),p.7.
    26 按照约翰·鲁杰(John G Ruggie)等人的归类,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些女权主义理论、批判理论甚至是激进的后现代理论,都属于建构主义理论范畴。之所以说建构主义“庞杂”,是因为这些不同类别的建构主义在“观念本体论”的基本前提下表现山不同的认识论利方法论趋向。关于建构主义理论范围及类别的论述,可参见[美]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第36-40、283-284页;倪世雄等著:《当代两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第78-81页。
    27 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第58-61页。
    28 Vendulka Kubalkova,Nicholas Onuf,and Paul Kowert,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onstructed World,(M.E.Sharpe,Inc.,1998),p.59.
    29 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30 Rey Koslowski and Friedrich Kratochwil,"Understanding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The Soviet Empire's Demise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8,No.2.(Spring,1994),p.223.
    31 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23.
    32 Ibid,p.10.
    33 Ibid,p.145.
    34 Ibid,p.146.
    35 Jennifer Sterling-Folker,"Competing Paradigms or Birds of a Feather? Constructivism and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Compared",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44,No.1(Mar.,2000),p.97.
    36 彼得·卡赞斯坦:《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李小华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中文版序言”第3页。
    37 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译者序”部分。
    38 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316.
    39 Ibid,p.331.
    40 Rey Koslowski and Friedrich Kratochwil,"Understanding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The Soviet Empire's Demise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p.216.
    41 Alexander Wendt,"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2(Spring 1992),p.406.
    42 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lnternational Politics,p.21.
    43 国际关系微观心理学研究决策者个人的心理现象怎样影响国际政治的进程。认知心理学在国际关系学中的运用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国际冲突研究领域,《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书表明:一直存在着对暴力冲突研究的微观理论和宏观理论之间的争论。但不可否认的是:微观心理学派在国际关系理论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国际关系微观学派的名著《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的作者罗伯特·杰维斯(Robea Jervis)也不得不感慨:“研究个性和个性类型在心理学和政治学领域已不受人青睐。”在笔者的定义范畴里,国际关系心理学派也不过是一种工具性理论而已,它只是从决策者个人心理的角度来阐释国际政治中的某些现象,其本身并没有形成像“两新”那样的大理论“范式”。像博弈论的研究者一样,微观学 派的学者既可能是现实主义者,也可能是自由主义者,当然也可能什么理论派别都不是。这也正是工具性理论的一个典型特征。
    44 James E.Dougherty and Robert L.Pfaltzgraff,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Fifth Edition),p.245.
    45 Ibid,pp.292-294.
    46[美]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47 同上引,第69页。
    48 同上引,第75页。
    49 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376页。
    50[英]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51[英]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刘德斌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52 “互动能力”是布赞和利特尔两人称为“解释源”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体系范围的能力,即单位围绕体系通过物资、人员和信息流动保持相互联系的能力。可参见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第70-74页。
    53 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第84页。
    54 关于博弈论的缺陷,可参见 Charles Lipson,"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and Security Affairs",World Politics,Vol.37,No.1(Oct.,1984),pp.10-11.
    55 Charles Lipson,"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and Security Affairs",World Politics,Vol.37,No.1(Oct.,1984),pp.10-11.
    56 Ibid,p.11.
    57 Ibid,p.10.
    55 “满意行为”的解释模式是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的“有限理性”理论的主要观点。后文将对之专门论述。
    59 这里的“外在环境”当然包括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会对国家的决策和行为产生影响,但本文将之排除在分析之外,原因在于它是恒量而非变量。
    60 本文不赞同将国家视为个人的做法,但并不否认国家像人一样存在心理层次上的认知。这似乎是非常矛盾的。本文的解释是:尽管抽象意义上的国家不会存在心理认知,但代表国家的最主要决策者会。在一个国家内部,虽然会存在认知上的种种差异,但最终都会在相互讨价还价和妥协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代表国家意志的统一认知。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对这种认知都称为“国家认知”。“国家的心理环境”概念就遵循这种做法。
    61 James E.Dougherty and Robert L.Pfaltzgraff,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Fifth Edition),p.165.
    62 Robert Axelrod and Robert Keohane,"Achieving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Strategies and Institutions",pp.238-239.
    63 Ibid,p.247.
    64 Alexander Wendt,Social Theory of lnternational Politics,p.13.
    65 Emile Durkheim,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The Free Press,1966),p.l14.
    66 Ibid,p.115.
    67 John G.Ruggie,"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World Policy:Toward a Neorealist Synthesis",World Politics,Vol.35,No.2(Jan.,1983),p.281.
    68 Ibid,p.285.
    69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第75、257页。
    70 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99页。
    71 Hans J.Morgenthau,Politics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Sixth Edition),p.7.
    72 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73 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第130页。
    74[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77 页。
    75 巧同上引,第74页。
    76 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第11页。
    77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141页。
    78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第107-148页。
    79 秦朝英:《论国家利益--生存与发展需求》,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第35页。
    80 这是楚树龙教授对国家利益的划分。可参见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81 Kenneth N.Waltz,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p.80.
    82 在这三个层次中,认知在本文中是作为一个变量来阐述的。所以在考察中美互动的内在过程时,重点将放在两国的决策和行为层次上。
    83 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8页。
    84 Johan Galtung,"East-West Interaction Patterns",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3,No.2(1966),p.150.
    85 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第8页。
    86 Elna Odova,"Interaction Paradigms of Decision-Making",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3,No.2(1982),p.213-214.
    87 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一国因为利益问题而不可能对别国对白己的政策和行为毫不关心。所以这种反应只是在理论上存在,本文将不作分析。
    88 本文在前面认为一次性的相互交往不足以形成行为体间的互动。这里的“一次性”互动是为了分析的方便而设定的一个最简单的互动模型,就像选定物体的一个截面来分析整个物体的做法一样。
    89 从国际关系的现实来看,互动的转型大多在合作型与竞争型、冲突型与竞争型之间进行,鲜有合作型与冲突型互动之间的直接转化。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一般要通过竞争型互动进行过渡,也就是依照“合作型→竞争型→冲突型”或是“冲突型→竞争型→合作型”的顺序进行。笔者还认为:只要有一个国家对它国作出“非敌非友”的认知和行为,无论它的互动对象国怎样反应,它们的互动都会表现出竞争型或类似于竞争型的特征。这也是笔者在上表中没有列出对“非敌非友”型认知的其它反应的原因。
    90 Thomas C.Schelling,The Strategy of Conflict,(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1980),p.4.
    91 这种类型的冲突互动有些类似于谢林所说的“冲突的战略”。谢林认为,冲突的战略涉及武力的威慑而非武力的有效使用。但他所述的范围要大于本文认同的冲突范围,因为他的“冲突的战略”理论对冲突与共同利益一视同仁,没有严格划分冲突与共同利益的界限,他声称他的理论“既适用于潜在敌人,也适用于潜在朋友。”但对于本文来说,如果双方的共同利益明显大于冲突,冲突互动就会转化为竞争互动甚至是合作互动;而对谢林而言,这些仍然属于“冲突的战略”范畴。参见Thomas C.Schelling,The Strategy D,Conflict,pp.5-15.
    92 关于威慑理论与螺旋升级理论的区别,可参见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第50-109页。
    93 Thomas C.Schelling,The Strategy of Conflict,p.9.
    94 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第61-64页。
    95 根据互动的“属性”,国家间整体的互动情形就可以分为冲突型、竞争型和合作型;根据互动的“性质”,国家针对具体议题的互动可以分为冲突型、竞争型、合作型、冲突一竞争型和竞争-合作型(冲突一合作型的互动由于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不大可能存在,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1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李石译,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61页。
    2转引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3转引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104页。
    4《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62-463页。
    5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李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第114页。
    6同上引,第120页。
    7[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张静尔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5页。
    8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310-311页。
    9《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85页。
    10[日]山极晃:《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展开(1941-1979)》,鹿锡俊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页。
    11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页。
    1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258-1260页。
    1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七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14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第475页。
    15[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第176页。
    16参见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上),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139、147页。
    17在这次声明中,杜鲁门称“美国对台湾和其他任何中国领土没有掠夺性意向。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和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无意使用武装力量干预现在局势。美国政府将不遵循足以使之卷入中国内争的方针。同样地,美国将不对在台湾的中国军队提供军援或军事上的意见。”这次声明是在毛泽东的“一边倒”方针宣示以后、且毛泽东正在 苏联访问的期间发表的,所以被认为是“明显带有离间中苏关系的用意”。可参见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第481页。
    18[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第174-175页。
    19在后来中国对其它西方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法国)的政策中,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者是有着灵活的实用主义倾向的。这点在70年代中美关系的逐渐改善上就表现得非常明显。
    20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第34页。
    2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第557页。
    22《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84-1185页。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2页。
    24《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110-1115页。
    2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第547页。
    26Chen Jian,“In the Name of Revolution:China's Road to the Korean war Revisited",载石源华主编:《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2001年1月,第53-55页。
    2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93、658页。
    28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第2页。
    29同上引,第5页。
    30《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第435页。
    31转引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卷,第115页。
    32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李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6年版,第86页。
    33《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第231页。
    34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上),第374页。
    35[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第149页。
    36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上),第183-184页。
    37这是杜鲁门在后来的回忆录中所说的话,可参见《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102-103页。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后,杜鲁门的对华言论及其对华政策显示:他将中国共产党看作是有着民族主义意识的独立力量,而且与苏联有着根本的冲突和分歧。所以杜鲁门本人对中国共产党及其与苏联关系的认知是摇摆不定的。
    38John Lewis Gaddis,"Was the Truman Doctrine a real turning point?",Foreign Affairs,Vol.52Issue 2,(Jan1974),p392.
    39David S.Mclellan,"Dean Acheson and the Korean Wa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83,No.1.(Mar.,1968),p.16.
    40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上),第186页。
    41Robert Jervis,"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r on the Cold War",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Vol.24,No.4.(Dec.,1980),p575.
    42David Mclean,"American Nationalism,the China Myth,and the Truman Doctrine:The Question of Accommodation with Peking,1949-1950",Diplomatic History,Vol.10,No.1(Winter 1986),p.36;赵学功:《朝鲜战争与美国的东亚政策》,载《历史教学》,1996年第11期,第42页。
    43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从意识形态来看,中国共产党尽力宣传自身与苏联的一致性,这自然会给美国以“中共是苏联卫星国”的印象;但如果从现实的利益出发,苏联确实企图获得在满洲的特权,而且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在其它事情上也经常龃龉不断,所以美国又认为中共与苏联有着根本的分歧。美国政府的“楔子战略”主要基于后者,这表明后者在美国决策者的认知中占主导地位。
    44[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第169页。
    45Tang Tsou,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3),p.550;[美]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第169页。
    46李剑鸣等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陈亚丽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376页。
    47中国一些宣传的材料指责韩国在美国的怂恿下首先发动了战争,但越来越多的史料显示美国事先并不知情。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当然更不希望战争的爆发。具体可参见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1995年版,第148-177页。
    48《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1966年版,第86页。
    49同上引,第380页。
    50[美]马修·邦克·李奇微:《朝鲜战争》,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1984年版,第14页。
    51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上),第187-188页。
    52[美]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和朝鲜战争》,钱宗起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4页。
    53[美]迪安·艾奇逊:《艾奇逊回忆录》(上册),伍协力等译,上海泽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265页。
    54同上引,第268页。
    55Morton H.Halperin,Limited War in the Nuclear Age,(John Wiley&Sons,Inc.,1963,),p.40:《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388页。
    56《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392页。
    57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50页。
    58同上引,第46页。
    59《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90页。
    60《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393-394页。
    61《艾奇逊回忆录》(上册),第272页。
    62《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91-92页。
    63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第140-141页。
    64同上引,第144页。
    65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421-422页。
    66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页。
    67《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109-110页。
    68《聂荣臻回忆录》(下),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第744-745页。
    69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70同上引,第18页。
    7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469页。
    72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76页。
    73《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398页。
    74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430页。
    75同上引,第431-432页。
    76同上引,第436-437页。
    77同上引,第450页。
    78自从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决策层就为是否越过三八线而争论不休。不同的认知导致不同的决策建议。美国政府内部的政策大辩论将在本章第三节具体阐述。
    79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1995年版,第263页。
    80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63页。
    81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第265页。
    82同上引,第245页。
    83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63页。
    84同上引,第63页;[美]I.F斯通:《朝鲜战争内幕》,南佐民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7-120页。
    85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66页;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 第一卷(下),第463页。
    86Rosemary Foot,"The Sino-American conflict in Korea",Asian Affairs,Vol.14,Issue2,(Jun.,1983),p.161.
    87Tang Tsou,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p.574.
    88Ibid.,pp.574-575.
    89Rosemary Foot,"The Sino-American conflict in Korea".p.161.
    90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485页。
    91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65-66页: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第269页。
    92David S.Mclellan,"Dean Acheson and the Korean War",p.19.
    93Ibid.,p.28.
    94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485页。
    95《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138页。
    96转引自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77页。
    97《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37页。
    98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第80页。
    9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25-27页。
    100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82页;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同顾与反思》(增订本),第39页。
    101《聂荣臻回忆录》(下),第737-738页。
    102Thomas J.Christensen,"Threats,Assurances,and the Last Chance for Peace:The Lessons of Mao's Korean War Telegram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7,No.1.(Summer,1992),p.136.
    103《周恩来选集》(下卷),第52页。
    104《聂荣臻回忆录》(下),第737页。
    105Thomas J.Christensen,"Threats,Assurances,and the Last Chance for Peace:The Lessons of Mao's Korean War Telegrams",p.136.
    106麦克阿瑟强烈主张将战争引向中国,并因此而与美国政府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国政府不可能知道这些,中国领导人的认知和决策大多是基于作为美国政策执行者的麦克阿瑟的言论和行为。关于麦克阿瑟的中国政策主张及他与美国政府的矛盾,详见本章第三节。埘《周恩来选集》(下卷),第53-54页。
    108Thomas J.Christensen,"Threats,Assurances,and the Last Chance for Peace:The Lessons of Mao's Korean War Telegrams",13.128-129.
    109《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9页。
    110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68-69页。
    111《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页。但彭德怀当时的歼敌统计数字有误,《彭德怀军事文选》一书后面的注释纠正为15800多人。
    112[美]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和朝鲜战争》,第123页。
    113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03页。这份备忘录的日期“11月1日”是美国时间,而实际上应该是在云山之战的第二天。为了保持引用的准确性,本文在引注时全部按照原引文的时间,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日期上的偏差,敬请读者自行辨别。
    114[美]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和朝鲜战争》,第124页。
    115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05页。
    116[美]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和朝鲜战争》,第126页;《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441页:《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19页。
    117[美]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翻译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72页。
    118《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19-320页。
    119《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443页。
    120同上引,第443页: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14页。
    121《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267--268页;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
    国》,第104-105页。
    122《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264页。
    123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00页。
    124同上引,第98-100页。
    125《艾奇逊同忆录》(下),第322页。
    126《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446页。
    127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01页。
    128《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98页。
    129《彭德怀军事文选》,第341页。
    130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第196页。但徐焰所说的数字与林利民的有出入。根据徐焰的数字,到11月24日,入朝志愿军总数达45万人,其中作战部队38万人;“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在一线作战的兵力在11月中旬时达到20余万人。但不管怎么说,当时志愿军至少在数量上确已形成对敌军的优势。可参见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76-77页。
    131《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21页。
    132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77-82页。
    133同上引,第84页。
    134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46-547页。
    135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33页。
    136《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455页。
    137《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37-338页。
    138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68-569页。
    139柴成文、赵勇田:《抗美援朝纪实》,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69页。
    140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37页;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同顾与反思》(增订本),第86-87页。
    141《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355-358页。
    142《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491-492页。
    143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95页。
    144[美]爱德华·马丁:《抉择与分歧》,姜中才等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第216页。
    145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42-43页。
    146柴成文、赵勇田:《抗美援朝纪实》,第75页。
    147《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81页。
    148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77-580页。
    149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120-121页。
    150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43-44页;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96-97页。
    151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100页。
    152同上引,第103页。
    153同上引,第106页。
    15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153页。
    155《彭德怀军事文选》,第382页。
    156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109页。
    157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602页。
    158《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89页。
    159《彭德怀军事文选》,第379、387页。
    160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116-120页。
    161同上引,第122页。
    162同上引,第123页。
    163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610页。
    164国内的一些学者在引用这句话时,通常将第一句的限定语省去,给人以布莱德利认为美国不该参与朝鲜战争的印象。但实际上,布莱德利的话并无此意,他只是认为美国不该将战争扩大到中国,而不是认为美国不该干预朝鲜。徐焰也持这一看法。可参见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107页。
    165《艾奇逊回忆录》(下),第404-406页。
    166同上引,第408页。
    167《彭德怀自述》,第262页。
    168《聂荣臻回忆录》(下),第742页。
    169齐德学:《朝鲜战争决策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7页。
    170转引自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50页。
    171《艾奇逊回忆录》(下),第409-410页。
    172转引自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61页。
    17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二),第381页。
    174[美]马修·邦克·李奇微:《朝鲜战争》,第188-189页。
    175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141页。
    176《艾奇逊回忆录》(下),第414页。
    17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162页。
    178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674-677页。
    179同上引,第673页。
    180同上引,第684页。
    181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第289-290页。
    182《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第164页。
    183同上引,第170、190页。
    184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702页。
    185同上引,第713页。
    186同上引,第718页。
    18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二),第426页。
    188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133-134页。
    189同上引,第140页。
    190[美]马修·邦克·李奇微:《朝鲜战争》,第211页。
    191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192页。
    192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300页。
    193转引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88页。
    194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200页。
    195《艾奇逊回忆录》(下),第558页。
    196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754页。
    197《艾奇逊回忆录》(下),第559页。
    198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760-763页。
    199同上引,第752页。上述一组数字与徐焰统计的数字稍有出入,可参见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302-303页。
    200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305页。
    201《艾奇逊回忆录》(下),第561页。
    20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24页。
    2035月7日,为抗议美军对战俘进行的“甄别”和镇压行动,中朝战俘扣押了美军巨济岛战俘营的长官弗兰西斯·杜德准将,并迫使杜德同意了“停止暴行”、“停止自愿遣返”、“停止甄别”等要求。5月10日,新任战俘营长官查尔斯·科尔生与杜德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承认在巨济岛发生的流血事件,并保证不再对中朝战俘实行强迫甄别。但美国政府和军方都拒不承认这项声明。
    204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230-236页;《艾奇逊回忆录》(下),第561页。
    205转引自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972)》,第66页。
    206从1952年春开始,志愿军从苏联获得了较先进的武器装备,大大提高了战斗力,空军、炮兵和坦克部队都初具规模。具体可参见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67页;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66-167页。
    207《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第250页。
    208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843页;《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67-68页。
    209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841页。
    210加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第140-141页。
    211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66页。
    212[美]马修·邦克·李奇微:《朝鲜战争》,第229页。
    213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69页。
    214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受命变革(1953 1956)2,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译,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10-211页。
    215[美]哈罗德·史塔生:《艾森豪威尔--推动和平》,王威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第180页。
    216斯蒂芬·安布罗斯:《艾森豪威尔传》(下卷),徐问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1页。
    217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867页。
    218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70页。
    219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867页。
    220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86页。
    221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254-256页。
    222《艾森豪威尔回忆录--受命变革(1953 1956)2,第213页。
    223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322页。
    224《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四),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148页。
    225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257页。
    226《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1108、1113页。
    227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887页。
    228《艾森豪威尔回忆录--受命变革(1953 1956)2,第215页。
    229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201-204页。
    230同上引,第205页。
    231《艾森豪威尔回忆录--受命变革(1953 1956)》,第215-216页。
    232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324页。
    233外交上的活动都可以被看作是国家的政治行为,所以本文对国家间政治交往的分析将包含对外交关系的考察。
    234《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88页。
    235这里区分一下“政治联系”和“政治互动”两个概念的异同。“政治联系”是指一切与政治相关或是通过政治渠道所进行的国家间联系。并非所有的政治联系都属于政治互动的范畴,比如通过第三国的间接联系、在一些国际会议(如联合国)上的非双边性接触等,则不属于本文所说的“政治互动”范畴;只有带有利益目标的、并且具有相互作用力的“政治联系”才是“政治互动”。
    236《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424页。
    237Edward Friedman,"Nuclear Blackmail and the End of the Korean War",Modern China,Vol.1,No.1.(Jan.,1975),p.80.
    238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107-108页。
    239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上),第111-112页。
    240同上引,第134-148页;[美]爱德华·马丁:《抉择与分歧》,第185页。
    241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第163页。
    242同上引,第164页。
    243《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320、326页。
    244[美]爱德华·马丁:《抉择与分歧》,第222页。
    245《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上),第460页。
    246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105-106页:[美]爱德华·马丁:n《抉择与分歧》,第222页。
    247胡涵钧:《当代中美贸易:1972-200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248Thomas C.Schelling,The Strategy of Conflict,(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1980),p.9.
    249Thomas J.Christensen,"Threats,Assurances,and the Last Chance for Peace:The Lessons of Mao's Korean War Telegrams",p.130.
    250Hao Yufan.Zhai Zhihai,"China's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History Revisited",The China Quarterly,No.121.(Mar.,1990),p.108,p.111.
    251以上的统计数字大部分引自徐焰的《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一书的附录部分,同时也参考了其它一些资料。具体参见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357-364页;《艾奇逊回忆录》(下),第556页;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262、285页;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9-71,(Praeger Publishers,Inc.,1972),p.82.
    252《艾森豪威尔回忆录--受命变革(1953--1956)》,第203页。
    253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285页。
    254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目前中国所公布的关于决策者个人认知方面的材料太少,所以本文对于中国政府“满意行为”的分析如果显得笼统而又不周全,那将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255牛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决策研究》,载《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38页。
    256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第308-310页;陈新明:《三八线的较量--朝鲜战争与中苏美互动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69-174页;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580页:Hao Yufan,Zhai Zhihai,“China's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History Revisited”,p.105。
    257Hao Yufan.Zhai Zhihai,"China's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History Revisited",p.107.
    258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冷战冲突与克制的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259Hao Yufan,Zhai Zhihai,"China's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History Revisited",p.111;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第56-57页。
    260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第304-307页。
    261转引自牛军:《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6期,第41页。
    262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96-498页。
    263陈新明:《三八线的较量--朝鲜战争与中苏美互动关系》,第172页。
    264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第73页。
    265《毛泽东军事文集》(第6卷),第239页。
    266牛军:《越过三八线--政治军事考虑与抗美援朝战争目标的确定》,载《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21页。
    267同上引,第20页。
    268Michael Hunt,"Beijing and Korean Crisis,June 1950-June 1951",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107,No.3.(Autumn,1992),p.466.
    269牛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决策研究》,第42页。
    270柴成文、赵勇田:《抗美援朝纪实》,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第78页。
    271牛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决策研究》,第42页。
    272《艾森豪威尔同忆录--受命变革(1953 1956)9,第216页。
    273沈忠华:《1953年朝鲜停战:中苏领导人的政治考虑》,载石源华主编:《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2001年1月,第150、151、164页。
    274同上引,第152-163页。
    275同上引,第163页。
    276同上引,第173页。
    277《杜鲁门同忆录》第二卷,第390页。虽然当时的决策阶层都倾向于干涉朝鲜,但还是有一些前政府政要反对干涉朝鲜,最典型的是前驻英国大使约瑟夫·肯尼迪和前总统霍伯特·胡佛,他们主张美国应回到“孤立主义”。可参见《艾奇逊回忆录》(下册),第353-354页。
    278麦克阿瑟作为军人本没有参与政治的决策。但他屡屡违背总统、国务院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意图,自作主张地发表一些言论,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中国更强硬的反应,对中国的决策产生了影响;麦克阿瑟的言行对美国政府的冲击和对美国国民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名长期驻外的普通美国军官所能发挥的影响之极限。所以本文将以麦克阿瑟与美国政府之间的争论为中心来论述美国内部在“是否扩大战争”问题上的争论。
    279《麦克阿瑟回忆录》,第226、241页。
    280同上引,第270-271页。
    281《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第412页。
    282《麦克阿瑟回忆录》,第295页。
    283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70页;《麦克阿瑟回忆录》,第314-317页;《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83-384页。
    284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和朝鲜战争》,第168-173页。
    285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17-118页。
    286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和朝鲜战争》,第283页。
    2871950年8月,麦克阿瑟访问台湾后发表声明,宣称如果该岛受到攻击,“中(指国民党政府--笔者注)美两国武装力量有效合作的安排已经完成”,这与美国政府的“台湾中立化”政策格格不入;同月,麦克阿瑟在给美国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年会的祝贺词中,又公开宣称台湾是一个“不会沉没的航空母舰和潜水艇供应船”,大谈台湾的重要战略意义;1951年3月15日,麦克阿瑟又违反了杜鲁门1950年12月向他发布的禁止向新闻界擅自发表谈话的命令,向合众社发表谈话,鼓吹美军应再次越过三八线,武力统一朝鲜;3月20日,麦克阿瑟在给众议员约瑟夫·马丁的回信中,再次鼓吹他那“重亚轻欧”的思想(马丁于4月5日公开了这封信的内容)。可参见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和朝鲜战争》,第77页;《艾奇逊回忆录》(上),第293页;《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90-393页;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07-508页。
    288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13页。
    289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557页;《艾奇逊回忆录》(下),第392页。
    290[美]爱德华·马丁:《抉择与分歧》,第212-213页。
    291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53-54页。
    292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53-54、56-57页;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433-435页。
    293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57-58页。
    294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458-466页。
    295《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469页;《艾奇逊回忆录》(下册),第308页。
    296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30-131页。
    297《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623页;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第131页。
    298[美]哈罗德·史塔生:《艾森豪威尔--推动和平》,第73页。
    299阮宗泽、欧阳红兵:《冷战外交家--杜勒斯》,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 123页。
    300斯蒂芬·安布罗斯:《艾森豪威尔传》(下卷),第99页。
    301[美]罗伯特·H·费雷尔:《艾森豪威尔日记》,陈子思等译,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第329页。
    302《艾森豪威尔回忆录--受命变革(1953--1956)》,第222-223页。
    303[美]哈罗德·史塔生:《艾森豪威尔--推动和平》,第190页。
    1在1992年之前,由于中国官方没有承认“大韩民国”政府,所以一直称韩国为“南朝鲜”。本文为了方便起见统一采用“韩国”的称呼。
    2不可否认的是,在中美恢复正常交往的1972年以后,两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完全对峙状态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两国的互动由完全的对抗开始向竞争的态势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到20世纪的90年代初得以完成。但在1972年至1978年间,多方面的原因使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仍呈现出相互威慑的冲突性特征。所以笔者将1954--1978年这段时期定义为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的威慑性冲突型互动时期。
    3本论文所有提及的诸如“50年代”、“60年代”之类,全部是在20世纪,后文不再一一注明。
    4[苏]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5页。
    5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435页。
    6[美]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受命变革(1953--1956)》,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译,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600页。
    7[美]阿兰·内文斯编:《和平战略--肯尼迪言论集》,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第28页。
    8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309页。
    9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26-27页。
    10《人民日报》1956年12月29日第1版。
    11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八卷,第314页。
    12[苏]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1945-1980》,肖东川等译,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143页。
    13《人比日报》1965年6月14日第1版、1967年6月17日第5版。
    14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一个外国人看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外交政策》,彭致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65页。
    15转引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8页。
    1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九卷,第203页。
    17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90页。
    18同上引,第317-320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
    20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253页。
    21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二卷(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655页。
    22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
    23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411页。
    24同上引,第415页。
    25《周恩来外交文选》,第62页。
    26《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1955年7月7日。转引自姜长斌、[美]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2页。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361页。
    28同上引,第291、341页。
    29同上引,第343、384、385页。
    30同上引,第348、426页。
    3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八),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01页。
    32同上引,第601页。
    33《毛泽东外交文选》,第296页。
    34同上引,第421-422页。
    35转引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460页。
    36《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07页。
    37同上引,第508页。
    38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06页。
    39《周恩来外交文选》,第316-317页。
    40《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06页。
    41《周恩来外交文选》,第321页。
    42同上引,第321页。
    43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第308页。
    44根据熊向晖的叙述,四位元帅在毛泽东的授意下对国际形势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向周恩来总理提交了《对战争形势的初步估计》的书面报告。这份报告与刚刚召开不久的中共“九大”对国际形势判断的结论是不同的。毛泽东在表面上偏向于“九大”对国际形势的判断,而实际上却认同四位元帅得出的结论。叶剑英说:“当时‘九大'政治报告刚发表,主席指定我们研究国际形势,我们很不解,总理作了指示,我们才明白主席的深意。”这表明元帅们的结论是按照毛泽东的意向得出的。关于这份报告的具体内容及熊相晖的相关描述,可参见熊相晖:《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1969年四位老帅对国际形势的研究和建议》,《新中国 外交风云》第四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7-34页。
    45《毛泽东外交文选》,第584页。
    46同上引,第592页。
    47同上引,第604页。
    48[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300-301页;[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05页。
    49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缔造和平(1956-1961)》(二),静海译,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707页。
    50可参见[美]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战争或和平》,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
    51[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第685、690页。
    52[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138页。
    53同上引,第138页。
    54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二卷(上),第430页。
    55同上引,第637、634页。
    56袁明、[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8页。
    57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二卷(下),第537、538页。
    58[美]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战争或和平》,第136页。
    59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二卷(下),第543页。
    60同上引,第635页。
    61从外交政策的连续性来看,可以将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时期的外交政策看作一个整体,这主要是因为约翰逊保留了肯尼迪政府的大部分决策班子成员。从整体来看,两任政府对苏联及中国的认知也无太大的差异。
    62[加拿大]夏尔.菲利普·大卫:《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李旦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2。
    63[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212页。
    64肯尼迪政府曾对美苏两国的导弹数量和中欧的军事力量进行了重新测算和对比,结果是“自1945年以来首次给了西方一种对苏联的总的军力均等感,甚至可能是优越感”。肯尼迪本人认为“就总体军事实力而言,美国不会让位于地球上任何国家”。具体可参见[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219-220页。
    65转引自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395页。
    66同上引,第375页。
    67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三卷(下),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879页。
    68同上引,第973页。
    69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489页;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三卷(上),第521页。虽然60年代的美国决策者认定中苏分裂不可避免,但这时显然已没有实施杜鲁门政府曾经设想过的“楔子”战略的可能性,因为当时美国的决策者认为中国和苏联都反美,中国甚至比苏联更加“激进”和“更具威胁”。而只有当美国决策者对威胁的认知和对中国的看法发生变化以后,“联合中国反对苏联”的情况才可能出现。
    70[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299页。
    71[美]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上册),郑文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445页。
    7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第5页。
    73[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第682页。
    74[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297页。
    75这里的“现实主义”是指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种理论流派。
    76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主要流派之一的“现实主义”和作为国家决策者战略思维的“现实主 义”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但两者也有相通之处,如两者都重视实力和国家利黼概念。尼克松的现实主义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战略决策思维,这种思维明显也受到了国际关系理论所说的政治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
    77[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第688页。
    78[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300-301页。
    79同上引,第301页。
    80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517页。
    81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391页。
    82[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362页;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402页。
    83“卡特主义”的出台是卡特本人外交理念转变的标志。1980年1月,在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卡特在其国情咨文中宣布:“任何企图控制波斯湾地区的外来势力都将被认为是对美国根本利益的侵犯,我们将采取任何必要手段,包括武装力量在内,反击这种企图”。关于卡特主义的论述可参见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19-622页。
    84[美]吉米·卡特:《忠于信仰--一位美国总统的回忆录》,卢君甫等译,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第221、229页。
    85[美]塞勒斯·万斯:《困难的抉择--美国对外政策的危急年代》,郭靖安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9、36页。
    86同上引,第131页。
    87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美中建交前后--卡特、布热津斯基和万斯的回忆》,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第78、35页。
    88袁明、[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第414页。
    89需要说明的是:尽管苏联逐渐与中国分裂,但苏联与中国一样也是支持朝鲜反对美韩的,所以美国与苏联在朝鲜半岛也是一种对峙关系。但苏联与美国在朝鲜半岛的互动并非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90可参见本论文第一章第二节中关于“威慑”概念的论述。
    91对于中国而言,朝鲜与中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朝鲜半岛是中国周边一个重要的安全缓冲地带;朝鲜与中国同属社会主义阵营,享有共同的意识形态,这点也是中国不可能放弃朝鲜半岛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美国,朝鲜半岛是美苏冷战中重要的一环,美国在朝鲜战争爆发后将朝鲜半岛看作是考验美国能力和意志的一个重要的试验场--如果朝鲜半岛陷入共产主义,将是对美国声誉利益的一个重大打击;美国决策者还认为:朝鲜半岛也是共产主义与日本之间的一个重要缓冲地带,如果朝鲜半岛被共产主义占领,将是对日本安全的一个重大威胁。所以,朝鲜半岛对于中美来说都有重要的战略利益。
    92确切地说,应该是美韩同盟(在1965年后也包括日本)和中苏朝同盟(即通常所说的“南三角”和“北三角”)。但实际上的中苏朝同盟并非一个紧密的三边同盟,主要原因就是中苏之间的分歧使中苏的同盟关系名存实亡。中朝同盟和苏朝同盟的发展也是一个此起彼伏的过程:60年代前期是中朝同盟的蜜月期,而60年代中后期苏朝同盟则更加紧密。但无论如何,由于朝鲜需要中、苏在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持,朝鲜在中苏之间采取了一种“中立”的政策,所以中朝同盟和苏朝同盟都保持下来。本文所要论述的“两个对立同盟”是指美韩同盟和中朝同盟,苏朝同盟将不予考虑。
    93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下),第926-928页。
    94同上引,第933页。
    95同上引,第952-953页。
    96《国际条约集(1953-1955)》,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631-632页。
    97同上引,第632页。
    98《人民日报》1953年11月24日第1版。
    99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2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18页。
    100为什么中朝没有在50年代签订这个条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朝鲜自身的独 立思想。金日成于1955年12月提出了所谓的“主体思想”("Juche” or“Chuch'e” ideology),强调朝鲜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革命”,这一思想后来被概括为“在思想方面的主体”、“在政治方面的自主”、“在经济方面的自立”及“在国防方面的自卫”。二是中朝之间曾出现一些局部的分歧。1956年8、9月间,朝鲜两位高级领导人因批评金日成的“个人崇拜主义”而被迫到中国寻求避难,后来金日成一直要求将这两名“叛国者”遣返到朝鲜,遭到毛泽东的拒绝。这个事件直接导致中国志愿军在1958年底全部撤出朝鲜。三是中苏分歧日渐明显,朝鲜欲在两个大国之间寻求“中立”,不愿得罪任何一方。金日成曾经说道:“只要食物能够喂到嘴边,用左手还是用右手,或是用刀叉还是用筷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这表明金日成为了同时获得中、苏的援助而不愿过分靠向任何一方。但为什么在1961年朝鲜又与中国签订了《中朝友好互助条约》呢?最直接的原因是韩国发生的“5·16政变”,韩国的一批少壮派军官推翻了张勉政府而建立了临时军政府,并宣称“以反共为国是之第一要义”。朝鲜明显感到了韩国军政府的威胁,遂寻求与中国的军事同盟关系以获得安全庇护。而在中朝条约签订的前几天,朝鲜与苏联也签订了《苏朝友好互助条约》,这再次表明了朝鲜欲在两个大国间搞“中立”的思想。关于朝鲜的“主体思想”,可参见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78),pp.180-181;Chen Jian,“Limits of the‘Lips and Teeth'Alliance:An Historical Review of Chinese-North Korean Relations”,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Asia Program Special Report,September 2003,p.6;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3),pp.59-60,p.111。关于1956--1957年中朝间的分歧,可参见Chen Jian,“Limits of the 'Lips and Teeth' Alliance:An Historical Review of Chinese-North Korean Relations”,p.6。关于金日成“中立”政策的谈话,可参见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181。关于韩国临时军政府的反共主张,可参见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101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3册,第1279-1280页。
    102与直接的军事援助相比,经济援助显然只能作为一种隐性和间接的威慑手段。但离开了经济力量的支撑,纯粹军事上的威慑就可能不会成功。所以本文将中美对各自盟友进行的一系列经济及技术援助也看作是两国加强在朝鲜半岛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
    103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2册,第616页。
    104Young Jeh Kim,Toward a United Korea:History and Alternative,(Seoul Computer Press,1987),p.78;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166.
    105《人民日报》1958年9月28日第1版;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1990.p.32.
    106朝鲜对苏联在中印边界冲突中偏袒印度的行为表示反对;古巴导弹危机使朝鲜觉得苏联很不可靠;苏联与美、英等国签署“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高谈“东西方缓和”的论调,也引起了朝鲜的不满。这些因素使朝鲜淡化了与苏联的关系,并偏向了中国一方。具体可参见Robert Simmons,“China's Cautious Relations with North Korea and Indochina”,Asian Survey,Vol.11,No.7.(Jul.,1971,),p.632;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244.
    107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7),p.88.
    108主要有两个因素促使了朝苏关系的改善:一是美国开始轰炸北越,二是韩国与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签订了《日韩基本关系条约》。这两起事件使朝鲜的威胁感陡然增加,朝鲜开始向苏联接近,以换取苏联较先进的军备支援。可参见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176.
    109中朝关系紧张的原因除了朝鲜向苏联靠拢而引起了中国的不满外,最主要的还是中国的对朝鲜的外交政策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红卫兵对朝鲜及金日成本人进行了大肆攻击。而朝鲜的反应十分强烈,《劳动新闻》等朝鲜官方报纸在1966-1968年间连续发表攻击 中国的文章。中朝关系在1965-1969年间达到历史最低点:两国没有签订任何新的文化与经济合作协定;没有任何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中国甚至还一度关闭了中朝边界的中方通道。关于中国与朝鲜之间紧张关系的具体论述,可参见刘金质等著:《当代中韩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页;Robert Simmons,“China's Cautious Relations with North Korea and Indochina",p.633.
    110 Walter C.Clemens,"Grit at Panmunjom: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a Divided Korea",Asian Survey,Vol.13,No.6.(Jun.,1973),p.537;Hong Yung Lee,"Korea's Future:Peking's Perspective",Asian Survey,Vol.17,No.11.(Nov.,1977),p.1089.
    111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83.
    112Young Jeh Kim,Toward a United Korea:History and Alternative,p.103.
    113梁志:《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国的援助政策》,载《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第82页。
    114同上引,第83-84页。
    115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第68页。
    116转引自董向荣:《战后美国对韩援助的政策演变及其政治影响:1945-1961》,载《当代韩国》,2003年冬季号,第55页。
    117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第68页。
    118梁志:《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国的援助政策》,第92页。
    119同上引,第92页。
    120董向荣:《战后美国对韩援助的政策演变及其政治影响:1945-1961》,第56页。
    121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第68页。
    122Young Whan Kihl,"Korea's Future:Seoul's Perspective",Asian Survey,Vol.17,No.11.(Nov.,1977).p.1066.
    123《人民日报》1954年5月24日第1版。
    124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关于中国为何从朝鲜撤军的官方资料可以考证。学术界和舆论界认为以下几个因素可能导致中国的撤军:1)朝鲜在1955年后宣扬的“主体思想”证明金日成是个民族主义很强的领导人,他认为中国的驻军是对朝鲜主权的侵害:2)朝鲜不想因为中国在朝的影响大于苏联而失去苏联的支持;3)中朝在1956-57年间关于朝鲜两名官员在中国避难事件的分歧直接导致朝鲜要求中国撤军;4)美国在1958年1月运到朝鲜半岛的原子炮和“诚实约翰”火箭及承诺运到半岛的其它先进武器,造成了对中国的一种巨大的报复性威胁;5)中国认为美国将在半岛建立用于进攻中国的核基地,中国极力避免在没有苏联核保护的情况下受到美国直接的核威胁;6)中国用于驻朝军队的开支过大,使中国很不方便:等等。关于朝鲜“主体思想”和在中苏之间搞“中立”对中国撤军的影响,可参见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pp.111-112;Young Jeh Kim,Toward a United Korea:History andAlternative,pp.85-86。关于中朝分歧对撤军的影响,可参见Chen Jian,“Limits of the‘Lips and Teeth'Alliance:An Historical Review of Chinese-North Korean Relations",p.6。关于美国运到朝鲜半岛的核武器及其它先进武器对中国撤军的影响,可参见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31;《参考消息》1958年2月15日第1版。关于中国开支过大对撇军的影响,可参见《参考消息》1958年2月14日第1版。
    125梁志:《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国的援助政策》,第86页。
    126美联社华盛顿1958年4月2日电,《参考消息》1958年4月4日第1版。
    127美联社汉城1958年1月30日电,《参考消息》1958年1月31日第1版;《人民日报》1958年2月2日第5版。
    128《人民日报》1958年1月31日第5版。
    129法新社北京1960年8月15日电、合众国际社东京1960年8月16日电,《参考消息》1960年8月17日第1版。
    130Tae-Hwan Kwak,ed.,Forty Years of Korea-US Relations,1948-1988,(Kyung Hee University Press,1990),p.77.
    131合众社汉城1957年7月27日电,《参考消息》1957年7月29日第2版。
    132Young Jeh Kim,Toward a United Korea:History and Alternative,p.63.
    133由于受到“普韦布洛”事件(后文将论述)等的影响,韩国的朴正熙政府改变了60年代初制定的“经济优先”政策,开始加强“自主的国防建设”。可参见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D,South and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p.229-230.
    134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177:《人民日报》1965年2月24日第4版。
    135合众国际社汉城1962年4月11日电,《参考消息》1962年4月12日第1版。
    136中美对于相互间的首要关注也决定了两国即使在完全敌视的环境中也仅是重在威慑、防止另一方的进攻,而不是企图再次通过武力来解决问题。而对于朝、韩而言,武力不失为一种可以选择的统一方式(李承晚和金日成都曾宣布要用武力进攻对方)。但中、美从内心里都不希望再次卷入战争,所以排除了武力统一的可能性,而选择了相互威慑的战略。关于中美为何选择威慑战略,将在本章第四节予以具体阐述。
    137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83;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p.201.
    138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181;Dae-Ho Byun,North Korea's Foreign Policy,(Seoul Computer Press,1991),p.12.
    139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181;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p.201.
    140转引自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第68页。
    141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p.335.
    142Hart Sungjoo,"South Korea and United States:The Alliance Survives",Asian Survey,Vol.20,No.11.(Nov.,1980),13.1080.
    143美国在70年代实行战略收缩政策,谋求从韩国撤军,因而企图加强韩国的自主防务力量--美国加大对韩国的军援力度毫无疑问与此有关,如1971年2月,美国与韩国达成了一项关于美国撤军和加强韩国部队现代化计划的协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在70年代仍然希望在朝鲜半岛保持一支能够威慑中朝一方的强大军事力量。当时的国防部长施莱辛格(James Schlesinger)甚至公开表示“有必要深入敌人力量的中心,摧毁它的军队”,并威胁说“如果朝鲜进攻,美国将不排除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或是派更多的地面部队”。可见美国在70年代仍旨在对强对朝鲜方面的威慑性。关于美国用军事援助换取撤军协议的内容,可参见《参考消息》1971年2月8日第2版;关于施莱辛格的讲话,参见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p.336.
    144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3册,第1249页。
    145《人民日报》1972年1月29日第1版。
    146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88.
    1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148《人民日报》1978年3月11日第6版。
    149《参考消息》1970年8月26日第2版、1975年5月23日第2版、1975年6月28日第3版、1976年11月25日第3版。
    150Robert Sutter and Han Sungj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th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Colifornia at Berkeley,1990),p.126.
    151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279.152Ibid.,p.279.
    153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第77页。
    154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372.
    155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pp.340-341.
    156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378.
    157Young C.Kim,"North Korea in 1974",Asian Survey,Vol.15,No.1.(Jan.,1975),p.46.
    158笔者在搜索《人民日报》上关于朝鲜问题的文章时发现:70年代中朝各层次的互访次数明显要多于60年代;关于朝鲜报道的文章不仅数量上要多于60年代,而且在支持朝鲜、反对美韩的语气上显得更加坚定。
    159[美]迪安·艾奇逊:《艾奇逊回忆录》(上册),伍协力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第268页。
    160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270.
    161关于朝鲜南北《联合声明》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人民日报》1972年7月5日第1版。
    162关于朝韩分歧及它们相互对抗的论述,可参见Young Jeh Kim,Toward a United Korea:History and Alternative,pp.103-116;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00.148-152.
    163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D,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242.
    164《人民日报》1970年4月9日第1版;Robea Simmons,“China's Cautious Relations with Noah Korea and Indochina",p.636.
    165大部分国外学者都认为金日成的这次访问是想获得中国对朝鲜发动战争的支持。他们认为:印度支那地区共产党的胜利激励了金日成再次发动战争的企图,所以他访问中国并欲获得中国的支持。详见Young Jeh Kim,Toward a United Korea:History and Alternative,pp.116-117;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D,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361;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pp.239-240.
    166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133,o.136.
    167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第309页。
    168同上引,第309页。
    169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278.
    170Ibid.,p.281.
    171Ibid.,p.279.
    172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第79页。
    173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231;《参考消息》1970年7月26日第2版;Taewan Kim,"The Korean Paradox of the 1972Sino-American Rapprochement: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2005,o.117;Tae-Hwan Kwak,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p.335.
    174《华盛顿邮报》1976年12月28日,载《参考消息》1977年1月16日第3版:《纽约时报》1977年3月10日,载《参考消息》1977年3月13日第1版。
    175Sungioo Han,"South Korea 1977:Preparing for Self-Reliance",Asian Survey,Vol.18,No.1.(Jan.,1978),p.46;Chong-Sik Lee,"South Korea 1979:Confrontation,Assassination,and Transition",Asian Survey,Vol.20,No.1,A Survey of Asia in 1979:Part I.(Jan.,1980),p.73.
    176导致卡特政府冻结撤军计划的最直接因素是1978年发生的“板门店秘密地道”事件。10月,驻扎在韩国的“联合国军司令部”宣布在板门店非军事区(DMZ)的南侧发现了一条由朝鲜挖掘的秘密地道。这个事件骤然间加剧了美朝之间的紧张气氛,美国国内一直存在的反对撤军的意见更加强烈。卡特政府重新对朝鲜半岛上的局势进行了评估,并在国内外的双重压力下宣布停止1977年制定的撤军计划。具体可参见Sungjoo Han,“South Korea 1978:The Growing Security Dilemma",Asian Survey,Vol.19,No.1,A Survey of Asia in 1978:Part Ⅰ.(Jan.,1979),pp.41-43.
    177张一心、王福生编:《巨人中的巨人--外国名人要人笔下的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112页。
    178关于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及其对朝鲜问题立场的表达,可参见《人民日报》1972年2月28日第1版。
    179当中美在70年代初开始谋求缓和时,朝鲜和韩国实际上都对各自的盟友非常不满,担心被盟友抛弃,所以便开始了自主性的关于统一问题的和谈进程。这个观点得到了韩国一些学者的支持,具体可参见Koon Woo Nam,“Noah-South Relations:From Dialogue to Confrontation",Pacific Affairs,Vol.48,No.4.(Winter,1975-1976),pp.481-482;Taewan Kim,“The Korean Pamdox 0f the 1972 Sino-American Rapprochement: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pp.57-62.
    180美联社华盛顿1972年7月3日电,《参考消息》1972年7月6日第1版:《人民日报》1972年7月9日第1版。
    18170年代中美在朝鲜半岛的共同利益主要是防止半岛再次发生战争和促进南北朝鲜的和平统一,也就是说两国在半岛的现实利益都是政治统一(而非军事统一)。不过,由于中美在朝鲜半岛统一的模式和进程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说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共同利 益是非常有限的。这也注定了两国在朝鲜半岛的互动在更大程度上仍呈现出冲突性的特征。
    182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273页。
    183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二卷(下),第836页。
    184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通过英国渠道向中国提出了通过“第三国”出面办理有关扣压在中国的美国战俘和美国侨民的建议。当时的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向美国建议:由两国代表团成员直接进行接触,无需通过第三国。于是,中美为此进行了六次直接会谈。虽然会谈没有达成结果,不过双方商议在9月2日起继续为此问题在日内瓦进行领事级的会谈,这个会谈一直延续到1955年7月15日。具体可参见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276-277页。
    185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第134页。
    186这篇声明的具体内容可参见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281页。
    187在第136次会谈之后,中美本来预定在1970年5月举行第137次会谈,但这次会谈由于中国抗议美国出兵柬埔寨而被取消。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中美确定了巴黎为双方今后秘密联系的渠道,中美间的大使级会谈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可参见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350、517、518页。
    188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340页。
    1891978年7月,中美建交谈判开始,谈判的渠道主要有三个,其中两个就是双方的联络处主任同对方高级官员的政治接触。在双方正式建交以后,驻北京的美国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Leonard Woodcock)被任命为首任驻华大使,而中国联络处主任柴泽民被任命为首任驻美大使。可参见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419、426页。
    190据说毛泽东曾经对基辛格说:“友谊”已经建立,美国与中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一个王八蛋”(指苏联)。显而易见,中国当时将苏联看作是最大威胁,并欲联合美国反对之。而美国更是欲借助中国在大国之间搞均势,联中抗苏的意图更加明显。关于毛泽东对基辛格的谈话,可参见宫力:《跨越鸿沟--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0页。另外,美国学者罗伯特·罗斯还专门论述了70年代后期中美面对共同的苏联威胁的情形,可参见[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丛凤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171页。
    191[美]约翰·H·霍尔德里奇:(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杨立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281.
    192胡涵钧:《当代中美贸易:1972-200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7页。
    193《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下),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第2424-2425页。
    194《人民日报》1972年2月28日第1版。
    195[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95、115、157页。
    196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398页。
    197同上引,第395页。
    198[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113页。
    199同上引,第117页。
    200同上引,第155页。
    201秦朝英:《论国家利益--生存与发展需求》,载《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第35页。
    202有学者将意识形态也视为国家利益的一部分。本文虽然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为了论述的方便,还是将它视作同国家利益同类的范畴。
    203[美]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于铁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130页。
    204王稼祥关于对外工作的意见,1962年。转引自转引自姜长斌、[美]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第437-438页。
    205同上引,第438页。
    206中国自朝鲜战争开始就一直关注朝鲜半岛局势对于中国安全的影响,安全利益一直是中国在朝鲜半岛的首要考虑。尽管中国领导人在60年代更多的是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忽视 了整体上的国家利益,但在朝鲜问题上,中国的认知与政策却是非常现实的,即将安全利益置于首位,冈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中国一直认为朝鲜与中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从这一认知出发,中国就必须保持同朝鲜比较亲密的同盟关系。况且,意识形态因素也促使中国作出这个决策。
    2071968年1月23日,美国的侦察船“普韦布洛”号在朝鲜近海被朝鲜海军俘虏。美国政府认为该船被俘时离朝鲜内海尚有4公里之遥,而朝鲜则坚持认为该船在从事间谍活动,并将其扣留。美国约翰逊政府遂向空军和海军预备人员发布动员令,并命令“企业”号航空母舰驶往南朝鲜海岸待命。朝鲜半岛的局势骤然间紧张起来。最后,事件还是通过和谈的方式得到了解决:美国声明承认“普韦布洛”号“非法侵入了朝鲜水域”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而朝鲜则于2月22日释放了该船81名幸存船员。可参见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74-75页。
    208《人民日报》1968年1月29日第1版。
    209不可否认,由于自身的困难,中国在60年代前期对朝鲜的援助数量并不多。但中国对朝鲜其它方面的支持,特别是政治上的支持力度更大。比如说朝鲜曾经数次声称要“解放南朝鲜”,中国虽然没有公开表示支持,但也没有表示反对;而到了70年代,中国却明确地反对朝鲜的任何进攻韩国的计划了。
    21060年代中国领导人对世界局势持有一种盲目的乐观认知,所以并没有直接反对朝鲜的进攻计划,但这并不表明中国从内心希望战争再次发生。中国领导人的大致考虑是:美国不大可能支持韩国首先发动战争,而且朝鲜战争中的教训也阻止美国这样做。所以,中国没有明确反对朝鲜的一些进攻企图。但在70年代后,由于受到中美整体关系环境的影响,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反对朝鲜的任何进攻计划。但无论如何,中国在朝鲜半岛实施的威慑战略是一以贯之的。
    211[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299页。
    212具体可参见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314-318页。
    213同上引,第319-321页。
    214同上引,第342-346页。
    215在1965年至1967年间,中美在越南战场上的对抗已经处于强烈的对抗状态:美国向越南增派大量的战斗部队,其大规模的空中轰炸不断向北推移,越过了北纬20度线,日益接近中越边界;而中国派往越南的志愿军也达到了15万人,中国还加强了在越南抗击美国的宣传力度。关于中美在越南战场的对抗性互动,可参见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第395-423页。
    216[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陈瑶华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第237-238页。
    217同上引,第238页。
    218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9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7页。
    219[美]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第216页。
    220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186.
    221Ibid.,p.230.
    222其实在美国政府内部,反对撤军的意见也是存在的;而在国会内部,也有一部分人赞成撤军。但总体看来,赞成撤军的意见在政府部门占主流,而国会中反对撤军的人占大部分。关于美国国会反对撤军的问题,具体可参见:Larry A.Niksch,“U.S.Troop Withdrawal from South Korea:Past Shortcomings and Future Prospects",Asian Survey,Vol.21,No.3.(Mar.,1981),p.329;Sungjoo Han,“South Korea 1978:The Growing Security Dilemma",p.43.
    223[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第294页。
    224两派(支持或反对撤军)都提出了自己的理由,详见:Fred Greene,“The Case for and against Military Withdrawal from Vietnam and Korea",Annals of the American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Vol.390,A New American Posture toward Asia.(Jul.,1970),pp.9-10;Selig S.Harrison,“One Korea.?”,Foreign Policy,No.17.(Winter,1974-1975),p.35,pp.53-58;Sungjoo Han,“South Korea 1977:Preparing for Self-Reliance”,p.47.
    1中韩建交是中美在朝鲜半岛互动形式转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在80年代之前,朝鲜半岛一直维持着中朝同盟与美韩同盟相互对峙的局面,中美两国也因此而处于对抗的互动中。而当中国与美国的盟友--韩国建交时,也即意味着过去相互对峙的两个同盟无论在事实还是在法理上都不复存在。这时,中美在朝鲜半岛上的互动就不再是纯粹的冲突型互动,而是一种即相互合作、又相互争夺的竞争型互动了。
    2关于这些手段和措施的具体论述,可参见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 1995)》(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3-628页。
    3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第23页。
    4《人民日报》1882年12月23日第6版。
    5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下),第629页。
    6[苏]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第195页。
    7陈东晓:《保守主义外交理念与里根政府的对外军事干预政策》,载《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第38页。
    8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第14页。
    9[美]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王琛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466页。
    10同上引,第463页。
    11[美]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12同上引,第174-175页。
    13[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第296页。
    14庄起善主编;《世界经济新编》,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36-237页。
    15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第111页。
    16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下),第656页。
    17同上引,第849页。
    18同上引,第840页。
    19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第194页、202页。
    20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下),第680页。
    21同上引,第185-186页。
    22关于日本政治大国目标及其发挥的国际影响,具体可参见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第190-193页、第196-197页。
    23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9页。
    24《人民日报》1982年8月18日第1版。
    25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32页。
    26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下),第929页;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445页。
    27美国总统布什在决定制裁中国的同时又采取了一些缓和的举措,如直接打电话和写亲笔长信给邓小平、派两位密使访问中国、否决国会的一些反华提案等,向中国表达了继续保持良好关系的愿望。中国领导人在1990年以后对美国的态度也有所软化。11月,钱其琛外长访问美国,中美关系终于走出低谷。中美两国由关系紧张到缓和,是一个彼此相互反应、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关于中美在1989-1990年的具体互动过程,可参见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95-215页。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页;[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丛凤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7页。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第90页。
    30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81页。
    31《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5页。
    32[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233页。正因为中国认为苏联的威胁程度已经降低,中国与苏联的紧张关系在1982年有所缓和:3月,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表达了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愿望,而中国也给予了比较积极的回应,中苏关系开始解冻。由于对苏联威胁认知的减弱和中苏关系的改善,中国调整了国内政策的中心和外交政策的方向。9月,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提出:“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人民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这三大任务中,核心是经济建设,它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 胡耀邦在十二大的政治报告中以“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为题阐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12月,中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规定:“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可见在1982年,中国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建设”的国内政策中心,二是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方针。这些政策的确立显然是在苏联威胁降低的认知背景下作出的。这是认知影响决策的绝好例证。关于邓小平和胡耀邦在十二大上的讲话,可参见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第367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人民日报》1982年9月5日第1版。
    3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05页。
    34同上引,第127页。
    35同上引,第270页。
    36同上引,第319页。
    37同上引,第353页。
    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第166页。
    39这四种观点是:1、认为中国很弱很穷,装备落后,所以是无足轻重的;2、认为中国现在有求于美国,美国无求于中国:3、认为如果美国政府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像台湾这样的问题,中国可以吞下去;4、认为中国政府信奉的意识形态旨在摧毁类似美国这样的政府。邓小平关于美国这四种观点的论述表明他十分重视美国对中国的认知情况。正是认为美国内部存在着反对或是轻视中国的声音,邓小平才认为不要与美国关系过密,必须警惕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搞阴谋。在1982年后,中国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有意识地拉开了与美国的距离,并改善了同苏联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对美国警惕心理的表现。关于邓小平对美国内部四种观点的具体阐述,可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76-378页:关于邓小平告诫要警惕美国的言论,可参见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40《人民日报》1982年4月30日第1版。
    4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69页。
    42同上引,第332-333页。
    4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第48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8、353页;《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2页。
    44正如前文所言,本文论述的决策者的“现实主义”和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现实主义”是两个分属不同领域、有着不同内涵的概念。前者属于决策领域,是一种决策指导思想或日战略思维,主要表现是以国家利益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而后者属于学术领域,它是一套理论体系,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三大主流学派之一。不过应该承认,由于学术领域的“现实主义”是在现实的决策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它本身是对实际决策思想的一种抽象,所以,决策领域的“现实主义”和学术领域的“现实主义”会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重合性,如后者承认国家利益的重要地位,而国家利益正是前者最为关注的一个概念。这里的“现实主义”指的是作为决策者的邓小平将国家的现实利益放在决策首位的一种战略思维。
    45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第52页。
    4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第106页;《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28页。
    47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第71页。
    4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30页。
    49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第72-73页。
    50邓小平在维护中国国家尊严方面是特别敏感的,对于外国势力、特别是美国的干涉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无论在什么时期(尤其是1989年),邓小平都坚定地维护了中国的荣誉利益。他认为国家尊严和荣誉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一个根本条件。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前期下,邓小平将经济利益摆在了中国对外政策的中心位置。关于邓小平在国家尊严(荣誉利益)方面的看 法,可参见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第72-74页。
    51邓小平心理环境影响决策的两个最主要表现是:一是根据一系列国际环境和国情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国的国策,二是根据与苏联的关系环境调整了外交方针。中国这些政策的调整为中国在90年代赢取了一种新的外交环境--比如良性发展的中苏(中俄)关系和基于现实经济利益的、长远的(而非临时性的、共同抗苏的)中美关系。这是国家政策影响国家客观环境的例证。另外,邓小平在1990年关于“世界多极化”的判断也是他根据世界新的客观环境作出的,这使他更加坚定了中国必须走“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道路的决心。这是客观环境影响决策的另外一例。可以说,在邓小平时代,主观上的心理环境和客观上的外在环境互动的过程是非常明显的。
    52[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741-742页。
    53陈东晓:《保守主义外交理念与里根政府的对外军事干预政策》,第33页。
    54[美]罗纳德·里根:《里根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55、57页。
    55[美]亨利·基辛格:《大外交》,第742页;陈东晓:《保守主义外交理念与里根政府的对外军事干预政策》,第37页;《人民日报》1981年1月10日第6版;[美]罗纳德·里根:《里根回忆录》,第58页。
    56[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223页。
    57同上引,第272页。
    58李剑鸣等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陈亚丽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3页。
    59[美]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第462-463页。
    60宫力:《峰谷间的震荡--197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61里根政府第一任期内的国务卿黑格(Alexander M.Haig)与里根政府其他重要成员的观点却不一致。黑格认为发展与中国的战略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并急切地希望把卡特时期建立起来的美中两国的战略关系发展成一种“战略联系”。但黑格的观点与包括里根在内的大部分美国政府成员的主张格格不入。在1982年黑格辞职以后,强调中国战略地位的声音在里根政府内部变得更弱了。关于黑格对华认知及他与里根政府其它官员的主要分歧,可参见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508-510页;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08-114、150页;[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272-273页。
    62[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288页;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50页。
    63[美]罗纳德·里根:《里根回忆录》,第175、179页。
    64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65页。
    65同上引,第166页。
    66宫力:《峰谷间的震荡--197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第109页。
    67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579页。
    68同上引,第580页。
    69同上引,第580页。
    70同上引,第585、584页。
    71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August 1991,http://www.fas.org/man/docs/918015-nss.htm.
    72转引自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93页。
    73[美]乔治·布什:《展望未来--乔治·布什自传》,伍协文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3页。作为美国对华政策的真正主导者,布什对中国的认知基本上就代表着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总体认知;而布什由于对中国事务的熟悉和了解,以及他认为中国领导人对他本人的友好态度(布什曾在自传中提到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表达出对布什比较友好的态度),使布什一直对中国持着比较客观和相对友好的态度。可以说,布什是自二战结束以来的美国 总统中对华最为友好(相对友好)、最为客观的一位。所以,尽管中国发生了政治风波并一度成为中关关系的最大障碍,中美关系在布什政府的任期内还是顺利地得到了恢复。
    74A Strategic Framework.for the Asian Pacific Rim Report to the Congress 1992,http://www.shaps.hawaii.edu/security/report-92.html#postureg.
    75布什对中国的友好只是相对而言的。由于要受到国会、整个官僚机构及美国人天生的道德观的影响,布什政府对中国的整体认知不可能是前文界定的友好型认知,而最多只能算是非敌非友型。
    76有学者认为:在80年代,中苏在朝鲜半岛的对抗性要大于中美的对抗性;甚至有人认为在朝鲜半岛上形成了中、美、日、韩共同对付苏联的局面。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原因有二:一是中国和苏联都是支持朝鲜并反对美韩集团的:二是中苏在朝鲜半岛的互动在更人程度上是一种竞争性互动(即双方都争取对朝鲜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这也是自中苏公开分裂以后两国在朝鲜半岛的互动态势。虽然从整体关系来看,中美在这段时期内的关系要好于中苏关系,但在朝鲜半岛上,中美的对抗态势仍强于中苏的对抗态势。关于中苏在朝鲜半岛对抗的相关论述,可具体参见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1990,p.174,p.176,p.185,pp.186-188,pp.220-225:关于中、美、日、韩在朝鲜半岛共同对付苏联的观点,可参见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78),p.391.
    77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78此项方案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人民日报》1980年10月11日第6版;Young C.Kim,“North Korea in 1980:The Son also Rises”,Asian Survey,Vol.21,No.1(Jan.,198D,,p.116.
    79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5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02-2303页。
    80同上引,第24130-2401页;‘人民日报》1984年1月13日第7版。
    81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件汇编》,第5册,第2409-2412页。
    82同上引,第2444页。
    83《人民日报》1991年5月5日第1版。
    84Rin-Sup Shinn,"North Korea in 1981:First Year for De Facto Successor Kim Jong ll",Asian Survey,Vol.22,No.l(Jan.,1982),p.104;You Ji,"China and North Korea:a fragile relationship of strategic convenience",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1),10(28),p.389.
    851974年,金日成在同毛泽东的最后一次会晤中欲寻求中国对金正日领导地位的支持,但毛泽东却强调在共产主义世界里不应存在家族世袭。具体可参见You Ji,“China and North Korea:a fragile relationship of strategic convenience",p.389.
    86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5册,第2328、2329页。
    87《人民日报》1982年1月30日第6版。虽然中国在80年代前期对美韩提出的各种统一建议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可是在1985年后,中国对美韩统一方案批评的调子变得较为缓和。
    88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p.412-413.
    89比如1988年7月韩国总统卢泰愚提出了实现朝鲜民族和解的6点主张,中国的官方媒体《人民日报》只是借助朝鲜之口间接地对之进行了批评;中国对韩国于1989年1月提出的南北方“邦联”设想的态度也是如此。
    90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5册,第2336页。
    911981年举行的“协作精神”军演大约有13多万人参加,其中美军有3.38人,韩军有10万人:到了1983年,参加“协作精神”军演的韩国军队有11.8万人,美军有7万人,是当时美韩军演规模最大的一次;1984年,虽然参加军演的韩国军人有所增加,达到14.75万人,但美军的人数有所下降,为6万人。在以后几年里,参加军演的美韩军队大致维持在20万人左右。不过到了90年代初,受到朝鲜半岛整体局势缓和的影响,这类演习的规模有所减小。可分别参见《参考消息》1981年2月4日第1版、1983年2月4日第1版、1984年2月4日第1版、1985年1月8日第1版,《人民日报》1986年1月30日第6版、1987年3月28日第6版、1991年1月24日第6版。
    92笔者在搜索《人民日报》上关于中国对“协作精神”军事演习的反应的文章时发现:在
    80年代前期,中国对这种演习进行谴责的频率较高,语气也比较激烈;在80年代后期,中国谴责的次数有所减少,语气也缓和下来。不仅如此,中国对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其它军事行动的批评也反映出这个趋势。笔者对此的解释是:在1985年后,中美关系走上了平稳发展的轨道,中韩关系也在逐渐改善,而中朝关系却由于苏联的影响而变得冷淡;受到这些外在环境的影响,中国对美韩方面的批评在语气上变得比较缓和。这种趋势正预示着中美在朝鲜半岛互动的性质正逐渐发生变化。
    93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7),p.186-187;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179.
    94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180.
    95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187.
    96关于苏联对朝鲜的援助情况,可参见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154;Dae-Ho Byun,North Korea's Foreign Policy,(Seoul Computer Press,1991),pp.218-220;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187.
    97Rhee Sang-Woo,"North Korea in 1991:Struggle to Save Chuch'e Amid Signs of Change",AsianSurvey,V01.32,No.10an.,1992),p.59;《人民日报》1990年11月28日第1版。
    98不可否认,美韩由于在经济贸易、人权和政治体制等问题上存在分歧,再加上受到韩国的自主性要求和反美情绪的影响,美韩关系也是龃龉不断。但相对于两国的整体关系而言,两国的分歧毕竟是局部的。
    99转引自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8页。
    100《人民日报》1983年11月14日第6版。
    101《人民日报》1989年2月28日第3版。
    102关于“七·七宣言”和“邦联”计划的具体内容,可参见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07页;《人民日报》1988年7月23日第6版;National Unification Board,A Comparison of 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Seoul,Korea in 1990),pp.89-91;Robert Sutter and Han Sungi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0),p.196.
    103Robert Sutter and Han Sungj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p.144.
    104《人民日报》1983年11月15日第6版。
    105Robert Sutter and Han Sungj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pp.144-145.
    106转引自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第432-433页;Robert Sutter and Han Sungj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p.145.
    107《参考消息》1989年9月22日第1版。
    108Manwoo Lee,ed.,"Current Issues in Korean-U.S.Relations:Korean-American Dialogue",(The Institute for Far Eastern Studies,Kyungnam University,1993),p.33.
    109《人民日报》1983年11月15日第6版。
    110《参考消息》1981年2月6日第1版、1981年2月11日第1版;《人民日报》1981年5月4日第6版;Chae4in Lee,“South Korea in 1984:Seeking Peace and Prosperity”,Asian Survey,Vol.25,No.1(Jan.,1985),p.86;《参考消息》1985年12月13日第1版;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36页;《参考消息》1991年7月10日第1版。
    111Tae-Hwan Kwak,ed.,Forty Years of Korea-US Relations,1948-1988,(Kyung Hee University Press.1990).p.79.
    112在80年代,中苏之间相互敌对,但由于两国都与朝鲜有着传统的特殊关系,因此都基本上维持了与朝鲜的同盟关系;所以中苏在朝鲜半岛的互动就呈现出与中美的对抗性互动不一样的态势,那就是一种竞争性互动。中国保持与朝鲜的同盟关系,显然也是为了防止朝鲜完全倒向苏联一边,防止苏联主导朝鲜事务。这个观点得到国外一些学者的论证,可参见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p.188-192.
    113《人民日报》1981年6月23日第7版。
    114Robert Sutter and Han Sungj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pp.102-104.
    115Ibid.,pp.208-209.
    116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139.
    117中朝关系与中苏关系基本上是此涨彼消的:1979-1981年当苏朝关系改善时,中朝关系变冷;1982年中朝关系有所改善时,苏朝关系又比较冷淡;在1983年以后,苏朝迅速走近,而中朝关系却逐渐陷入僵局。关于中、苏、朝三边关系的具体论述,可参见Dae-HoByun,North Korea's Foreign Policy,pp.216-217;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p.150-154;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p.186-187.
    118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184;Dae-Ho Byun,North Korea's Foreign Policy,p.195.
    119在80年代末,韩国估计朝鲜的兵力有83万,美国的估计为100万左右。除了保持庞大的军队外,朝鲜一直在寻求获取先进的武器装备。关于朝鲜兵力规模及武装力量的论述,可参见National Unification Board,A Comparison of 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pp.22-24;Robert Sutter and Han Sungj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p.102.
    120Jae Kyu Park,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p.166,p.192.
    121在1980年的一次党代会上,金日成这样说道:“社会主义和不结盟国家,不应放弃它们一贯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立场,不应与帝国主义国家改善外交关系,不应为了它们自己的利益而牺牲其它国家的利益”,不点名地对中国的美国政策表示了不满。可参见Young C.Kim,“North Korea in 1980:The Son also Rises”,p.124.
    122邓小平曾经表示愿意美国在亚太地区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欢迎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可参见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ah Korea.1969-1989”.p.142.
    123Xiaoxiong Yi,"China's Korea Policy:From 'One Korea' to 'Two Koreas'",Asian Affairs,,Vol.22 Issue 2.(Summer,1995),p.127.
    124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现代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125关于劫机事件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现代卷),第154-167页。
    126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第428页。
    127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现代卷),第192、179、180、195页。
    128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第377-388页。
    129同上引,第380页。
    130转引自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第72页。
    131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第381-382页。
    132“光州事件”是指1980年5月发生在韩国光州的政府镇压、残杀示威群众的事件,具体可参见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第340-344页。
    133转引自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第383页。
    134同上引,第383页。
    135Jinwung Kim,"Recent Anti-Americanism in South Korea:The Causes",Asian Survey,Vol.29,No.8.(Aug.,1989),p.753.
    136《参考消息》1988年7月27日第4版。
    137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27页。
    13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65页。
    139同上引,第476页。
    140同上引,第508页。
    141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27页。
    142[美]卡斯珀·温伯格:《前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回忆录:为和平而战》,封长虹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第211页。
    143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34页。
    144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 pp.412-413.
    145《人民日报》1984年4月28日第1版。
    146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413;《人民日报》1984年4月28日第1版。
    147Hakjoon Kim,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p.414.
    148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222.
    149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35页。
    150同上引,第35页。
    151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226.
    1521987年3月,美国国务院宣布“决心在朝鲜缓和紧张局势并进行对话”,“有兴趣建立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并期待着来自平壤的“积极的、建设性的回应”;8月,助理国务卿西古尔(Gaston Sigur)发表题为“新的开端”的演说,赞扬朝鲜正“跨入新时代的门槛”,并第一次贯穿全文使用朝鲜的官方名称;第一次从官方的角度对朝鲜的经济增长作了积极评价;第一次同等要求南北双方共同努力重开对话:第一次明确表示不反对朝鲜加入国际经济组织。朝鲜对美国的举动表示了积极的回应,不仅第一次使用了“美国”而不是“美帝国主义”的称呼,而且还提出了南北裁军的计划。美朝之间的这些积极互动都是前所未有的。详见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36页;《参考消息》1987年8月12日第1版。
    153这四点措施是:1、鼓励朝鲜人到美国进行非官方、非政府性质的访问:2、放松阻碍美国公民去朝鲜旅行的严厉金融管制;3、允许美国的人道物资,如食品、衣物、药品向朝鲜有限商业出口;4、再度允许与朝鲜在中立的场合进行实质性讨论,希望这次出现严肃的交流。可参见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44页;Manwoo Lee,ed.,“Current Issues in Korean-U.S.Relations:Korean-American Dialogue”,p.49.
    154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235.
    1551991年,美国的卫星图片显示平壤以北90公里处可能有核反应堆,美国开始谴责朝鲜试图秘密发展核武器;但朝鲜予以了否认。可参见Rhee Sang-Woo,“North Korea in 1991:Struggle to Save Chuch'e Amid Signs of Change”,Asian Survey,Vol.32,No.1(Jan.,1992),p.62.
    156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226页;《人民日报》1991年11月18日第1版。
    157刘金质等著:《当代中韩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158这是笔者根据陶文钊教授的著作《中美关系史》(1972-2000)附录部分的“大事记”对中美高层互访次数所作的粗略统计。实际上,该“大事记”列出的仅是对中美关系产生重大影响的高层互访,其它一些日常性的、没有重大影响的互访并没有被列入其中;仅是1979至1980年,中美部长以上官员的互访次数就有17次。所以,中美实际上的互访次数应该远远不止上文所列的数字。具体可参见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85-86页、第464-466页。
    159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84页。
    160关于这些问题的详细描述,可参见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39-149页。
    161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9-750页。
    162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338页;胡涵钧:《当代中美贸易:1972-200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93页。
    163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时美国发表的声明称“在4个月之内从台湾撤出美方余留的军事人员”,表明中美之间的直接军事对抗已经不再存在。
    164[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314页。关于1981年至1989年中美两国军事领导人的互访情况,可参见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80-182页。
    165[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314-315页: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83-184页。
    166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95、184、185页。
    167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142.
    168这里并非说安全利益对中国不重要,安全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的和基本的利益;这里的意思是:中国由于不再将美国在朝鲜半岛的军事存在看作是中国安全的威胁,所以安全利益已经不是中国最需迫切关注的议题了。
    169关于这些中国决策层内部分歧的资料没有公开,所以笔者无法对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分歧是存在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哈里·哈丁(Harry Harding)就认为中国内部分为两派:强硬派和温和派,前者主张中国不应向美国妥协。而后者则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同美国进行技术往来,中国应该同美国和解。可参见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604-605页。
    170Xiaoxiong Yi,"China's Korea Policy:From 'One Korea' to 'Two Koreas'",p.122.
    171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172Xiaoxiong Yi,"China's Korea Policy:From 'One Korea' to 'Two Koreas'",p.124.
    173钱其琛:《外交十记》,第151页。
    174[美]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第225页。
    175同上引,第226页。
    176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208页。
    177如《对中国制裁修正案》、《1989年紧急放宽中国移民议案》(又称佩洛西议案)、《关于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地位附加条件的议案》等,具体可参见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193、205、218、219页。
    178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33-34页。
    179关于七项条件的内容,可参见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55页。
    1801990年2月,美国国防部长切尼在访问韩国时宣布美国计划在1993年前撤走5000名驻韩美军并关闭几个美国在韩国的空军基地;4月出台的《亚太地区战略框架:21世纪展望》报告进一步规定了分三阶段从韩国撤军的计划。可参见Young Whan Kihl,“South Korea in 1990:Diplomatic Activism and a Partisan Quagmire”,Asian Survey,Vol.31,No.1(Jan.,1991),p.65;U.S.Department of Defense,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Asian pacific Rim:Looking Toward the 21~(st) Century,April 1990,pp.7-8.
    1《人民日报》2000年12月25日第7版。
    2《人民日报》2000年8月23日第6版、2001年3月9日第7版、2005年6月9日第7版。
    3《人民日报》2008年1月7日第6版。
    4戴炳然:《欧盟:多极化世界中的一极》,载于周荣耀主编:《“9·11”后的大国战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5陈峰君:《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6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第767页。
    7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8从冷战结束至今,中俄关系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90年代,中俄进行了最高领导人的多次互访,两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7月,中俄又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段;2004年10月,中俄签署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标志着双方长达40多年的边界纠纷得到了解决。中俄间的共同利益(表现在共同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反恐、经济互补等方面)是两国友好关系的坚实基础。
    9俞速:《论俄美关系之多变》,载《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第31页。
    10比如国务卿赖斯在2008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称俄罗斯“确实存在一些令人火望之处”,并呼吁俄罗斯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路透社2008年1月23日电。
    11《人民日报》2007年5月15日第3版;路透社2008年1月23日电。
    12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40页。
    13李少军:《全球重大武装冲突:现状与走势》,载李慎明等编:《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4页。
    14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671页。
    15关于“银河号”事件及美国对中国武器出售问题指责的论述,可参见陶文钊:《中荚关系史》(1972-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40-241页: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677-680页。
    16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697-698页。
    17在李登辉访美一事上,克林顿政府明显是受到了国会的强大压力。在1995年5月,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以396:0票和97:1票通过了李登辉访美的决议。白宫和国务院在决议通过前都反对李登辉访美,如国务院表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同意。”可是在国会的决议通过之后,克林顿政府改变了其最初的决定。如果从美国的最大利益来看,维持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最符合美国的现实利益,但考虑到国会的压力及随之而来的总统大选等因素,克林顿政府还是决定同意李登辉访美。这个事件及随后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引起了中美关系的动荡。可参见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733-739页。
    18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276页;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751页。
    19倪世雄等编:《美国问题研究》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傅梦孜:《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期,第19页:《人民日报》2001年12月30日第3版。
    20关于小布什政府提升与台湾军事关系的具体论述,可参见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158页;吴心伯:《试析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核心概念》,载《美国研究》2007年第4期,第16-19页。
    21《人民日报》2004年7月20日第3版。
    22吴心伯:《试析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核心概念》,载《美国研究》2007年第4期,第12页。
    23《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江泽民重要论述专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02页:《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决策述要》,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第590页;《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24《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06页;《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519-520页。
    25《江泽民文选》第三卷,第107页;《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26《人民日报》1998年1月1日第1版。
    2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45-46页。
    28《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研究》,第828、830页。
    29《人民日报》1993年8月9日第1版。
    30《人民日报》1996年7月10日第1版。
    3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第45-46页。
    32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413页。
    33《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研究》,第829页。
    34钱其琛:《外交十记》,第412页。
    35《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第1版。
    36《人民日报》2005年7月11日第1版。
    3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
    38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39The White House,A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D,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February 1996,http://www.fas.org/spp/military/docops/national/1996stra.htm#Ⅱ;李剑鸣等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陈亚丽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88页。
    40徐以骅主编:《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第20页。
    41李剑鸣等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第481页;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193页。
    42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43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199-200页。
    44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666-667页。
    45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32页。
    46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237页;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第671页。
    47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301-302页、第317页。
    48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84页;-于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第199页。
    49George Walker Bush,Address of the President to the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February 27,2001.
    50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eptember 2002;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arch 2006.
    51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eptember 2002,p.9.
    52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eptember 2002,p.27;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arch 2006,p.41.
    53Department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September 2001,p.4;Department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February 2006,p.29.
    54Department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uly 2005,p.13;Department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ay 2006,p.Ⅰ.
    55"Opening Statement by Dr.Condoleezza Rice",Senate Foreign Relations Committee,January 18,2005.http://www.senate.gov/foreign/testimony/2005/RiceTestimony050118.pdf.
    56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eptember 2002,p.28.
    57周世俭、王丽军:《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吗》,《环球时报》2006年12月7日。
    58Department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uly 2005,p.2.
    59Robert Zoellick,"Whither China: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September 21,2005.http://www.state.gov/s/d/rem/53628.htm.
    60Evans J.R.Revere,"Bush Administration's Second-Term Foreign Policy Toward East Asia", The DIXAM Journal,Summer 2005,p.68.
    61由于不再将意识形态置于外交政策的首位,所以中美对对方都不再持敌意的认知:但很明显,双方也没有将对方视作盟友;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将中国看作是“友好的非盟友”,但在苏联威胁消火后,所谓“友好”的成份又减少了。笔者认为,中美两国对对方的认知大致都是一种“非敌非友”型认知--是介于相互对 的敌意认知和盟友间的友好认知之间的一种认知。
    62Robert G.Sutter,The United States and East Asia:Dynamics and Implications,(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3),pp.64-65.
    63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72页。
    64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和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12页。
    65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5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21页。
    66《人民日报》1993年3月24日第1版。
    67美联社西雅图1993年11月21日电。
    68转引自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94页。
    69美联社那不勒斯1994年3月23日电。
    70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242页。
    71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China and North Korea:Comrades Forever?",Asia Report N°112-1(February 2006),p.4.
    72Nildas Swanstr6m and Mikael Weissmann,"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DPRK Negotiations",Peace Review 16:2(June2004),p.221.
    73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China and North Korea:Comrades Forever?",p.4.
    74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94页。
    75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234-236页。
    76《人民日报》1993年6月13日第4版。
    77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第239-240页: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75页。联合国的这份措辞缓和的声明要求朝鲜和韩国重新开始讨论,以执行《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的联合宣言》,并呼吁同朝鲜进行对话的会员国按照已经达成的协议继续这种对话。为了避免引起朝鲜的不满,中国的官方并没有表态说这份声明是由中方提出的;而根据外国媒体的报道,这份声明其实就是由中国提出并促成安理会通过的。具体可参见《人民日报》1994年4月2日第6版、路透社联合国1994年3月30日电。
    78《人民日报》1994年11月15日第1版、1994年11月12日第7版;路透社雅加达1994年11月14日电。
    79法新社联合国1994年3月28日电。
    80Nildas Swanstr6m and Mikael Weissmann,"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DPRK Negotiations",p.221.
    81Niklas Swanstr6m and Mikael Weissmann,"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DPRK Negotiations",p.221;Chung Ok-him,"The New U.S.Administration's Korea Policy and Its Impact on the Inter-Korean Relations",EastAsian Review,Vol 13,No 1(Spring 2001),p.6.
    82路透社华盛顿1994年3月23日电。
    83关于克林顿政府对朝“软着陆”政策的具体论述,可参见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102-105页。
    84《人民日报》1996年4月17日第6版。
    85华盛顿1996年5月20日电。
    86《人民日报》1996年4月19日第4版。
    87促使朝鲜参加“四方会谈”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中国的斡旋,二是美国对朝鲜的援助。在1996年4月至1997年7月间,中朝间的政治互动还是比较频繁的:朝鲜的副外长崔禹镇和副总理金润赫相继访华;中国的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罗干也访问了朝鲜。虽然中朝互动的具体内容不得而知,但可以推测,“四方会谈”肯定是双方会谈的一个重要议题。朝鲜最后答应参加“四方会议”无疑与中国的态度有关。另一个促使朝鲜参加会谈的因素就是美国对朝鲜的援助。从1995年开始,美国开始向朝鲜提供人道主义粮食及医疗等援 助,美国在《框架协议》中答应给朝鲜的重油援助也开始到达朝鲜。美国对朝鲜的援助换来了朝鲜参加“四方会谈”的行为。
    85《人民日报》1997年7月3日第4版。
    86转引自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95页。90在20世纪70年代,美韩就提出了由朝、韩、中、美四国参加的四方会谈建议,以后又多次提出此项建议。中国选择了与朝鲜站在一起反对美韩的这项建议。而在90年代,曾经遭到中朝方面强烈反对的四方会谈得以顺利召开,这虽然不足以成为朝鲜半岛上具有转折性的重大事件,但其本身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91《人民日报》1997年12月12日第6版。
    92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95页。
    92美韩方面坚持认为朝鲜试射的是一颗导弹。
    94关于这五点原则主张和四点基本内容,可参见《人民日报》1999年1月24日第2版。
    95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95页。
    96美新署1999年4月7日电。
    97美新署华盛顿1999年5月21日电。
    98[美]艾什顿·卡特、威廉姆·佩里:《预防性防御:一项美国新安全战略》,胡利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页。
    99关于“一揽子接触政策”的具体内容,可参见Review of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Unclassified Report by Dr.William J.Perry,U.S.Noah Korea Policy Coordinator and Special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Secretary of State,Washington DC,October 12,1999.
    100美朝在2000年的政治互动包括两国外长在出席东盟论坛时的会晤、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次帅的访美和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访朝等活动。在这些直接的高层政治互动中,美国宣布将朝鲜的“无赖国家”称谓改为“值得关注的国家”;美国与朝鲜发表联合公报宣称双方致力于建立一种“摆脱过去敌对状态的新型关系”;双方还就互设联络处、将朝鲜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上除名、导弹问题、核问题以及双方建立外交关系等事宜进行了讨论。美朝之间的这些互动是历史性的,无疑大大缓和了朝鲜半岛上的紧张局势。关于美朝历史性接触的论述,可参见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112-114页;赵学功:《当代美国外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179页。
    101李敦球:《战后朝韩关系与东北亚格局》,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102《人民日报》2002年11月23日第1版。
    103根据兰普顿的描述,当朝鲜宣布进行浓缩铀的计划时,中国直接批评朝鲜是在进行“外交冒险主义”,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将朝鲜的这个行为看作是对中国国家利益的一个威胁;在朝鲜宣布退出NPT之后,中国外交部长唐家璇专门访问朝鲜并明确表示反对朝鲜的这种行为;2003年3月,中国副总理钱其琛秘密访朝并劝朝鲜同美国进行会谈;7月,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带着中国国家主席的一封信再次访问朝鲜,并要求朝鲜同美国会谈。兰普顿认为:中国对朝鲜的施压是朝鲜决定参加中、美、朝三方会谈的关键因素。详见David Michael Lampton,"China and the Crisis in Korea",remarks at the July conference "Crisis in Korea " at the Richard Nixon Library & Birthplace,July 30,2003.
    104Niklas Swanstrom and Mikael Weissmann,"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DPRK Negotiations",p.223.
    105朱锋:《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载《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第26页;陈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中美关系》,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87页。
    106石源华:《“六方会谈”机制化: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载《国际观察》2005年第2期;朱锋:《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第26页。
    107Larry A.Niksch,"Korea:U.S.-Korean Relations-Issues for Congress",CRS Issue Brief for Congress,June 16,2005,p.4.
    108Larry A.Niksch,"Korea:U.S.-Korean Relations-Issues for Congress",p.1;"Prospects for U.S.Policy toward the Peninsula in the Second Bush Administration",Center for Strategic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May 2005,p.9.
    109时事社德克萨斯州克劳福德2002年10月26日电;《人民日报》2002年10月27日第1 版。
    110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159页。
    111同上引,第160页。
    112《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1日第4版。
    113《人民日报》2006年4月21日第1版。
    114《人民日报》2006年11月20日第3版。
    115Charles "Jack" Pritchard,"The Korean Nuclear Crisis and Beyond",Brookings Northeast Asia Survey,2003-04,p.4.
    116关于这6点共识和美朝分歧的具体论述,可参见李敦球:《战后朝韩关系与东北亚格局》,第334-335页。
    117《人民日报》2004年2月29日第3版。
    118李敦球:《战后朝韩关系与东北亚格局》,第337页;《人民日报》2004年6月27日第4版。
    119李敦球:《战后朝韩关系与东北亚格局》,第337页。
    120Anne Wu,"What China Whispers to North Kore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05),p.39.
    121关于“9·19共同声明”的具体内容,详见《人民日报》2005年9月20日第3版。
    122《人民日报》2006年7月17日第3版。
    123关于中国对朝鲜的谴责和第1718号决议的具体内容,可参见李敦球:《战后朝韩关系与东北亚格局》,第342-343页。
    124R.Nicholas Burns,"U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Testimony to the 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Washington,DC,November 16,2006,http://www.state.gov/p/us/rm/2006/76178.htm.
    125关于该协议文件的具体内容,可参见《人民日报》2007年2月14日第3版。
    126《人民日报》2007年2月14日第3版。
    127Scott Stearns,"Bush:North Korea Must Abide by Terms of Nuclear Agreement",February 15,2007,http://www.globalsecurity.org/wmd/library/news/dprk/2007/dprk-070215-voa03.htm;"U.S.officials defend nuke accord with North Korea",USA Today,February 14,2007.
    128《人民日报》2007年10月4日第2版。
    129《人民日报》2007年12月9日第3版。
    130《人民日报》2007年12月7日第1版。
    131《人民日报》2008年2月27日第3版。
    132《人民日报》2008年1月6日第1版、2008年1月4日第3版。
    133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75页。
    134Anne Wu,"What China Whispers to North Korea",p.43.
    1352006年朝鲜进行了多次导弹试射和一次核试爆,中国少见地同意了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的制裁决议。中国对这两项制裁的同意是因为朝鲜的行为已经突破了中国所能容忍的“底线”:而且,这两项制裁决议、特别是朝鲜核试爆后的1718号决议,仅是对朝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制裁;在中国的反对下,决议明确排除了对朝鲜实施任何军事制裁的可能性。从这些情况来看,中国不同意对朝鲜实施严厉制裁的主张是一贯的。
    136克林顿政府在1992-1994年间曾制订对朝作战的“5027计划”;小布什政府也在为“朝鲜的政权更迭”制订了应对朝鲜政权垮台的“5029计划”和对朝鲜实施心理战的“5030计划”。详见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83、149页。
    137同上引,第75-76页。
    138李敦球:《战后朝韩关系与东北亚格局》,第258页。
    139《人民日报》2003年12月11日第1版。
    140崔立如:《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国的作用》,载《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9期,第46页。
    14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865页。
    142刘金质等著:《当代中韩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143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第234-239页。
    144转引自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198-199页。
    145转引自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第251页。
    146隋日安、王新华:《冷战后的韩美关系变化特点及未来展望》,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1期,第24页。
    147关于小布什政府加强与韩国同盟关系的具体论述,可参见陈宗权:《布什政府对韩安全政策调整中的中国因素》,载《当代亚太》2006年第9期,第39-41页。
    148转引自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第250页。
    149转引自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198页。
    150冯亦斐:《美韩自由贸易协定的亚洲意义》,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13期,第55页。
    151[韩]金夏中:《韩中关系十年及展望》,载《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3期,第1页。
    152《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8日第1版。
    153[韩]金夏中:《韩中关系十年及展望》,第1页;《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8日第1版。
    154David Shambaugh,"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03),p.48.
    155《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8日第1版。
    156Hong Soon-Young,"Thawing Korea's Cold War:The Path to Peac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Foreign Affairs,(May/June 1999),p.11.
    157David Shambaugh,"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p.50.
    158Robert Sutter,"The Rise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U.S.-Korea Academic Symposium,2005,http://www.keia.org/2-Publications/2-3-Monograph/Monograph2005/Sutter.pdf.
    159中国前总理李鹏在199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强调要同时发展同朝鲜和韩国的友好关系。这是冷战后中国朝鲜半岛政策的基调。关于李鹏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对中朝、中韩关系的论述,可参见《人民日报》1993年4月2日第1版。
    160LTC David W.Shin,"ROK and the United States 2004-2005:Managing Perception Gaps?",http://www.apcss.org/Publications/SAS/APandtheU S/ShinROK1.pdf。
    161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390页。
    162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第339-340页。
    163同上引,第340页。
    164同上引,第341页。
    164《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上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编辑部,2003年版,第6页;《北京青年报》2004年2月9日。
    166于鹏:《中美贸易额有望超过3000亿美元》,转引自新浪网2007年12月25日,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1225/09321886053.shtml.
    167中国外贸网2008年2月26日,http://www.9181.net/2008/html/maoyixinwen/waimaoyaowen/20080226/1952.html.
    168吴心伯:《中美经贸关系的新格局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页。
    169同上引,第9页。
    170[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林茂辉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71国内的学术界已经基本承认中美经济依赖的现状,但对于经济依赖是否能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多的和平因素存在分歧。唐小松认为:中美的经济共生关系(即经济相互依赖)强化了中美的战略互需,从而使中美都在重新定位两国的互动模式,为两国带来更多的和平;而宋国友则认为:由于权力和安全要素渗透到了两国的经济交往中,中美间较深的经济相互依赖表现出的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这个“现实主义”指的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流派,而本文正文多次提及的“现实主义”则指决策者的一种战略决策思维--笔者注)特征,而非自由主义色彩。可具体参见唐小松:《中美经济共生关系下的战略互需及选择》,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2期,第36-39页;宋国友:《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及其战略限度》,载《现代国际 关系》2007年第5期,第59-63页;吴心伯:《试析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核心概念》,第21-22页。
    172吴心伯:《中美经贸关系的新格局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第7-8页。
    173同上引,第1页。
    174这一部分的内容将主要参考吴心伯教授的研究成果。详见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88-95页、158-161页。
    175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90-91页。
    176同上引,第91页:《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4日第3版。
    177孙茹:《香格里拉对话与中美军事互动》,载《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6期,第34页。
    178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92页。
    179从2004年开始,美国就提出了建立中美军事热线的话题,两国此后多次就这个话题进行了磋商。2007年6月,参加香格里拉对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章沁生向美方表态将敲定中美军事热线。可参见孙茹:《香格里拉对话与中美军事互动》,第33页。瑚关于中美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方面的合作,可参见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一一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92---95页;关于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参见本章第二节。
    181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161页。
    182《人民日报》1992年9月24日第6版、1997年10月31日第1版、1998年7月28日第1版。
    183据罗伯特·萨特估计,在2003年就有大约20万一30万名朝鲜难民居住在中国;而如果朝鲜政权崩溃,将有更大规模的朝鲜难民涌入中国。这将是中国的“一个噩梦”。具体可参见Robert Sutter,“The Rise of China and South Korea”,p.24;Yinhay Alm,“North Korea in 2002:A Survival Game”,Asian Survey,Vol.43,No.1(Jan.-Feb.,2003),p.58.
    184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102、142页;Joel S.Wit,“Enhancing U.S.Engagement with North Kore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07),p.56:Jihwan Hwang,“Realism and U.S.Foreign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World Affairs,Vol.167 No.1(Summer 2004),p.16.
    185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103、142页。
    186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84页:杨光梅、徐立波:《接触遏制与对遏制--克林顿政府与布什政府对朝核政策之比较》,载《国际论坛》2004年第1期,第27页。
    187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85页。
    188[美]艾什顿·卡特、威廉姆·佩里:《预防性防御:一项美国新安全战略》,第127页。
    189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第161页。
    190在第一次朝核危机发生的时候,克林顿政府正面临国内经济的巨大压力,振兴经济成为当时克林顿政府的首要任务;在第二次朝核危机发生的过程中,小布什政府要面临更为紧迫的伊拉克战争引起的伊拉克困境和伊朗核危机等问题。
    191转引自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第192-193页。
    192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第250页。
    193这是小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战略的三个核心概念,具体可参见吴心伯教授的《试析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核心概念》一文。
    1 在中国保持连续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外的政界和学界掀起了一股关于中国能否成为世界性大国的大辩论。在形形色色的辩论中,大部分人倾向于认为中国作为潜在的世界性人国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作出这个判断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潜在的经济实力。美国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曾经认为:如果按照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速,2035年将可能超过美国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同时也在发挥着与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影响力。近年来,中国主动加入了各种国际机制,中国在加深融入世界程度的同时也在更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世界。所以,笔者在中国能否成为世界性大国的看法上是乐观的。关于奥尼尔的观点,可参见《人民日报》2006年9月5日第3版。
    2 John J.Mearsheimer,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W.W.Norton & Company,Inc.,2001),p.8.
    3[美]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于铁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引论”部分。
    4 James E.Dougherty and Robert L.Pfaltzgraff,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Fifth Edition).(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2001),p.24.
    5 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6 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引论”部分。
    7[美]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林伟成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0页。
    8 尽管建构主义被誉为与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比肩的三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之一,但在笔者看来,建构主义的特色及其影响更大程度上是体现在它的方法论特征和它分析问题的角度,而不是它自身的观念体系上。可能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国际关系理论大师才认为建构主义不是理论,如肯尼思·华尔兹(Kenneth N.Waltz)就认为建构主义“根本就不是理论”,“它只是提供了一个似乎很有希望的观察世界的新的视域而已。”不过笔者认为,建构主义至少应该是一种工具性理论。博弈论最初是一种数学运筹学等方法,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是一种典型的工具性理论。关于华尔兹对建构主义的看法,可参见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中文版前言。
    9 如果按照本文的互动理论,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是在相互敌意的认知中进行的一种对抗型 互动,冷战的结束则是一系列互动环境、特别是苏联领导人的心理环境发生变化的结果;冷战结束后,美俄在新的环境中进行着一种竞争型的互动。笔者认为从互动角度来研究美苏(美俄)关系可以更好地了解美苏(美俄)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本质。其实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约翰·加尔腾就曾探讨了北约集团和华约集团之间相互冲突的互动模式,不过他的理论与本文的互动理论有着较大的差别。关于加尔腾的互动理论,可参见Johan Galtung,“East-West Interaction Patterns",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Vol.3,No.2(1966),pp.146-150.
    10[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天津编译中心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47页。
    11 按照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的观点,国际政治的结构存在一种大国权力循环更替的兴衰变化过程;而在当代社会,最有可能改变由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结构的则是一些新兴大国,其中中国作为挑战者的潜力最大,因为中国不仅拥有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潜力,而且还可能有挑战的意图。所以在一些现实主义学者看来,中美之间存在着这种“结构性的矛盾”。
    1.《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上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海关统计》编辑部,2003年版。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
    3.《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治国决策述要》,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
    4.《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国际条约集(1953-1955)》,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
    7.《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一),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8.《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9.《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八),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0.《江泽民同志重要论述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2.《毛泽东军事文集》,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1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聂荣臻回忆录》(下),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版。
    15.《彭德怀军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版。
    16.《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7.《新中国外交风云》第四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18.《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江泽民重要论述专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0.《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版。
    21.《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2.曹中屏、张琏瑰等编:《当代韩国史(1945-2000)》,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柴成文、赵勇田:《板门店谈判--朝鲜战争卷》,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24.柴成文、赵勇田:《抗美援朝纪实》,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年版。
    25.陈峰君:《当代亚太政治与经济析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陈峰君、王传剑:《亚太大国与朝鲜半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陈新明:《三八线的较量--朝鲜战争与中苏美互动关系》,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28.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崔志鹰:《大国与朝鲜半岛》,卓越出版社,2000年版。
    30.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1.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1945-1995)》(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9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宫力:《峰谷间的震荡--197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
    34.宫力:《跨越鸿沟--1969-1979年中美关系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5.郭树勇:《建构主义与国际政治》,长征出版社,2001年版。
    36.胡涵钧:《当代中美贸易:1972-200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7.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1955-1971年的中美关系--缓和之前:冷战冲突与克制的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38.姜长斌、罗伯特·罗斯主编:《从对峙走向缓和:冷战时期中美关系再探讨》,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39.李敦球:《战后朝韩关系与东北亚格局》,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
    40.李剑鸣等编:《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就职演说全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41.李慎明等编:《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42.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时事出版社,2000年版。
    43.刘金质等著:《当代中韩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刘金质、杨淮生主编:《中国对朝鲜和韩国政策文件汇编》,第2、5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5.倪世雄等编:《美国问题研究》第二辑,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46.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7.齐德学:《朝鲜战争决策内幕》,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8.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49.阮宗泽、欧阳红兵:《冷战外交家--杜勒斯》,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50.沈志华:《朝鲜战争揭秘》,天地图书有限公司(香港),1995年版。
    51.石源华主编:《冷战以来的朝鲜半岛问题》,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2001年版。
    52.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53.宋成有等著:《中韩关系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54.苏格:《美国对华政策与台湾问题》,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55.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11-1950)》,重庆出版社,1993年版。
    56.陶文钊主编:《中美关系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7.陶文钊:《中美关系史(1972-200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8.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59.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二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60.陶文钊主编:《美国对华政策文件集》第三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61.王传剑:《双重规制--冷战后美国的朝鲜半岛政策》,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62.王缉思主编:《高处不胜寒--冷战后美国的全球战略和世界地位》,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63.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七、八、九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
    64.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
    65.王逸舟:《西方国际政治学:历史与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6.吴心伯:《太平洋上不太平--后冷战时代的美国亚太安全战略》,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选编:《美中建交前后--卡特、布热津斯基和万斯的回忆》,时事出版社,1984年版。
    68.谢益显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01》,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69.徐焰:《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增订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
    70.徐以骅主编:《世纪之交的国际关系》,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71.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袁明、哈里·哈丁主编:《中美关系史上沉重的一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3.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4.张一心、王福生编:《巨人中的巨人--外国名人要人笔下的毛泽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75.赵学功:《当代美国外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6.赵学功:《朝鲜战争中的美国与中国》,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
    7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7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8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81.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82.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8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84.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三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7年版。
    8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七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86.周荣耀主编:《“9·11”后的大国战略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7.庄起善主编:《世界经济新编》,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88.资中筠:《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9.《斯大林文选》,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90.I.F.斯通:《朝鲜战争内幕》,南佐民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91.阿诺德·沃尔弗斯:《纷争与协作--国际政治论集》,于铁军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92.爱德华·马丁:《抉择与分歧》,姜中才等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版。
    93.阿兰·内文斯编:《和平战略--肯尼迪言论集》,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版。
    94.艾什顿·卡特、威廉姆·佩里:《预防性防御:一项美国新安全战略》,胡利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5.奥·鲍·鲍里索夫、鲍·特·科洛斯科夫:《苏中关系:1945-1980》,肖东川等译,三联书店,1982年版。
    96.巴里·布赞、理查德·利特尔:《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刘德斌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7.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天津编译中心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8.彼得·卡赞斯坦:《文化规范与国家安全--战后日本警察与自卫队》,李小华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99.彼得·卡赞斯坦等编:《世界政治理论的探索与争鸣》,秦亚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0.道格拉斯·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回忆录》,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翻译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01.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受命变革(1953--1956)》,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译,三联书店,1978年版。
    102.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回忆录--缔造和平(1956-1961)》,静海译,三联书店,1977年版。
    103.迪安·艾奇逊:《艾奇逊回忆录》(上、下册),伍协力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版。
    104.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一卷,李石译,三联书店,1974年版。
    105.哈里·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二卷,李石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版。
    106.哈里什·卡普尔:《觉醒中的巨人--一个外国人看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外交政策》,彭致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版。
    107.哈罗德·史塔生:《艾森豪威尔--推动和平》,王威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108.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杨砾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109.赫德利·布尔:《无政府社会--世界政治秩序研究》,张小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10.赫鲁晓夫:《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党的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报告》,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11.亨利·基辛格:《大外交》,顾淑馨、林添贵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12.亨利·基辛格:《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一册,陈瑶华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版。
    113.吉米·卡特:《忠于信仰--一位美国总统的回忆录》,卢君甫等译,新华出版社,1985年版。
    114.卡斯珀·温伯格:《前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回忆录:为和平而战》,封长虹译,新华出版社,1990年版。
    115.肯尼思·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信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6.孔华润:《美国对中国的反应》,张静尔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7.孔华润主编:《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下),王琛等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18.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回忆录》(上册),郑文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119.罗伯特·H·费雷尔:《艾森豪威尔日记》,陈子思等译,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120.罗伯特·S·罗斯:《风云变幻的美中关系(1969-1989)》,丛凤辉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121.罗伯特·基欧汉:《霸权之后--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合作与纷争》,苏长和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2.罗伯特·基欧汉主编:《新现实主义及其批判》,郭树勇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3.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转变中的世界政治》,林茂辉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4.罗伯特·杰维斯:《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秦亚青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125.罗纳德·里根:《里根回忆录》,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
    126.玛莎·费丽莫:《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袁正清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27.马修·邦克·李奇微:《朝鲜战争》,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1984年版。
    128.米·谢·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世界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129.乔治·布什:《展望未来--乔治·布什自传》,伍协文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30.塞勒斯·万斯:《困难的抉择--美国对外政策的危急年代》,郭靖安等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131.山极晃:《中美关系的历史性展开(1941-1979)》,鹿锡俊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32.斯蒂芬·安布罗斯:《艾森豪威尔传》(下卷),徐问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33.斯坦利·霍夫曼:《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林伟成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34.约翰·H·霍尔德里奇:《1945年以来美中外交关系正常化》,杨立义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35.约翰·福斯特·杜勒斯:《战争或和平》,北京编译社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版。
    136.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
    137.约翰·斯帕尼尔:《杜鲁门与麦克阿瑟的冲突和朝鲜战争》,钱宗起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38.夏尔-菲利普·大卫:《白宫的秘密--从杜鲁门到克林顿的美国外交决策》,李旦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9.陈东晓:《保守主义外交理念与里根政府的对外军事干预政策》,《美国研究》,2003年第2期。
    140.陈杨:《在利益与协调之间:朝核问题与中美关系》,《国际观察》,2005年第1期。
    141.崔立如:《朝鲜半岛安全问题:中国的作用》,《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第9期。
    142.董向荣:《战后美国对韩援助的政策演变及其政治影响:1945-1961》,《当代韩国》,2003年冬季号。
    143.傅梦孜:《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未来》,《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期。
    144.金夏中:《韩中关系十年及展望》,《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3期。
    145.梁志:《论艾森豪威尔政府对韩国的援助政策》,《美国研究》,2001年第4期。
    146.牛军:《朝鲜战争中中美决策比较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6期。
    147.牛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停战谈判决策研究》,《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48.牛军:《越过三八线--政治军事考虑与抗美援朝战争目标的确定》,《中共党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49.秦朝英:《论国家利益--生存与发展需求》,《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6期。
    150.石源华:《“六方会谈”机制化:东北亚安全合作的努力方向》,《国际观察》,2005年第2期。
    151.宋国友:《中美经济相互依赖及其战略限度》,《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5期。
    152.隋日安、王新华:《冷战后的韩美关系变化特点及未来展望》,《国际论坛》,2005年第1期。
    153.孙茹:《香格里拉对话与中美军事互动》,《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6期。
    154.唐小松:《中美经济共生关系下的战略互需及选择》,《现代国际关系》,2007年第2期。
    155.王传剑:《朝鲜半岛问题与中美关系》,《国际政治研究》,2005年第3期。
    156.王晓波,李华锋:《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追求目标及实施政策比较》,《东疆学刊》,2000年7月。
    157.吴心伯:《试析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核心概念》,《美国研究》,2007年第4期。
    158.吴心伯:《中美经贸关系的新格局及其对双边关系的影响》,《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59.杨光梅、徐立波:《接触遏制与对抗遏制--克林顿政府与布什政府对朝核政策之比较》,《国际论坛》,2004年第1期。
    160.俞邃:《论俄美关系之多变》,《国际问题研究》,2007年第1期。
    161.赵学功:《朝鲜战争与美国的东亚政策》,《历史教学》,1996年第11期。
    162.赵月峰、李华锋:《论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关系》,《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月。
    163.朱锋:《中国的外交斡旋与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外交评论》,2006年第2期。
    164.陈杨:《东北亚安全格局中的中美关系》,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
    165.詹德斌:《后冷战时代美国对朝政策的演变》,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11月。
    166.杨绪盟:《朝鲜半岛危机和中美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1.Byun Dae-Ho,North Korea's Foreign Policy,(Seoul Computer Press,1991).
    2.Dougherty,James E.and Pfaltzgraff,Robert L.,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Comprehensive Survey(Fifth Edition),(Addison Wesley Longman,Inc.,2001).
    3.Durkheim,Emile,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The Free Press,1966).
    4.Halperin,Morton H.,Limited War in the Nuclear Age,(John Wiley &Sons,Inc.,1963).
    5.Keohane,Robert O.and Nye,Joseph S.,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3~(rd) ed.),(Pearson Education,Inc.,2001).
    6.Kim Hakjoon,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A Comparative Study,(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1978).
    7.Kim Young Jeh,Toward a United Korea:History and Alternative,(Seoul Computer Press,1987).
    8.Kubalkova,Vendulka etc.,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a Constructed World,(M.E.Sharpe,Inc.,1998).
    9.Kwak Tae-Hwan,ed.,Forty Years of Korea-US Relations,1948-1988,(Kyung Hee University Press,1990).
    10.Kwak Tae-Hwan,ed.,The Two Koreas in World Politics,(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3).
    11.Lee Manwoo,ed.,"Current Issues in Korean-U.S.Relations:Korean-American Dialogue",(The Institute for Far Eastern Studies,Kyungnam University,1993).
    12.Mearsheimer,John J.,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W.W.Norton & Company,Inc.,2001).
    13.Morgenthau,Hans J.,Politics Among Nations: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Sixth Edition),(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1985).
    14.National Unification Board,A Comparison of Unification Policies of South and North Korea,(Seoul,Korea in 1990).
    15.Park Jae Kyu,ed.,The Foreign Relations of North Korea:New Perspectives,(Kyungnam University Press,1987).
    16.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Sino-American Relations,1949-71,(Praeger Publishers,Inc.,1972).
    17.Schelling,Thomas C.,The Strategy of Conflict,(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1980).
    18.Sutter,Robert G.,The United States and East Asia:Dynamics and Implications,(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Inc.,2003).
    19.Sutter,Robert and Han Sungjoo,eds.,Korea-U.S.Relations in a Changing World,(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0).
    20.Tsou,Tang,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3).
    21.Wendt,Alexander,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2.Alan Yinhay "North Korea in 2002:A Survival Game",Asian Survey,Vol.43,No.1(Jan.-Feb.2003).
    23.Axelrod,Robert "The Emergence of Cooperation among Egoist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75,No.2(Jun.1981).
    24.Axelrod,Robert and Keohane,Robert "Achieving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Strategies and Institutions",World Politics,Vol.38,No.1(Oct.1985).
    25.Christensen,Thomas J."Threats,Assurances,and the Last Chance for Peace:The Lessons of Mao's Korean War Telegrams",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7,No.1(Summer 1992).
    26.Chung Ok-nim "The New U.S.Administration's Korea Policy and Its Impact on the Inter-Korean Relations",East Asian Review,Vol 13,No 1(Spring 2001).
    27.Clemens,Walter C."Grit at Panmunjom: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a Divided Korea",Asian Survey,Vol.13,No.6(Jun.1973).
    28.Foot,Rosemary "The Sino-American conflict in Korea",Asian Affairs,Vol.14,Issue 2(Jun.1983).
    29.Friedman,Edward "Nuclear Blackmail and the End of the Korean War",Modern China,Vol.1,No.1(Jan.1975).
    30.Gaddis,John Lewis "Was the Truman Doctrine a real turning point?",Foreign Affairs,Vol.52Issue 2(Jan.1974).
    31. Galtung, Johan "East-West Interaction Pattern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 Vol. 3, No. 2 (1966).
    
    32. Greene, Fred "The Case for and against Military Withdrawal from Vietnam and Korea", Annals of the American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 390 (Jul. 1970).
    
    33. Grieco, Joseph M.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 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 Vol. 42, No. 3 (Summer 1988).
    
    34. Grieco, Joseph M. "Realist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alysis with an Amended Prisoner's Dilemma Model",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 Vol. 50, No. 3 (Aug. 1988).
    
    35. Hao Yufan and Zhai Zhihai "China's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 History Revisited",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21 (Mar. 1990).
    
    36. Han Sungjoo "South Korea 1977: Preparing for Self-Reliance", Asian Survey, Vol. 18, No. 1 (Jan. 1978).
    
    37. Han Sungjoo "South Korea 1978: The Growing Security Dilemma", Asian Survey, Vol. 19, No. 1 (Jan. 1979).
    
    38. Han Sungjoo "South Korea and United States: The Alliance Survives", Asian Survey, Vol. 20, No. 11 (Nov. 1980).
    
    39. Harrison, Selig S. "One Korea?", Foreign Policy, No. 17 (Winter 1974-1975).
    
    40. Hong Soon-Young "Thawing Korea's Cold War: The Path to Peac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1999).
    
    41. Hunt, Michael "Beijing and Korean Crisis, June 1950-June 1951",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 107, No. 3 (Autumn 1992).
    
    42. Hwang Jihwan "Realism and U.S. Foreign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 World Affairs, Vol.167 No.1 (Summer 2004).
    
    43. Jervis, Robert "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r on the Cold War",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24, No.4 (Dec. 1980).
    
    44. Jennifer Sterling-Folker "Competing Paradigms or Birds of a Feather? Constructivism and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Compared",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 44, No. 1 (Mar. 2000).
    
    45. Ji You "China and North Korea: a fragile relationship of strategic convenienc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001).
    
    46. Kerr, David "The Sino-Russian Partnership and U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 From Hegemony to Concert in Nor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9 (Sep. 2005).
    
    47. Kihl Young Whan "Korea's Future: Seoul's Perspective", Asian Survey, Vol. 17, No. 11 (Nov. 1977).
    
    48. Kim Jinwung "Recent Anti-Americanism in South Korea: The Causes", Asian Survey, Vol. 29, No. 8 (Aug. 1989).
    
    49. Kim, Young C. "North Korea in 1974", Asian Survey, Vol. 15, No. 1 (Jan. 1975).
    
    50. Kim, Young C. "North Korea in 1980: The Son also Rises", Asian Survey, Vol. 21, No. 1 (Jan. 1981).
    
    51. Koon Woo Nam "North-South Relations: From Dialogue to Confrontation", Pacific Affairs, Vol. 48, No. 4 (Winter 1975-1976).
    
    52. Koslowski, Rey and Kratochwil, Friedrich "Understanding Change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he Soviet Empire's Demise and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8, No. 2 (Spring 1994).
    
    53. Krasner, Stephen D. "Global 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Power: Life on the Pareto Frontier", World Politics, Vol. 43, No. 3 (Apr. 1991).
    
    54. Lee Chae-Jin "South Korea in 1984: Seeking Peace and Prosperity", Asian Survey, Vol. 25, No. 1 (Jan. 1985).
    
    55. Lee Chong-Sik "South Korea 1979: Confrontation, Assassination, and Transition", Asian Survey, Vol. 20, No. 1 (Jan. 1980).
    
    56. Lee Hong Yung "Korea's Future: Peking's Perspective", Asian Survey, Vol. 17, No. 11 (Nov. 1977).
    
    57. Lipson, Charles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conomic and Security Affairs", World Politics , Vol. 37, No. 1 (Oct. 1984).
    
    58. Mansourov, Alexandra Y. "North Korea is poised to cross the nuclear Rubicon: will the Canary die in the min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World Peace, Vol.XX, No.3 (September 2003).
    59.Mclean,David "American Nationalism,the China Myth,and the Truman Doctrine:The Question of Accommodation with Peking,1949-1950",Diplomatic History,Vol.10,No.1(Winter 1986).
    60.Mclellan,David S."Dean Acheson and the Korean War",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Vol.83,No.1(Mar.1968).
    61.Niksch,Larry A."U.S.Troop Withdrawal from South Korea:Past Shortcomings and Future Prospects",Asian Survey,Vol.21,No.3(Mar.1981).
    62.Orlova,Elna "Interaction Paradigms of Decision-Making",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3,No.2(1982).
    63.Oye,Kenneth A."Explaining Cooperation under Anarchy:Hypotheses and Strategies",World Politics,Vol.38,No.1(Oct.1985).
    64.Powell,Robert "Absolute and Relative Gain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5,No.4(Dec.1991).
    65.Revere,Evans J.R."Bush Administration's Second-Term Foreign Policy Toward East Asia",The DISAM Journal,(Summer 2005).
    66.Rhee Sang-Woo "North Korea in 1991:Struggle to Save Chuch'e Amid Signs of Change",Asian Survey,Vol.32,No.1(Jan.1992).
    67.Ruggie,John G."Continuity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World Policy:Toward a Neorealist Synthesis",World Politics,Vol.35,No.2(Jan.1983).
    68.Shambaugh,David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03).
    69.Shinn Rin-Sup "North Korea in 1981:First Year for De Facto Successor Kim Jong Il",Asian Survey,Vol.22,No.1(Jan.1982).
    70.Simmons,Robert "China's Cautious Relations with North Korea and Indochina",Asian Survey,Vol.11,No.7(Jul.1971).
    71.Stein,Arthur A."Coordination and Collaboration:regimes in an anarchic world",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36,2(Spring 1982).
    72.Swanstrom,Niklas and Weissmann,Mikael,"Chinese Influence on the DPRK Negotiations",Peace Review 16:2(June 2004).
    73.Wendt,Alexander "Anarchy is what states make of i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ower politic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Vol.46,No.2(Spring 1992).
    74.Wit,Joel S."Enhancing U.S.Engagement with North Kore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07).
    75.Wu Anne "What China Whispers to North Korea",The Washington Quarterly,(Spring 2005).
    76.Yi Xiaoxiong "China's Korea Policy:From 'One Korea' to "Two Koreas'",Asian Affairs,Vol.22 Issue 2(Summer 1995).
    77.Young Whan Kihl "South Korea in 1990:Diplomatic Activism and a Partisan Quagmire",Asian Survey,Vol.31,No.1(Jan.1991).
    78.Choon Heum Choi,"The Two Superpowers in China's Alliance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1969-1989",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1990.
    79.Taewan Kim,"The Korean Paradox of the 1972 Sino-American Rapprochement:An East Asian Perspective",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2005.
    80."Prospects for U.S.Policy toward the Peninsula in the Second Bush Administration",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ngton,DC,May 2005.
    81."Review of United State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Findings and Recommendations",Unclassified Report by Dr.William J.Perry,U.S.North Korea Policy Coordinator and Special Advisor to the President and the Secretary of State,Washington DC,October 12,1999.
    82."U.S.officials defend nuke accord with North Korea",USA Today,February 14,2007.
    83.Chen Jian,"Limits of the 'Lips and Teeth' Alliance:An Historical Review of Chinese-North Korean Relations",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Asia Program Special Report,September 2003.
    84.David Michael Lampton,"China and the Crisis in Korea",remarks at the July conference "Crisis in Korea" at the Richard Nixon Library & Birthplace,July 30,2003.
    85.Department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uly 2005.
    86.Department of Defense,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ay 2006.
    87.Department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September 2001.
    88.Department of Defense,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February 2006.
    89.George Walker Bush,Address of the President to the Joint Session of Congress,February 27,2001.
    90.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China and North Korea:Comrades Forever?",Asia Report N°112-1,February 2006.
    91.Larry A.Niksch,"Korea:U.S.-Korean Relations-Issues for Congress",CRS Issue Brief for Congress,June 16,2005.
    92.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September 2002.
    93.The White House,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March 2006.
    94.U.S.Department of Defense,A Strategic Framework for the Asian Pacific Rim:Looking Toward the 21~(st) Century,April 1990.
    1.http://fmance.sina.com.cn/g/20071225/09321886053.shtml
    2.http://www.9181.net/2008/html/maoyixinwen/waimaoyaowen/20080226/1952.html
    3.http://www.apcss.org/Publications/SAS/APandtheUS/ShinROK1.pdf
    4.http://www.fas.org/man/docs/918015-nss.htm
    5.http://www.fas.org/spp/military/docops/national/1996stra.htm#Ⅱ
    6.http://www.globalsecurity.org/wmd/library/news/dprk/2007/dprk-070215-voa03.htm
    7.http://www.keia.org/2-Publications/2-3-Monograph/Monograph2005/Sutter.pdf
    8.http://www.senate.gov/foreign/testimony/2005/RiceTestimony050118.pdf
    9.http://www.shaps.hawaii.edu/security/report-92.html#posture9
    10.http://www.state.gov/s/d/rem/53628.htm
    11.http://www.state.gov/p/us/rm/2006/76178.htm
    12.《参考消息》
    13.《人民日报》
    14.《北京青年报》
    15.《中国新闻周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