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陈旭麓与中国近代史研究传统(笔谈)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EN Xu-lu and the Research Tradition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Symposium)
  • 作者:高瑞泉 ; 杨国强 ; 许纪霖 ; 顾卫民 ; 瞿骏
  • 英文作者:GAO Rui-quan;YANG Guo-qiang;XU Ji-lin;GU Wei-min;QU Jun;
  • 关键词:陈旭 ; 新陈代谢 ; 中国近代史 ; 思辨 ; 史识
  • 英文关键词:CHEN Xu-lu;;metabolism;;modern Chinese history;;theoretical thinking;;historical insightfulness
  • 中文刊名:HD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 出版日期:2018-11-15
  • 出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8
  • 期:v.50;No.260
  • 语种:中文;
  • 页:HDSD201806002
  • 页数:15
  • CN:06
  • ISSN:31-1010/C
  • 分类号:7-20+177
摘要
陈旭麓以"新陈代谢"为核心理论研究中国近代社会变迁,将对历史大势的整体观照与对史实细节的爬梳分析完美结合;他提出的诸如海派文化与上海史研究、中等社会研究、秘密会党与中国社会史研究等领域,至今在中国史学界有重大影响。陈旭麓集史识、史才、史德于一身,成为近代中国研究的一个标尺与典范。与可以化为方法的理论相互对待的,还有"无法之法"的理论思维能力。要开拓当今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新境界,需要对陈先生的史学遗产做出再整理和再考察。
        Mainly using the doctrine of"metabolism"to study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modern China,CHEN Xu-lu has perfectly combined overall observations of grand historical trends on the one hand and careful analyses of historical details on the other.The fields he proposed,including the studies of Shanghai culture,Shanghai history,medium-level societies,secret parties and the history of China's society,still have great impact on the academic circle in China.Having historical insightfulness,historical talents and historical virtues,CHEN has set an example for and become a model in the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Besides the theories that can be applied as methods,CHEN also has his"formless methodology",i.e.,the ability of theoretical think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of the research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in today's China,we need to re-visit and re-examine the historical legacy of CHEN.
引文
(1)冯契:《冯契文集》第八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578页。
    (1)见拙文《谁应对近代中国的价值迷失负责?》,载《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年3月。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北京:三联书店,2017年,第18页。
    (1)陈旭麓:《浮想录(162)》,氏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406页。
    (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370页。
    (1)陈旭麓:《浮想录(108)》,氏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398页。
    (2)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氏著《冯契文集》(增订版)第7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655页。
    (3)陈旭麓:《浮想录(15)》,氏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387页。
    (4)(5)(6)(7)(8)(9)(10)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235页;第363页;第129页;第114页;第184页;第185页;第180页。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361页。
    (2)章学诚:《文史通义·说林》。
    (3)陈旭麓:《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7页。
    (1)《旧唐书》卷一二〇,列传第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0册,第3173页。
    (2)章学诚著、莱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19页。
    (1)章学诚著、莱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上),第1页。
    (2)陈旭麓:《致沈渭滨(1988年6月26日)》,氏著《陈旭麓文集》第4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98页。
    (1)陈旭麓:《中古·近代化·民族惰性---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新刊本序言》,载蒋廷黻:《中国近代史》,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
    (1)(2)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第134页;第59-60页。
    (1)沈渭滨:《陈旭麓先生年谱长编稿》,《上海学》第3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25页。
    (1)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历史研究》1988年第3期,第71页。
    (2)陈旭麓:《论大学普通必修科的社会科学》,《中华教育界》1949年第9期,第5-6页。
    (3)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说明。
    (1)人民出版社编辑部编:《历史科学中两条道路的斗争》,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98页。
    (2)陈旭麓:《一本关于辛亥革命的新著》,《人民日报》1960年5月15日,第7版。
    (3)(4)(5)陈旭麓、李道齐:《论“史论”》,《学术月刊》1963年第6期,第22页;第20-21、23页;第22页。
    (6)卞哲:《完整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典著作---中国近代史著作中的问题漫谈之三》,《读书》1979年第3期,第72-73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