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驱龙斑岩铜矿铜同位素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该文通过Cu的同位素组成示踪斑岩型铜矿床Cu的来源,探讨岩浆‐热液过程中Cu同位素的分馏。选择驱龙矿区从早到晚的三期热液脉以及早期钾硅酸盐化蚀变同期的样品,挑选新鲜的黄铜矿,测定其Cu同位素组成。早期A脉:为不规则石英‐钾长石脉、石英‐硬石膏脉及黑云母脉,δ65Cu的范围为-0.44‰~-0.09‰,集中在-0.44‰~-0.31‰,平均值-0.29‰;B脉,为石英+硬石膏+黄铜矿±辉钼矿±黄铁矿脉和绿帘石-石英脉,δ65Cu的范围为-0.42‰~+0.14‰,集中在-0.25‰~-0.18‰,平均值-0.18‰;晚期D脉,为板状黄铜矿‐黄铁矿及黄铁矿脉,δ65Cu的范围为-0.27‰~+0.47‰,集中在-0.27‰~-0.05‰,平均值-0.02‰;早期钾硅酸盐蚀变带,δ65Cu的范围为-0.47‰~-0.1‰,平均值-0.29‰。矿区铜同位素组成基本同岩浆岩一致,表明Cu主要来自斑岩岩浆。不同期次热液的Cu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分馏,早期相对富集63Cu,晚期相对亏损63Cu,A脉与B脉的同位素组成的差异可能与岩浆‐热液演化过程有关,D脉的同位素组成差异可能是大气降水大量混入的结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