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门塔尔牛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光鹏 ; 兰欣怡
  • 关键词:西门塔尔牛 ; 育种技术 ; 基因组选择 ; 杂交育种 ; 相关基因
  • 中文刊名:中国乳业
  • 英文刊名:China Dairy
  • 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9-25
  • 出版单位:中国乳业
  • 年:2019
  • 期:09
  • 基金:创新实验-湖南地区生鲜乳中致病菌发生率(530300421099)
  • 语种:中文;
  • 页:55-62
  • 页数:8
  • CN:11-4768/S
  • ISSN:1671-4393
  • 分类号:S823
摘要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为肉牛属,但并不仅是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牛,乳、肉用性能俱佳。其生长速度快,酮体肉多,脂肪少且分布均匀,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主要介绍各种育种技术及其研究进展,以期为不同育种技术的应用和育种技术的改进提供参考。
        
引文
[1]薛景龙.中国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目标的选择及优化育种规划的研究:[硕士论文][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6.
    [2]梁永虎.西门塔尔牛和雪龙黑牛的混合群体基因组选择研究:[硕士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3]朱波.一步法和多性状基因组选择在西门塔尔牛群体中的应用研究:[博士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4]郭鹏.基于并行运算的肉牛全基因组选择技术研究:[博士后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5]牛红.利用单体型进行中国西门塔尔牛全基因组选择的初步研究:[硕士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6]张静静.西门塔尔牛部分生长性状全基因组低密度芯片筛选:[硕士论文][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7]魏趁,赵俊金,黄锡霞,等.新疆地区西门塔尔牛核心群选择[J].中国农业科学,2019,52(5):921-929.
    [8]苗健.西门塔尔牛骨重和胴体重复合策略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硕士论文][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8.
    [9]史新平.西门塔尔牛及杂种和牛两群体的肉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与选择信号分析:[硕士论文][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8.
    [10]宋禹昕.西门塔尔牛、雪龙黑牛两群体部分胴体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硕士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11]肖航.ACSL5基因对肉牛胴体性状及脂肪合成通路甘油三酯的影响:[硕士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17.
    [12]王丽荣.CDC10基因与ELK1转录因子影响牛成肌细胞增殖的研究:[硕士论文][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
    [13]周梅.GPR54基因C-816T和T-754C的多态性与牛性成熟关联性研究:[硕士论文][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2015.
    [14]张文刚.肉牛生长发育与胴体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目标区域测序捕获功能基因的研究:[硕士论文][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15]尹璐.中国西门塔尔牛DHCR24基因多态性及与肉质和胴体性状的相关分析:[硕士论文][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5.
    [16]姜颖.中国西门塔尔牛PPP1CB和ACSL4基因多态性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分析:[硕士论文][D].长春:吉林大学,2015.
    [17]杨颖,施巧婷,陆江,等.西门塔尔牛HDAC1基因SNP检测及其与屠宰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6(2):128-132.
    [18]于海滨,肖航,魏天,等.中国西门塔尔牛GPAM基因外显子多态性及对经济性状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中国兽医学报,2015(4):649-654.
    [19]张鸣实.杂交方式对肉牛产肉性能影响[J].黄牛杂志,2002,28(2):7-8,32.
    [20]刘晓牧,吴乃科,宋恩亮,等.不同杂交组合肉牛生长发育及饲料报酬比较[J].山东农业科学,2002(5):10-12.
    [21]毛华明,卢昭芬,柳丽荣,等.杂交优质肉牛屠宰测定[J].黄牛杂志,2002,28(4):14-16.
    [22]张明.安格斯与西门塔尔牛杂交一代育肥性能及肉品质研究:[硕士论文][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16.
    [23]朱义忠,褚洪忠,佘明江,等.伊犁州引进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改良本地牛效果观察[J].新疆畜牧业,2018(4):19-20,18.
    [24]王志刚,常瑶,邱小田,等.德系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效果分析[J].中国奶牛,2017(12):26-30.
    [25]包牧仁,戴广宇,王维,等.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肉用品系选育与研究应用[J].中国牛业科学.2017,43(2):33-38.
    [26]米占锋.西杂牛乳用性能的开发利用[J].畜牧兽医杂志,2013(3):61-62.
    [27]王志耕,梅林,钱东方,等.西门塔尔杂交黄牛奶品质研究[J].黄牛杂志,2002,28(5):3-6.
    [28]张怀成,张新波,赵方明,等.用荷斯坦牛群改良良当地西杂牛的试验与推广[J].黄牛杂志,2005,31(1):71-72.
    [29]张喜忠,李军,杨效民,等.红色荷斯坦牛与西改牛杂交一代产奶性能的研究[J].中国奶牛,2007(10):32-33.
    [30]黄锡霞,热西提·阿不都热依木,田月珍,等.非遗传因素对荷斯坦牛305天产奶量的影响[J].中国畜牧兽医,2009,36(10):115-118.
    [31]叶东东,张孔杰,热西提·阿不都热合曼,等.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因素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1(1):148-152.
    [32]张慧林,刘小林,朱建华,等.产犊月份对荷斯坦牛产奶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2012(3):17-21.
    [33]付雪峰,程黎明,郭俊清,等.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产奶量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1(10):41-44.
    [34]孙晓玉,韩广文,于孟虎,等.荷斯坦牛体尺、体重性状遗传参数的估测及与产奶性能的相关分析[J].中国奶牛,1999(3):39-40.
    [35]Afolayan R A,Pitchford W S,Deland M P B,et al.Breedvariation and genetic parameters for growth and body development in divers beef title genotypes[J].Animal,2007(1):13-20.
    [36]魏趁,葛建军,张梦华,等.非遗传因素对西门塔尔牛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7(6):91-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