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原油裂解过程中金刚烷类化合物组成和含量的变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房忱琛熊永强梁前勇李芸戴金星
  • 会议时间:2013-11-01
  • 关键词:原油裂解 ; 金刚烷类化合物 ; 化学组成 ; 含量变化
  • 作者单位:房忱琛(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熊永强,梁前勇,李芸(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640)戴金星(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 母体文献: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四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珠海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O65;TQ2
摘要
本研究利用黄金管封闭体系对塔里木盆地HD23井正常原油样品进行热裂解模拟实验,并结合GC-MS-MS对裂解产物中的金刚烷类化合物(包括22个单金刚烷类化合物和10个双金刚烷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检测。 金刚烷类化合物在原油裂解过程中经历了生成和裂解,其产率在EasyRo<1.0%变化不大,在1.0-2.1%阶段由76.5μg/g逐步增长到673.6μg/g,并在EasyRo为2.1%时达到最大值后开始快速降低直至EasyRo为3.5%时降到4.2μg/g。原油裂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刚烷类化合物中,单金刚烷类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产生的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产率在3.7-180.8μg/g之间,少于单金刚烷类化合物的产率,即0.5-528.9μg/g,且双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生成曲线相比于单金刚烷类化合物的生成曲线显示出明显的滞后性。例如,双金刚烷类化合物从1.5%EasyRo才开始进入缓慢增长,直至2.5%EasyRo达到顶峰后开始发生裂解,直至3.0%EasyRo时几乎裂解殆尽。 MAI[=1-MA/(1-MA+2-MA)]和MDI[=4-MD/(4-MD+1-MD+3-MD)]被普遍应用为热成熟度指标,但是它们在本实验中与原油裂解过程中成熟度的变化情况未呈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相反,一些金刚烷参数,如EAI[=1-EA/(1-EA+2-EA)],DMAI-1[=1,3-DMA/(1,3-DMA+1,2-DMA)],DMDI-1[=4,9-DMD/(4,9-DMD+3,4-DMD)]和TMAI-1[=1,3,5-TMA/(1,3,5-TMA+1,3,4-TMA],被发现与表征热成熟度的EasyRo(%)值呈现出良好的相关性,这表明这些参数可作为原油热成熟度评价的有效指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