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共享住房:保障性居住资源生成与配置的新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haring Housing: New Approach to Generate and Allocate Indemnificatory Residential Resources
  • 作者:王祖山 ; 王竞
  • 英文作者:WANG Zu-shan;WANG Jing;
  • 关键词:共享住房 ; 住房保障 ; 协同消费
  • 中文刊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0
  • 出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0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居住保障资源的配置及保障效率研究”(12BJY054)
  • 语种:中文;
  • 页:107-112
  • 页数:6
  • CN:42-1704/C
  • ISSN:1672-433X
  • 分类号:F299.23
摘要
共享经济是一种以闲置资源使用权交易为导向的新商业模式,它具有全要素参与、全时空链接与全方位开放的特征,而这些特征对破解保障性居住的供求失衡、居住者的选择权缺失和强势主体排他等困局。基于产权的"二元性""公用性"和"碎片化"的共享经济特性,通过平台整合、网络交易、信用共享和系统监管等措施,能优化潜在住房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观念更新、服务优化和政策引导,可助力闲置与潜在的住房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保障性居住资源,并通过租赁交易提高城镇住房资源的保障效率。
        
引文
[1] 罗宾·蔡斯,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M].王芮,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2] 雷切尔·博茨曼,等.共享经济时代:互联网思维下的协同消费商业模式[M].唐朝文,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3] 史晋川.温州模式的历史制度分析——从人格化交易与非人格化交易视角的观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4(2).
    [4] 季芬.认知盈余时代社交问答网站知识分享研究[J].中国出版,2016(16).
    [5] 刘蕾,鄢章华.共享经济——从“去中介化”到“再中介化”的被动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7).
    [6] 卢现祥.共享经济:交易成本最小化、制度变革与制度供给[J].社会科学战线,2016(9).
    [7] 范从来,谢超峰.益贫式增长、分配关系优化与共享发展[J].学术月刊,2017(3).
    [8] 田昭,姜晓萍.从“公众俘获”到参与共治:分享服务的内涵、机制与价值[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3).
    [9] 乔洪武,张江城.共享经济:经济伦理的一种新常态[J].天津社会科学,2016(3).
    [10] 张玉明等,共享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11] 王祖山,周明月,梁世夫.居住福利、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基于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
    [12] 赵晔琴.论农民工纳入城市住房保障体系之困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
    [13] 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住房分享发展报告2017[R].2017-02.
    [14] 谢雪梅,石娇娇.共享经济下消费者信任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6(10).
    [15] 刘奕,夏杰长.共享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动态[J].经济学动态,2016(4).
    [16] 赵燕菁,吴伟科.住宅供给模式与社会财富分配[J].城市发展研究,2007(5).
    [17] 王祖山.城镇居民福利的测度、健康关联及改进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