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路径探析——以社区能力建设为视角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alysis of the Path of Rural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 作者:朱冬亮 ; 朱婷婷
  • 英文作者:ZHU Dong-liang;ZHU Ting-ting;School of Marxism, Xiamen University;
  • 关键词:乡村社区 ; 公共文化建设 ;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 公共文化产品 ; 社区能力建设
  • 英文关键词:rural community;;public culture construction;;public culture service system;;public cultural products;;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 中文刊名:XMD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 & Social Sciences)
  • 机构: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8
  • 出版单位: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53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实施及变革路径研究”(14ZDA036);; 厦门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项目;厦门大学“南强青年拔尖人才”项目
  • 语种:中文;
  • 页:XMDS201903015
  • 页数:9
  • CN:03
  • ISSN:35-1019/C
  • 分类号:133-141
摘要
在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文化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的"中心-边缘"政府治理结构往往将乡村社区视为文化建设的客体,而忽略其自主参与性和能动性。虽然以国家为主导的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对改善乡村社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颇有成效,但不能有效解决乡村公共文化物品供给不足、不均衡及不可持续性等问题。通过对闽东一个典型乡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个案的"兴盛—没落—重建"变化发展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社区能力建设在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中能起主导性和关键性作用。因此,应从社区能力建设视角构建新的乡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框架,即以乡村社区为主体,通过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和社区资源链接能力的提升,从而建设一个可持续的乡村社区公共文化供给和服务体系。由此形成的社区能力建设路径或许可以为我国乡村文化建设转型和文化振兴提供新的方案。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national cultural confidence and implemen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Under the traditional "centralization-marginalization" governmental governance structure, rural communities are often regarded as the objec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while their independent participation and initiative are ignored. Although state-led public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rural communities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public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in rural communities, it cannot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supply, imbalance and unsustainability of rural public 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flourishing-declining-rebuilding" of a typical rural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construction case in eastern Fujian, this paper finds that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can play a leading role in rural public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endeavors to build a new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ramework of rural public culture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that is, to build a sustainable rural community public culture supply and service system by taking rural community as the subject, and through the utiliz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community resource link ability. The resulting path of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 may provide a new path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rural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引文
① 2005年11月07日中办发[2005]27号文。
    [1]雅努兹·西摩尼迪斯:《文化权利:一种被忽视的人权》,黄觉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年第4期。
    [2]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3]刘宝:《农村社区建设的范式转换与实践路径——基于社区能力构建的视角》,《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4]崔建民:《试论我国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途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3期。
    [5]施从美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创新》,《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3期。
    [6]陈波:《乡间艺人机会损失的形成与补偿研究——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视角》,《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63卷第3期。
    [7]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65、95页。
    [8]童敏:《社会工作的能力视角——一种以人为本的研究策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9]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执行办公室:《参与式小流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年,第274页。
    [10]黄云凌等:《社区能力及其测量——以深圳市为例》,《城市问题》2013年第3期。
    [11]Annie Simmons,Rebecca C.Reynolds,Boyd Swinburn.“Defining Community Capacity Building:is it Possible”,Preventive Medicine,2011,52(3),pp.193-199.
    [12]Sherry L.Horvath.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through Group Loans for Minority Populations in Canada,Master’s degree-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Calgary,Alberta December,2001,pp.4-5.
    [13]R.M.Goodman,M.A.Speers,K.Mcleroy ,S.Fawcett,M.Kegler,E.Parker,S.R.Smith,T.D.Sterling,N.Wallerstein.“Identifying and Defining the Dimension of Community Capacity to Provide a Basis for Measurement”,Health Education and Behavior,1998,25(3),pp.258-278.
    [14]Gil-Rivas,Virginia,Kilmer,Ryan P.“Building Community Capacity and Fostering Disaster Resilience”,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16,72(12) Issue 12,pp.1318-1332.
    [15]徐延辉等:《社区能力建设与反贫困实践——以英国社区复兴运动为例》,《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4期。
    [16]Juan M.Moreno;Lori M.Noguchi;Marie K.Harder.“Understanding the Process of Community Capacity-Building:A Case Study of Two Programs in Yunnan Province,China”,World Development,2017,97,pp.122-137.
    [17]钱宁:《农村发展中的新贫困与社区能力建设:社会工作的视角》,《思想战线》2007年第1期。
    [18]朱冬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社会排斥机制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9]朱冬亮:《村庄社区产权实践与重构:关于集体林权纠纷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20]蒋传宓等:《农村社区建设与法治——兼论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对策》,《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21]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4页。
    [22]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23]唐忠新:《城市社会整合与社区建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24]Dean Mac Cannell:《旅游者:休闲阶层新论》,张晓萍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27页。
    (1)近几年,我们课题组在福建、江西、四川、云南、贵州、内蒙古、陕西等省份的50个县100多个村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不同地区农村公共设施和公共物品供给存在巨大的发展差距。
    (2)农村社区作为基层行动单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态,费孝通、黄宗智等人也把自己的研究视角建立在村庄层面上。相关研究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3)社区发展运动始于20世纪初欧美等一些国家出现的“社区睦邻运动”,旨在解决这些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4)如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县进行了为期七年(1931—1937年)的试验。其思想包括通过发展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等。而晏阳初根据当时中国农民“愚昧、贫穷、体弱、自私”四个特点,以河北定县为“试验田”,搞平民教育运动,对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率先搞起了村民自治、农民合作运动、农民妇女教育和乡村建设
    (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的重大决策。
    (6)毛泽东认为,“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的四条绳索”,为此他试图引入现代性的外部因素对乡土社会结构进行改造。参见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第三版),华北大学印,1948年,第26页。
    (7)费孝通在《中国绅士》《乡土中国》等著作中分析了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并指出中国社会结构具有“差序格局”特征。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23页。
    (8)如人民公社时期,几乎每个大队(行政村)都建立了社区影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并提供政府统一定制的文化服务和产品。
    (9)和J村类似,我们课题组近几年在全国近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近百个县100多个村庄的田野调查发现,目前留守农村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一半左右,青壮年人口流失比例则超过2/3以上甚至更多。很多村庄30岁以上青壮年几乎难觅踪影。有资料显示,全国目前已经有80%的村庄小学关闭,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青少年不得不到乡镇或者县城上学,由于他们的父母普遍外出打工,承担照顾留守儿童青少年的任务就落在年龄在50— 60多岁年龄段的爷爷奶奶身上。这样留守村庄最多的人群是65岁以上甚至70岁以上的老年人。
    (10)在整体发展战略中,党的十六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则提出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八大之后则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1)如很多村庄建立文化活动室、文化礼堂(如浙江龙泉市),设立农村书屋等。
    (12)ZSY的耕读博物馆是J村最具特色的观赏点,是游客必去的地方,博物馆对游客免费开放,节假日期间日平均接待游客1000多人。
    (13)增能是弱势社区能力建设的第一步。按照增能对象分类,可分为个人增能(Personal Empowerment)和社区增能(Community Empowerment)。个人增能主要针对工人、妇女、农民和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而社区增能主要针对弱势社区。相关研究可参见:Nripendra Kishore Mishra,TulikaTripathi.“Conceptualising Women’s Agency,Autonomy and Empowerment”,Economic and Political Weekly,2011,46(11),pp.58-65;DismasLyegendiliMwaseba,Amon ZachariaMattee,Randi Kaarhus,Evelyne Albert Lazaro,ZebedayoSamwelKayandaMvena,Raphael MunankaWambura,Elimpaa Daniel Kiranga.“Perceptions and Practices of Farmer Empowerment in Tanzania”,Development in Practice,2009,19(3),pp.403-413;Heather K.Spence Laschinger,Joan E.Finegan,Judith Shamian,Piotr Wilk.“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Workplace Empowerment on Work Satisfaction”,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4,25(4),pp.527-54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