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贵州福泉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周骥 ; 杨根兰 ; 邓凯伦 ; 吕子明
  • 关键词:岩溶塌陷 ; 影响因素 ; 成因机理
  • 中文刊名:西部探矿工程
  • 英文刊名: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 机构:贵州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2-15
  • 出版单位:西部探矿工程
  • 年:2019
  • 期:02
  • 语种:中文;
  • 页:40-43
  • 页数:4
  • CN:65-1124/TD
  • ISSN:1004-5716
  • 分类号:P642.25
摘要
通过对贵州福泉岩溶塌陷勘察报告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从岩溶塌陷的影响因素着手进行逐步分析,阐述了该地区岩溶塌陷形成机理及发育过程,并用图示方式展现2种塌陷类型的发育发展过程,使之更具直观性,希望能为相似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及其稳定性提供借鉴依据。
        
引文
[1]丁坚平,褚学伟,段先前,梁风,王中美.贵州岩溶塌陷[M].地质出版社,2017.
    [2]褚学伟,党爽,丁坚平.贵州岩溶塌陷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长江,2015(6).
    [3]刘凯栋.贵州省岩溶塌陷类型及形成分布规律探讨[J].贵州地质,1990.
    [4]申伟坤.遵化市刘备寨村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
    [5]高宗军.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与成因模式研究——以山东泰安—莱芜为例[J].中国工程科学,2017(12).
    [6]袁杰,高宗军,徐晓慧.枣庄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因素及其发展趋势[J].山东国土资源,2010(8).
    [7]罗小杰.也论覆盖型岩溶地面塌陷机理[J].工程地质学报,2015(5).
    [8] A. L. Perez, B. H. Nam,M. Alrowaimi,M. Chopra, S. J. Lee,and H. Youn.Experimental Study on Sinkholes:Soil–Groundwater Behaviors UnderVaried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J].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2017(1).
    [9]赵兴云.沂源溶洞群洞穴的形成与演化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00.
    [10]徐光富.贵州绥阳双河洞洞穴空间形态特征与稳定性研究[D].201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