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口南汇边滩冲淤变化规律与机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火苗;范代读;陆琦;刘阿成
  • 单位1: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6
  • 学历: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潮滩;冲淤周期;河口河势;风暴;三峡工程;泥沙含量阈值
  • 起始页:41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07D214003);上海市“九○八”专项课题(PJ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602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61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2007BAC03A06);国家海洋局“九○八”专项(908-02-02-05)。
  • 刊名:海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 主编:潘德炉
  •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号
  • 邮编:100860
  • 卷:32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26.066449-1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根据1842—2004年海图资料分析发现,南汇边滩存在近百年尺度的强烈冲刷—淤积旋回。长江主泓走南港或北港是造成冲刷期“北滩、东滩淤积,南滩、过渡带冲刷”或淤积期冲淤态势反相的主要原因;冲刷期内风暴强度和频教明显多于淤积期,造成冲刷期滩面叠置记忆的是暴风浪成因的“高滩冲刷、低滩淤积”的冲淤态势,而淤积期保存的是弱风浪成因的。高滩淤积、低滩冲捌”叠置增强的剖面特征。尽管三角洲整体冲淤态势的转变主要受流域来沙量的控制,但不同岸段受河口河势分水分沙作用、潮流和波浪等共同作用,明显存在此冲彼淤、冲淤动态调整等特征。已有的入海泥沙含量阈值研究以点代面或以局部代整体,这是造成阚值估算偏高的主要原因。2003年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后平均年输沙量154Mt/a已低于低阚值184Mt/a,但三角洲尚未如预测那样发生由净淤积向净侵蚀的转变。已有的河口水文观察资料显示,水体含沙量也未发生明显下降,这可能是潮控型三角洲潮流对泥沙在河口的再分配起主导作用,并可能由此延长三角洲冲淤转交对入海泥沙量减少的滞后。今后需进一步加强湖控型河口复杂过程的综合研究,提高对泥沙含量阈值估算和应对可能面临的海岸侵蚀及其相关的环境地质灾害的能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