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瞿泓滢;裴荣富;王永磊;李进文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 单位2: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8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成矿流体;稳定同位素;矽卡岩型铜矿床;凤凰山;铜陵;安徽
  • 起始页:228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200799093);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15-09-01)。
  • 刊名:现代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7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编:邓军
  • 电子信箱:xddz@cugb.edu.cn
  • 网址:http://www.geoscience.net.cn;http://www.cugb.edu.cn
  • 卷:24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6572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以安徽铜陵凤凰山铜矿床为例,通过对成矿流体特征的研究以及碳、氢、氧同位素分析,探讨矿床的成矿机制,分析成矿流体性质以及成矿流体来源。凤凰山铜矿床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普遍发育流体包裹体,其类型为V-L型、V-L+S型、V-L富气相型和V型。石榴子石、石英和方解石中的流体包裹体分别集中于3个区,其流体包裹体的温度和盐度区间代表成矿流体演化的3个不同阶段。成矿流体经历了从高温度、高盐度向低温度、低盐度的持续演化过程,与成矿作用阶段基本对应,降温、流体沸腾是导致流体中巨量铜元素卸载的主要因素。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可能在成矿晚期混有少量大气降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