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山蒿杂草残体在土壤中的分解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尼玛卓嘎
  • 关键词:化感作用 ; 南山蒿残体 ; 埋藏分解 ; GC-Ms
  • 中文刊名:西藏科技
  • 英文刊名:Tib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机构: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9-07-15
  • 出版单位:西藏科技
  • 年:2019
  • 期:07
  • 语种:中文;
  • 页:7-11
  • 页数:5
  • CN:54-1016/G3
  • ISSN:1004-3403
  • 分类号:S451;S154.3;S153
摘要
文章是以高寒草甸常见的毒杂草南山蒿为供体材料,通过比较毒杂草直接分解和埋藏分解,以及埋藏前后土壤理化性质、挥发性化合物的变化,为阐明化感作用地下部分的作用机制提供一定数据和理论参考。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残体在土壤中分解虽然有一部分化学物质减少,但部分化感物质仍然存留。南山蒿植株中的红没药醇、庚烷、1,7-二甲基萘、甲基萘、1,2,3,4,5-五甲基苯、庚二烯等化合物在分解后进入土壤并保存下来,而且对土壤环境造成一定改变。因此,植物残体的分解是化感作用地下部分机制的一个有效途径。
        
引文
[1]马茂华,于凤兰,孔令韶.油篙的化感作用[J].生态学报,1999,19(5):670-676.
    [2]席蓉,郝建锋.植物化感作用及其生态学意义[J].植物生态学报,2011,39(14):8196-8198,8218.
    [3]马瑞嫂,刘秀芬,等.小麦根区微生物分解小麦残体产生的化感物质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6,16(6):632-639.
    [4]张玉娟,唐士明,邵新庆,等.植物化感作用在草地生态系统中的研究进展[J].2012,40(2):958-961.
    [5]李绍文.高等植物之间的生化关系[J].生态学杂志,1989(08):66-70.
    [6]孔垂华,胡飞.植物化感(相生相克)作用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7]程晓月,后源,任国华,等.“黑土滩”退化高寒草地6种常见毒杂草水浸液对垂穗披碱草的化感作用[J].西北植物学报,2011,31(10):2057-2064.
    [8]刘左军,杜国祯,陈家宽.不同生境下黄帚橐吾依赖的繁殖分配[J].植物生态学报,2002,26(1):44-50.
    [9]路安民.种子植物科属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10]韦琦,曾任森,孔垂华,等.胜红蓟地上部化感作用物的分离与鉴定[J].植物生态学报,1997,21(4):360-366.
    [11]王建林,刘芷宇.根圈化学[J].地球科学进展,1993(2):88-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