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历史视角下的城市公厕空间构造与身体——以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城市公厕改造史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public lavatories in cities and towns and human body under the historical visual angle
  • 作者:黄圣
  • 英文作者:Huang Sheng;
  • 关键词:公厕空间 ; 身体 ; 隐私 ; 粪便 ; 权力
  • 中文刊名:天府新论
  • 英文刊名: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 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9-05
  • 出版单位:天府新论
  • 年:2019
  • 期:05
  • 语种:中文;
  • 页:158-166
  • 页数:9
  • CN:51-1035/C
  • ISSN:1004-0633
  • 分类号:TU993
摘要
城市公共厕所(简称公厕)内部空间的构造以及对身体的发现随着历史发生变迁。在公厕中集体主义下同质化身体被忽视向个人主义思潮中异质化身体的再关注转变,对人的发现中,隐私是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这导致公厕空间中隔板、移动公厕等一系列设施被引入,而潜在危险与疼痛的身体也被隐匿起来。作为人类身体延续的粪便,主流话语通过空间构造将粪便由"公领域"打入"私领域":在农业社会,粪便作为一种农业生产原料连接着城市与农村空间,它的经济价值和功能性被凸显;在现代社会,无机肥料的诞生及"文明"、"卫生"等主流权力话语的影响,粪便作为一种不洁的城市污染物,被公厕下水管道系统等内部构造"隐藏"起来进行循环处理。城市由此获得洁净。
        
引文
(1)周星,周超:《 “厕所革命”在中国的缘起、现状与言说》,《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6期。
    (2)“第三卫生间”可以简单理解为“家庭卫生间”,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动无法自理,就会遭遇如厕尴尬。“第三卫生间”就是为了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如厕不便的问题,主要是指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情况。引入马桶,在马桶旁安装不锈钢扶手、安全警报器,墙边配置婴儿护理台,供老人、残障人士、携带婴幼儿者使用。
    (3)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22-126页。
    (4)Elaine Scarry,The Body in Pain: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Worl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p.161.
    (5)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503页。
    (6)多米尼克·拉波特:《屎的历史》,周莽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4页。
    (7)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42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