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人力资本积累、有效劳动供给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基于信息网络技术扩散的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Effective Labor Supply and Manufacturing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Network Technology
  • 作者:余东华 ; 李捷
  • 英文作者:Yu Donghua;Li Jie;
  • 关键词:信息网络技术 ; 有效劳动供给 ; 人力资本积累 ; 制造业转型升级 ; 动力机制
  • 中文刊名:JJKX
  • 英文刊名:Economic Science
  • 机构: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20
  • 出版单位:经济科学
  • 年:2019
  • 期:No.230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适宜性技术选择、新旧动能转换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动力机制研究”(19YJA790109)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JJKX201902008
  • 页数:13
  • CN:02
  • ISSN:11-1564/F
  • 分类号:81-93
摘要
信息网络技术能够通过影响劳动者择业偏好、增加有效劳动供给、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本文在引入劳动者择业偏好的非线性特征和有效劳动供给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信息网络技术扩散背景下的企业、家庭和政府等市场主体行为,进而讨论了信息网络技术对行业间人力资本外部性和有效劳动供给弹性的差异化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都表明,劳动者择业偏好的非线性会影响劳动密集型和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人力资本外部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有效劳动供给弹性小于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有效劳动供给弹性;当信息网络技术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时,高技能劳动者会不断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第一产业流向技术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最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由此可见,在信息网络技术作用下形成的人才红利足以弥补人口红利消失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信息网络技术扩散,提升劳动力供给的有效性,增加人力资本积累,能够形成有效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
        
引文
1.陈国亮、唐根年:《基于互联网视角的二三产业空间非一体化研究--来自长三角城市群的经验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6年第8期。
    2.崔凌云:《员工教育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基于世界银行调查数据的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2018年第6期。
    3.李捷、余东华、张明志:《信息技术、全要素生产率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基于“两部门”论的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年第9期。
    4.李捷、余东华:《农业生产率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基于城市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5.梁文泉、陆铭:《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城市规模影响服务业人力资本外部性的微观证据》[J],《经济研究》2016年第12期。
    6.王春晖:《区域异质性、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积累:中国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J],《经济经纬》2019年第1期。
    7.徐建国、张勋:《农业生产率进步、劳动力转移与工农业联动发展》[J],《管理世界》2016年第7期。
    8.余东华、李捷、孙婷:《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中国制造业“高新化”研究--地区差异、影响因素与实现路径》[J],《天津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9.余东华、水冰:《信息技术驱动下的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J],《财贸研究》2017年第8期。
    10.余东华、孙婷、张鑫宇:《要素价格扭曲如何影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J],《中国工业经济》2018年第2期。
    11.Acemoglu,D.,Guerrieri,V.,2008,“Capital Deepening and Nonbalanced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16,No.3:467-498.
    12.Alvarez-Cuadrado,F.,Long,V.,Poschke,M.,2017,“Capital-labor Substitution,Structural Change,and Growth”[J],Theoretical Economics,Vol.12,No.3:1229-1266.
    13.Barro,R.J.,Lee,J.W.,2001,“International Data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Updates and Implications”[J],Oxford Economic papers,Vol.53,No.3:541-563.
    14.Caselli,F.,Coleman,W.,2001,“The U.S.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Convergence:AReinterpret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9,No.3:584-616.
    15.Comin,D.,Lashkari,D.,Mestieri,M.,2015,“Structural Change with Long-Run Income and Price Effects”[R],Working paper.
    16.Foellmi,R.,Zweimüller,J.,2008,“Structural Change,Engelars Consumption Cycles and Kaldorars Facts of Economic Growth”[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55,No.7:1317-1328.
    17.Hori,T.,Ikefuji,M.,Mino,K.,2015,“Conformism and Structural Change”[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Vol.65,No.3:939-961.
    18.Kongsamut,P.,Sergio,R.,Xie,D.,2001,“Beyond Balanced Growth”[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Vol.68,No.3:869-882.
    19.Moretti,E.,2004a,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in Cities[M],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20.Moretti,E.,2004b,“Estimating the External Return to Higher Education:Evidence from 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Data”[J],Journal of Econometrics,Vol.120,No.1-2:175-212.
    21.Murphy,M.,Shleifer,A.,Vishny,W.,1989,“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Big Pus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7,No.5:1003-1026.
    22.Ngai,R.,Pissarides,A.,2007,“Structural Change in a Multisector Model of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7,No.1:429-443.
    23.Wang,Y.,Yao,Y.,2003,“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J],China Economic Review,Vol.14,No.1:32-52.
    (1)作者实证检验了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结果显示信息网络技术可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限于篇幅不在文中展示,有因研究需要者可向作者索取。
    (2)这是因为信息网络技术在各行业劳动者之间不存在排他性,即某行业劳动者对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不影响另一行业劳动者对信息网络技术的使用。
    (3)因篇幅原因,具体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不再单独列出,可参见李捷等(2017)。
    (4)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份,中西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7个省份。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
    (5)有因研究需要者可向作者索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