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的选择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构词词素完全相同,但是词素的位置互逆的成对出现的双音节合成词,叫同素逆序词。
     对于同素逆序词,前人的研究集中在探讨同素逆序词的源流、成因、类型、规范等,主要是比较宏观的研究,其中有的致力于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有的集中力量于专人专书中同素逆序词的研究等。与此同时,对同素逆序词的成因、意义等分别做研究的也很多,但多数注重静态的、片面的考察,忽视与这类词动态的使用效果和特点相结合,同时也很少有人专门针对现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这一小类进行更加微观的比较和论述。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找出人们在组织话语的过程中,对同素逆序同义词的选择是由什么机制所影响、控制的。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语言本身的结构,诸如语音、语法、修辞等方面来寻找这种机制,本文除了在重新考量已有的选择原因的基础上,还从语言使用者的角度来考虑这些语言材料的使用中产生的微变现象。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考察语料,将动态使用和静态描写两个平面相结合,从界定、语义、结构、功能、修辞、规范等方面对现代汉语同素逆序词进行综合探讨,同时结合心理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理论,应用心理词典,象似性原则等理论,从言语产生的词汇产生过程中探寻同素逆序同义词选用的机制,归纳并提出词频机制、语义重心机制、语音修辞机制、语义修辞机制、语体风格机制和搭配原则等,并在考察语料的基础上对各种机制之间的优先序列和相互制约进行了排定与研究。
Same- Morpheme and Contrary-Order Synonym are such a group of synonyms that their morphemes are the same and the orders of the morphemes are contrary.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its origin, development, category and discrimination. Some focus on material collection and categorization, some focus on the study of the Same-Morpheme and Contrary-Order Synonym of a certain book or a certain author.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static facet of Same- Morpheme and Contrary-Order Synonym, neglecting the dynamic usage and features of it. Starting from the angel of language using and utilizing the theory of mental lexicon and speech production, this thesis tries to discover the mechanisms of why language users choose one of a pair of synonym rather than the other.
     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 and on a study of corpus, it combines the dynamic use and static description of the Same- Morpheme and Contrary-Order Synonym, and goes on a comprehensive study from the angles of definition, semantics, structure, function, rhetoric, and standard of this group of synonym.
     The thesis utilizes the theories from psycholinguistics and cognitive linguistics, proposes word-frequency mechanism, semantic-centre mechanism, phonetic rhetoric-mechanism, semantic rhetoric-mechanism, genre-style mechanism and collocation-mechanism. The thesis also sequences the priority of these mechanisms.
引文
1.薄家富1996也谈同素异序词天津师大学报第6期.
    2.池昌海(1998)五十年汉语同义词研究焦点概述杭州大学学报第28卷第2期pp.62-64
    3.陈明娥(2004)敦煌变文同素异序词的特点及成因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5期pp. 654-658
    4.曹廷玉(2000)近代汉语同素逆序同义词探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2卷第5期pp.57-64
    5.曹先擢(1979)并列式同素逆序同义词,中国语文1979年第六期pp.406-411
    6.陈曦汉语多词素词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机制的心理学研究博士论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4年
    7.丁国盛,彭聃龄(2006)汉语逆序词识别中整词与词素的关系《当代语言学》第8卷第1期pp.36-45
    8.董性茂(1997)同义词的本质特征及比较方法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总第36期第2期pp.51-55
    9.高惠敏(1998)关于同素异序词的几点思考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总第81期106-107
    10.高名凯、石安石·语言学概论[M ]·北京:中华书局, 1963君朴(1956)同义词和非同义词语文学习第8期
    11.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12.符淮青(2003)同义词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3期pp.221 - 227.
    13.符淮清(1998)词义单位的划分汉语学习第4期总第106期pp.25-31
    14.符淮青·现代汉语词汇[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15.符淮清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年
    16.符淮清(2005)略谈现代汉语词汇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第三期pp.14-16
    17.何英玉语义学,迈向21世纪的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18.刘笛现代汉语同素异序同义词论析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05年
    19.鲁高平(2007)同素异序词语义重心考察现代语文69-70
    20.李丽云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论析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04年
    21.刘继超(1995)论同素逆序构成的新词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55期第4期pp.99-103
    22.刘叔新汉语复合词内部形式的特点与类别.中国语文, 1995, (3).
    23.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24.刘叔新刘叔新自选集,著名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25.刘伟(2004)语义透明度对留学生双音节合成词词汇通达的影响硕士论文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
    26.马显彬.(2004)同素异序词成因质疑.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4,(5).77-79
    27.孟祥英(1997)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三期pp.72-76
    28.潘攀(1996)《金瓶梅词话》中的同素反序词汉江大学学报第13卷第4期pp.50-54
    29.千里(1992)古代汉语同素逆序词历时演革浅探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pp.59-62
    30.任学良·汉语造字法[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31.束定芳现代语义学,高等院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32.石林平言语的产生过程———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甘肃高师学报第11卷第6期pp17-19
    33.苏新春.汉语词义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
    34.佟慧君常用同素逆序词辨析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35.唐健雄.(2004)现代汉语同素异序词语分析.语文研究,2004,(2).32-34
    36.王春茂,彭聘龄(1999)合成词加工中的词频、词素频率及语义透明度心理学报31卷3期266-273
    37.闻静(2003)同素逆序同义词浅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3卷第2期58-60
    38.武晶晶,裴奇(2007)浅析现代汉语同素异序同义词安徽文学第5期pp.144-145
    39.吴倩楠现代汉语同素异序次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大学汉语言文字学2005年
    40.王文斌(2001)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词汇通达心理学报33(2):117-122
    41.王文斌(2002)词及词义心理研究——对心理词典论的考察现代外语(季刊)第25卷总第98期423-433
    42.文旭(2001)词序的拟象性探索外语学刊第三期pp.90-112
    43.吴占海(1995)同素反序次及其语音修辞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59-62
    44.武占坤王勤现代汉语词汇概要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45.邢福义现代汉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46.徐根松(1997)双音节同素反序词的语法、语义考察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07-110
    47.许威汉二十世纪的汉语词汇学,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丛书,太原:书海出版社2000
    48.谢文庆现代汉语同义词的类型[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 (2).
    49.谢文庆同义词,现代汉语知识丛书孝感: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
    50.肖贤彬(2002)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词素法”的几个问题汉语学习第六期pp.68-73
    51.叶长荫(2001)同素反序词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北方论丛总第170期105-108
    52.杨奔(1999)汉语同素反序词源流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1卷第3期103-106
    53.袁嘉(2000)谈同素反序词的规范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卷第1期pp.95-97
    54.杨闰荣,韩玉昌(2007)言语产生的词汇通达理论与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3期pp.50-52
    55.余义兵(2006)现代汉语合成词中逆序同义词素的位次分析新余高专学报第11卷第4期61-63
    56.张凌(2006)现代汉语同素异序同义词浅析语言应用研究06 pp.53-54
    57.周莉(2004)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近义词辨析理论观察第1期总第25期pp.118-119
    58.张清芳杨玉芳(2004)汉语词汇产生中语义、字形和音韵激活的时间进程心理学报
    59.张瑞朋(2002)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语言研究2002年特刊174-176
    60.张瑞朋.(2002)现代汉语中的同素异序词.语言研究,2002年特刊。
    61.张新红2005现代汉语同素反序词论析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pp. 89-97
    62.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博士论文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2005年
    63.张巍(2006)《三国志》同素逆序词研究与辞书编纂唐都学刊第22卷第
    5期pp.78-80
    64.张巍(2005)古汉语同素逆序词的修辞效能修辞学习总第127期pp.57-59
    65.邹雪同义词、近义词研究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硕士论文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05年
    66.周晓林庄捷吴佳音杨大赫(2003)汉语词汇产生中音、形、义三种信息激活的时间进程心理学报35(6):712-718
    67.周玉琨(2003)现代汉语同义词类型划分研究简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1期pp.69-71
    68. Timothy B.Jay The Psychology of Language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