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土地利用变化对长阳县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汪朝辉;陈蓓青;程学军;梁东业
  • 单位1:长江科学院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 单位2: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78
  • 学历:硕士
  • 职称: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模型;RS;GIS;贡献率;长阳县
  • 起始页:17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专项基金(YWF200808),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7GXS3B044)
  • 刊名:长江科学院院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4
  • 主管单位:水利部
  • 主办单位:长江科学院
  • 主编:陈进
  • 地址:武汉市赵家条九万方
  • 邮编:430010
  • 电子信箱:cjkb@163.net
  • 网址:http://www.crsri.cn
  • 卷:27
  • 期:1
  • 期刊索取号:P860.6 332-1
  • 数据库收录: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水利系统优秀科技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CSTA首批入选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批入编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全文收录期刊
摘要
利用输出系统模型,结合RS和GIS技术,对长阳县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空间分布模拟和总负荷的估算。结果表明:①长阳县非点源污染负荷TN(总氮),TP(总磷)从2000年到2006年呈逐步上升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与土地开发利用关系密切;在空间分布上,TN,TP由东向西纵深发展,污染负荷空间分布更加广泛;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增加显著,2000年到2006年TN负荷增加幅度达到55.56%,TP负荷增加幅度为42.51%。②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的贡献率存在差异,对TN贡献率较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林地、草地;对TP贡献率较大的依次是林地、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率也在发生变化,从2000年到2006年,耕地对TN的贡献率的变化最突出,上升了19%,草地贡献率下降了11%;草地对TP的贡献率变化最大,下降了18%,其次是建设用地,贡献率上升了5%左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