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准噶尔无叶豆的地理分布、群落学特征及生物生态学特性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张道远;马文宝;施翔;王建成;王习勇
  • 单位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吐鲁番沙漠植物园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准噶尔无叶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地理分布;群落特性;个体生长
  • 起始页:430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343)
  • 刊名:中国沙漠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主编:王涛
  • 地址: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l6号
  • 邮编:100717
  • 电子信箱:E-mail:CAIedit@lzb.ac.cn
  • 网址:http://zgsm.westgis.ac.cn
  • 卷:28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22.06 141-1
  • 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
摘要
准噶尔无叶豆(Eremos parton songoricum(Litv.)Vass.)是国家级保护植物。对该植物地理分布、群落特征及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的研究表明:①准噶尔无叶豆分布区和生态幅狭窄,在我国仅斑块状分布于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局部地段及沙漠东南缘的部分流动沙地上;②群落中包含植物14科33属37种,可划分为7个地理区系成分,其中,温带分布型属占75.76%。依据群落组成及外貌,划分为5个群丛,主要特点为:不表现为显著的景观植被,且小面积出现;结构简单,层次单调,植物组成均系适沙和耐沙的种类;整个群落以先锋性为特征。此外,群落不稳定,有逐步被其他类型的、相对稳定的群落所替代的趋势,具有时空分布的“暂时性”;③具有“花多果少”的果实产量格局,2005年结实率为(15.36±2.16)%。呈“水泡状”或“干瘪状”的种子比率达(16.2±2.31)%,虫蛀率达(16.92±2.69)%;④种子向幼苗转化率低。依靠超强的水平根茎克隆能力来扩展种群空间。经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无叶豆对生境高度专一,人为干扰破坏所带来的生境丧失将使该种受胁状态加剧。对该物种进行保护首先应加强现有生境的就地保护,减少人为破坏;其次,积极开展迁地保护生物学研究,建立苗圃,营造人工种群。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