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体两翼:泰运区回民抗日学校初探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e Individual for Two Aspects: the Stud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School in Taishan Area
  • 作者:刘晓琦
  • 英文作者:LIU Xiaoqi;College of Literature,Jilin University;
  • 关键词:泰运区 ; 回民 ; 抗日学校
  • 英文关键词:Taiyun District;;Huipeople;;anti-Japanese school
  • 中文刊名:泰山学院学报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 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9-25
  • 出版单位:泰山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05
  • 语种:中文;
  • 页:106-112
  • 页数:7
  • CN:37-1406/Z
  • ISSN:1672-2590
  • 分类号:K265;G759.2
摘要
抗日战争时期,为提高回民子弟文化水平,为回族抗日武装与组织输送人才,促进泰西抗日根据地发展,泰运区回民抗日学校于1944年秋正式建立。学校在中国共产党地方政府支持下艰苦奋斗,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员在文化、思想政治、劳动与军事等方面的素质培养,师生坚决参加抗日战斗,既是战士又是宣传员。学校教育坚持三年,为抗战与解放事业的胜利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ltural level of the Hui people around Mount Tai,to transport talents for the Hui anti-Japanese armed forces and organizations,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ti-Japanese base area in Taixi,the Hui People's Anti-Japanese School was formally established at the Taiyun District in the autumn of 1944.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the school struggled hard.In the teaching,paid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labor and military aspects of qualititytraining.Teachers and students resolutely participated in the the Anti-Japanese War,both soldiers and propagandists.Although the school only insisted on three years,the school trained a number of outstandingtalents for the war and liberation.
引文
[1]张小军.《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及其指导下的延安回族政策实践[J].回族研究,2012,22(01):106-110.
    [2]张树军.图文中国共产党抗战纪事(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15.
    [3]抗日救国十大纲领[Z].解放(中共中央机关刊物),1937.
    [4]论新阶段中共六中全会文件[Z].新华日报馆,1939,(1).
    [5][20][26][46]李同江.泰西回民大队[Z].内部资料,2016.
    [6]赵维东.山东抗战纪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
    [7][9]泰安市泰山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泰山区文史资料(第1辑)[Z].内部资料,1989.
    [8]刘秀池.泰山大全[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
    [10]孙占元,杨明清.山东重要历史事件:抗日战争时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11]金煜雷,于淼.八路军第115师在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骨干作用[J].军事历史,2008,(3):36-41.
    [12]王汇川.罗荣桓元帅功著山东(第3集)[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4]罗荣桓.罗荣桓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15][23][29]朱肇兰.回忆一所回民抗日小学[J].中国穆斯林,1986,(2):46.
    [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1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7]刘晓琦.泰山脚下的抗日队伍:泰西回民大队初探[J].泰山学院学报,2018,40(04):99-105.
    [18][28][32][34][43][44]泰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泰安文史资料(第7辑)回民专辑[Z].内部资料,1995.
    [19]毛泽东.毛泽东对抗大的指示[Z].八路军军政杂志(第10卷第4期).
    [21]吴绪伦,宋元明.邓小平与泰安地方党史[N].泰安日报,1997-3-03(02).
    [22]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山东省志·少数民族志·宗教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24]杨健民.记泰运区回民抗日高级小学[J].贵阳党史,1996,(01):34-35.
    [25][27][31][39][40]肥城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肥城文史资料(第4辑)[Z].内部资料,1989.
    [30]王正儒,雷晓静.回族历史报刊文选·社团卷(上)[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
    [33]蒋建农.毛泽东全书(第6卷)·思想英华[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6]发刊词[N].大众日报,1939-01-01.
    [37]许农合.解放档案:中国人民解放军征战纪实(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38][42]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山东近现代回族[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
    [41]肥城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肥城文史资料(第3辑)[Z].内部资料,1989.
    [45]马钊.山东省志(68)·教育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47]金坡.山东泰安回族抗战初探[J].中国穆斯林,2019,(1):17-19.
    (1)1942年12月由泰西和运东两专区合并设立泰运专区。辖泰山以西、运河以东各县、泰安(津浦路西)、肥城、长清(原长清黄河以西部分)、峰山(原长清黄河以东部分)、平阴、宁阳、筑先(聊城)、阳谷、东阿、阿东(1943年春与平阴合并为平阿县)、茌平、齐(河)禹(城)、博平、清平(1943年划归冀南行政区第七专区)等县。
    (2)1942年3月成立,主任金晓村,副主任金光,接受中共泰西地委、专署双重领导。
    (1)山东省泰安市良庄镇山阳村人,曾任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2)又名丁富才,回族,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夏张镇周家坡村人,后参与泰运区回民抗日学校的教育工作。
    (3)原名张廷厚,回族,山东省济南市党家庄人,解放后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工作。
    (4)原名白荣基,回族,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马庄镇西界人,随回民大队南下,解放后任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
    (1)泰西,是指泰山以西地区,包括泰安、肥城、长清、平阴、东阿、东平、汶上、宁阳8县。
    (2)回族(1906-1945),山东省济南市党家庄人。张廷勋、张廷信、张效农兄弟三人,均系张登鳖阿訇之子。
    (3)回族,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二十里铺村人,曾任泰安县副县长、泰安县民委主任等职。
    (4)回族,山东省济南市党家庄人,曾任山东省民委主任、山东省伊协会长等职。
    (5)原名武希贤(1900-1952),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北石沟村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泰安县新安区区长、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总指挥兼十五大队队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独立团团长、泰安(西)县各区联合办事处主任、泰安(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泰运专署财政科科长及专署副专员、平原省财政厅秘书主任、国家财政部预算司党组书记等职。
    (6)一说为1943年成立。
    (7)回族,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二十里铺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后调任济南市民委工作。
    (8)又名赵来凤,回族,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二十里铺村人,曾任小学教师,后调任济南市民委工作。
    (9)山东济南人,后因为年龄较大不再讲课。
    (10)回族,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安驾庄镇陈家埠村人。从泰西回民大队专门抽调而来,任指导员以加强党的领导。1944年入伍,1948年在战斗中牺牲,时任三连指导员。
    (11)回族,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边家院镇后黄家庄人。1939年入党,曾任泰西回民连连长、泰西回民抗日救国会副主任、济南市历城区副区长。
    (1)入校时接受测试,要求每人写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来上学”的作文,按照测试结果分班。
    (2)1945年后增加了历史、阿拉伯语等课程。
    (1)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祝阳镇大梭庄村
    (2)(1921-2009),回族,山东沂水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鲁中区委回民协会副主任、鲁中回民支队政委。
    (3)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厅厅长马爱民、内蒙古自治区水利厅朱宝忠、上海市供销社办公室主任许永友、上海市轻工业局主任刘传义、宁阳县民政局局长朱肇兰、解放军234医院医药局局长白友文、贵阳市公安干校校长杨健民、南京军区电台长马文章、潍坊市宣传部杨鲁民、浙江林学院处长马毓昆、浙江舟山航运公司白春华、山东省立医院白秀坡等。详见李同江著《泰西回民大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