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明代监察制度衰败成因分析与启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漆晨航
  • 关键词:监察制度 ; 衰败成因 ; 皇权至上 ; 信息壁垒
  • 中文刊名:南方论刊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5-08
  • 出版单位:南方论刊
  • 年:2019
  • 期:05
  • 语种:中文;
  • 页:77-78+81
  • 页数:3
  • CN:44-1296/C
  • ISSN:1004-1133
  • 分类号:D691.49
摘要
明代官员监察制度构建有中央与地方两元的监察体系,结构完备、层级分明,在明前期有效运作,澄清吏治、朝堂清明为明朝前期兴盛奠定优良的政治氛围。但皇权及其附属的腐化,监察制度在明朝中后期趋于衰败。通过衰败的成因分析,可得出咎由皇权至上、缺乏外部监督、信息不畅等原因监察制度在明中后期无法发挥反腐败作用,甚至成为腐败滋生源。结合成因得出启示与教训,为我国现阶段国家监察制度改革提出相应对策。
        
引文
[1]《明太祖宝训》
    [2]曾丽玮:明代监察制度的特色及其现代启示[J]求索,2004(10):235-239.
    [3]海瑞《治安疏》
    [4]《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六,奸臣
    [5]《明会要》卷四十,职官十二
    [6]寇伟:明代的监察制度[J].史学集刊,1991(04):38-42+64.
    [7]秦前红:国家监察法实施中的一个重大难点:人大代表能否成为监察对象[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71(06):139-15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