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格遗址—古格地貌”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价值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2
  • 作者:潘运伟;梁伟;杨明
  • 单位1: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
  • 职称:规划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古格遗址-古格地貌;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札达县
  • 起始页:130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9YJA630150)。
  • 刊名:资源与产业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 主编:帅开业
  • 地址:《资源与产业》编辑部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zycy@cugb.edu.cn
  • 网址:http://www.resourcesindustries.net.cn
  • 卷:12
  • 期:6
  • 期刊索取号:P406967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入编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入编期刊 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文版)》收录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阿里地处西藏西部,平均海拔4 5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札达县位于阿里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复杂的地质条件造就了鬼斧神工的古格地貌,而相对较低的海拔和象泉河的滋养孕育了遗失的古格文明。研究表明古格遗址见证了消逝的古格文明,是古格王国的历史见证;古格王国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之一,是藏传佛教后弘期复兴的策源地;古格艺术流派是藏传佛教的一次艺术高潮,反映了藏族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和多种外来艺术交流的辉煌成就;古格建筑是社会等级制度、佛教宇宙观与实体建筑完美结合,是社会和宗教观念的物化。形成于上新世一早更新世期间的河湖相沉积地貌——古格地貌不仅真实记录和反映喜马拉雅山的隆升过程,是地球演化史中的突出例证,而且更是一种美轮美奂的自然奇景,具有突出的美学价值。更为突出的是古格遗址与古格地貌两者密不可分,是藏民族“天人同性”思想的典范。本文重点研究了“古格遗址-格地貌”的世界遗产价值,并对其申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可行性、目标、意义、战略进行论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