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湘南芙蓉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矿石的矿物化学特征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双燕;毕献武;胡瑞忠;彭建堂;朱长生;李大华
  • 单位1: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夕卡岩;退蚀变作用;成矿热液;矿物化学;芙蓉锡矿
  • 起始页:363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7 CB41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73020);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专项资金
  • 刊名:矿物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研究院;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涂光炽
  • 电子信箱:E-mail:kwxb@ms.gyig.ac.cn
  • 卷:29
  • 期:3
  • 期刊索取号:P310.66967
摘要
夕卡岩型锡矿是芙蓉锡矿最主要的矿化类型。以矿区内19号矿体夕卡岩型矿石为研究对象,利用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开展矿石的矿物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原生夕卡岩的组成矿物主要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次透辉石-低铁辉石、铁钙闪石、马来亚石和少量的符山石、硅灰石、锡石,形成于相对较氧化的条件下,与早期侵入的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锡主要呈Sn4+而倾向于进入硅酸盐矿物晶格中。原生夕卡岩在黑云母花岗岩浆演化过程中分异出富F、C1和成矿物质Sn的热液流体的作用下发生金云母化、透闪石化、绿泥石化等热液蚀变作用,形成金云母+萤石+磁铁矿+锡石矿体(Ⅰ类矿体)和透闪石±透辉石+绿泥石+锡石+硫化物矿体(Ⅱ类矿体)。Ⅰ类矿体的形成主要受到黑云母花岗岩结晶分异的岩浆热液流体控制,而Ⅱ类矿体则受到来自围岩的流体的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