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百年中国影院史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白中国电影诞生之日起,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与传播的场所,就以其丰富多元的空间形式决定着电影业态的发展演变。电影院与中国电影紧密之关联,为我们深入观察和认识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鉴于此,笔者选择百年中国电影院作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对相关史料史迹的梳理、考察和研究,从而对百年中国电影有一个更为立体的认识与把握。
     电影院是电影放映与传播的特定空间,有着相对固定的空间形态和映演机制。而将其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语境中观察,我们便会发现,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力量共同作用下的这个“社会空间”,其实是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从政治的角度看,电影院是国家意志与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和传播阵地;从经济的角度看,电影院是资本流动、运作的重要平台;而从文化的角度看,电影院是观众观影活动中感情、趣味、心态得以充分展现的场所。电影院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不仅与中国电影光影斑斓的历史息息相关,更与百年来中国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相随相伴。电影院在凸显其现代媒介感知特性的同时,亦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中国特定的公共生活与社群文化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全面考察和微观辨析的基础上,本论文将百年中国电影院的历史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初兴时期(1896—1930)、走向自主时期(1930—1949)、国家“动员体制”下的发展时期(1949—1976)、转型时期(1976—1992)、走向全球化时期(1992至今)。对各个历史时期中国电影院的发展状态及其特点,拟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作一立体反映和深入探讨。
     当然,单纯地对历史作出梳理与总结,并不是本论文研究的根本旨趣所在。在百年中国电影院的发展历程中,国家权力机器作为一双隐形的手,始终在干预、影响着中国电影院的发展。不可否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譬如1930年代前后,国家权力的“必要”介入,对于摆脱殖民文化的钳制,推进中国影院业的自主化发展确乎起到过积极作用。但更多的历史经验表明,国家的权力意志如不受“法”的规训与制约,那么它就极易“膨胀”而给影院发展带来危害。不过,回眸百年,不难发现,电影院并不是一个可由国家权力意志任意挤迫的空间,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力量的博弈——既对立又彼此渗透,相互制衡,可以说贯穿于百年中国影院发展的始终。而揭示影院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权力关系及其博弈过程,并从中寻求有益的历史经验与启示,也就是本论文研究的根本旨趣所在。
As the place of film screening and dissemination, the cinema, with its rich and diverse forms of space determines the evolution of film format. Cinema close association with China Film provides a unique perspective for our in-depth obser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ur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In view of this,I chose a hundred Chinese cinema history as a research project, to the adoption of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performance of the comb, study and research, which for centuries Chinese film has a more three-dimensional macro-grasp.
     In the usu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inema is a film screen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a particular space. It has a relatively fixed form and picture projection mechanism. However, from a broader cultural context and interdisciplinary background to re-examine we will find, a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orces at work under the " social space", the cinema is actually a more abundant connotation——from the political point of view, the cinema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nation will and spread positions; from the economic point of view, the cinema is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apital flows and operates; from the cultural point of view, the cinema is the place that the audience viewing activities, feelings, fun, state of mind can be fully demonstrated. The history of cinema, not only with he colorful history of Chinese film is related to, but also go hand in hand with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Cinema to the highlight the modern medn, aware features at the same time, also known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place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public life and community culture in China.
     On the basis of comprehensive inspection and micro-discrimination, the centuries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nema was divided into five periods. Respectively, for the initial period of development1896-1930), towards the independence period of development1930-1949), the period of development in the national mobilization system(1949-1976), the transition period(1976-1992) and the period of development in a globalizing(1992-).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level, intended to mak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each historical period of Chinese cinema. Of course, simpl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of cinema development summary was not the essenc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In the centuries of the Chinese cinema, the state power was always on the Rights of the cinema to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Admittedly, in a particular historical period——for example, before and after1930s,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state power to promote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nema really played a role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But more historical experience showed that the will of the state power without restraint, then it was easily to expansion of harm to cinema development. However, as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orces together to create the space, the cinema was not by the arbitrary will of the state power overcrowding,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forces games——opposition and mutual penetration, mutual checks and balances, runs through centurie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nema. Revealed the process of cinema development in social power relations and game process, and intended to seek some useful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had became the study of this project lies.
引文
①参阅张石川《自我导演以来》,《明星半月刊》第1卷第3期。
    ②周瘦鹃:《影戏话(一)》,1919年6月20日《申报》,第15版。
    ③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①杜云之:《中国电影史》,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第11页。
    ②于丽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①[美]张真:《茶馆、影戏、组装:<劳工之爱情>与中国早期电影》,载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2页。
    ②钟宝贤:《香港影视业百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9页。
    ③胡霁荣:《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①张一玮:《从空间生产与地方性实践看中国影院史》,《电影艺术》2008年第3期。
    ②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③参阅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④参阅俞竹平《社会空间的拓展与构建和谐社会》,《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①参阅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①《中国第一家电影院》,《电声》1937年6卷第3期。
    ①钝根:《影戏园》,1912年4月29日《申报》。
    ②详细内容可参阅刘小磊《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③参阅天津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著《天津通志,1924—2003广播电视电影志》,天津出版社2002年版。
    ④具体内容可参阅刘小磊《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3页。
    ①参阅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第11页。
    ②《京师警察厅修订取缔电影园规则致内务部呈》,原载《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转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凤凰出版社1991年版,第175—176页。
    ③《取缔影戏院规则之布告》,载《中华影业年鉴》,中华影业年鉴社1927年版。
    ④呆介:《我国电影立法和应否取缔讨论》,《银光》1927年第2期。
    ⑤具体内容可参阅曹元恺《设立电影审查会的提议》,《影戏春秋》1925年第12期。
    ①参阅《教育部关于设立通俗教育研究会呈并大总统批令》,原载《北洋政府教育部档案》,转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凤凰出版社1991年版。
    ①《省教育会审阅明星片之评语》,原载1923年7月5日《申报》,转引自旺朝光:《民国电影审查制度之滥觞》,《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②《通俗教育研究会为禁止上演不良影剧呈并教育部批令》,原载《北洋政府教育部档案》,转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凤凰出版社1991年版,第176页。
    ③参阅《浙江教警两厅合组电影审查会》,原载1926年2月8日《申报》,转引自旺朝光:《民国电影审查制度之滥觞》,《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④参阅《教育部关于审查影剧章程施行事致通俗教育研究会指令》,原载《北洋政府内务部档案》,转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凤凰出版社1991年版,第178页。
    ①《真光电影剧场启事》,《电影周刊》1921年第1期。
    ②语始出自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③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第2页。
    ④参阅天笑《历史影片之讨论》,《明星特刊》第6、7、9期。
    ①参阅孙师毅《对于省教育会的电影审查说话》,《银星》1926年第2期。
    ②参阅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③具体可参阅孙师毅《对于省教育会的电影审查说话》,《银星》1926年第2期。
    ①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2—23页。
    ②参阅《影戏院总表》,载《中华影业年鉴》,中华影业年鉴社1927年版。
    ③参阅翟民《国片复兴运动中国内影院状况之一斑》,《影戏杂志》1930年第7—8期。
    ①详细内容可参阅1920年2月23日《申报》。
    ①参阅一梦《谈北京的电影院》,《影戏画报》1927年第11期。
    ②参阅沈子宜《电影在北平》,《电影月报》1928年第6期。
    ③范烟桥:《电影在苏州》,《电影月报》1928年6月第3期。
    ④参阅曹元恺《汉口电影事业的概况》,国光公司《海上花》特刊。
    ①烟桥:《济南之电影》,《电影月报》1928年5月第2期。
    ②归燕:《内地开设电影院之困难》,《电影月报》1928年9月第6期。
    ①截至1927年,全国共有十一家中国人创办的影戏院公司,其中有上海的中央影戏公司、恰怡电影公司、北京罗明佑开办的真光电影剧场等。它们所辖的电影院,大致有20余家。参阅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
    ②参阅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声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①《早期中国影坛,外资侵略史实》,《电声》1937年6卷第1期。
    ①参阅王永芳、姜洪涛《在华发行外国影片目录(初稿)》(1896—1924),原载《中国电影研究》第1辑,香港中国电影学会1983年12月出版,第260—282页,转引自沈芸著:《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②参阅李淞耘《国片复兴浪潮中的几个基础问题》,《影戏杂志》1931年第2卷第3期。
    ③《影戏怀旧录》,原载《申报》1947年2月3日,转引自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④参阅曹元恺《汉口电影事业的概况》,国光公司《上海花》特刊1926年。
    ⑤参阅一梦《谈北京的电影院》,《影戏画报》1927年第11期。
    ①罗明佑:《为影难》,《影戏杂志》1929年第1卷,第5—6期合刊。
    ①这一次电影放映的广告登载在《申报》1896年8月10—14日的副刊广告栏中。
    ②参阅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第一卷)》,香港次文化堂1996年版,第5—7页。
    ③参阅黄德泉《电影初到上海考》,《电影艺术》2007年第3期。
    ④具体内容可参阅刘小磊《“影”的界定与电影在中国传入伊始的再考辨》,侯凯《电影传入中国的问题再考》,《电影艺术》2011年第5期。
    ①参阅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②见1917年《申报》广告。
    ③汤笔花:《与曾焕堂君的谈话》,1925年4月12日《影戏春秋》第7期。
    ④程步高:《影坛忆旧》,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10月版。
    ①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140页。
    ①杨敏时:《电影院经营法》,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60—61页。
    ①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②虚白:《看电影的回忆》,《电影周刊》1924年第11—12期。
    ①参阅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27页。
    ②朱凝如:《在影戏院中》,《民新特刊》1926年9月。
    ③[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张辑、徐大建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04页。
    ①陆洁:《拍摄<透明的伤害>之经过》,《大中华百合<小厂主>特刊》,1925年10月第4期。
    ②参阅《新世界的接吻》,《电影杂志》1930年第5期。
    ③许纪霖、罗岗:《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47页。
    ①范烟桥:《两种观众的心理》,《电影月报》2008年9月第6期。
    ②[美]张勉治:《善良、堕落、美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女明星和上海公共话语》,引自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苏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41页。
    ③参阅张彩虹《早期中国电影女明星与上海都市文化的欲望想象》,《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①洪深:《“不怕死!”——大光明戏院唤我入捕房之经过》,1930年2月24日《民国日报》。
    ②洪深:《洪深为请禁映罗克不怕死影片呈上海市党部文》,转引自蔡登山:《洪深大闹大光明大戏院》,载《老照片》第65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页。
    ①参阅金点强:《民国审查制挡住美国辱华电影》,2012年2月23日《环球时报》第13版。
    ②蔡登山:《洪深与上海影坛旧事》,2012年2月22日《南方都市报》22版。
    ③顾倩:《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页。
    ④顾倩:《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182页。
    ⑤[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中的社会想象》,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44页。
    ①顾倩:《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②参阅《论电影的国策——并呼唤迎接电影技术的大革命》,罗静予著,《中国电影》第1卷第1期,1941年1月1日。
    ③参阅张馨艺《非常时期(1941—1944)电影检查所》,载严彦、熊学莉等著《陪都电影专史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166页。
    ①参阅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212页。
    ②参阅《中华民国电影戏剧商业同业公会全会协会组织经过有关文件》,原载《国民政府社会部档案》,转引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凤凰出版社1999年版,第372—377页。
    ③《中央电影摄影场概况》,原载1947年2月中央电影摄影场印,转引自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
    ①参阅《上周电影院的二件不幸事件》,《青青电影》1948年7月16卷22期。
    ②参阅李清思《广州银幕春秋:电影院的故事》,2011年5月4日《羊城晚报》。
    ③此处所引文字出自蒋介石1934年在南昌行营“总理纪念周”上的讲话。
    ①参阅《修正上海市公共娱乐场所管理规则》,载杨敏时《电影院经营法》,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65—66页。
    ②参阅《观影常识》,《影戏生活》1931年5月第18期。
    ③参阅《观影常识》,《影戏生活》1931年6月第23期。
    ④《影院中的小贩》,《电声》1934年3卷第7期。
    ⑤参阅萧知纬《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院礼仪改革》,《影视文化》2009年第1期。
    ①转引自侯希三编著《电影往事》,线装书局,2008年版,第54页。
    ②参阅《真光电影剧场启事》,《电影周刊》1921年第1期。
    ③《真光电影剧场启事》,《电影周刊》1921年第1期。
    ④萧知纬:(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院礼仪改革》,《影视文化》2009年第1期。
    ①《首都防空演习,电影院变为避难所》,《电声》1935年4卷第50期。
    ②参阅《电影院征收救灾捐,本月一日施行一月为期》,《电声》1935年4卷第40期。
    ③《西南电影院——播唱党国歌》,《电声》1936年5卷第3期。
    ①周承人、刘以庄:《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版,第143页。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
    ③《金城卡尔登两院暗斗——联华将与卡尔登签订合同》,《电声》1936年5卷第3期。
    ④参阅《两雄不能并立——联华与金城戏院解约》,《电声》1936年5卷第5期。
    ①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有限公司编:《大光明·光影八十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9页。
    ②参阅《国产影片受辱,大光明开映天伦真相》,《电声》1935年12月增刊。
    ①参阅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有限公司编《大光明·光影八十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7页。
    ②王守基:《国联大戏院筹备经过及其概况》,《青青电影》1940年9月国联大戏院开幕专号。
    ③参阅王守基《国联大戏院筹备之经过及其概况》,《青青电影》1940年9月国联大戏院开幕专号。
    ①吴承达:《国联开幕的意义》,《青青电影》1940年9月国联大戏院开幕专号。
    ②日本的“大陆政策”是在明知维新以后形成的立足于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
    ③参阅古井雅子著《“满映”电影研究》,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第107—108页。
    ①参阅叶德浩《华北电影之历史与现状(续)》,《华北映画》1943年第30期。
    ②李道新:《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北京电影学报.2005年第2期。
    ③傅葆石:《娱乐至上:沦陷时期上海电影的政治隐晦性》,载《香港—上海:电影双城》,第1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市政局主办,第39页。
    ①杨燕、徐成兵:《民国时期官营电影发展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页。
    ①李鸿谷:《现代中国的革命路径》,《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40期。
    ②参阅刘辉《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电影业》,《影视文化》2011年第4期。
    ②参阅刘辉《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电影业》,《影视文化》2011年第4期。
    ①参阅广东省地方史志编委会编《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②《推翻四六映片制,华南电影院有相当理由》,《电声》1936年5卷第49期。
    ③参阅《谋与电影院妥协中,广州各外商影片近况》,《电声》1935年4卷第50期。
    ④参阅《停映美国片后,广州电影院近况》,《电声》1935年4卷第40期。
    ⑤《同心协力共抗西片,广州电影院团结一致,开支收入绝对公开,盈亏均担休息与共》,《电声》1936年5卷第23期。
    ①参阅李清思《广州银幕春秋:电影院的故事》,2011年5月4日《羊城晚报》。
    ②广东省地方史志编委会编:《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③参阅《贵阳影业拉杂谈》,《电声》1937年6卷第1期。
    ①参阅《开封电院业勃兴》,《电声》1934年3卷第31期。
    ②参阅《南昌电影院近况》,《电声》1936年5卷第13期。
    ③《吴市长拟辟沪市电影区》,《电声》1935年8月第4卷第33期。
    ①参阅杨敏时《电影院经营法》,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第16—18页。
    ②参阅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厦门市志(卷四十“文化”)》,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
    ③参阅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文化志》,山东出版社1995年版。
    ④参阅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文化志》,广西出版社1999年版。
    ⑤参阅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第65卷)》,陕西分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⑥陈刚:《上海南京路电影文化消费史(1896—1937)》,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110页。
    ①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有限公司编:《大光明·光影八十年》,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②参阅《新开之各影戏院,多二三等影戏院》,《电声》1934年3卷第26期。
    ③参阅上海市社会局编《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73—79页。
    ①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版,第38—41页。
    ②参阅《电影在昆明》,《电影图画娱乐周刊》1939年1月第20期。
    ③《大光明即将装置“夷耳风”》,《青青电影》1939年第4月4卷第25期。
    ④参阅张伟《译意风:往事如烟》,2006年7月26日《中华读书报》。
    ①徐迅:《民族、民族国家与民族主义》,载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②方治:《中央电影事业概况》,原载《电影年鉴》,转引自杨燕、徐成兵:《民营时期官营电影发展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③参阅杨燕、徐成兵《民营时期官营电影发展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3—54页。
    ①参阅《吴市长提倡儿童电影》,《电声》1936年5卷第5期。
    ②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360页。
    ③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二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386页。
    ①黄素:《我们对于“不怕死”事件的评论之评论》,《电影杂志》1930年5月第1期。
    ②参阅《<木兰从军>影片在渝被焚事圆满解决》,《电影生活》1940年第3期。
    ③参阅《二十四年成都影业一瞥》,《电声》1936年5卷第1期。
    ④参阅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180页。
    ⑤参阅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年版,第180—181页。
    ⑥参阅李清思《广州银幕春秋:电影院的故事》,2011年5月4日《羊城晚报》。
    ①毛泽东:《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载《毛泽东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②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
    ③[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第顾速、董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4页,转引自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2—43页。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电影工作的指示》,转引自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创建的始末》,《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电影事业的决定》,转引自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创建的始末》,《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③邵功游:《袁牧之与人民电影事业》,《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④姚芳藻:《新华大戏院访问记》,《大众电影》1950年第21期。
    ⑤参阅靳先《京津、东北各地影院参观记(一)》,《大众电影》1950年第24期。
    ①参阅靳先《京津、东北各地影院参观记(三)》,《大众电影》1950年第27期。
    ②参阅《今年的<新闻简报>第1至9号》,《大众电影》1956年第5期。
    ③贵州电影院:《观众大唱革命歌曲》,《大众电影》1965年第2、3期合刊。
    ①参阅《电影放映配合农业合作化宣传》,《大众电影》1956年第2期。
    ②参阅靳先《京津、东北各地影院参观记(一)》,《大众电影》1950年第24期。
    ③1966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组织外地高等院校革命学生、中等学校革命学生代表和革命教职工代表来北京参观文化大革命运动的通知》,随后即开始了全国性的红卫兵大串联。
    ④参阅于丽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111页。
    ①巴音博罗:《风把银幕上的脸吹凹》,《天涯》2011年第3期。
    ②参阅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记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参阅《映向全中国》,《大众电影》1950年第13期。
    ②参阅汲甫《把电影送到农村里去》,《大众电影》1952年第4期。
    ①参阅储静伟《大山里的放映员》,2011年10月31日《东方早报》。
    ①冯其林:《做好映间插话的一些体会》,《大众电影》1963年第10期。
    ②参阅风木《让农民看到,看懂电影》,《大众电影》1963年第4期。
    ③参阅甲兵《我们的电影在佛子岭等工地上》,《大众电影》1952年8—9期合刊。
    ④参阅张启忠《“露天电影”与农村的文化启蒙——十七年农村电影放映网的历史分析》,《艺术评论》2010年8月。
    ①颜纯均:《统一管理、高效拓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传播网络》,《影视文化》2011年第4期。
    ②袁牧之:《关于电影事业的报告》,转引自钟大丰:《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与实施》,载《当代电影》1991年第5期。
    ①《电影政策献议》,参见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②参阅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①田静清:《北京电影业史迹》,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1955年发行新的人民币,新旧币折合率1元(新币)等于1万元(旧币)。
    ③参阅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①参阅钟大丰《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与实施》,《当代电影》1991年第5期。
    ①参阅钟敬之《有感于制定我国电影事业“一五”计划及向苏联学习》(上),《电影经济》1987年第2期。
    ②这几组统计数据来源于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0页。
    ①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②参阅于丽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①参阅《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呈经政务院批准,发布有关电影事业五项暂行办法》,1950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②《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呈经政务院批准,发布有关电影事业五项暂行办法》,1950年7月12日《人民日报》。
    ③参阅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记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①具体规定可参阅《电影指导委员会第四次常委会纪录》(1951年10月3日),载吴迪编《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上卷)》,文化艺术版社,2006年,第226-227页。
    ②张硕果:《建国初期中国大陆电影审查略考》, 《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
    ③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
    ④参阅于丽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①参阅叶智广《1962,一个上海影迷的美好年代》,2011年2月23日《东方早报》B6—B7版。
    ②参阅张济顺《隔绝中的想象——香港电影与上海基层社会对西方的反映(五十至六十年代早期)》,载黄爱玲、李培德编《冷战与香港电影》,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年版。
    ③叶智广:《1962,一个上海影迷的美好年代》,2011年2月23日《东方早报》B6—B7版。
    ④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44页。
    ①蔡翔: 《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②[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页。
    ③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1949—1966)》,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9页。
    ①赵之明:《电影巡回队就是这样吗?》,《电声》1936年5卷第13期。
    ②参阅李洁非、杨劫《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第160页。
    ③参阅朱金力《为农民观众设想》,《大众电影》1963年第11期。
    ④参阅储静伟《大山里的放映员》,2011年10月31日《东方早报》。
    ①参阅张启忠《“露天电影”与农村的文化启蒙——十七年农村电影放映网的历史分析》,《艺术评论》2010年第8期。
    ②纪新:《搬运工人当了放映员》,《大众电影》1951年第30期。
    ①李习有《泰兴人民自己建立了电影院》, 《大众电影》1953年6期。
    ②参阅叶智广《1962,一个上海影迷的美好年代》,2011年2月23日《东方早报》B6—B7版。
    ①原载1946年6月6日《解放日报》,转引自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55页。
    ②阿沙绒珠:《战胜一切困难,让藏族牧民看到电影》,载《大众电影》1965年第7期。“‘六好’是指:政治思想好、宣传工作好、爱机护片好、安全放映、声光质量好、全面完成计划好、服务工作好。
    ③洪江:《放映员、宣传员、解说员——记洪子诚同志放映工作片段》,《电影艺术》1964年第5—6期。
    ④静伟:《大山里的放映员》,2011年10月31日《东方早报》。
    ①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①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载《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1982·理论一集(上卷)》,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10月版,第4页。
    ①吕晓明:《拯救与重生——关于上世纪70年代复映片事件的始末》,《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②参阅陈少舟《“复映片”公映始末》,《电影艺术》2008年第4期。
    ③吕晓明:《拯救与重生——关于上世纪70年代复映片事件的始末》,《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
    ①陈少舟:《“复映片”公映始末》,《电影艺术》2008年第4期。
    ②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385页。
    ③成志伟:《老片复映好处多》,《大众电影》1984年第12期。
    ④湖北省文化厅:《采取观众点片的方法,充分发挥复映片的作用——来自黄石市大众影剧院的经验》,《电影通讯》1984年第8期。
    ①曹雷:《只能批判性观赏:“文革”中神秘的“内参片”》,《档案春秋》2010年第8期。
    ②参阅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375页。
    ③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41—342页。
    ①关于外国电影周的内容采自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记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②《电影审查条例(修改稿)》,《电影通讯》1989年第1期。
    ①参阅《电影审查条例(修改稿)》,《电影通讯》1989年第1期。
    ②《广播电影电视部关于对部分影片实行审查、放映分级制度的通知》,广发影字(1989)201号。
    ③参阅韩为卿《两个拍鬼戏的年轻导演——写在<黑楼孤魂>放映前后》,《电影评介》1990年第1期。
    ①王元化:《我在不断地进行反思》,载马国川主编《我与八十年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15页。
    ②参阅汪江连《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法律困境及其解决——以电影分级制为切入点》,《电影文学》2008年第21期。
    ①胡健:《精诚团结,繁荣我国电影事业——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发言》,《电影经济》1990年第2期。
    ②参阅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51页。
    ③“红头文件”是老百姓对各级政府机关(多指中央一级)下发的带有大红字标题和红色印章的文件的俗称。
    ①杨戎:《“红头文件”现象浅析》,《秘书之友》1993年第9期。
    ②蔡昌延:《假如不发“红头文件”……》,《电影经济》1992年第5期。
    ③参阅张洪流《偏航!——从“六多三少一撞车”看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需求》,《电影评价》1990年第9期。
    ①参阅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②参阅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页。
    ③参阅《詹沙浪访谈录》,载《影业春秋:事业卷》,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105页。
    ②参阅中影公司城市影院改造办公室《各地加快城市影院的改造》,《电影通讯》1989年第8期。
    ③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212页。
    ①参阅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
    ②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①胡健:《1986年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回顾》,载《中国电影年鉴(1987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②胡健:《1986年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的回顾》,载《中国电影年鉴(1987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
    ③参阅《云南影院市场一瞥》,《大众电影》1988年第11期。
    ④李洁非、杨劫:《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94—195页。
    ①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27页。
    ②施加明:《梅朵认为,多拍娱乐片不宜提倡》,《电影评介》1988年第12期。
    ①参阅丽水《上海电影消费行情——访大光明、红旗和国泰影院》,《大众电影》1987年第2期。
    ②刘心武:《观众为什么走进影院》,《大众电影》1979年第3期。
    ③参阅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发行放映卷·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④《对话:娱乐片(1)》,《当代电影》1987年第1期。
    ①参阅《你到底要看什么?——电影观众大实话(上)》,《电影通讯》1992年第9期。
    ②参阅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98页。
    ③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载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①《上海人跟着电影赶时髦》,2011年11月11日《文汇读书周报》第16版。
    ①何映宇、钱亦焦:《三十年:我们的视觉记忆》,2008年9月10日《新民周刊》。
    ②单万里:《看艺术电影,去艺术影院——回忆我在1980年代观看艺术电影的经历》,载百老汇电影中心编著《我的天堂电影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6页。
    ③西桥:《录像厅:远去的记忆》,《温州人》2011年第5期。
    ①顾长卫、吴靖:《再见,我的天堂电影院》,载百老汇电影中心编著《我的天堂电影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①毛羽:《寻找振兴中国电影市场的艰难之路:1993年以来电影机制改革概况》,《电影艺术》1999年第1期。
    ②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457页。
    ①唐榕:《改革开放30年电影体制改革及其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改革开放与中国电影30年》,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12月,第480页。
    ②《甲方乙方》一片,仅一个月内,就在北京市场创造了1050万元的票房业绩。
    ③2003年9月2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务会议通过了《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文化部同意,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施行之日,2000年10月25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文化部发布的《外商投资电影院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④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①于丽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研究: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第170页。
    ①《你不分级,我来分!有影院欲自推分级制》,2012年1月31日《南方都市报》A14版。
    ②李默涵、贾蓓、朱冬笑:《<唐山大地震>引出电影分级》,2010年7月30日《河北青年报》。
    ③参阅《你不分级,我来分!有影院欲自推分级制》,2012年1月31日《南方都市报》A14版。
    ④尹鸿:《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
    ①参阅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521页。
    ①参阅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65—66页。
    ②参阅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①何春梅:《万达标杆院线攻势凌厉》,2010年10月15日《经营者》。
    ②丁一岚:《万达院线:资本的野心》,2005年5月26日《中国电影报》第12版。
    ①丁一岚:《万达院线:资本的野心》,2005年5月26日《中国电影报》第12版。
    ①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10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93—94页。
    ②参阅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08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页。
    ①朱玉卿:《电影百亿时代产业解读:终端市场爆发》,2011年1月30日《综艺报》。
    ②参阅郑洁《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上演变革“三重奏”》,2012年2月18日《文化财富周刊》第3版。
    ③参阅郑洁《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上演变革“三重奏”》,2012年2月18日《文化财富周刊》第3版。
    ④参阅郑洁((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上演变革“三重奏”》,2012年2月18日《文化财富周刊》第3版。
    ⑤简芳:《影院疯潮》,《南方都市报》2010年12月11日娱乐品鉴版。
    ①简芳:《影院疯潮》,《南方都市报》2010年12月11日娱乐品鉴版。
    ②博纳集团2009年凭借《窃听风云》、《十月围城》等影片,取得约8.5亿元的总票房,占年度票房的约14%;2010年的《大兵小将》、《枪王之王》、《大笑江湖》等影片票房均过亿元。
    ③参阅《捆绑共生,负合博弈:影院与商业地产跨界结合》,2010年3月26日《21世纪经济报道》。
    ①参阅徐敏《“万达模式”:行业新贵的成长轨迹》,《综艺报》2009年第14期。
    ②中国电影产业家研究协会编:《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第260页。
    ③中国电影产业家研究协会编:《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年版,266页。
    ④韩云杰:《“大地”影院中小城市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10年第4期。
    ①参阅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45页。
    ①参阅《中国电影,只是给地产商打工》,2010年12月28日《重庆晚报》。
    ②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①参阅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页。
    ②陈洪伟:《万达电影投资的三件武器》,《当代电影》2009年第5期。
    ①参阅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编《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56—57页。
    ①参阅王娉《万达院线与IMAX“牵手”》,2011年3月29日《青岛日报》第12版。
    ①卫西谛:《像我这一代观众》,载百老汇电影中心编著《我的天堂电影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4页。
    ②参阅向峰《2008—2009年中国电影观众和影院观众调研报告》,载中国电影博物馆编《新中国电影与观众的变迁》,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版,第153页。
    ③参阅李勇强、卞芸露、乔露《“后影院时代”电影的网络传播与受众研究》,《当代电影》2011年第7期。
    ①高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教训》,载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②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页。
    ①高华:《南京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载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②高华:《南京国民政府权威的建立与困境》,载高华《革命年代》,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页。
    ③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制:1928—1948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④李洁非、杨劫:《解读延安》,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页。
    ①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7页。
    ②参阅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③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①王迪:《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1900—195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6页。
    ②参阅宋介《电影与社会立法问题》,《东方杂志》1925第22卷第4期。
    ③顾倩:《国民政府电影管理体制(1927—1937)》,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①参阅黄宗智《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国家与社会间的第三领域》。载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3页。
    ②参阅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③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①[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3页。
    ②参阅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7页。
    ①参阅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3—74
    ①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史(Ⅱ)》,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第591页。
    ①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自序》,中华书局1982年版。
    ②参阅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
    ③参阅尹鸿《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电影艺术》2004年第2期,第6页。
    1.杨敏时.电影院经营法[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
    2.柯小卫.当代北京剧场影院史话[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3.刘小磊.中国早期沪外地区电影业的形成(1896—1949)[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4.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上、下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5.胡霁荣.中国早期电影史(1896—1937)[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6.顾倩.民国政府电影管理体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
    7.陈刚.上海南京路电影文化消费史(1896—1937)[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8.郦苏元、胡菊彬.中国无声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9.陆弘石.中国电影史1905—1949[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0.杨燕、徐成兵.民国时期官营电影发展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1.严彦、熊学莉.陪都电影专史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2.饶曙光.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13.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14.于丽主编.中国电影专业史:制片、发行、放映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
    15.丁亚平.影像时代:中国电影简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16.丁亚平中国当代电影史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17.李道新.中国电影史研究专题(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田静清.北京电影业史迹[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19.侯希三.电影往事[M].北京:线装书局,2008.
    20.杜云之.中国电影史[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2.
    21.余慕云.香港电影史话(第一卷)[M],香港:香港次文化堂,1996.
    22.钟宝贤.香港影视业百年[M].香港:三联书店,2004.
    23.黄爱玲、李培德编.冷战与香港电影[M],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9.
    24.周承人、刘以庄.早期香港电影史(1897—1945)[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
    25.[日]古井雅子.“满映”电影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陈建华.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时期文学、电影及文化的转型[M].广西: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9.
    2.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3.孙绍谊.想象的城市——文学、电影和视觉上海(1927—1937)[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4.张英进主编.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M].苏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王笛.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与微观世界[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0.
    6.上海市社会局编.上海市工人生活程度[M].上海:中华书局,1934.
    7.李天纲.人文上海——市民的空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8.许纪霖、罗岗.城市的记忆:上海文化的多元历史传统[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9.倪伟.民族想象与国家统治——1928—1948年南京政府的文艺政策及文学运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0.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M].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11.许纪霖.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李洁非、杨劫.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13.李洁非、杨劼.共和国文学生产方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4.蔡翔.革命/叙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文化想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汪晖.去政治化的政治:短20世纪的终结与90年代[M].北京:三联书店,2008.
    16.邓正来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17.许纪霖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卷)[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18.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9.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20.张鸣.辛亥:摇晃的中国[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1.高华.革命年代[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2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3.黄仁宇.万历十五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4.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5.[美]莫里斯·梅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其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张瑛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6.[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M],北京:三联书店,2003.
    1.[美]罗伯特·艾伦(Allen Robert C)、道格拉斯·戈梅里(GomeryDouglas)电影史:理论与实践[M].李迅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2.李佃来.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现代性体验[M].张辑、徐大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加]查尔斯·泰勒.现代性中的社会想象[M],台北: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8.
    6.[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1.程树仁主编.《中华影业年鉴》[M].上海:中华影业年鉴社,1927
    2.中国电影家协会编.中国电影年鉴(1987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3.中国电影资料馆编.中国无声电影[M].上海:中国电影出版社,1996.
    4.陈播主编.中国电影编年记事(发行放映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吴迪编著.中国电影研究资料(1949—1979)[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6.陈墨、启之主编.影业春秋:事业卷[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7.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产业研究之影院发展卷[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8.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08)[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9.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09)[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10.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0)[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
    11.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11)[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文化)[M].南京:凤凰出版社,1991.
    13.百老汇电影中心编著.我的天堂电影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4.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5.马国川主编.我与八十年代[M].北京:三联书店,2011.
    16.李冠宇、宿景周.趣味电影票——承载历史记忆的中国电影票[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10.
    17.上海大光明电影院有限公司编.大光明·光影八十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1.吴贻弓主编.上海电影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上海市档案馆编.上海租界志[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天津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著.天津通志,1924—2003广播电视电影志[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2
    4.广东省地方史志编委会编.广东省志·文化艺术志[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
    5.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厦门市志(卷四十“文化”)[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
    6.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山东省志·文化志[M].山东:山东出版社,1995.
    7.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广西通志·文化志[M].广西:广西出版社,1999.
    8.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第65卷)[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1.张一玮.从空间生产与地方性实践看中国影院史[J].电影艺术,2008(3)
    2.旺朝光.民国电影审查制度之滥觞[J].近代史研究,2001(3)
    3.黄德泉.电影初到上海考[J].电影艺术,2007(3)
    4.刘小磊.“影”的界定与电影在中国传入伊始的再考辨[J].电影艺术,2011(5)
    5.侯凯.电影传入中国的问题再考[J].电影艺术,2011(5)
    6.张彩虹.早期中国电影女明星与上海都市文化的欲望想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5)
    7.萧知纬.20世纪早期中国电影院礼仪改革[J].影视文化,2009(1)
    8.[美]玛翁·钦珀.上海繁华梦——1949年前中国最大城市中的美国电影[J].汪朝光译.亚洲电影,1995(冬季号)
    9.李道新.沦陷时期的上海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历史叙述[J].北京电影学报,2005(2)
    10.刘辉.20世纪20年代的广州电影业[J].影视文化,2011(4)
    11.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创建的始末[J].当代电影,2005(4)
    12.邵功游.袁牧之与人民电影事业[J].当代电影,1999(5).
    13.张启忠.“露天电影”与农村的文化启蒙——十七年农村电影放映网的历史分析[J].艺术评论,2010(8)
    14.颜纯均.统一管理、高效拓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传播网络[J].影视文化,2011(4)
    15.钟大丰.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与实施[J].当代电影,1991(5)
    16.张硕果.建国初期中国大陆电影审查略考[J].新闻大学,2011(2)
    17.吕晓明.拯救与重生——关于上世纪70年代复映片事件的始末[J].当代电影,2006(3).
    18.陈少舟.“复映片”公映始末[J].电影艺术,2008(4)
    19.曹雷.只能批判性观赏:“文革”中神秘的“内参片”[J].档案春秋,2010(8)
    20.韩为卿.两个拍鬼戏的年轻导演——写在《黑楼孤魂》放映前后[J].电影评介,1990(1)
    21.汪江连.中国电影业发展的法律困境及其解决——以电影分级制为切入点[J].电影文学,2008(21)
    22.毛羽.寻找振兴中国电影市场的艰难之路:1993年以来电影机制改革概况[J].电影艺术, 1999(1)
    23.尹鸿.2002-2003中国电影产业备忘[J].电影艺术,2004(2)
    24.韩云杰.“大地”影院中小城市发展之路[J].当代电影,2010(4)
    25.陈洪伟.万达电影投资的三件武器[J].当代电影,2009(5).
    26.李勇强、卞芸露、乔露.“后影院时代”电影的网络传播与受众研究[J].当代电影,2011(7)
    27.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9(1)
    28.俞竹平.社会空间的拓展与构建和谐社会[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