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腾冲黑空山、马鞍山和打莺山火山粗安岩显微结构特征及其火山学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于红梅许建东林传勇潘波赵波林旭东万园
  • 会议时间:2011-08-27
  • 关键词:腾冲火山区 ; 粗安岩 ; 显微结构 ; 岩石化学 ; 晶体分布
  • 作者单位:于红梅(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81)许建东,林传勇,潘波,赵波,林旭东,万园(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 母体文献:全国第六次火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全国第六次火山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内蒙古锡林浩特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火山喷发物记录了岩浆的整个活动历史,对火山喷发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大量的岩浆活动特征信息。本文对腾冲火山区的三座全新世火山——黑空山、马鞍山和打莺山火山熔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包括熔岩和斑晶的成分、显微结构特征和斑晶的晶体大小分布(CSD)分析。研究发现,黑空山、马鞍山和打莺山火山熔岩以粗安岩为主,三座火山粗安岩中的斑晶成分范围接近,但它们的显微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岩浆环境,推测来自不同的岩浆囊。黑空山粗安岩中斜长石斑晶的CSD曲线呈微上凹形,反映了小规模的岩浆混合作用。马鞍山和打莺山粗安岩的微斑晶CSD曲线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说明微斑晶形成时的环境相对稳定,推测这些微斑晶是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停留在地壳的某处并形成一个小型的岩浆囊后受围岩的冷却作用形成。根据以上的分析。认为腾冲火山区下在横向和纵向上均至少存在两个岩浆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