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我国刑事无效审理制度的建构——从周文斌案“一审第二季”切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Construction of Criminal Mistrial System in China——A Case Study of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First Trial” of the Zhou Wenbin Case
  • 作者:王天娇
  • 英文作者:WANG Tianjiao;
  • 关键词:周文斌案 ; 一审第二季 ; 重新审理 ; 无效审理 ; 正当程序
  • 中文刊名:ADZ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山东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3;No.236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的监察委员会调查权研究”(17BFX055)
  • 语种:中文;
  • 页:ADZS201901014
  • 页数:7
  • CN:01
  • ISSN:34-1040/C
  • 分类号:123-129
摘要
刑事案件中,一审裁判作出前因特定事由决定对全案重新审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以及贯彻司法责任制,故可借由无效审理制度的引入和本土化构建予以合法化。当出现法官中立性存疑、庭审中具有明显错误或其他突发状况时,应由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是否适用无效审理制度。鉴于我国审前羁押率较高,该决定还必须取得被告人的同意。宣告无效审理后,审限重新起算,对于之前庭审中已确证的一些证据,控辩双方没有异议的,可直接沿用,若有异议,应当重新质证。如此,不仅能为司法实践中类似周文斌案的维谷之境提供解决之道,亦可促进我国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健全。
        
引文
(1)(2014)洪刑二初字第29号刑事判决书(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2015年12月29日作出)。
    (2)(2016)赣刑终字第33号刑事判决书(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16年12月21日作出)。
    (3)“一审第二季”的表述是由该案辩护律师之一朱明勇提出的,此外,还有人称其为“第二轮一审”“二度一审”等。
    (4)《南昌大学原校长周文斌案一审将开启第二季:律师称将全案重审》,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75888,最后访问日期:2017-10-14。
    (1)龙宗智:《两个证据规定的规范与执行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10年第6期。
    (2)王圣扬、杨国萍:《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关系论》,《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第1辑。
    (1)《易延友:周文斌案辩护词》,http://www.sqxb.cn/2015/1118/1552.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7-11-01。
    (2)《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921页。
    (3)See United States V.Therve,764 F.3d 1293,1298(11th Cir.2014).
    (4)See United States V.Gantley,172 F.3d 422,427(6th Cir.1999).
    (5)《元照英美法词典》,第921页。
    (1)《元照英美法词典》,第921页。
    (2)See United States V.Smith,621 F.2d 350(9th Cir.1980).
    (3)See United States V.Dinitz,424 U.S.600,96 S.Ct.1075,47 L.Ed.2d 267(1976).
    (4)参见《美国一陪审员酗酒后审案法院判定该审理无效》,http://news.163.com/2004w03/12495/2004w03_1079575585789.html,最后访问时间:2017-11-11。
    (5)See Joshua Dressler and Alan C.Michaels,Understanding Criminal Procedure Volume 2:Adjudication,Newark,N.J.:Lexisnexis Matthew Bender,2006,p.316.
    (6)See United States V.Dinitz,424 U.S.600,96 S.Ct.1075,47 L.Ed.2d 267(1976).
    (7)参见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第26.3条。
    (8)See United States V.Dinitz,424 U.S.600,96 S.Ct.1075,47 L.Ed.2d 267(1976).
    (9)参见[美]伟恩·R·拉费弗、杰罗德·H·伊斯雷尔、南西·J·金《刑事诉讼法(下册)》,卞建林、沙丽金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91~1292页。
    (1)杨宇冠、刘曹祯:《刑事诉讼庭前会议制度研究》,《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2)参见徐利英、王峰《关于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思考》,《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9期。
    (1)卞建林:《论我国审前羁押制度的完善》,《法学家》2012年第3期。
    (2)See United States V.Perez,22 U.S.(9 Wheat.)579,580,6 L.Ed.165,165(1824).
    (3)参见陈光中、汪海燕《论刑事诉讼的“中立”理念---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4)陈光中、汪海燕:《论刑事诉讼的“中立”理念---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中国法学》200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