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陆面潜在蒸散计算模型在甘肃省黄土高原的适用性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杨小利;蒲金涌;马鹏里;姚小英
  • 单位1: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 单位2:甘肃省平凉市气象局
  • 出生年:1967
  • 学历:硕士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潜在蒸散;模型;黄土高原;适用性;甘肃省
  • 起始页:184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甘肃省气象局“十人计划”项目;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干旱气象基金(IAM200803)
  • 刊名:水土保持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 主编:刘国彬
  • 卷:30
  • 期:2
  • 期刊索取号:P470.66144
摘要
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半干旱半湿润气候过渡区,潜在蒸散的准确估算是该区水资源评估的重要工作之一。运用西峰国家基准气候站1961—2006年气象资料,选用5种半干旱地区研究潜在蒸散普遍适宜的计算模型,以该区的蒸发量为参考,对各种计算模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FAO Penman—Monteith(1998)模型与蒸发量相关性显著,均方差值小,稳定性高,是计算该地潜在蒸散的首选模型;其次为FAO PPP—17模型;Hargreaves模型所需气候因子较少,计算便捷,准确性较好,有一定使用优势;Priestley—Taylor模型计算值有一定参考意义,但在夏季与蒸发量的相关水平较低,在使用时还要作进一步地订正;24Radiation模型的夏季计算值与蒸发量的相关性不能通过假设检验,有一定的时间局限性,不宜作为该地区研究潜在蒸散的计算模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