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互联网+”高校学习资料循环使用流动情况调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马雅敏
  • 关键词:互联网 ; 高校二手学习资料平台 ; 治理
  • 中文刊名:科技经济导刊
  • 英文刊名:Technology and Economic Guide
  • 机构:西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科技经济导刊
  • 年:2019
  • 期:17
  • 语种:中文;
  • 页:192
  • 页数:1
  • CN:37-1508/N
  • ISSN:2096-1995
  • 分类号:G647
摘要
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资料价值再升值,把知识的精华传递给下一位真正需要它的人,使它的价值最大化,效用最大化。建立高校二手学习资料平台提高这些学习资料的循环使用率,完成科学合理化管理。
        
引文
[1]张静.国外如何循环使用教科书[J].小读者,2005(08):38.
    [2]弘扬书籍文化传承学术薪火[N].光明日报,2005-05-12.
    [3]张晨晨.“共享图书”进行时[N].连云港日报,2017-08-14(005).
    [4]冯友松.教材循环使用的利与弊[N].安康日报,2010-01-14(005).
    [5]何小燕.教材循环使用面临六道槛[N].中国改革报,2006-08-28(008).
    [6]江水.图书传递,流动共享,提升效能[N].新华书目报,2017-03-17(020).
    [7]郁静.城区建成46家图书流动站实现社区全覆盖[N].阳泉日报,2016-04-23(001).
    [8]陈宏伟.教材循环使用,不仅仅为了环保[N].中国经济时报,2006-03-15(003).
    [9]张雪彤,段丽妮,殷言言.基于互联网+的教科书循环使用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5,(18):70-71.
    [10]何俊龙,李芸,李敏,等.基于互联网的高校教材循环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电子商务, 2013(1):133-13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