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对微型后生动物生长特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蠕虫在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中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剩余污泥有利于蠕虫的生长,在脉冲比2:1和超声时间10min的条件下,声能密度为0.05 W/L和0.1 W/L时,红斑顠体虫和轮虫的数量达到一个峰值,在5 mL的培养液中数量分别为695 ind、239 ind,628 ind、157 ind.在上述最优条件下,以海绵和平板为载体对蟠虫进行培养时,在人工曝气的条件下,超声时间为0.05 W/L以海绵为载体的培养装置中,轮虫和红斑顠体虫的种群密度达到最大,附着在载体上的轮虫和红斑顠体虫的种群密度分别是80ind/4cm3和110ind/4 cm3,污泥中其种群密度分别是880ind/5mL和420ind,5mL,MLSS从952mg/L下降至284mg/L,污泥减少了70%,且在一个周期的培养过程中,溶出蛋白质的量基本保持稳定。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