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利”“德”互渗:韩非道德观发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ixture of "Profit" and "Virtue":On Hanfei's View of Morality
  • 作者:孙旭鹏 ; 赵文丹
  • 英文作者:SUN Xupeng;ZHAO Wendan;
  • 关键词:韩非 ; 道德观 ; “利” ; “道” ; “德”
  • 中文刊名:武陵学刊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Wuling
  • 机构: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7-10
  • 出版单位:武陵学刊
  • 年:2019
  • 期:04
  •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学研究项目“荀子政治哲学的‘和合’思想及其现代价值”(18JK0599);; 西安石油大学“立德树人”研究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功能研究”(LD201815)
  • 语种:中文;
  • 页:18-22
  • 页数:5
  • CN:43-1506/C
  • ISSN:1674-9014
  • 分类号:B82-02
摘要
韩非的道德观较之于儒家的道德观,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向,它肯定了"利"对生成"德"的积极作用。韩非首先肯定了人性求利的不可改变性,与"道"所体现的客观规律性相契合而将"利"与"道"关联起来;进而,韩非又通过继承发展老子的道德体系,认为"道"是"德"的依据,"德"是"道"的显现,通过"道"将"利"与"德"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利""德"互渗。韩非道德观给我们的当代启示是:道德不能脱离现实的个体利益而单独存在,个体利益也必须受到道德的规范;只有实现"利"与"德"互渗,才能切实保障个人正当利益,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
        
引文
[1]周炽成.荀韩人性论与社会历史哲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90.
    [2]鲍吾刚.中国人的幸福观[M].严蓓雯,韩雪临,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68.
    [3]《韩非子》校注组.韩非子校注[M].周勋初,修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29.
    [4]葛瑞汉.论道者:中国古代哲学论辩[M].张海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14.
    [5]许建良.法家“理”的实践透视[J].武陵学刊,2014(5):1-8.
    [6]王威威.韩非思想研究:以黄老为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64.
    [7]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8:67.
    [8]张昭.“道”与“德”、道德与非道德——韩非道德观的历史唯物主义考查[J].哲学研究,2016(4):114-119.
    [9]魏义霞.七子视界:先秦哲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327.
    [10]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59.
    [11]郭沫若.十批判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0.
    [12]孙旭鹏,赵文丹.韩非的“圣人”观及其现代意蕴[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8(2):95-100.
    [13]郭春莲.韩非法律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3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