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东北三省1960-2005年地表干燥度变化趋势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王亚平;黄耀;张稳
  • 单位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东北地区;潜在蒸散;干燥度指数;气候变化
  • 起始页:619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垦殖对地一气碳交换和土壤碳库影响的研究”(编号:4043100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我国减缓气候变化的碳汇管理与适应气候变化的对策研究”(编号:KZCX2-YW-305)资助。
  • 刊名:地球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
  • 主编:周秀骥
  • 地址:兰州市天水中路8号
  • 邮编:730000
  • 电子信箱:adearth@lzb.ac.cn
  • 网址:http://www.adearth.ac.cn
  • 卷:23
  • 期:6
  • 期刊索取号:P206 208-147
摘要
为研究气候变化对东北三省地表干湿状况的影响,利用该区1960-2005年72个气象站的观测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各站的潜在蒸散量,由潜在蒸散量和降水量之比构建干燥度指数,并采用Kriging法进行空间插值以分析其区域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地表干湿状况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1960-1979年间,由于降水减少和潜在蒸散增加,地表干燥度指数呈增加趋势,水汽压差增大是潜在蒸散增加的主要原因;1980-2005年间,大部分地区地表干旱状况有所减缓,其中以黑龙江省和吉林东部尤为明显。降水增加和潜在蒸散减少是地表干旱状况趋缓的主要原因,风速降低和净辐射减小导致潜在蒸散减少。总体而言,气候变化并未加剧东北三省的干旱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