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谈铜仁市幼龄茶园以间促管技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涂永丽 ; 谭书明 ; 温顺位
  • 关键词:幼龄茶园 ; 间套作技术 ; 管理 ; 效益
  • 中文刊名:福建茶叶
  • 英文刊名:Tea in Fujian
  • 机构: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贵州省铜仁茶叶行业协会;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福建茶叶
  • 年:2019
  • 期:05
  • 语种:中文;
  • 页:30-31
  • 页数:2
  • CN:35-1111/S
  • ISSN:1005-2291
  • 分类号:S571.1
摘要
铜仁市生态茶产业进入快车道发展。本实验在茶园中间作两个大豆品种和两个辣椒品种,测定间作物对茶树生长性状、存活率、产量等生长状况,并对单作茶园和间作茶园的经济效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间作茶园可促进茶树生长,间作茶园也实现可借种还种,提高茶叶产量间作茶园还能增加茶园经济效益。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引文
[1]陈昌辉,王媛,唐茜,陈盛相.梨茶间作茶园生态效应及效益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1,24(04):1446-1449.
    [2]黎健龙,涂攀峰,陈娜,唐劲驰,王秀荣,年海,廖红,严小龙.茶树与大豆间作效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08(07):2040-2047.
    [3]徐代刚.铜仁市茶产业发展分析[J].中国茶叶,2018,40(01):29-33.
    [4]张小琴,陈娟,梁远发.间作对幼龄茶园生态与茶树生育及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4,42(01):67-71.
    [5]谢应南.绿色食品茶叶茶园管理技术[J].茶叶,2006(03):158-159.
    [6]廖侦成,曹潘荣.间套种对于茶树高产优质的影响[J].广东茶业,2012(06):23-26.
    [7]王国华.幼龄茶园间作的实践与思考[J].茶叶通讯,2000(04):14-15.
    [8]何军,黄亚琴,王冲,崔国民,安琴华.幼龄茶园中不同作物间作效应分析[J].贵州茶叶,2011,39(04):31-32.
    [9]黄东风,林新坚,罗涛.茶园牧草套种技术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分析[J].中国茶叶,2002(06):16-18.
    [10]唐劲驰,Ismael A.Mboreha,佘丽娜,廖红,陈怀珠,孙祖东,严小龙.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05(06):1196-1203.
    [11]粟本文.茶树生态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茶叶通讯,1998(03):28-32+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