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旋回频率曲线在幕式聚煤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以西南地区上二叠统为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0
  • 作者:郝黎明;邵龙义;时宗波;张鹏飞
  • 单位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资源开发工程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旋回频率曲线;幕式聚煤作用;层序地层学p晚二叠世;贵州省
  • 起始页:12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72129)资助项目部分成果。
  • 刊名:古地理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99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会;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天然气所
  • 主编:冯增昭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石油大学;北京市昌平区水库路石油大学
  • 邮编:100083;102249
  • 电子信箱:wgdlxb@www.bjpeu.edu.cn;gdlxb@www.bjpeu.edu.cn
  • 卷:2
  • 期:04
  • 期刊索取号:P516.066162
摘要
海平面的变化是旋回性沉积作用的重要控制因素。在克拉通盆地滨海平原沉积背景中,海岸线附近的沉积环境受海平面变化影响最为明显,旋回性沉积作用易留下证据。而在远离海岸线的内陆或滨外较深水地区,海平面的变化一般难以引起沉积环境的明显变化,因而其旋回性沉积作用不甚明显。反映在旋回的数量上,海岸线附近的旋回数目比远离海岸线地区的旋回数目要多得多。海岸线附近一般是最有利的聚煤场所,所以某一时期的旋回频率曲线中的峰值所在地区即是该时期聚煤中心所在位置。在三级海平面变化范围内,从低位、海侵到高位层序组,旋回峰值区会随着海平面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可以识别聚煤中心的迁移规律。本文在介绍了海平面变化与聚煤作用的关系及旋回频率曲线的方法原理基础上,利用旋回频率曲线法研究了西南地区晚二叠世的幕式聚煤作用,划分了不同级别的聚煤作用幕,识别出了不同时期聚煤作用幕的聚煤范围。此外,通过对比不同期次的聚煤作用幕,得出了不同期聚煤作用幕聚煤中心的迁移规律。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将贵州西部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划分为3个三级复合层序及16个四级层序,每个三级复合层序中又分为低位、海侵和高位层序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不同层序组及不同复合层序的旋回频率曲线,并根据其峰值的位置分析了相应聚煤中心的变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