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特征及中印合作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limate Change Policy of India: Its Features and Impacts on China-India Cooperation
  • 作者:高翔 ; 朱秦汉
  • 英文作者:Gao Xiang;Zhu Qinhan;
  • 关键词:印度 ; 气候变化政策 ; 安全纽带 ; 中印合作
  • 中文刊名:NYYZ
  • 英文刊名:South Asian Studies Quarterly
  • 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环境学院;
  • 出版日期:2016-03-21
  • 出版单位:南亚研究季刊
  • 年:2016
  • 期:No.164
  • 基金: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气候变化谈判关键议题的支撑技术研究”(2012BAC20B04)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NYYZ201601005
  • 页数:9
  • CN:01
  • ISSN:51-1023/D
  • 分类号:4-5+38-44
摘要
印度是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参与者。自2008年提出"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以来,印度的气候变化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变化。与发达国家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加侧重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不同,印度应对气候变化主要关注"安全纽带",即围绕水、能源和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展开。这表明,印度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更多是从生态安全的整体性考虑,并未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作为核心关注。这提示中印两国应加强生态安全领域的战略和技术合作,依托印度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推动中国优势低碳技术在印开展绿色产能合作,并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积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立场。
        India is one of the key players in global climate governance. The corner stone of its climate policy is"Security Nexus" which puts water-energy-food security in the core.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climate policy of India takes eco-security rather than emission control as first priority. China-India Cooperation on climate chang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eco-security on both strategical and technical levels. Cooperation on advanced "Green Industries" could be forwarded at local level, while cooperation on principles and commonposi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climate negotiation could be strengthened at national level.
引文
①张海滨、印度:“一个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有声有色的主角”,《世界环境》,2009年第1期,第30一33页。
    ②Government of India,"National Action Plan on Climate Change",2008,http://www.moef.nic.in/downloads/home/Pg01-52.pdf,2015年7月7日获取.
    ③曹建如:“浅析印度气候变化国家行动计划”,《全球科技经济隙望》,2009年第3期,第5-10页;孙振清、刘滨、何建坤:“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第5期,第298-303页;时宏远:“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南亚研究季刊》,2012年第3期,第88-94页。
    ①孙振清、刘滨、何建坤:“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第5期,第298-303页;程晓勇:“国际气候治理规范的演进与传播:以印度为案例”,《南亚研究季刊》,2012年第2期,第26-32页,第110页;时宏远:“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南亚研究季刊》,2012年第3期,第88-94页。
    ②黄云松、黄敏:“浅析印度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南亚研究》,2010年第1期,第65-77页。
    ③张海滨、李滨兵:“印度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立场”,《绿叶》,2008年第8期,第64-74页。
    ④钟华平、王建生、杜朝阳:“印度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分析”,《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年第1期,第151-155页。
    ⑤叶世隆、吴道显:“论印度粮食安全”,《特区经济》,2014年第6期,第128-130页。
    ⑥黄正多:“印度多边外交实践的成效与局限”,《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6期,第55-64页;张玉银、张抗:“印度能源构成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外能源》,2014年第11期,第1-10页。
    ⑦Ministry of Environment,Forests and Climate Change,"India's progress in combating climate change",2014,http://www.moef.nic.in/sites/default/files/press-releases/Indian Country_Paper Low_Res.pdf.2015年7月16日获取.
    ①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rests,Government of India,"Second national communication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2012,http://unfccc.int/resource/does/natc/indnc2.pdf,2015年7月7日获取.
    ②Government of India,"India's intended 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Working towards climate justice",http://www4.unfccc.int/submissions/INDC/Published%20Documents/India/1/INDIA%20INDC%20T0%20UNFCCC.pdf.2016年1月12日获取.
    ③http://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georgemonbiot/2009/jul/29/monbiot-india-climate-change.2015年7月7日获取.
    ①张浩晨:《后哥本哈根时代印度气候政策调整研究》,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②BP,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15,http://120.52.72.44/www.bp.com/c3 pr90ntcsf0/content/dam/by/pdf/energy-economics/statistical-review-2015/bp-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5-fullreport.pdf.2015年7月7日获取.注:BP统计可再生能源时不计水电。
    ③于宏源:“浅析非洲的安全纽带威胁与中非合作”,《西亚北非》,2013年第6期,第114-119页。
    ④李帅:《印巴、印孟水资源争端的比较研究》,外交学院硕士论文,2014年。
    ①叶世隆、吴道显:“论印度粮食安全”,《特区经济》,2014年第6期,第128-130页。
    ②Government of India,Economic Survey,2004-2005.
    ③于胜民、高翔、翟丽华、马翠梅:“人均历史累积排放权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及分配方案研究”,《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0年第6期,第456-460页。
    ④陈峰君:“印度政治制度评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第25-31页。
    ⑤按世界银行2009年数据,以每人每天消费1.9美元以下为标准。
    ①黄正多、严晓凤:“多边主义视角下的中印国际合作”,《南亚研究季刊》,2012年第2期,第20-25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