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震科学数据管理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勤刘文义周辉
  • 会议时间:2015-09-01
  • 关键词:地震预报 ; 数据管理 ; 共享服务
  •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西安710054
  • 母体文献: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五次学术大会
  • 会议地点:兰州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31;P3
摘要
地震科学数据管理的意义.地震科学数据不仅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信息源和开展地球科学研究的基础资料,也是国家十分重要的战略信息资源.经过近50年的努力,地震行业已经初步建成了多学科、多门类的地学基础数据观测网,产出了大量的地震监测数据、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观测数据、空间对地观测数据,包括地球内部结构构造、大陆强震构造背景、大中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区划等在内的探测研究数据,以及科学实验数据、现场考察数据、地震灾害基础数据等. 对于地震科学数据管理,一直是摆在地震监测和科技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2014年,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司和监测预报司就观测数据的管理和数据共享服务相继发文,对观测数据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地震科学特别是地震预报目前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专家们一致倾向于“地震预报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来实现的世界性难题”这样一种见解。在这种假设的前提下,地震科学数据的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地震局能够留给社会的财富,包括这些大量积累起来的地震科学数据。 (2)管理现状中的问题点。地震科学数据的管理现状令人担忧,尤其在地震科学数据共享工程的实践中,表现十分明显。①大的层面上,注重监测任务,轻视数据管理。监测经费发下去,大家关心的是怎么花,论文怎么写,但对任务完成后取得的数据,如何扩展其应用,不做深层考虑。有些监测数据常年堆积,不知道有谁在用。数据管理工作边缘化。这一点,也可以从本次地震学会征文主题中,没有一个数据管理主题看出。②管理机构层面上,中国地震局各直属单位以及各省局,对地震科学数据管理重视程度高低不一。有些单位有独立的数据管理部门,但大部分单位的数据由档案或信息部门代管,还有些就完全依托给所在的学科管理。③技术层面上,缺少一个统一的管理流程、管理系统和数据格式标准,使得各单位的观测数据有着较大的任意性。④具体管理上,对同一个数据,信息部门与档案部门两张皮。信息部门只管数据本身,对其物理意义及综合研究意义关心甚少。档案部门大多由非地球物理专业人员担任,他们只管理数据目录和数据的物理介质,对介质里的内容极少问津。这些问题导致在地震科学数据使用和共享中产生了一些非积极的效果。 (3)理想的数据管理状态与改变现状的关键问题。①数据生产者不再享有数据所有特权。国家对数据生产已经支付了费用。生产者可以保留著作权,但必须无条件交出所有权。不上交数据不予结题,应当成为一项坚定不移的制度。②数据管理部门必须建立统一的、严格的管理制度。数据存储不能只是简单的物理堆积。要用现代化、科学化方法,从数据应用和数据共享的角度管理数据。同时,还要严格按照保密规定保证数据安全。③数据管理部门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业务专业人员,要对数据的科学性和物理意义有较深的理解和研究。④数据管理者的绩效评价,要从数据应用率中获取。严禁数据管理者依据自己掌握数据优先权的便利去发表有关数据引用方面的论文。数据管理者的技术职称晋升评价机制,要建立在数据管理的科学性和数据应用的绩效上。要从别人对数据的引用中获得成绩评分;别人引用的越多,数据管理者的成绩越大。 (4)结论。地震科学数据管理的关键在于数据生产与数据管理者的分离。必须要将地震科学数据当作国有资产来进行管理。因此,建立地震科学数据管理实体单位,独立管理数据,至为关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