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与日本国民记忆构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Discourse Rhetoric of “the Super-battleship YAMATO”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Japan’s National Memory
  • 作者:李向格 ; 刘研
  • 英文作者:LI Xiang-ge;LIU Yan;
  • 关键词:“大和战舰” ; 话语修辞 ; 国民记忆 ; 历史认知
  • 英文关键词:"the Super-battleship YAMATO";;discourse rhetoric;;national memory;;perception of history
  • 中文刊名:YBD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 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0
  • 出版单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52;No.215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7YJA752011)
  • 语种:中文;
  • 页:YBDS201903008
  • 页数:9
  • CN:03
  • ISSN:22-1025/C
  • 分类号:59-66+144
摘要
战后70余年里,"大和战舰"被历史文本、文学文本、各种艺术媒介多方讲述,形成了关于"大和战舰"的话语系列,其中呈现出两种范式,即凸显日本文化优越性的"技术大和"与粉饰民族之不屈精神的"悲情英雄大和"。这两种范式在21世纪的消费文化和亚文化的包装下不断衍生并被多媒介传播,其主导趋向是祛除侵略暴行、强化被害者意识、颂扬"玉碎"精神、强调技术至上,实则是日本国民关于战争的集体记忆的一种折射,其刻意选择与扭曲的话语修辞实现了"去历史化",将之泛化为具有表征"民族生存"意味的文化符号。"大和战舰"的话语修辞衍变过程既展示了"大和战舰"内化为日本国民记忆的漫长过程,也呈现了战后日本扭曲的战争观念和错误的历史认知的演变轨迹。
        "The Super-battleship YAMATO" discourse formed gradually during the 70 years after World War II has shown two patterns: "the technology of YAMATO",which highlights the superiority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techniques, and "the tragic heroism of YAMATO" celebrating the spirit of "gyokusai"(the broken jade). The spread of the two patterns via multimedia in the 21 st century reflects the collective memory in Japan, and meanwhile the deliberately chosen and twisted rhetoric realizes "the dehistoricalization" by generalizing a cultural symbol of "the nation survival". The evolution of the discourse rhetoric not only indicates the internalization of Japan's memory of "the Super-battleship YAMATO", but also records the traces of its twisted viewpoints on the War and false perception of history.
引文
(1)[日]一濑俊也:《大和战舰讲义》,京都:人文书店,2015年,第15页。
    (2)[日]吉田裕:《日本人的战争观》,刘建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3)[日]联合国最高司令部民间情报教育局编:《真相箱——太平洋战争的政治、外交、陆海空战的真相》,东京:宇宙出版社,1946年,第70页。
    (4)[日]松本喜太郎:《大和战舰[8]》,《自然》1950年第9期,第79页。
    (5)[日]松本喜太郎:《特集“大和”“武藏”还活着!悲剧的巨型战舰的现代性意义》,《周刊朝日》1962年第2期,第18页。
    (6)[日]福田启二:《大和战舰如今依旧未沉没》,《文艺春秋》1955年11月号,第253页。
    (7)[日]原胜洋:《真相·大和战舰的最后》,东京:KK畅销书,2003年,第208-210页。
    (8)关于吉田满的改稿分析将另文赘述。
    (9)[日]吉田满:《大和战舰的末日》,《吉田满著作集》(上卷),东京:文艺春秋,1986年,第42页。
    (10)[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吕万和、熊达云、王智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2页。
    (11)[日]青木真弥编:《电影旬报票房前十名 85回全史 1924-2011》,东京:电影旬报社,2012年,第104页。
    (12)[美]约翰·W·道尔:《拥抱战败》,胡博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543页。
    (13)[日]青木保:《日本文化论的变迁》,杨伟、蒋葳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14)[日]塚田修一:《作为文化民族主义的战舰“大和”言说》,《三田社会学》2013年第7期,第123页。
    (15)[日]成田龙一、吉田裕编:《记忆与认识中的亚洲太平洋战争》,东京:岩波书店,2015年,第7页。
    (16)[日]福井静夫:《透过“大和战舰”!》,原胜洋编:《传承·大和战舰》(上),东京:光人社,1993年,第136-137页。
    (17)[日]梅泽庄亮、副田护:《大和战舰的一切——从诞生到其最后》,东京:少年少女讲谈社文库,1973年,第136-137页。
    (18)[日]一濑俊也:《大和战舰讲义》,京都:人文书店,2015年,第165页。
    (19)[日]高山英男:《探索作为10代文化的“大和号现象”》,《朝日周报》1978年10月27日。
    (20)1978年上映的《再见宇宙战舰大和号爱的战士们》结尾处男主角古代进让其他乘员离开战舰,他带着与已经死去的恋人森雪驾驶“大和号”冲向敌人的战舰,以特攻的方式毁灭敌人的超级武器。
    (21)[日]元堂都司昭:《战后亚文化年代记》,东京:青土社,2015年,第69页。
    (22)[日]夏目房之介:《漫画与“战争”》,东京:讲谈社,2006年,第112页。
    (23)[日]青木真弥编:《电影旬报票房前十名 85回全史 1924-2011》,东京:电影旬报社,2012年,第400页。
    (24)[日]川端康男、立川健二郎:《1981年度日本电影外国电影业界总决算》,《电影旬报》1982年2月下旬号,第119页。
    (25)[日]佐野明子:《大和战舰形象流变》,奥村贤编:《电影与战争》,东京:森话社,2009年,第298页。
    (26)[日]一濑俊也:《大和战舰讲义》,京都:人文书店,2015年,第254页。
    (27)[日]猪濑直树:《黑船世纪》,东京:小学馆,2002年,第254页。
    (28)[日]铃木智之、西田善行编:《不能失去的十年的记忆》,东京:青弓社,2012年,第144页。
    (29)[日]吴市海事历史科学馆监修:《大和博物馆官方旅游指南》,广岛:The Mediason Publishing House,2009年,第3页。
    (30)[日]吴市海事历史科学馆监修:《大和博物馆官方旅游指南》,广岛:The Mediason Publishing House,2009年,第46-47页。
    (31)[日]一濑俊也:《武藏战舰》,东京:中央公论新社,2016年,第140页。
    (32)[日]小笠原臣也:《战舰“大和”的博物馆》,东京:芙蓉书房出版,2007年,第1页。
    (33)徐贲:《全球化、博物馆和民族国家》,《文艺研究》2005年第5期,第44页。
    (34)[日]井上义和:《从记忆的传承到遗志的继承》,福间良明、山口诚编:《“知览”的诞生》,东京:柏书房,2015年,第381页。
    (35)[日]樱山时:《“舰队收藏”、不为人知的悲剧》,东京:Cyzo Publishing House,2015年,第23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