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吉林长白山地晚更新世冰川作用
详细信息   
摘要
长白山(2 749 m)是中国东部晚更新世以来存在冰川作用典型山地之一,在天池周围海拔2 000 m以上保存着良好的冰川侵蚀与堆积地貌,在火山锥体内侧与外侧构成“口内口外”模式的冰斗冰川。冰川的发育依托独特的火山地质与地貌大背景,保存完好的冰斗、槽谷、冰坎、磨光面以及冰碛垄等,显示研究区在末次冰期有过多次冰川作用。通过对冰碛物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结合冰川地层与火山地层的相互关系以及火山岩的K‐Ar、高精度铀系不平衡测年(TIMS)、电子自旋共振(ESR)等年代结果,确定长白山地区发生两次冰进作用,即黑风口冰进,分布于火山锥体的西坡和北坡海拔2 000~2 100 m处,冰进时段为距今20 ka左右,属于末次冰盛期(LGM)的产物;气象站冰进,分布的海拔高度为2 400~2 600 m处,冰川作用发生在11 ka前后,属于晚冰期的产物,其发生可能受到全球性新仙女木降温事件的影响。末次冰盛期冰川发育的规模大于晚冰期。在相似的季风系统影响下(冬雨雪型),长白山末次冰期的冰川序列与东亚沿海其他冰川发育地区,如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具有一定的时空耦合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