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积累的阶段和长经济周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ages of Accumulation and Long Economic Cycles
  • 作者:大卫·戈登 ; 张开 ; 顾梦佳 ; 王声啸
  • 英文作者:David Gordon;
  • 关键词:积累的阶段 ; 长经济周期 ; 积累的社会结构 ; 经济危机
  • 中文刊名:当代经济研究
  • 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 Research
  • 机构:美国社会研究新学院经济学系;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8-15
  • 出版单位:当代经济研究
  • 年:2019
  • 期:08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大卫·戈登与美国积累的社会结构学派之演变研究”资助项目(17CJL001)
  • 语种:中文;
  • 页:37-56+115
  • 页数:21
  • CN:22-1232/F
  • ISSN:1005-2674
  • 分类号:F091.3
摘要
从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ff)到熊彼特(Schumpeter)以及1940年代的"长期停滞主义者"(the secular stagnationists)的长周期分析,几乎都未能给他们对长周期的理解提供一个逻辑一贯的理论基础,这源自于他们将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视作既定的。这需要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积累的结构性条件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澄清对"马克思主义积累的阶段理论"的误解。立足于"积累的阶段理论",采用一些初步假设进而构建一个关于长周期的"政治—经济"理论是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将这一理论与其他学者的理论进行比较表明:提供一个强调多重力量造成资本主义经济扩张和收缩更替节奏的框架是必要的。
        The long cycle analysis made by Kondratieff, Schumpeter and the secular stagnationists in the 1940s almost all fail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with a consistent logic for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long cycle, because they regarded the basic structure of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s established.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al conditions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the capitalist society, and then clarify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Marxist theory on stages of accumulation". To understand this issue, the key is to make some preliminary assumption and then build a "political-economic" theory about the long cycle. It is shown by the comparison of this theory with other scholars' theori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a framework emphasizing that multiple factors cause the rhythm of substitution between capitalist economic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引文
[1]GORDON,R.A.Business Fluctuations[M].New York:Harper & Row,1961.
    [2]GARVY,G.Kondratieff’s Theory of Long Cycl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November)1943:203-220.
    [3]BARR,K.Long Waves:A selective,Annotated Bibliography[J].Review II,1979(4):675-718.
    [4]KONDRATIEFF,N.D.The Long Waves in Economic Life[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LVI.1979(3):573-609.Reprinted in Review II,1979(4):519-562.
    [5]MANDEL,E.Late Capitalism[M].London:New Left Books,1975.
    [6]GORDON,D.M.Up and Down the Long Roller Coaster[A].in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ed.) U.S.Capitalism in Crisis[C].New York: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78.
    [7]BOWLES,S.,H.GINTIS.Marxist Method and the Theory of Politics[M].Unpublished manuscript in progress,1980.
    [8]ROSTOW,W.W.The World Economy:History and Prospect[M].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78.
    [9]MADDISON,A.Phases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J].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Quarterly Review,(June) 1977(121):103-137.
    [10]DUPRIEZ,L.Des mouvements économiques généraux[M].Louvain:Institut de Recherches économique et socials,1947.
    [11]BURNS,A.,W.MITCHELL.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M].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s Research,1946.
    [12]Research Working Group on Cyclical Rhythms and Secular Trends.Cyclical Rhythms and Secular Trends of 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Some Premises,Hypotheses,and Questions[J].Review II,1979(4):483-500.
    [13]FRANK,A.G.World Accumulation,1492-1789[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8.
    [14]LENIN,V.I.Imperialism.Modern Edition Published 1967[M].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17.
    [15]HILFERDING,R.Das Finanzkapital.2nd ed.[M].Vienna:Wiener Volksbuchhandlung,1920.
    [16]BARAN,P.,P.SWEEZY.Monopoly Capital[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66.
    [17]SEKINE,T.Uno-Riron:a Japanese Contribution to Marxian Political Economy[J].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September)1975:847-877.
    [18]UNO,K.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conomy[M].Translated by T.Sekine.Unpublished manuscript,1975.
    [19]SHAIKH,A.Notes on the Marxian Notion of Competition[J].Forthcoming in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
    [20]KOSHIMURA,S.Equations of Chain Bankruptcy:From Sectoral to General Crises[A].in J.Schwartz (ed.) The Subtle Anatomy of Capitalism.Santa Monica[C].CA:Goodyear,1977:255-282.
    [21]GANSSMANN,H.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Economics as a Social Science[M].Unpublished manuscript,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1979.
    [22]CHANDLER,A.Strategy and Structure: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M].Cambridge.MA:MIT,1962.
    [23]WALLERSTEIN,I.The Capitalist World-Economy[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24]WOLFE,A.The Limits of Legitimacy:Political Contradictions of Contemporary Capitalism[M].New York:Free Press,1977.
    [25]ZARETSKY,E.Capitalism,the Family,and Personal Life[J].Socialist Revolution,1973:1-2.
    [26]BOWLES,S.and H.GINTIS.Schooling in Capitalist America[M].New York:Basic Books,1976.
    [27]BRAVERMAN,H.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74.
    [28]GORDON,D.M.,R.C.EDWARDS,and M.REICH.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bor Segmen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Forthcoming in M.REICH et al.,The Segmentation of Labor in U.S.Capitalism[C],1980.
    [29]GINTIS,H.Alienation and Power[J].Review of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IV,1972(5):1-34.
    [30]MARX,K.Capital (3 volumes) [M].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67.
    [31]ITOH,M.The Formation of Marx’s Theory of Crisis[J].Bulletin of the Conference of Socialist Economists IV,1975(1):1-19.
    [32]SHAIKH,A.Marx’s Theory of Value and the “Transformation Problem” [A].in J.Schwartz (ed.) The Subtle Anatomy of Capitalism[C].Santa Monica,CA:Goodyear,1977:106-139.
    [33]FLEISCHER,H.Marxism and History[M].New York:Harper & Row,1973:64-103.
    [34]BELL,P.Marxist Theory,Class Struggle,and the Crisis of Capitalism[A].in J.Schwartz (ed.) The Subtle Anatomy of Capitalism[C].Santa Monica,CA:Goodyear,1977:170-194.
    [35]WRIGHT,E.O.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in Marxian Theory of Accumulation and Crisis[A].in J.Schwartz (ed.) The Subtle Anatomy of Capitalism[C].Santa Monica,CA:Goodyear,1977:195-231.
    [36]SHAIKH,A.An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Crisis Theories[A].in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ed.) U.S.Capitalism in Crisis[C].New York: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78:219-241.
    [37]WEISSKOPF,T.Marxist Perspectives on Cyclical Crisis[A].in 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 (ed.) U.S.Capitalism in Crisis[C].New York:Union for Radical Political Economics,1978:241-260.
    [38]SWEEZY,P.The Theory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M].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42:Ⅺ.
    [39]GORDON,D.M.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Cities[A].in W.Tabb and L.Sawers (eds.) Marxism and the Metropolis[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
    [40]SCHUMPETER,J.A.Business Cycles (2 volumes) [M].New York:McGraw-Hill,1939.
    [41]CRONIN,J.E.Stages,Cycles,and Insurgencies:the Economics of Unrest[J].This volume,1980.
    [42]MARX,K.The Grundrisse[M].London:Penguin,1973.
    [43]GORDON,D.M.Toward the Critique of CAPITALopolis[M].Unpublished manuscript in progress,1980.
    [44]HANSEN,A.Fiscal Policy and Business Cycles[M].New York:W.W.Norton,1941.
    [45]MANDEL,E.Long Waves in Capitalist Development[M].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46]U.S.Bureau of the Census.Historical Statistics of the Unites States,Colonial Times to 1970[M].Washington,DC:U.S.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1975.
    [47]FORRESTER,J.W.Business Structure,Economic Cycles,and National Policy[J].Futures,(June)1976:195-214.
    [48]KALECKI,M.A Theory of the Business Cycl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February)1937:77-97.
    [49]System Dynamics Group.Capital Formation and the Long Wave in Economic Activity[M].Printed report.Cambridge,MA:System Dynamics Group,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MIT,1977.
    [50]FABRICANT,S.Inventories and Business Cycles[M].New York: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50.
    [51]WALLERSTEIN,I.The Modern World-System[M].New York:Academic Press,1973.
    [52]KINDELBERGER,C.The World in Depression,1929-1939[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4.
    [53]BOUSQUET,N.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 l’alternance de périodes de concurrence et d’hégémonie au centre de l’économie-monde capitaliste[J].Review II,1979(4):501-518.
    [54]Fortune.We’re Headed for another Depression:Interview with Jay Forrester[J].January,1978(16):145-148.
    [55]DUPRIEZ,L.1974 a Downturn of the Long Wave?[J].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Quarterly Review 126 (September)1978:199-210.
    ① 在整篇文章中,我将使用“长经济周期”术语来指涉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中可以观察到的扩张期和收缩期的更替现象,这种持续50年左右的也被冠名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和“长波”(long waves)。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家而言,由于很多学者也把这种持续15~20年的“库兹涅茨周期”(Kuznets cycle)称作“长周期”(long cycle),这种用法造成了一定混乱。当我谈及“库兹涅茨周期”的时候,我将使用其名来界定。
    ②例如,R·A·戈登在1961年出版的一本标准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写道;“然而,在过去的10或15年中,这些所谓‘康德拉季耶夫’长波的存在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即便是,价格中的长期波动已经被确认,……仍有理由怀疑把它们视作周期。” [1]238,239对康德拉季耶夫和他的长周期最有影响的批评来自加维(Garvy)。[2]
    ③参见加维对康德拉季耶夫的细致批评,[2]他1926年的标准文章于1935年以英文首次发表,最近该文以一种便捷形式再次刊印[4]。参见曼德尔对康德拉季耶夫以及对长波理论的其他早期支持者的详细批判。[5]4
    ④本文承继了我1978年论文中首次探讨过的一些主题。[6]22~35本文自始至终,借鉴了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把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其他领域相割裂的一个方法论质疑。参见鲍尔斯和金蒂斯(Bowles and Gintis)对此主题的更多讨论。[7]
    ⑤罗斯托[8]和麦迪森(Maddison)[9]提供了一些实证细节。对于早期一代的学者可以参见,例如,达普雷兹[10]、伯恩斯和米切尔(Burns and Mitchell)。
    ⑥关于长周期的主流论调存在三个重要缺陷:第一,我们首先应该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更替节奏的定性的证明开始,进而以此证明来划定定量的考察。[6]22-35第二,我们应该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非对一个或者几个国家的研究。第三,在弗兰克(Frank)[13]以及“研究工作组”[12]之前,英语文献中鲜有关注长周期发端于14世纪或15世纪、而不是19世纪的可能性问题。参见巴尔文献目录所选取的那些内容。[13]675-718
    ⑦我怀疑康德拉季耶夫是否曾做出这种论断,但我觉得将“赌约”归之于他、要比称作“戈登赌约”(Gordon’s Wager)或者“愚人悖论”(Fool’s Paradox)更使我感到满意。
    ⑧需要说明的是,我认为自己还算不上是长周期的拥护者。我所感兴趣的是它们的可能性,以及它们带来了至关重要的问题需要思考;但是,我对于它们的经验证明和理论论断仍持怀疑态度。我在本文将以如下方式进行阐述:如果长周期确实存在,相对于我在文献中所看到的其他解释而言,我认为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假设提供了一个关于长周期的更有希望的备选解释。
    ⑨我对本文的撰写是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可以预见结论部分的主要内容;它在少数论题上要与资本主义增长的新古典主义分析展开论争。我将我绝大部分评论聚焦于,例如熊彼特和罗斯托为代表的“非新古典主义主流经济学家”给出的分析上;同时,聚焦于包括曼德尔、巴兰和斯威齐,以及我们可以将之视作马克思主义者的沃勒斯坦所给出的那些马克思主义分析的变体上。
    ⑩例如,列宁[14]和希法亭(Hilferding)[15]都没有清晰阐明他们所论证的资本主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必要的方法论前提。对于准确理解“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哪些内容改变了、哪些内容没有改变来讲,巴兰和斯威齐[16]也无法提供什么帮助。对此问题持续关注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发现了日本杰出马克思主义者宇野弘藏(Kōzō Uno)相关资料的一个英文翻译,关于他的资料信息,我取自关根友彦(Sekine)[17]的介绍,宇野已经形成了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理论”。宇野认为(同样我这篇文章也持此观点),我们必须形成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抽象层次”,并且必须确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结构和动态。[18]然而,至少在我所读到宇野的著作中,他并没有提供关于阶段之间是如何衔接的以及每个积累阶段的内在制度的相关理论阐述。
    (11)这些假设以这种方式来表达,目的在于使它们更为醒目。假设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应该脱离总体环境,也不是完全凭其自身进行检验的;正如当前所表达的,每一个假设之所以有意义,就在于它和这一序列其他假设之间的相互联系。
    (12)当然,即便是这些简单主张也贯穿了复杂因素;但是,初看起来,甚至在马克思主义者那里仍然满足于这样一种观点:资本家对预期回报率的计算是来自生产、而不是金融回报率。存在一个讨论,使得我们能够对这种最初水平近似值的理解前进一步,参见谢克(Shaikh)。[19]
    (13)这个主张虽然在马克思主义者那里没有争议,但是理解得并不深入。它最容易被理解的方面是这个概念本身,已经由越村新三郎(Koshimura)很好扩展过,不稳定性能够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快速蔓延就像连锁反应一样。[20]它没有被很好理解的方面在于:要确认把单个资本家活动和预期交织在一起的这种“结构”、其本质是更为广泛环境中的“一组结构化的社会关系”,而不单纯是一个交易场所或所谓“流通领域”(这导致了关于“经济的”和“政治的”领域优先性关系问题的一些思考);[7]当然,从新古典主义视角来看,这里的第一条假设除非以增长理论术语进行重构,否则没有什么意义;这样一来,来自不稳定性的威胁,类似于“有保证的增长路径”和“最优增长路径”之间关系派生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的“刀刃条件”。
    (14)我把某项 “制度”定义为“一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相对的稳定性和再现性保证了某项重要社会经济功能的重复实现。这个定义直接强调了积累发生所处环境的“社会特征”。[21]
    (15)当前阶段,这些假设被有意识地运用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总体性,而没有简单运用于任何单个国民经济。[23]
    (16)在原始积累初期,为了使资产阶级摆脱专制主义国家的束缚,这个历史形成过程使得“自由主义观念”在政治方面是必要的。最初的自由一经实现,这种“自由主义”观念便获得其自身“相对自主”的生活过程。关于这个冲突的进一步讨论,参见沃尔夫(Wolfe)。[24]
    (17)当然,资本主义发展的一部分历史,涉及到部分资本家努力排除其他资本主义单位同等利用这些积累条件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这一过程导致了资本主义公司类型之间的结构性分化,它提高了阻碍利润率完全平均化的可能性。[5]3
    (18)当前的能源危机,使这种结构性条件的重要性更为凸显。关于自然供给结构的其他转型时期,参见曼德尔。[5]2
    (19)“自然供给”和“中间供给”之间的区别,不同于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不变资本组成部分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区别。我选取这一术语,只是为了强调寻求“自然供给”稳定结构的历史重要性。
    (20)最近在分析方面的创新是由里昂惕夫所倡导,以及斯拉法进一步强调这些中间联系的重要性。他们对不稳定性可能和危机研究的影响,参见越村新三郎。[20]
    (21)例如,妇女和儿童在家庭内外的运动,以及学校对于经济的职能关系已经发生了几次变化。参见扎列斯基(Zaretsky)关于家庭的研究,[25]以及鲍尔斯和金蒂斯(Bowles and Gintis)对于学校的研究[26]。
    (22)例如,把19世纪经济中没有工会的劳动市场结构,和20世纪后期经济中集体谈判制度已经充分发展的劳动市场结构进行比较是非常困难的。
    (23)布雷弗曼探讨了这一发展的一些内容;[27]戈登等人对这些变化提供了一定程度上更为系统的历史解释。[28]
    (24)这一假设强调了新古典主义理论的缺陷之一,它把市场中的个人表现视作外生决定。[29]
    (25)伊藤诚(Itoh)在对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发展中特别强调了信贷不稳定性的重要性。[31]
    (26)具体来讲,这将意味着,世界市场不稳定性的增强,会侵蚀有助于维持集体谈判关系稳定性的空间;或者,能源相对价格的变化,或将造成最终消费者需求结构的变化(远离汽车,转向其他公共交通形式)。
    (27)值得注意的是,制度的可分离性这种较弱假设,对于单个制度条件的职能性满足来讲,更多体现了一种“结构主义方法”,而未能考虑相互关系及其可能导致的“共生性”。
    (28)我希望对这个内部结构“辩证形式”的强调,将会使我免遭“过度结构主义”(excessive structuralism)的误解。这些积累的社会结构一旦确立,就不会消失;文章此部分,尚未对这一观点做进一步分析。
    (29)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对生产的分析和新古典主义通过市场对流通的聚焦区分开来,而强调剥削是在生产中进行的,事实上这排除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任何其他关系。其他一些马克思主义者,例如列宁[14]以及巴兰和斯威齐[16],把资本主义结构变化归因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的单纯变化,用资本主义从“竞争”向“垄断”的变化来说明。
    (30)这种可能性的一个明显例子是,在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帝国主义霸权在世界很多方面遭到削弱。
    (31)在马克思主义危机概念文献中,很少对其进行严格定义,也没有将其与“商业周期衰退”区分开来。毫无疑问,这种忽略的部分原因源自早期马克思主义“崩溃”理论的传统,这一传统主张资本主义不会从危机中恢复过来,这消除了对“危机”(没有任何逃避的余地)和“衰退”(逃避是可以的)进行区分的必要性。[38]
    (32)这有助于澄清,特别是相对于经济动态来讲,危机中的政治斗争关系潜在于危机和危机恢复过程中。根据这里所提出的视角,斗争事宜恰恰因为它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萌发新生活条件的部分土壤,而不单纯因为它可以增加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
    (33)为了避免误解,我这里所讲的资本主义系统所处的环境,事实上,自我成功实现了重建。当然,通常在危机中存在这样一种可能,资本家的重构努力归于失败,而新的系统或将可以通过某种社会主义革命来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34)正如我在下文讨论积累的阶段的那些“步骤”时所表明的,危机的持续可能迫使至少一部分资本家,从一个激烈竞争时期进入一个为危机寻求“结构性”解决方案的合作时期。很多这些合作性解决方案,只是涉及私人部门的合作,例如石油公司中的合资企业。所以,我在这里所讲的是“结构性导向”不是对国家干预的需要。
    (35)这一假设并不意味着,特定经济阶级目标的任何特定的目的论。危机期间的斗争过程,给个人的策略和目标提供了足够的引导,我们不必求助于黑格尔主义预设的政治发展观念。
    (36)事实上,这一假设如此明显得难以对其进行严格争辩。至少,我们可以说,阶级互动的协同效应以及目标冲突,可能导致对原有积累的社会结构的精确结构的某种复归,这纯属一种巧合。
    (37)这一假设的一个含义是,将存在“构建费用”,而且危机晚期阶段斗争的一个方面将聚焦于对这些“构建费用”的“支付情况”(通过税收和其他手段)。另一个含义是,从不稳定到稳定的一个转变是必要的;对共同命运的诉求,以及战争期间的爱国诉求,构成这一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我尚未系统探讨,这种“阶段分析”和重大战争重现之间的关系。
    (38)我曾列举一个能够说明这个总论点的例子:我认为,在世纪之交(1900年左右),企业开始搬出美国的中心城市,这是因为越发动荡的阶级斗争在市区工厂和工人阶级居住区集聚。[39]“去中心化”,是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之前危机时期的斗争特征来塑造的。这个观点,给危机期间政治斗争的特征带来了重要含义。当人们在危机中为保护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而战斗时,他们对待那些——影响一个新的积累的社会结构内容的——事情的态度,将会存在巨大差别。基于此,我们必须要特别注意:积累的内生动态的方式,以及危机对我们斗争选择的影响和施加的限制。曼德尔和其他具有托洛茨基主义传统的学者们,对这种论断表示怀疑;由于他们习惯性地强调经济力量和政治策略的可分离性,也由于他们的历史政治斗争致使他们格外怀疑类似我的这种论断,我的观点对他们来讲具有“经济主义”色彩。然而,和曼德尔之间的私人交流使我确信,对这一问题很难达成共识,很难超越最初的印象。
    (39)一定程度上,曼德尔非常接近这里的“阶段理论”,由于他全面关注了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转型的所有方面;[5]但其不足之处在于,他未能给自己对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演替阶段的有趣分析提供一个完整的方法论基础。
    (40)尽管对积累的阶段的特征的详细阐述存在着不同,实际上熊彼特已经相当接近,把一个给定的长周期期间的这种轮廓进行描绘。[40]这些“步骤”对于社会的和政治的(而不单纯是“经济的”)分析来讲具有重要含义;例如,政治斗争(类似罢工和民权运动)的涌现时期,集中在长周期的步骤C和步骤E。参见本卷中克罗宁(Cronin)对这种联系的提示。[41]
    (41)宇野也对这一点进行了清晰表达。[18]我或许可以进行一个有益的扩展,把“阶段框架”应用到其他生产方式所支配的社会分析中。我发现这是有价值的,例如,把西欧封建时期视作由两个发展阶段组成,每一个阶段有其自身内部逻辑和矛盾,第一个阶段从9世纪到公元1000年左右,第二个阶段覆盖至1350年左右的时期。
    (42)当然,这一点无法再深入探讨,除非我们已经完成了对积累的各个阶段的内部逻辑动态的细致分析;参见曼德尔朝着这一方向的一个尝试。[5]这种研究,必须要记得,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之间的区别;一个给定阶段的积累的社会结构中的某些要素,对于世界经济来讲是共同的,而另一些要素将会在国与国之间有所不同。
    (43)马克思经常谈及这种矛盾,《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这样评论到:“通过尖锐的矛盾、危机、痉挛,表现出社会的生产发展同它的现存的生产关系之间日益增长的不相适应。” [42]749熊彼特也做出了一些类似评论。[40]130-145
    (44)为了把这一部分所包含的观点展示给各种不同的读者,我尝试预估这个论断经常诱发的一个错误印象。我主张,长周期从根本上是由资本积累的逻辑及其贯穿积累的阶段的运动所造成。我并不主张,基础设施投资动态造成长周期;而是,更为简便地认为,基础设施动态给长周期的具体振幅和时段提供了一个重心。因此,我并不是在提倡某种“有效(投资)需求”的长周期理论,也并没有抛弃劳动价值论。我对积累过程的分析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前提约束条件,而这种分析对长周期提供了最终的解释。为了分析基础设施投资对长周期时间划定的影响,我所抛弃的劳动价值论,并不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当他研究资本周转期间、以及机器产品投资群可能性的时候多。
    (45)本文并没有对这一假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发挥:这些转型所要求的基础设施投资具有地理维度内容,这将放大对新基础设施的需要(由于工会力量在北部,如果工厂搬到美国南部,这样一来,新的基础设施是需要的)。我已经开始探讨这些地理维度,对于一个新的积累的阶段的构建过程而言的含义。[43]
    (46)例如,19世纪中叶我们见证了铁路领域“成群出现”的投资;进入20世纪包括了殖民主义扩张,城市基础设施(源自制造业的去中心化),以及电力;而二战后时期的巨额投资,包括高速公路、航空探索、石油化学复合产业和新的通讯系统。
    (47)正是基于这个原因,熊彼特的长周期理论以“外生造成的创新的出现”为枢纽并对马克思和卡莱茨基的关于周期的“成群出现”的投资模型进行了批评。[40]185~192
    (48)由于我们能够预计新的投资浪潮——通过自然供给、中间供给和最终消费者需求的新结构的构建——将会在一个新的积累的阶段的开始之处开启;这一论断,也可以运用到商业设备和住宅建设中的最初投资群。曼德尔对这一论断进行了一些讨论;[5]在撰写本文时,由于我尚未读到他关于长波的新著,我无法了解他在一系列演讲中对这些论断做出了何种发展。[45]
    (49)例如,1949年,交通运输、公用设施、通讯和商业部门中的厂房设备投资,占美国新的厂房设备总的私人支出的53%。[46]306~332
    (50)曼德尔[5]和福雷斯特(Mandel)[47]均强调,在危机低谷时期,用于投资的流动资本基金有非常大的比例可以使用是可能的;即便如此,这些基金对于完全支撑必要的基础设施投资来讲,仍然是不可能充足的。
    (51)卡莱茨基(Kalecki)构建了一个投资动态模型,明确围绕投资指令和投资品交付之间的滞后进行。[48]
    (52)假定我们对大规模融资采用了25年的分期偿还期限,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需要整个20年才能最终完成(例如,铁路)。这意味着,在第20年,对于用来资助基础设施投资所借资金的偿还,从新的积累的阶段的开始之处算起,将持续至第45年;对潜在可供投资的剩余的消耗,将使经济无法获得自由,直至从基础设施投资周期开始之处算起的第45年。
    (53)就个人无法被排除掉他们的使用来讲,基础设施投资应该是“公共产品”,至少存在两个理由:第一,所要求的融资规模,无疑意味着,要么是政府、要么是大的金融财团会资助很多基础设施项目,意味着一个相对广泛的使用者被允许使用这个基础设施;第二,尽管这一论断可以延伸很远,但由于这种基础设施本身的特征,及其对商品交换一般网络的辅助,很可能使每个人“受益”,因为它使商品普遍流动成为可能。
    (54)“利息率”和“回收期”之间关系的论点,从某个投资项目收益流的现值计价来看是正确的。两个可替代投资项目的当前价值,可以通过以下等式进行比较:当前价值这里的Bji=各自投资项目的年收入,r=现行利息率,而nj=所能实现收益的回收期。如果n1>n2而且∑iB1i=∑iB2i,则第一个项目(具有较长回收期)将胜于第二个,当且仅当资金在一定期间能够增大、利息率下降充分低于之前的水平时,等式左边的分母等于右边以之前利息率计算的大小。(如果两个项目以相同利息率进行比较,市场利息率越低,两个项目的当前价值流之间的差别越小)
    (55)虽然“群集假设”(the assumption of bunching)是有道理的,但我们没有理由假定对某一具体投资品的所有投资将会在最大群集时期集聚。(例如,没有理由假定,所有的基础设施投资,将会在一个新的积累的阶段的开始之处被替换。)
    (56)可用资金弹性缺乏的这一假设,显然对于这个模型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动态版本,显然包括了与经济增长(由投资增长所推动)相伴的储蓄增长,但是基本前提在于:对用于投资的资金流动所存在的一定限制将不受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投资理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方法,将显著区别于凯恩斯主义理论传统——其将有效需求视作增长率的最终决定因素、将投资需求视作经济活动水平的一个外生决定因素。基于马克思主义视角,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最终是由整个(生产的和实现的)总剩余价值(及其分配)来制约的;此过程决定着对总规模的限制,不能简化为某种“外生”过程,而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充足的资金将可用于资助任何必要的或期望的投资需求水平。
    (57)这一假设可以用代数法表示:这里的Ai=某个投资项目发生所需要的整个时段(以年为单位);ΔKi=对任一给定构成的总资本存量的替换需求的必要(存量)价值;φ=整个GDP在给定年份、可用于净投资的比例;Q=国内生产总值的年(流量)价值。φQ的价值在不同类型投资项目之间没有变化,但是ΔKi的(存量)价值将随着资本存量的那个构成的总规模及其特定投资周期轮廓的变化而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K的构成越大,以及某个特定投资品的投资群越大,则ΔKi将会越大,作为结果的Ai也越大。尽管我没有看到他们模型中暗含着的方程式,我认为这些关系的一个动态版本,塑造了资本形成中的“生成模拟长周期”模型,参见福雷斯特[47]和“系统动力学小组”(System Dynamics Group)。
    (58)接下来的简单运算阐明了,这种了解周期长度决定因素的方法,与资本存量各个构成的总价值的总量数据的一致性。假定我们取各个周期长度(存货周期,2~3年;商业设备周期,6~10年;住宅建设周期,15~20年)通常估计的“中间点”:存货周期2.5年;商业设备周期8年;住宅建设周期17.5年。这些价值的相对比例是1:3.2:7。接着,我们估计资本存量的那些构成的可替换部分。并不是所有存货,被认为是可替换的;让我们借鉴法布里坎特的估计,大约总存货的60%的变化接近于符合短期“存货周期”。[50]323我们能够对构成国民财富的这些价值进行估算,例如,1958年取自美国人口普查局的数据:[46]475-479(可替换的)存货价值是0.6×957亿美元;商业设备和住宅价值分别是1998亿美元和3850亿美元;这些价值的相对比例是,1:3.5:6.7。简言之,这些相当简单的运算表明,各个周期的相对长度,非常接近、并成比例于资本存量各自构成的相对大小。我尚未对基础设施构成如何分类的问题进行处理,由于它们无疑包括了私人非住宅、公共建筑和有时被归并于商业设备支出的那个部分(如,通讯系统的电话设备)等因素。事实上,这个关于周期长度和替换存量之间关系的简单假设,与存货、商业设备和住宅的数据相一致,是有道理的;这使我勇于提出一个合适的估计: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可以很好地被假定为,成比例于资本存量的其他(稍微重新计算之后)构成的价值。
    (59)到达这一论断的结尾处,我提醒读者回顾第49个注释(系指中文译稿注释44“尝试预估这个论断经常诱发的一个错误印象”——译者注。)所提供的——这里关于基础设施投资动态的分析包括了什么、没有包括什么的——一个“警告”。
    (60)对于“世界—市场控制体系”的固有矛盾来讲,这一分析也具有有趣的含义。我认为这些体系承受越来越多的摩擦,同时,以它们自身的条件来保留它们变得越来越困难。可以考虑一些类似的情况,例如,英国在18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美洲殖民地的控制,以及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对南越南(South Vietnam)这样国家的控制。
    (61)参见福雷斯特 [47]和“系统动力学小组” [49],以及《财富》杂志对福雷斯特的采访[54]。
    (62)参见第43个注释(系指中文译稿注释38“曼德尔和其他具有托洛茨基主义传统的学者们,对这种论断表示怀疑;由于他们习惯性地强调经济力量和政治策略的可分离性”——译者注。)对这种差别的政治根源进行了一个讨论。在本文撰写期间,我不知道曼德尔在其新著当中如何处理这些问题。[45]
    (63)更具体来讲,我无法确信——能够通过对相对成本和价格各种运动的分析——将必然得出一个(不仅是一个,而且是一对)长经济周期模型。该模型似乎已被罗斯托的相对商品价格模型(modelof relative commodity prices)[8]所延伸。
    (64)我并不是主张要排除掉19世纪之前长周期存在的可能性。我只是主张积累的阶段演替的机制和动态,应该在“彻底地”资本主义生产的工业革命到来之后受到显著影响。这个讨论只好期待另一个论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