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评价及提升策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Governance in China:Efficiency Evaluation and Improvement Strategy
  • 作者:孙钰 ; 赵玉萍 ; 崔寅
  • 英文作者:SUN Yu;ZHAO Yuping;CUI Yin;
  • 关键词:乡村生态环境治理 ; 治理效率 ; DEA ; BCC模型
  • 中文刊名:青海社会科学
  • 英文刊名:Qinghai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 出版日期:2019-05-30
  • 出版单位:青海社会科学
  • 年:2019
  • 期:03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利用效益研究”(NSF 71273186);;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批准号07BJY087)
  • 语种:中文;
  • 页:59-65
  • 页数:7
  • CN:63-1001/C
  • ISSN:1001-2338
  • 分类号:X826;X321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对生态环境的治理成为促进乡村绿色发展的保障。相对于城市而言,乡村的生态环境治理效率低下,亟需加强研究。本文采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构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与各区域经济发展程度、自然资源禀赋优劣密切相关,治理效率较差的乡村的垃圾和污水治理技术水平偏低、治理效率提升空间很大。本文就此提出对策建议:采用先进的垃圾、污水治理技术,加强乡村垃圾污水治理跨区域合作,加大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投入,建立保障农民全员参与的机制。
        
引文
[1]中国新闻网.住建部:2016年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60%[EB/OL].(2017-01-18)[2018-12-1].www.cssn.cn/zx/shwx/shhne w/201701/t20170118_3389093.shtml.
    [2]LIUNDQVIST L J. Sweden and ecological governance:straddling the fence[M].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2013.
    [3]ROBERTSON P J, CHOI T. Ecological governance:organizing principles for an emerging Era[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10,70(1):89-99.
    [4]杨浩勃.乡村环境的协同治理:生态政治学与社会的生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1):28-33.
    [5]张诚.我国乡村环境合作治理的机制与路径研究[J].理论探讨,2016(5):155-159.
    [6]陈颖,栾雪菲,吴娜伟.乡村环保监管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研究初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3):25-29.
    [7]彭小霞.我国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社区参与机制探析[J].理论月刊,2016(11):170-176.
    [8]赵蓉,梁菁华,周林.关于乡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化的问题和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44-46.
    [9]黄萍.乡村环境治理中的政府职能论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5(3):44-49.
    [10]钟立华.公共性视域下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探究[J].行政与法,2018(7):103-108.
    [11]GOULDSON A, MURPHY J.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European Union[J].Geoforum, 1996(27):11-21.
    [12]李咏梅.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度探析[J].乡村经济,2015(12):94-99.
    [13]黄森慰,唐丹,郑逸芳.乡村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7(3).
    [14]潘坤,黄杰.乡村污染治理中的农民主体性思考[J].乡村经济,2018(4).
    [15]王波,王夏晖.创新投资运营机制培育乡村环境治理市场主体[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6):36-38.
    [16]杨卫兵,丰景春,张可.乡村居民水环境治理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的问卷调查[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4):58-65.
    [17]伍伟星,张可.广西乡村水环境污染模式及其治理对策[J].水利经济,2015,33(2):37-42.
    [18]胡智锋,叶红玉.乡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营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1):38-40.
    [19]李佳,胡子君.美国分散式乡村垃圾治理的对策[J].世界农业,2017(3):33-37.
    [20]杜焱强,孙小霞,许佳贤,等.社会生态视阈下的敏感区养殖污染治理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7):866-874.
    [21]吴惟予,肖萍.契约管理:中国乡村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J].乡村经济,2015(4).
    [22]程晓宇,苏立宁.乡村环境统合治理模式实现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15):26-28.
    [23]黄英,周智,黄娟.基于DEA的区域乡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比较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3):75-80.
    [24]程晓娟.资源、环境两维视角下区域生态效率DEA评价[J].当代经济管理,2013,35(2):63-68.
    [25]王恩旭,武春友.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中国省际生态效率时空差异研究[J].管理学报,2011(3):443-450.
    [26]杨斌.2000-2006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9(7):1197-1202.
    [27]张颖聪.基于PCA-DEA模型的农村生态环境评价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1(6):53-61.
    [28]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7)[2018-12-01].www.planning.org.cn/news/view?id=8886&cid=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