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栉孔扇贝大量死亡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张维翥;吴信忠;孙敬锋;李登峰
  • 单位1:滁州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 单位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出生年:1957
  • 职称:副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栉孔扇贝;流行病学;类立克次体;类支原体;类病毒;感染实验
  • 起始页:90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901200l)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30170741)
  • 刊名:海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5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 主编:潘德炉
  •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号
  • 邮编:100860
  • 卷:28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26.066449-1
  • 数据库收录:中国电子期刊服务资料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献》收录期刊;《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
摘要
2001~2003年,对养殖的栉孔扇贝进行了较系统地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栉孔扇贝养殖集中海区长岛县亚美扇贝养殖场为定点调查和样品采集点.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栉孔扇贝各养殖期的死亡率和可疑病原生物检测,同时对pH、溶解氧、温度、盐度等环境理化因子进行连续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栉孔扇贝在养殖初期幼贝阶段死亡率较低,随后死亡率逐渐升高,至8月24日月死亡率达最高点71%.9月份以后死亡率开始下降.至10月份累积死亡率达90%以上.对环境理化因子的调查显示,pH、溶解氧、盐度的变化幅度不大,与扇贝死亡率无明显相关性;温度变化与死亡率似有一定的相关性,即高温(月平均23℃以上)可能是养殖栉孔扇贝重要的环境胁迫因子,通过对可疑致病性生物因子的调查研究及病理学观察表明,栉孔扇贝在养殖过程中可感染多种微生物,其中原核微生物类立克次体(RLO)在养殖过程各生长阶段均可检出,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与扇贝死亡率呈现一致的趋势.在病原病理检测中,发现RLO的大量感染与组织细胞严重病理损伤密切相关.在病原生物检测过程中,除RLO以外还发现有类枝原体原校生物(MLO)和类病毒(VIP)寄生.RLO的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说明RLO是栉孔扇贝重要的病原菌.结合感染率和死亡率、感染强度和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以及感染实验的结果分析,认为类立克次体(RIO)可能是栉孔扇贝养殖过程中大量死亡的主要致病因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