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呐喊》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评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文化翻译学派认为,翻译是根植于文化深处的一种行为,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翻译对等就是原语与目的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呐喊》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宗教文化三类。杨宪益、戴乃迭译本选择性地采用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以及直译、意译、省译、音译等多种翻译方法可以看出,这三类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各有得失。
        
引文
[1]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2]金瑞,邵华.论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hai:Shang[J].海外英语,2019(1):113-114.
    [3]金瑞、邵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体现[J].疯狂英语,2018(4):148-150.
    [4]李胜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告翻译归化策略的语言研究--广告翻译归化策略实证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8(3):86-92.
    [5]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6]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7]鲁迅.朝花夕拾·呐喊[M].北京:三辰影库音像出版社,2011.
    [8]鲁迅.呐喊[M].杨宪益,戴乃迭译.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
    [9]张永亮,雷芳.西行《山家集》“秋歌”中的“物哀”美[J].大众文艺,2018(14):45-46.
    [10]周莉,刘芸.从文学文体学视角比较《麦琪的礼物》两个译本[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11):176-177+204.
    [11]周润秋.中国传统文化英译之文化空缺与翻译补偿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8(4):86-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