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对策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朱鹏赫
  • 关键词:虚拟性 ; “互联网+”时代 ; 数字化 ; 网络犯罪
  • 中文刊名:现代商贸工业
  • 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
  • 机构:黑龙江省实验中学;
  • 出版日期:2019-04-24
  • 出版单位:现代商贸工业
  • 年:2019
  • 期:15
  • 语种:中文;
  • 页:146-147
  • 页数:2
  • CN:42-1687/T
  • ISSN:1672-3198
  • 分类号:D924.3
摘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在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无处不在。青少年由于没有一定的辨别力,很容易在网络世界中迷失自我,不可自拔。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案例层出不穷,屡见报端,这一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从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出发,进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预防青少年的犯罪,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团结。
        
引文
[1] 王宁霞,王斌,巍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及防治[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3:292-300.
    [2] 熊云武.犯罪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02-256.
    [3] 陆时莉,魏月霞.犯罪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13-175.
    [4] 孙景仙,安永勇.网络犯罪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6:104-106.
    [5] 马柳颖.网络文化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影响[J].法治研究,2015,(4):93-97.
    [6] 吕娜.网络与青少年犯罪心理研究[J].河北法学,2008,(4):153-155.
    [7] 孙玉欣,赵向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分析[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9,(1):94-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