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阜阳市地闪活动规律与灾害风险区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Ground-flash features and the risk zonning of its disaster in Fuyang City
  • 作者:赵居双 ; 李亚琴 ; 李紫玉 ; 厉从明
  • 英文作者:ZHAO Ju-shuang;LI Ya-qin;LI Zi-yu;LI Cong-ming;
  • 关键词:地闪 ; 时空分布 ; 致灾因子 ; 风险区划
  • 中文刊名:陕西气象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Meteorology
  • 机构:阜阳市气象局;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陕西气象
  • 年:2019
  • 期:03
  • 语种:中文;
  • 页:61-64
  • 页数:4
  • CN:61-1282/P
  • ISSN:1006-4354
  • 分类号:P429
摘要
利用2010—2017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阜阳地闪的活动特征;利用雷电致灾因子的空间分布叠置来表征风险大小,对阜阳市雷电灾害风险进行了区划。结果表明:阜阳市地闪中负地闪占96%,正地闪占4%;负地闪的平均强度为39.38 kA,正地闪为55.74 kA;地闪总数的年际变化呈明显减少趋势,正负地闪占年地闪总数的比例年际变化较大,正地闪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一年中6—10月是地闪的多发月,主要集中在7、8月,占全部地闪的78.99%;日变化呈现两峰两谷型,07—08时、14—21时是地闪多发时段,04时前和10—13时是地闪活动最少的时段。地闪密度分布呈现地域差异,平均地闪密度小于1次/(km~(-2)·a),临泉县南部地区是地闪密度最大的地区,达到2次/(km~2·a)以上;地闪强度分布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阜南县北部、颍上县北部、界首市中部是雷电灾害风险较小的区域,临泉县、太和县、阜阳市区、阜南县南部、颍上县南部是灾害风险较大的区域。
        
引文
[1] 王学良,黄小彦,刘学春,等.2006—2007年湖北地区云地闪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暴雨灾害,2008,27(4):359-362.
    [2] 赵居双.陕西地闪分布与地面温度的关系[J].陕西气象,2015(S1):7-11.
    [3] 王娟,谌芸.2009—2012年中国闪电分布特征分析[J].气象,2015,41(2):160-170.
    [4] 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技术指南:QX/T 405—2017[S]北京:气象出版社,2017.
    [5] 程向阳,谢武三,王凯,等.雷电灾害风险区划方法研究及其在安徽的应用[J].气象科学,2012,32(1) :80-85.
    [6] 刘垚,缪启龙,刘淼,等.杭州市雷电活动特征及雷电灾害区划[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1,34(4):62-67.
    [7] 扈海波,王迎春,熊亚军.基于层次分析模型的北京雷电灾害风险评估[J].自然灾害学报,2010,19(1):104-109.
    [8] 李彩莲,赵西社,赵东,等.陕西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J].灾害学,2008,23(4):49-5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