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李善兰的学术人生及教育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必胜
  • 关键词:李善兰 ; 科学研究 ; 科学教育 ; 教育思想
  • 中文刊名:GJTA
  •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Exploration
  • 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05
  • 出版单位:高教探索
  • 年:2019
  • 期:No.19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李善兰传播西方科学历史研究”(16XSS003)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GJTA201904020
  • 页数:7
  • CN:04
  • ISSN:44-1109/G4
  • 分类号:119-125
摘要
李善兰是中国传统数学研究的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全面开启西方近代科学教育的第一位教育家。李善兰继承中国传统数学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同时,他开创性地翻译了西方经典科学著作,将近代西方科学首次系统地引入我国,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理论传播和开展中西科学研究的奠基人。李善兰在翻译西方自然科学理论的同时,还结合中国传统科学思想进行学术研究,李善兰是中国传统科学继承者和西方近代科学研究的先行者。除了传统科学研究和传播近代科学之外,李善兰还把时间放在了科学教育上,李善兰的科学教育是在中国传统科学和西方近代科学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的崭新教育,并且吸收和运用西方近代科学理论,为落后的中国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教育领域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引文
[1]钱宝琮.中国数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63.
    [2][28]李俨.李善兰年谱[J].清华学报,1928,5(1):1625-1651.
    [3][29]张必胜,曲安京,姚远.清末杰出数学家、翻译家李善兰[J].上海翻译,2017(5):75-81.
    [4]田淼.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82.
    [5]李兆华.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史稿[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33.
    [6]徐光慧,任定成.《则古昔斋算学》数学语言系统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31(7):91-97.
    [7]张必胜.《中西闻见录》及其西方科学技术知识传播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2(8):25-27.
    [8][10][20]张必胜,姚远.《中西闻见录》与其数学传播[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5):935-940.
    [9]张必胜.《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研究[D].西北大学,2013:13-17.
    [11]张必胜.《中西闻见录》中的科学技术知识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4(1):1-9.
    [12]张必胜.《代微积拾级》的主要内容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6(6):923-931.
    [13]张必胜.李善兰与伟烈亚力合译《代数学》的主要内容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3(6):1021-1026.
    [14]张必胜.“微分”和“积分”二术语的来龙去脉[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8(5):761-768.
    [15]徐传胜,刘靖国.莱布尼茨部分数学手稿探赜[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8(5):755-760.
    [16]张必胜.李善兰组合思想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1):5-8.
    [17]王渝生.李善兰的尖锥术[J].自然科学史研究,1983,2(3):266-288.
    [18]张必胜.《代数学》引入西方符号代数的意义[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2):301-312.
    [19]丘成桐.清末与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数学人才引进之比较[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5):721-725.
    [21][23]黄书光.“中体西用”价值选择与清末学堂德育探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9(5):25-30.
    [22][25]李忠.试析“中体西用”的演变及其矛盾与冲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5):12-18.
    [24]徐传胜.圣彼得堡数学学派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序.
    [26]张必胜.李善兰翻译出版西方数学著作探析[J].出版发行研究,2017(11):103-105.
    [27]张必胜.李善兰的数学译著及对清末教育的影响[J].中国科技翻译,2019,32(1):52-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