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原音韵》研究述评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Research Review on "Phonology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 China
  • 作者:张芷萱
  • 英文作者:Zhang Zhixuan;
  • 关键词:《中原音韵》 ; 周德清 ; 音韵学 ; 曲学 ; 研究述评
  • 英文关键词:"Phonology of the Central Plains";;Zhou Deqing;;phonology;;the theory of poetic drama;;research review
  • 中文刊名:ZHWL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 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8
  • 出版单位:中华文化论坛
  • 年:2019
  • 期:No.153
  • 语种:中文;
  • 页:ZHWL201901016
  • 页数:13
  • CN:01
  • ISSN:51-1504/G0
  • 分类号:145-156+162
摘要
周德清《中原音韵》在中国曲学史和音韵学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原音韵》研究自上世纪初即已陆续展开。学界对《中原音韵》的曲学研究工作主要有文献整理和理论研究两方面。对《中原音韵》音韵学方面的研究较为全面,但在"语音基础""声母""韵母""声调"等方面仍存争议。文章对《中原音韵》的曲学和音韵学研究作简要述评,并就《中原音韵》曲学研究提出思考。
        As a theoretical writing of poetic drama and phonology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Phonology of the Central Plains", written by Zhou Deqing, is widely recognized in China. Beginning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he related study on this book mainly covers documentation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phonology study of "Phonology of the Central Plains" is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but its narratives on "fundamental phonetics", "initial consonants", "compound vowels" and "tones" are controversial. This paper offers a brief review and fresh thoughts of the poetic drama and phonology study in "Phonology of the Central Plains".
引文
(1)欧阳玄:《中原音韵序》,周德清《中原音韵》,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2)虞集:《中原音韵序》,周德清《中原音韵》。
    (3)《录鬼簿续编》,《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07页。
    (1)杨耐思:《周德清》,《近代汉语音论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88-294页。
    (2)杨耐思《王力先生与〈中原音韵〉的研究》以梳理王力先生关于《中原音韵》的研究为经,概述了20世纪20至80年代语言学界关于《中原音韵》研究的三次热潮,其《〈中原音韵〉研究概述》从曲韵、曲论和语言学史三方面梳理了古今中外研究《中原音韵》的概况。方环海《二十世纪〈中原音韵〉研究方法论述评》归纳总结了20世纪《中原音韵》研究的几种主要方法;其《二十世纪中国大陆〈中原音韵〉研究述评》从“标准音问题”“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入声的性质与演变”四个层面讨论了20世纪中国大陆对《中原音韵》的研究成果。陈大为《〈中原音韵〉研究综述》和桑宇红、贾苹坤《〈中原音韵〉知庄章声母研究小史》是关于《中原音韵》的声母的述评。
    (1)周维培:《论〈中原音韵〉》,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
    (2)廖珣英:《关汉卿戏曲的用韵》,《中国语文》1963年第4期。
    (3)廖珣英:《关汉卿戏曲的用韵》,《中国语文》1964年第1期。
    (4)周维培:《曲谱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39-50页。
    (5)俞为民:《周德清〈中原音韵〉的曲学理论》,《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第1期。
    (6)赵义山:《元散曲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298-311页。
    (7)吴瑞霞:《论周德清〈中原音韵〉的戏曲理论价值》,《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陆林:《元代戏剧学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48-75页,第289-311页。
    (2)吴梅:《顾曲尘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3)罗忼烈:《词曲论稿》,香港: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7年,第280-302页。
    (4)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56-164页。
    (5)赵义山:《元散曲通论》,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第135-139页。
    (6)冯洁轩:《“务头”考》,《中国音乐学》1987年第2期。
    (7)周维培:《论中原音韵》,第140-151页。
    (8)王毅:《元散曲艺术论》,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37-47页。
    (9)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36-187页。
    (10)吴瑞霞:《〈中原音韵〉与〈曲律〉声律体制异同之辨析》,《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鄢文龙:《曲韵之鼻祖天下之独步--周德清〈中原音韵〉修辞学思想、戏曲修辞实践及其影响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2年第11期。
    (2)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60-73页。
    (3)中央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第170页。
    (4)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杨荫浏全集》第3卷《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48-249页。
    (5)钱玄同:《钱玄同文字音韵学论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第203-246页。
    (1)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页。
    (2)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9-133页。
    (3)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64-65页。
    (4)赵遐秋、曾庆瑞《〈中原音韵〉音系的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中国语文》1962年7月号。
    (5)宁继福:《〈中原音韵〉表稿》,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5年,第186页。
    (6)方环海:《二十世纪中国大陆〈中原音韵〉研究述评》,《汉语史研究集刊》2002年。
    (7)王艳、都兴宙:《古入声字在〈中原音韵〉、洛阳方言以及普通话中的调类分派比较研究--兼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年第8期。
    (8)陆志伟:《释〈中原音韵〉》,《燕京学报》1946年总第31期。
    (9)杨耐思:《〈中原音韵〉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66-75页。
    (10)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1)李思敬:《音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8-29页。
    (12)张玉来:《〈中原音韵〉所依据的音系基础问题》,《语言研究》2012年第3期。
    (13)申小龙:《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87-296页。
    (1)李新魁:《再论〈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中国语文》1963年第4期。
    (2)田业政:《从桓欢韵看〈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第2期。
    (3)宋洪民:《从山东沾化方言的清入归派看〈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4)刘静:《〈中原音韵〉与中原方音语音特点的比较研究--再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1期。
    (5)丁治民:《麻遮分韵时代考--兼论〈中原音韵〉的语音基础》,《语言研究》2013年第2期。
    (6)金欣欣:《周德清的通语观与〈中原音韵〉的音系性质》,《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7)王临惠:《从入声字的归派看〈中原音韵〉的基础方言》,《方言》2015年第3期。
    (1)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85-103页。
    (2)陆志伟:《释〈中原音韵〉》,《燕京学报》1946年总第31期。
    (3)罗常培:《罗常培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85-104页。
    (4)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9-78页。
    (5)蒋冀骋:《〈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的疑母》,《汉语学报》2007年第1期。
    (6)陆志伟:《释〈中原音韵〉》,《燕京学报》1946年总第31期。
    (7)杨耐思:《〈中原音韵〉音》,《近代汉语音论(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4-116页。
    (8)张文龑:《谈中古通摄宕江摄入声字在〈中原音韵〉中的两读现象--词汇扩散理论的又一例证》,《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9)张卫东:《论〈中原音韵〉东锺庚青之“两韵并收”》,《语言学论丛》2013年第2期。
    (10)周德清:《中原音韵》。
    (1)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4-85页。
    (2)王力:《汉语史稿》,第158-159页。
    (3)赵遐秋、曾庆瑞:《〈中原音韵〉音系的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中国语文》1962年第7期。
    (4)董同龢:《汉语音韵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59-78页。
    (5)陆志韦:《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34页。
    (6)陆志伟:《释〈中原音韵〉》,《燕京学报》1946年总第31期。
    (7)李新魁:《〈中原音韵〉的性质及其代表的音系》,《江汉学报》1962年第8期;《关于〈中原音韵〉音系的基础和“入派三声”的性质》,《中国语文》1963年第4期;《〈中原音韵〉音系研究》,中州书画社,1983年,第110-125页;《再论〈中原音韵〉的“入派三声”》,《〈中原音韵〉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3-84页。
    (8)高福生:《〈中原音韵〉入声补述》,《〈中原音韵〉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赵荫棠:《中原音韵研究》,第4页。
    (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杨荫浏全集》第3卷《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46页。
    (2)燕南芝庵:《唱论》,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册,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年,第160页。
    (1)(2)燕南芝庵:《唱论》,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1册,第162页,第16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