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封育草地土壤生物结皮对水分入渗与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杨秀莲;张克斌;曹永翔
  • 单位1: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土壤生物结皮;水分入渗;植物多样性
  • 起始页:853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林业局荒漠化定位监测项目(30771764)
  • 刊名:生态环境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92
  • 主管单位:广东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土壤学会
  • 主编:李定强;赵其国
  • 电子信箱:editor@jeesci.com
  • 网址:http://www.jeesci.com
  • 卷:19
  • 期:4
  • 期刊索取号:P390.6107-3
  • 核心期刊:全国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盐池县柳杨堡乡从2000年开始采取封育措施,长期的无人为干扰使封育区内产生土壤生物结皮,结皮对水分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封育区植被的恢复。采用双环入渗法分析生物结皮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并通过对人工封育区内的植被调查测定去除土壤结皮前后的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有生物结皮覆盖的土壤入渗曲线的最高峰比无生物结皮覆盖的低约5cm,有生物结皮覆盖的土壤初始入渗速率为0.8cm·min-1,而无生物结皮覆盖的土壤初始入渗速率为2.6cm·min-1,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生物结皮的覆盖面积及厚度逐年增加,结构也更紧密,影响土壤的水分入渗,不利于植被的生长,而通过对封育区内新翻耕土层和未翻耕的土层的植物多样性比较,新翻耕的土层中的植物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未翻耕土层。因此对封育区内采取适度翻耕,能够减少生物结皮对土壤水分入渗的负面影响,能够更有效的利用降水,促进植被恢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